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章 办学

七章 办学

为了进一步完善中华国的教育体系,梁明还责成文教部颁布了《中华学纪》,以求规范国内的整个教育体系。

不过现在的私立学院仅有一所,就是启州商会承办的启州商学院。这个启州商会的主导人算是梁明的老朋友了。他们就是当初梁明率部初至吕宋时投效的几名华商——宋和芳、李兴基、程格、黄兴可和顾云森,他们在最初的那段时间给了梁明不小的帮助。

所以投桃报李,梁明在站住脚后也给启州的商人提供了不少的机会。到如今,以这五人为首的启州商会已经将产业扩展至整个中华国。虽然启州商会的起点有些低,不过经过十年的发展现在的实力在中华国内也是数得着的了。

正如前言所说,如今在国内办学缺的不是资金而是老师,启州商会之所以办的起商学院靠的就是抢先了一步,早早的通过岭南处从十三行搜罗了一些“专业”人员,又通过同文馆翻译了一些欧洲的书籍。总之,虽然困难重重,这个老师大猫小猫三两只的商学院还是在五年前是办起来了。启州商会也算是中华国诸多商会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了。

这种私立的实业学校,也不再像传统的书院那般以考取功名为目的,而是旨在为国家培养各种专业性人才。在这期间作为投资人的商会,可按本身的职业需求来设定学校的科目安排,亦是在为自己储备人才。当然既然是商会投资的私立学校,无可厚非的就会带上营利的色彩。

不过刚刚起步的商学院招收的第一批学生都是商会子弟,学费的事情就是免谈了。其他身份的学生他倒是想招,可没人愿意上啊!即便是商业性质浓郁的中华国,这种专门为经商而办的学校也是惊世骇俗的存在。

事实上在中华国内有不少的官员对商会出资筹办的私立学院存在着这样的不满。这样的学校不同于传统的私立书院,商会出资创办的私立学院,肯定是专业的“实业学校”。除了开设传统的国学科目外,还另设的诸多专业性的科目。在启州商学院的报表中,会计、速记、测量、管理等专业科目,无论是在课时上,还是在关注程度上更是远远超过了国文等课。其在课程设置上如此“不务正业”,也难怪让人惊疑了。

因为老师不多,所以启州商学院并没有想公立学府那样划分年级,并根据分年级来划定老师,而是把所有老师分成三个教育组来培养三个班的学生,并一直持续到学生结业。商学院会在培育完一批后再进行招生,而且在这三年期间不在招收学生,他们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都是让老师逼得。

第一批学生结业后,启州商学院这所日后鼎鼎大名的私立学院迎来了最大的一次危机——没学生了。商学院的第一批学生都是他们商会的自家子弟,但经过第一波后年龄口在这个段的孩子没剩几个了,学院又招不来生源,就在学院一筹莫展的时候启州商会的董事会做出了个赔本的决定,招收普通华人子弟,不仅不受学费还每月还有补贴可领。总之,这第二批生源是召到手了。

这件事自然让观望中的几家大商会笑掉了大牙,虽然他们都明白自办一个商学院对于自家商会很有帮助,可现在自家学院是办不起来了,老师找不到啊!那么看别人的笑话不也能让自己舒服点不是?

不过两年后的今天他们已经笑不出来了,因为第一批学员的毕业几乎是给启州商会眨眼间添加了一半的中层职员。这些个学员从入学的第一年开始,就有着大量的商业案例和资料给他们分析,实践上很少但脑子里装的有货,进入工作后很快就熟悉了业务,短短的历练后虽然担不起大任做个中层职位还是能够胜任的,这样一来就为启州商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强大的助力。

人的心里就是这样,看到启州商学院无人可招的时候余下各个商会只有幸灾乐祸,可看到商学院的巨大成果后就又纷纷眼红了。一时间抵到文教部的申请报告积攒下了一扎,宫强本已经被这扰的头晕脑胀了,可前天启州商会又送来了一个炸弹,他们被人撬墙角了。

“文成兄,今晚我是吃定你了。”两声敲门声后,不等宫强回言就自个推门进来了,这个文教部可以用这种语气同宫强说话的只有一个人——曹昭。

此人是宫强在山东的旧交,早先被牵连进了禁书案,本是要发配到新疆的。不知怎么的被北方处查到了他和宫家是故交,凭着有杀过没放过的原则,被北方处偷偷的掩护了下来。送到中州,同宫强一照面俩人是他乡遇故知,两眼泪汪汪啊!

