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席卷鲁东

乾隆三十九年,八月三十日夜。

一支在东亚称得上是庞大的船队静静地靠近了登州府城——蓬莱。

蓬莱,这是一个让中国人浮想联翩的名字,但是在鲁东这不过代表的是一座城市,一座鲁东方圆五百里内最繁华的城市。

“过了今晚这就属于我了,虽然只是短短的一段时间。”梁明遥望着乌黑的夜空,心中暗自咐道。“但这只是一个开始,我最终还是要回来的。”

站在他身边的李勾缩了缩脑袋,初秋的夜晚海风已经凉了。“二爷,干嘛要在子时打啊,咱们任何时候都可以轻易攻下来。”总兵力还不到千人的蓬莱城,在李勾眼中现在已经不是威胁了,但他知道这话是不能在众人面前说的,只有在在私下里才可以向梁明问起。

说起这个事梁明也不禁好笑,之所以在布置上定下这个时间,仅仅是因为出身现代的梁明在首次面对战争时无可避免的受到了军事电影的影响。以至于他的大队人马在海面上白白吹了三个时辰的夜风。

但时间总会过去的,子时到了。早已经等得不耐烦的船队,在最短的时间内升起了风帆。趁着每条船上亮起的几只火把,十一艘趕缯船、六艘大海船(中华号还没配齐人员,留在了大秋岛)排出了一个不是很严正的队形,载着梁明的卫队、亲兵和百人炮队慢慢的向蓬莱压去。

驻扎在登州水城的北汛水师四百人的编制如今存留的不过刚刚过半,防备更是疏松。李勾带着三艘趕缯船配合着炮队极其轻松的就俘虏了整个北汛水师,这不出梁明的预料,但让他吃惊的是北汛水师的将官。

五员大小将官中三人留守,那最大的千总自杀,两名外委把总战到最后一死一伤。看着那个肥头大耳却又血迹斑斑犹自叫骂不休外委千总梁明突然有种说不出的感触。一时间,他竟想到了六十多年后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朝那些同样喝兵血却又一样战死沙场的……

猛的甩甩头,好似要将将这个很荒唐的念头抛到脑后,摆了摆手命人将这个无名的小官押下去,一种无力感涌上了他的心头。

“二爷”,李勾急匆匆的跑了过来,“炮队已经架好了火炮,是不是……”

梁明闻言精神一振,再也不理会那个让他无语的“小官”了,开口命令道:“李勾、张建科、赖明金你等三人各领手下围困西、南、东三门,不准给我走漏了一个。余部全力攻打北门,待人马到齐后给我先轰开城门。”

随着梁明的一声令下,一股股人流从船上涌下。每艘战船除了守卫的十人外其余人员全部下船,而梁明的卫队和亲兵更是早已列阵在前。

他们虽然只有二百五十人却是今晚的主角,清一色的“沧海式”火枪让他们的战力远胜过当今的绿营。所谓的“沧海式”火枪就是在乾隆三十七年制成的那种,因为渤海古称沧海是以得名。两年多来,因困于技术人员不够大秋岛的产量一直没有质的提高,总共生产了不足三百支。特别是最近三个月因为铸造新式火炮,沧海式火枪已经停产多时了。

除去这两年多来因训练损坏的外,大秋岛如今存量还不足二百八十支。二百五十支配给了梁明亲自指挥的亲兵卫队,余下的就由几个头领分领了,自然也是配给了自己的卫兵。

李勾、张建科和赖明金三人都不是领兵的料,这点不但梁明清楚他们也是心知肚明,但正是因此梁明才不担心今晚会出差错。因为他们三人一定会严格遵守梁明定下的策略。而虽然他们手下拿的也是大刀长矛,但装备了大量的“震天雷”和“散花雷”后,凭蓬莱城内的兵力要想冲出来还是不大可能的。

北汛水师驻地火光连连早已惊醒了蓬莱城内的守军,几个城墙守夜的绿营士兵马上就敲响了警钟(应该是锣)。

在梁明收拾营地整顿兵马的同时,四百来号懒懒散散的绿营兵在同样哈欠不断的大小军官的带领下匆忙赶到了城墙。而正搂着老婆睡觉的张毅也被下人叫了起来,听到城外的情况后心肝“嘭嘭”直跳,紧急集合了登州府所有的衙役和丁勇共一百余人,吵吵闹闹的赶到了北门城墙。

张毅和登州守备一商量,两人又征求了回家过夜的北汛水师中军守备和把总的意见,最终决定坚守城池。城外漆黑,不可妄进,一种匪兵埋伏。商定后,张毅等四人分领一队把守四门,不过北门最多约占了近半。

所以,梁明就看到寂静的蓬莱城片刻间亮了起来,一根根火把插在城头,蓬莱城防一眼可望。

“攻城。”梁明看着二里外的蓬莱城池,轻轻的吐出了这个词。

霎时间,二十门三斤炮齐射,炮声登时响彻了蓬莱。一道道火亮擦破漆黑的天空,炮弹准确的落到了城墙上,五轮开花弹的洗礼过后原本就稀疏的城墙更加没几个人了,二百多人活不下几个来。毫不留情,紧接着又是五轮过,然后换做实弹,几炮下去蓬莱的城门已经轰塌了一半。

