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

Part1浮躁的情绪是普遍的

倒退回去20年,纪先生也算是一个才子,因为他能写会画,那时有不少女孩子喜欢他,最后他百里挑一找到了意中人并结了婚。婚后几年日子过得还算平静。1985年,纪先生的一个同事辞职下海创办了一家商贸公司,很快公司就办得红红火火,挣得盆满钵满。看着过去的同事发了财,纪先生也坐不住了,他开始试着利用自己的人脉当起了中间人帮朋友做点生意从中挣点回扣,几年下来,他也挣了一点儿小钱。最后,在朋友的怂恿下,纪先生也辞职下海办了一家公司,虽然以前帮朋友联系过业务,但纪先生并没有真正摸到生意的门道,最后,由于经营不善,纪先生的公司很快因亏损而关门。随后,纪先生又去深圳和海南跟着人倒化肥、倒钢材、倒水泥、倒批文,几年下来,仍然没有挣到什么钱。辗转一圈,纪先生终于又回到了原籍,回到原籍后,纪先生又成立了一家小策划公司,专门给企业做广告策划,可是没过多长时间,纪先生新成立的这家公司又经营不下去了。由于折腾了十几年也没能挣上什么钱,纪先生变得越来越不自信,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坏。

纪先生就是个典型的浮躁的例子。纪先生这十几年可以说干了不少事情,但什么都没干成。纪先生应该静下心来好好给自己做一个事业发展规划,人最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任何人只要选对发展方向后扬长避短不要见异思迁就都会取得成功。

著名作家贾平凹在他的《浮躁》一书中曾这样说:“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力量使我们茫然不安,让我们无法宁静,这种力量叫浮躁。”

浮躁就是心浮气躁,是成功、幸福和快乐的最大的敌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浮躁不仅是人生最大的敌人,而且还是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源,它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性,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以这样说,我们的一生是同浮躁斗争的一生。

一说到浮躁,我们就会联想到这样几个词语:轻浮急躁、见异思迁、好高骛远、急功近利、浅尝辄止、朝秦暮楚等。

浮躁是一种让人无法平静的焦虑心态。对于个人来说,浮躁就是因为在不断努力后仍无法达到某种,或因自己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时产生的焦虑感。浮躁就是在急于求成的过程中,还没有看到成功时产生的焦灼感。在浮躁情绪的煎熬中,我们失去了认认真真做完一件事情的耐心,浮躁让我们变得焦虑不安、患得患失。

浮躁就像一层薄厚不均的雾霭蒙蔽了我们的心灵,会让我们在决策时失误,并导致我们的失败。当蒙蔽在我们心头的这层雾霭不被去除时,我们就会在浮躁中迷失自己。

浮躁心态让我们在决策中急功近利;浮躁心态让我们在工作中少了踏实、多了取巧;浮躁心态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机械而毫无乐趣;浮躁心态让我们失去了平和之心;浮躁心态让好高骛远披上志向远大的外衣;浮躁心态让我们把长期积累沉淀的有价值变成了短期效益的无价值;浮躁心态让我们朝三暮四、喜怒无常和盲目跟风;浮躁心态让我们的感性轻易战胜理性;浮躁心态让我们心神不宁;浮躁心态让我们在面对选择时无所适从。

Part2我们为什么会浮躁

产生浮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社会原因。这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改革开放之初的10年。1976年,邓小平提出“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猫论”,这让一部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看见并抓住了机会,他们很快就成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批个体户。他们都是些什么人呢?这些人基本以四种人为主:因家庭出身不好而没有工作的城市无业者;刑满释放找不到工作的人;一部分虽然是城市户口但没有正式工作而一直在偷偷摸摸做点小生意的人;有生意头脑的农民。就在绝大多数国营企事业单位的人们依然在为自己的铁饭碗沾沾自喜,依然为自己每月一二百元的工资感到满足时,第一批“万元户”从这些个体户中轰轰烈烈地诞生了,一时间,挣钱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下海”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潮。浙江温州的桥头镇,武汉的汉正街,北京的秀水街,河北的白沟等地迅速成为个体商业的繁荣之地。与此同时,与挣钱、发财的同时悄悄萌芽的还有一种不可见的情绪——浮躁。

