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章 监察

八章 监察

卡尼基满口抱怨的主,这时正在兴德阁大略的翻看着房健行传回的情报,看到卡尼基、基加斐二人在吉隆的言行时禁不住“呵呵”笑出声来。

关于饭食方面,梁明平日里并不是多奢侈,比起慈禧的一顿一百多个菜而言,他还不到一成呐。不过菜肴精细、味美是他一贯的要求,现在既然有条件干嘛不用。

梁明放下了手中的谍报,轻笑道:“这个基加斐倒是有趣,竟然跑到吉隆去了。”看了一眼段辉,“体验生活?还算是体验国情?”

看了笑呵呵的梁明,段辉知道这事算是揭过去了。他心里清楚,自己这位大王并不在乎在“吃”方面被人诟病。往日里,这方面的情报各处的情报员根本不会向上报,这次也是因为对象特殊。他这个监察部主管欧洲事物的郎中可不敢私下撇去。

段辉今天的奏报,最重要的是基加斐的来意,这些天下来房健行已经摸得很清楚了。

果然,轻笑过后梁明的脸色回复了严正,“房健行这事办的很好,你们要给他记上一功,具体如何你们监察部自己就看着办吧。”对于监察部此次的得力表现梁明还是很满意的,监察部不动声色的就策动了房健行,等于是在卡尼基的心脏处按了一个听诊器,果然不愧是国内情报部门龙头老大的手段。

洋商这档子事的归属很模糊,算不上是军情,但归入民事也不恰当,一般来说应该是国安部监理的,公安部协助的。而卡尼基作为第一个加入中华国的欧洲人,因为最近几年他的活动范围主要在中华国内,所以已经失去了继续监测的价值。据梁明所知,国安部和军情局的人员都已经撤了,没想到监察部反而逆其道而行之。

段辉退下后,梁明则细细的审看了谍报的最后一部分,上面记述的就是基加斐此次东来的目的,以及缘由。

瑞典国势如今已经大大不如先前了,先是北方战争(1700~1721年战争)的失利,令俄瑞力量对比发生根本转变,俄国夺取大片领土,获得进入波罗的海的出海口。

1741~1743年战争的完败,使得瑞典进一步丧失了在芬兰的领地。

如今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通过集中王权等一系列变革让瑞典有所起色,但比起东面的强敌俄罗斯帝国而言,国力着实不如甚多。

想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要有要有一支强大的军队。瑞典军队的总数自然要少于俄罗斯,可即便是如此,想要完成全国军队的武器完善也是一件耗资巨大的举动。古斯塔夫三世在全力的增强着自己的部队,可瑞典国内武器制造价格却一直不能消减下来,这是令他苦恼不已。本来这样的苦恼还要持续下去,可事情在去年有了转变。

卡尼基在去年冬季回到了瑞典,虽然他已经在中州安家落户,妻子和子女也到了这里,但他的弟弟和年近七旬的父亲还留在老家哥德堡。这七八年来,每隔个两年他都要回去一次。

克劳德家在当地本来就属于富商一类,大部分的产业本是属于长子卡尼基的。现在他落户东方,在中华国有着良好官场脉络的他自然也接触到了南洋最赚钱的贸易——香料,而且在广州也有了广顺行的照料,生意的规模不断扩大,名下的船队已经拥有了十一艘商船。

将根底深深的扎在中华国的卡尼基自然不会留恋家乡的产业,不但将自己名下的产业给了弟弟克劳德·:莫尔迪,还提供了大笔的货物、金钱以供弟弟发展。是以,七年下来克劳德家族已经是西哥德兰地区兴起的新贵了。卡尼基三次回到家中,也越来越受到当地上层社会的关注。

此时的西方社会,主要的交流场合自然是宴会,一场场的宴会是卡尼基必须应付的。期间的一次,卡尼基在被询问道中华国的武装力量时,为了表彰中华国的强大,同样也算是比较真实的实情。他同好奇的贵族、富商说到了中华国的大炮造价的低廉和快捷,这中间既有他在中州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也夹杂着他在官面上了解到的实际情况,总之是将周边的人忽悠个不清。最后,他还算了一笔账,说在中华国购买大炮然后运抵瑞典,期间的开销要比本土铸造的减少三成。而这群被他“忽悠”的上层人物中,就有哥德堡的市长休达曼。

随后的半年中,这件事情先是被瑞典的顶层议论纷纷,到最后不了了之。本来已经是要销声匿迹的,谁知到古斯塔夫三世是咋想的,隔了一年了又提了出来,而且很开就做出了决定,派出了自己的心腹基加斐子爵前来商议。

对于中华国大炮造价梁明是有绝对信心的,相比较欧洲而言中华国的铁模铸炮法领先的实在是太多了。在中华国与英、法、荷兰三国建交不久,梁明便暗中派出了不少监察部的情报人员以商人的名义前往欧洲。从打探回来的消息中,梁明得知了欧洲火器的大概水平。