摆了摆手,得到梁明示意的传令兵立刻摇动了手中的令旗。“杀啊……”,一阵高昂的呼声响亮了整个天空。

这一战梁明丝毫不担心,因为双方实力悬殊太大,而且他还做了这么多的准备。就像先前的炮轰,以大秋岛炮队的水平是打不出如此漂亮的落点的,但这几年来梁明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缺陷,在他们的日常训练中特意增添了一项——打固定距离。

五里(最大射程)、四里、三里、二里、一里(火yao减量),日久天长面对这五个距离时,炮队的炮手已经能极为熟练的调出射击角度。而今天炮队的阵地就是设在据城墙五里远的地方,这是梁明事前就让人测出来的。

八十八章 战火九十四章 赢面一百二十九章 覆灭西南水师下七章 生活五十章 京津定二章 东方飓风二二十六章 美国来使九章 阻敌十三章 援兵一百二十五章 插手日本十章 全歼一百二十七章 狭路相逢七十八章 绝地逃亡第13章 山东大乱第7章 化解第13章 山东大乱二十章 罗煞国俄罗斯三十八章 内心决断四章 澳门二十三章 英国特使三十五章 心结十二章 出毒招一百二十五章 插手日本二十七章 海军初成第15节 祸事十七章 开战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三十九章 台湾十五章 现实第20节 缘由第1章 东方飓风(一)三十五章 鏖战马六甲三七章 进军鸦片第22节 火炮十八章 无题二十九章 血染禁书案三十一章 美国二十八章 文字狱前奏十一章 中华朝见二章 广州第16章 再捞一把八十章 军变古北口下八章 攻占拉瓦格三四十五章 海战余波第10节 发展一百一十五章 进军西伯利亚上十五章 破敌一十一章 再战雷灵峰十章 第一步一百零四章 劫杀第9节 红糖六章 攻占拉瓦格一九十二章 民心四十四章 决战津南上第16节 深仇大恨第20章 解放军的没良心炮三十四章 海波不平八十八章 战火一百三十六章 备战西北十章 第一步四十章 海战三八十九章 小试锋芒十四章 成长一百三十三章 中亚一百四十一章 伏尔加河畔的蒙古人下十三章 生活一二十七章 美国人倭人十一章 中华朝见四章 议事厅六十七章 冀西北决战一第4节 山东的私盐二章 鸿灵楼十四章 生活二五章 谈判三十六章 突围第1章 山东王伦一百三十八章 辎重下二十四章 船头四章 议事厅四十七章 决战津南续二十九章 一代战神三十四章 海波不平十二章 出毒招二章 定南将军第14节 晒盐之事二十一章 敌溃九十八章 一统中原上第33章 多线作战(二)一百三十三章 中亚第24章 海仓口之战第28章 火器七十八章 绝地逃亡十二章 起端七章 生活二十八章 过路费十章 转回视线下第7章 化解十七章 伏击四十四章 决战津南上六章 攻占拉瓦格一
八十八章 战火九十四章 赢面一百二十九章 覆灭西南水师下七章 生活五十章 京津定二章 东方飓风二二十六章 美国来使九章 阻敌十三章 援兵一百二十五章 插手日本十章 全歼一百二十七章 狭路相逢七十八章 绝地逃亡第13章 山东大乱第7章 化解第13章 山东大乱二十章 罗煞国俄罗斯三十八章 内心决断四章 澳门二十三章 英国特使三十五章 心结十二章 出毒招一百二十五章 插手日本二十七章 海军初成第15节 祸事十七章 开战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三十九章 台湾十五章 现实第20节 缘由第1章 东方飓风(一)三十五章 鏖战马六甲三七章 进军鸦片第22节 火炮十八章 无题二十九章 血染禁书案三十一章 美国二十八章 文字狱前奏十一章 中华朝见二章 广州第16章 再捞一把八十章 军变古北口下八章 攻占拉瓦格三四十五章 海战余波第10节 发展一百一十五章 进军西伯利亚上十五章 破敌一十一章 再战雷灵峰十章 第一步一百零四章 劫杀第9节 红糖六章 攻占拉瓦格一九十二章 民心四十四章 决战津南上第16节 深仇大恨第20章 解放军的没良心炮三十四章 海波不平八十八章 战火一百三十六章 备战西北十章 第一步四十章 海战三八十九章 小试锋芒十四章 成长一百三十三章 中亚一百四十一章 伏尔加河畔的蒙古人下十三章 生活一二十七章 美国人倭人十一章 中华朝见四章 议事厅六十七章 冀西北决战一第4节 山东的私盐二章 鸿灵楼十四章 生活二五章 谈判三十六章 突围第1章 山东王伦一百三十八章 辎重下二十四章 船头四章 议事厅四十七章 决战津南续二十九章 一代战神三十四章 海波不平十二章 出毒招二章 定南将军第14节 晒盐之事二十一章 敌溃九十八章 一统中原上第33章 多线作战(二)一百三十三章 中亚第24章 海仓口之战第28章 火器七十八章 绝地逃亡十二章 起端七章 生活二十八章 过路费十章 转回视线下第7章 化解十七章 伏击四十四章 决战津南上六章 攻占拉瓦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