邓小平在提出“猫论”后,很快又于1978年3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号召。大会强调“必须打破常规去发现、造就和培养杰出的人才”,把“尽快培养出一批具有世界第一流水平的科学技术专家,作为我们科学、教育战线的重要任务。”在这次划时代的全国科技大会召开以后,一部分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一些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老板带着创业的梦想找到这些科研院所的相关研究人员,希望能得到技术上的支持和帮助。于是,社会上出现了一批“星期日工程师”,所谓“星期日工程师”是指一些在国营工矿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纷纷受聘于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为他们进行技术上的指导。但由于周一到周六必须要在本单位上班,只有星期日休息,于是,这些受聘于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工程师们就只能在星期日去给这些小企业打工。这一部分科技人员的钱包也开始慢慢鼓了起来。

шωш.ттκan.c ○

1988年9月,邓小平再次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在这低端和高端两部分人群的推动下,中国迅速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1992年春天,邓小平在视察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深圳时,又提出:“胆子要再大一点,步子要再快一点”。这时,我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迅速拉大,人们的心理落差也在同步加大。过去虽然也有贫富不均的情况,但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基本差不多,贫富差距的程度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心理平衡由于贫富差距被打破,浮躁在全国人民心里开始“疯长”,这是产生浮躁的社会原因。

但是,我们决不能把自己的浮躁归咎于社会变革,社会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所至,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要面对这种变革,变革来得越早冲击力越小,来得越晚冲击力就越大。因为这种社会变革改变的不仅仅是经济体制,还有人们几十年形成的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20世纪初的大清帝国就是不愿顺应世界开放的大趋势而自取灭亡的,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遇到了同样一个问题——是改革开放寻找出路,还是闭关自守自取灭亡。庆幸的是,邓小平以一个伟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过人胆略,带领我们打开了国门,把中国带上了通往现代化的通衢大道上。但这个变化来得太快,中国用30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用了100年才走完的路,终于跟上了世界发展的步伐。在这个急剧转型、快速变化的社会里,在这个巨大变革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在这个新的社会结构中为自己重新定位,每个人都在这个新体制的盛宴中被重新安排。“快”成了衡量一个人工作能力、适应能力的尺子。快也是让我们心浮气躁的一个原因。

2.个人原因。在社会大变革中,人们的被空前激发出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全民向往富裕生活的热情会极大地激发人们的潜能,并产生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但是,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社会阅历不同,所掌握的社会人力资源的多寡和优劣不同,以及对事物的看法和做法不同。这样,在这些差异中,社会的发展就会不均衡,而在这种不均衡的社会发展中就自然出现了个体的贫富不均现象。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少数人通过正当或不正当的手段快速积累起了大量财富。贫富差距的加大使得人们普遍产生了心理不平衡,于是就产生了互相攀比的现象,这样,浮躁就自然产生了。

盲目的攀比带来浮躁情绪,而浮躁情绪又来源于对自己的生存现状的不满意,对自己生存现状的不满意就会促使我们改变现状,而这种改变又有时不我待的急迫性。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显得急躁、敏感、甚至富于冒险精神。浮躁会使我们就像是行驶在茫茫大海上失去定位导航仪的轮船,只有目标却找不到方向。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激烈的社会竞争对每个人都会产生心理压力,压力的大小取决于自己所感受到的压力程度大小。压力大则浮躁程度大,压力小则浮躁程度小。由于每个人所处的职业环境不同,因此,浮躁情绪在各个阶层都有所体现,但在白领阶层以及成功人士中,浮躁情绪表现得更为明显,这都是由于竞争压力所致。