凭着宫强的面子,曹昭很轻易的就进入了文教部这个冷衙门,虽然现在仅仅是个从五品的知事,可在文教部也是一个人物。

这个人牙口好,能说善辩。宫强了解自己的朋友,今个就给他派了个艰巨的任务——调解学院纠纷。

曹昭好说歹说,弄得口干舌燥的总算是定下了个调子,“各商会的学院暂停,但启州商学院要对全国公开招生,实际上就是对各商会公开招生,学生待遇要一样。”

“哈哈,辛苦伯松了。”宫强一听就明白事情搞定了,禁不住开还大笑道:“今晚为兄定为贤弟摆宴庆功。”拉着曹昭坐下,忙问道:“快说说看,那群人可都是缠牙角色。”

曹昭将事情大略的说了一片,白了眼正哈哈笑的宫强抱怨道:“若不是律令有规定,我恨不得让人把他们下大狱。”

“你知不知道,马六甲商会找的都是些什么人做老师?我算是知道他们为何到现在才递交报表了。”曹昭没等宫强回话就接着说道:“报表上他们不敢弄假,写的都是实情。那些个老师,说是老师实际上都是他们自家商会的把式。那会计科的老师就是他们的账房先生,简直就是藐视律法。”

七章 办学十六章 家宴一第6节 噩耗二十四章 沧海十四章 成长第4章 大秋岛十九章 整军一四十六章 定南洋十二章 发展十七章 开战十九章 大胜一百一十二章 热闹的朝鲜一百三十九章 哈萨克近卫军六章 攻占拉瓦格一四十七章 决战津南续十四章 全面开打第4节 山东的私盐第5节 煮盐十二章 截战七十五章 乾隆之死下三十九章 淡边激战中五章 谈判三十八章 淡边激战上四十五章 决战津南中九章 阻敌十六章 欧洲的第一笔买卖第12章 席卷鲁东六十六章 涿鹿三三章 到达一百一十六章 进军西伯利亚中五十三章 流年表一十八章 完胜二十章 罗煞国俄罗斯第7章 化解一百五十二章 钱啊四十七章 辉煌胜利上一百二十七章 狭路相逢十章 第一步七十六章 大功告成第27章 接战三十二章 中华海十二章 出毒招第34章 反映十五章 破敌一二十三章 再添属国十一章 情报一章 军情局第19章 攻掖县一百三十章 中日江户条约第6章 清水教九十一章 鏖战二五十章 京津定四十五章 海战余波七十六章 大功告成十章 转回视线下二十二章 换帅十一章 开打二十五章 歼敌六第25节 飞渡三载(下)八十七章 烽火三十一章 前序第18节 定居大秋岛二十三章 攻城十四章 铲除十章 中华军力十一章 再战雷灵峰三十六章 福康安的动向十七章 失职的后果第19章 攻掖县第17章 真正的战争六十七章 冀西北决战一七章 生活第16章 再捞一把一百一十三章 外交赤裸的利益三十九章 海战二一百四十三章 鄂木斯克下一百三十四章 三帐哈萨克二十二章 乾隆皇帝一百二十九章 覆灭西南水师下一百二十章 收北海二九章 转回视线上九章 联系一百一十六章 进军西伯利亚中三十三章 单枪匹马二十八章 中美初会五章 凡尔赛宫六章 商税三章 到达三十一章 大战再起十九章 大胜十八章 处置六十一章 风雨欲来第31章 京师(二)八十五章 铁血意志一百一十二章 热闹的朝鲜五章 登陆十四章 全面开打二十章 觐见二十七章 美国人倭人八十六章 冷酷的春天
七章 办学十六章 家宴一第6节 噩耗二十四章 沧海十四章 成长第4章 大秋岛十九章 整军一四十六章 定南洋十二章 发展十七章 开战十九章 大胜一百一十二章 热闹的朝鲜一百三十九章 哈萨克近卫军六章 攻占拉瓦格一四十七章 决战津南续十四章 全面开打第4节 山东的私盐第5节 煮盐十二章 截战七十五章 乾隆之死下三十九章 淡边激战中五章 谈判三十八章 淡边激战上四十五章 决战津南中九章 阻敌十六章 欧洲的第一笔买卖第12章 席卷鲁东六十六章 涿鹿三三章 到达一百一十六章 进军西伯利亚中五十三章 流年表一十八章 完胜二十章 罗煞国俄罗斯第7章 化解一百五十二章 钱啊四十七章 辉煌胜利上一百二十七章 狭路相逢十章 第一步七十六章 大功告成第27章 接战三十二章 中华海十二章 出毒招第34章 反映十五章 破敌一二十三章 再添属国十一章 情报一章 军情局第19章 攻掖县一百三十章 中日江户条约第6章 清水教九十一章 鏖战二五十章 京津定四十五章 海战余波七十六章 大功告成十章 转回视线下二十二章 换帅十一章 开打二十五章 歼敌六第25节 飞渡三载(下)八十七章 烽火三十一章 前序第18节 定居大秋岛二十三章 攻城十四章 铲除十章 中华军力十一章 再战雷灵峰三十六章 福康安的动向十七章 失职的后果第19章 攻掖县第17章 真正的战争六十七章 冀西北决战一七章 生活第16章 再捞一把一百一十三章 外交赤裸的利益三十九章 海战二一百四十三章 鄂木斯克下一百三十四章 三帐哈萨克二十二章 乾隆皇帝一百二十九章 覆灭西南水师下一百二十章 收北海二九章 转回视线上九章 联系一百一十六章 进军西伯利亚中三十三章 单枪匹马二十八章 中美初会五章 凡尔赛宫六章 商税三章 到达三十一章 大战再起十九章 大胜十八章 处置六十一章 风雨欲来第31章 京师(二)八十五章 铁血意志一百一十二章 热闹的朝鲜五章 登陆十四章 全面开打二十章 觐见二十七章 美国人倭人八十六章 冷酷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