18世纪以来,欧洲各国都大规模扩建海军,因为铁的成本只及铜的1╱5,所以铁炮逐渐替代了青铜炮,成为各国战舰的标准装备。不过,欧洲包括英国在内的炼钢法,一直无显著改进,加上钢材本身的缺陷,制造重型军械时使用这种钢材性质受到限制。因此,直到现在,除了海军重炮外,青铜炮和黄铜炮始终以优势压倒了铸铁炮。

对于青铜炮和黄铜炮,梁明并不陌生,要知道中华号最初装备的四十八门大炮就是青铜铸造的。青铜铸造性好,耐磨且化学性质稳定,的确比铸铁适合铸炮。

五十五章 登基称帝五章 学二十章 解围一百五十一章 烧钱的海战一百二十三章 电报七十一章 敢死先锋第3节 康乾盛世一百零七章 得中原者得天下十九章 遣使十五章 现实一百一十八章 京观三十一章 前序二十三章 过渡三章 到达四章 澳门六章 民间五十五章 登基称帝二十三章 攻城二十五章 密谈第29章 议商三十一章 美国二十一章 枪炮第5节 煮盐三十一章 前序四十八章 津南大捷上一百四十九章 战略五十三章 圆明园四十五章 决战津南中二十九章 血染禁书案七十章 火弹显威三十五章 胜败之间克尤溪七章 办学四十章 淡边激战下三十一章 大战再起一百零八父与子一六章 中华国三十八章 内心决断二十五章 土着很懒散八章 农院七章 办学一百二十九章 覆灭西南水师下六十七章 冀西北决战一三十二章 中华海四十章 淡边激战下一百二十章 收北海二一百四十三章 鄂木斯克下十八章 处置一百零九章 父与子二三章 荷兰八十章 军变古北口下三十八章 海战一九十九章 一统中原中六十八章 冀西北决战二一百一十九章 收北海一第21节 缘由二五十二章 京师暗雨二二十一章 敌溃七十三章 祥瑞动乾隆二十四章 移民十八章 和三十六章 突围第14节 晒盐之事四十章 决断二十五章 歼敌六十四章 全面开打十一章 情报第25节 飞渡三载(下)一百二十章 收北海二六十五章 涿鹿二二十七章 海军初成第8节 钱财一百三十五章 塔淄河战役三十九章 台湾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十三章 生活一三十五章 鏖战马六甲三一百三十四章 三帐哈萨克三十八章 前奏杭州湾登陆五十四章 流年表二八十六章 冷酷的春天四章 中州七十六章 大功告成一百零二章 以水代兵三十六章 鏖战马六甲四七章 攻占拉瓦格二第6章 清水教五十五章 登基称帝二章 定南将军七十九章 军变古北口上第5节 煮盐一百零九章 父与子二五章 学九章 占领三十一章 美国三章 安民三十七章 无奈之举血战辣子口五十章 京津定六章 攻占拉瓦格一第8节 钱财二十四章 斩首行动
五十五章 登基称帝五章 学二十章 解围一百五十一章 烧钱的海战一百二十三章 电报七十一章 敢死先锋第3节 康乾盛世一百零七章 得中原者得天下十九章 遣使十五章 现实一百一十八章 京观三十一章 前序二十三章 过渡三章 到达四章 澳门六章 民间五十五章 登基称帝二十三章 攻城二十五章 密谈第29章 议商三十一章 美国二十一章 枪炮第5节 煮盐三十一章 前序四十八章 津南大捷上一百四十九章 战略五十三章 圆明园四十五章 决战津南中二十九章 血染禁书案七十章 火弹显威三十五章 胜败之间克尤溪七章 办学四十章 淡边激战下三十一章 大战再起一百零八父与子一六章 中华国三十八章 内心决断二十五章 土着很懒散八章 农院七章 办学一百二十九章 覆灭西南水师下六十七章 冀西北决战一三十二章 中华海四十章 淡边激战下一百二十章 收北海二一百四十三章 鄂木斯克下十八章 处置一百零九章 父与子二三章 荷兰八十章 军变古北口下三十八章 海战一九十九章 一统中原中六十八章 冀西北决战二一百一十九章 收北海一第21节 缘由二五十二章 京师暗雨二二十一章 敌溃七十三章 祥瑞动乾隆二十四章 移民十八章 和三十六章 突围第14节 晒盐之事四十章 决断二十五章 歼敌六十四章 全面开打十一章 情报第25节 飞渡三载(下)一百二十章 收北海二六十五章 涿鹿二二十七章 海军初成第8节 钱财一百三十五章 塔淄河战役三十九章 台湾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十三章 生活一三十五章 鏖战马六甲三一百三十四章 三帐哈萨克三十八章 前奏杭州湾登陆五十四章 流年表二八十六章 冷酷的春天四章 中州七十六章 大功告成一百零二章 以水代兵三十六章 鏖战马六甲四七章 攻占拉瓦格二第6章 清水教五十五章 登基称帝二章 定南将军七十九章 军变古北口上第5节 煮盐一百零九章 父与子二五章 学九章 占领三十一章 美国三章 安民三十七章 无奈之举血战辣子口五十章 京津定六章 攻占拉瓦格一第8节 钱财二十四章 斩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