第4章 心病二 焦虑 (1)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24章 心病十一 自恋 (1)第19章 心病八 虚荣 (2)第24章 心病十一 自恋 (1)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22章 心病十 自负 (1)第2章 心病一 抑郁 (1)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10章 心病四 恐惧 (3)第13章 心病六 悲观 (1)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15章 心病六 悲观 (3)第28章 心病十三 偏执与狭隘 (1)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恋 (2)第26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1)第31章 心病十四 浮躁 (2)第9章 心病四 恐惧 (2)第3章 心病一 抑郁 (2)第28章 心病十三 偏执与狭隘 (1)第22章 心病十 自负 (1)第34章 心病十六 敏感 (1)第26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1)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11章 心病五 狂躁 (1)第5章 心病二 焦虑 (2)第2章 心病一 抑郁 (1)第19章 心病八 虚荣 (2)第5章 心病二 焦虑 (2)第18章 心病八 虚荣 (1)第36章 心病十六 敏感 (3)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8章 心病四 恐惧 (1)第11章 心病五 狂躁 (1)第36章 心病十六 敏感 (3)第19章 心病八 虚荣 (2)第6章 心病三 多疑 (1)第32章 心病十五 强迫 (1)第26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1)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19章 心病八 虚荣 (2)第1章 前言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19章 心病八 虚荣 (2)第33章 心病十五 强迫 (2)第22章 心病十 自负 (1)第11章 心病五 狂躁 (1)第2章 心病一 抑郁 (1)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恋 (2)第31章 心病十四 浮躁 (2)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8章 心病四 恐惧 (1)第36章 心病十六 敏感 (3)第31章 心病十四 浮躁 (2)第5章 心病二 焦虑 (2)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恋 (2)第36章 心病十六 敏感 (3)第1章 前言第31章 心病十四 浮躁 (2)第29章 心病十三 偏执与狭隘 (2)第6章 心病三 多疑 (1)第11章 心病五 狂躁 (1)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13章 心病六 悲观 (1)第10章 心病四 恐惧 (3)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5章 心病二 焦虑 (2)第28章 心病十三 偏执与狭隘 (1)第26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1)第19章 心病八 虚荣 (2)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5章 心病二 焦虑 (2)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15章 心病六 悲观 (3)第19章 心病八 虚荣 (2)第35章 心病十六 敏感 (2)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28章 心病十三 偏执与狭隘 (1)第32章 心病十五 强迫 (1)第13章 心病六 悲观 (1)第18章 心病八 虚荣 (1)第9章 心病四 恐惧 (2)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13章 心病六 悲观 (1)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恋 (2)第34章 心病十六 敏感 (1)第1章 前言第28章 心病十三 偏执与狭隘 (1)
第4章 心病二 焦虑 (1)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24章 心病十一 自恋 (1)第19章 心病八 虚荣 (2)第24章 心病十一 自恋 (1)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22章 心病十 自负 (1)第2章 心病一 抑郁 (1)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10章 心病四 恐惧 (3)第13章 心病六 悲观 (1)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15章 心病六 悲观 (3)第28章 心病十三 偏执与狭隘 (1)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恋 (2)第26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1)第31章 心病十四 浮躁 (2)第9章 心病四 恐惧 (2)第3章 心病一 抑郁 (2)第28章 心病十三 偏执与狭隘 (1)第22章 心病十 自负 (1)第34章 心病十六 敏感 (1)第26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1)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11章 心病五 狂躁 (1)第5章 心病二 焦虑 (2)第2章 心病一 抑郁 (1)第19章 心病八 虚荣 (2)第5章 心病二 焦虑 (2)第18章 心病八 虚荣 (1)第36章 心病十六 敏感 (3)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8章 心病四 恐惧 (1)第11章 心病五 狂躁 (1)第36章 心病十六 敏感 (3)第19章 心病八 虚荣 (2)第6章 心病三 多疑 (1)第32章 心病十五 强迫 (1)第26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1)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19章 心病八 虚荣 (2)第1章 前言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19章 心病八 虚荣 (2)第33章 心病十五 强迫 (2)第22章 心病十 自负 (1)第11章 心病五 狂躁 (1)第2章 心病一 抑郁 (1)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恋 (2)第31章 心病十四 浮躁 (2)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8章 心病四 恐惧 (1)第36章 心病十六 敏感 (3)第31章 心病十四 浮躁 (2)第5章 心病二 焦虑 (2)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恋 (2)第36章 心病十六 敏感 (3)第1章 前言第31章 心病十四 浮躁 (2)第29章 心病十三 偏执与狭隘 (2)第6章 心病三 多疑 (1)第11章 心病五 狂躁 (1)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13章 心病六 悲观 (1)第10章 心病四 恐惧 (3)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5章 心病二 焦虑 (2)第28章 心病十三 偏执与狭隘 (1)第26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1)第19章 心病八 虚荣 (2)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5章 心病二 焦虑 (2)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15章 心病六 悲观 (3)第19章 心病八 虚荣 (2)第35章 心病十六 敏感 (2)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28章 心病十三 偏执与狭隘 (1)第32章 心病十五 强迫 (1)第13章 心病六 悲观 (1)第18章 心病八 虚荣 (1)第9章 心病四 恐惧 (2)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13章 心病六 悲观 (1)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恋 (2)第34章 心病十六 敏感 (1)第1章 前言第28章 心病十三 偏执与狭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