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章 破敌一

十五章 破敌(一)

任承恩点了点头,放了个马后炮,“不错,那时府城内实力尚可,强攻必然折损严重,此二逆首定是怜惜实力。”接着有点兴奋的说道:“由此可见此次庄逆必然不会派主力前来支援林逆,那可是顶缸的替死鬼啊。”

“军门高见。”普吉保恭维道:“乱民起事不皆是如此,想那朱一贵,不也是内部纷争扯皮不断,最后降我大清者十之六七。”

“军门,黄军门通报的庄逆援军即使有也无关大碍。当前逆匪不过五千人马,加上留守大穆降的林永部也不过六千余。”延山上前一步,拱手道:“此次我大军进剿,本应是南北两面合围。但看黄军门的意思,柴总兵部是不会前来了,可此情逆匪并不知,必然要分兵盐埕桥防备。柴总兵几日前虽吃了次败仗,可实力犹存,且有蔡游击(蔡攀龙)等悍将,以逆匪的战力想要防住盐埕桥方向至少要一千五百人至两千人,如此一来我军当前之敌不过四五千人。”

“逆匪即使有大炮助阵,也无大碍。”延山走到书案前,在摊开的地图上指点道:“军门、普总兵,二位请看,彰化于台湾中部,西临海峡,东以平缓的八卦山脉相邻,北以乌溪相接,南部则和浊水溪相隔,地势平坦开阔,素有“台湾谷仓”之称。然逆匪屯驻之地大穆降乃是彰化少有的山林之地,早年朱一贵就是出没于此间。”

“逆匪屯驻山丘间的平坦之处,我军却可进驻山丘不平之处。丘陵相间,绿林丛生,以逆匪的几门大炮,如何伤的着我军。待到两军刀兵相接……哼”延山不由的露出了冷笑,和任承恩一样,延山也看不起义军,认为不过是一群乱民而已。

“好,将军之言正合我意。”任承恩不由的兴起了一点兴奋,起身下令道:“速命全军进兵,明日定要兵抵大穆降。”

“喳。”普吉保、延山二人俯首领命。

正月十四,清军进抵大穆降。这地方就是现在的新化,大穆降的本意是就山林之地。早年的朱一贵起义,这地方就是义军出没之地,朱一贵也是在这里遭受到沉重打击后,才败亡茹冬的。

任承恩自然不再知道对面的义军多达八千人(林永率部进至盐埕桥),可义军拥有火炮的消息他还是知道的。福建清军中火炮并不少,但是体重颇大,渡海来台时都没有带上,这一点让任承恩有点头疼。所以按照先前延山的提议,他将所部军营扎在了山丘之间,高处留少数民军驻守,本部清军则滞留于山丘之下。

杨衮则将大营扎在了明处,义军实力雄厚,完全可以正面硬撼清军而不败,而且六门大炮乃是铸铁所铸也不算轻,想要行走于山岭之间明显不太可能。

十五日,大战开启。

任承恩立于山丘顶处,看着人头重重的义军心中有点打颤,他一直认为所对义军只有四五千人马,谁想事到临头竟多出了一半来。自己这三千人马能否应付的下来?他心中没底。

不仅是任承恩心中没底,就连普吉保、延山也心里泛起了嘀咕,可是事到临头也容不得退缩,这一战是要拼到底了。

“军门,这一战难了。”延山在三人中职位最低,从三品的游击将军,对于身为提督、总兵的任承恩、普吉保二人来讲的确算不了什么。可普吉保本身就是个稀葫芦,不然的话以他满人的身份也不会被安排当汀州镇总兵这个鸡肋官了。而任承恩身为陆路提督却是个老成的“菜鸟”,三人中最顶的了事的扁扁是这个职位最低的延山。“逆匪人数不下于我军两倍,且有火炮助阵,真面对阵我军情势堪忧啊!”

“以将军看来,我军当如何应付,总不能不战而退吧!”任承恩前两句还算正常,最后一句就熊包了。

延山、普吉保二人差点没岔了气,心中禁不住起来鄙视之心,不过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延山进言道:“军门,逆匪有火炮助阵,我军在这点要吃不小的亏,不过他们主力本不过是些乱民,战阵厮杀却非我敌手,只要切近了足以不落下风。”很自信的说道:“逆匪人马虽多,却是乌合之众,刀兵相见我等即使不胜,也不忧败。”

“我军尚未出阵,逆匪却是列阵以待,乃敌疲我逸。”延山知道假如现在就开战,那么打头的绝对是自己。真刀真枪的硬拼他不怕,可炮弹不长眼睛,万一是落自己身上,那不是……“军门,我军可用小部兵马一直保持着似出未出之势,以牵制逆匪;大部掩于山丘之后,待到逆匪兵惫,全军出击可得大胜。”

普吉保自身也不远去死拼,且延山这个主意还是很不错的,自然附和。“军门,敌众我寡,延游击之计实乃万全之策啊。”

任承恩自然乐得轻松,这样的阵势他还是第一次见,可不想拿命去换一次“宝贵经验”,随即下令全军掩伏于山丘岭间。以小部清军,夹杂着四百多民军作势。

杨衮带着八千义军排开了阵势,就单等清军上门来了,谁知道从辰时正点(八点)等到了现在都没见一个清军跑到阵前,眼看一个多时辰就过去了,清军还是进进出出的晃点人。打炮也没有,山丘挡着,还有绿林相遮,没啥子效果,净是浪费弹药。

“军师,这仗还打不打了,清兵这是在搞啥子嘛?”说话的是张烈,这场仗打头战的部队就是他、杨振国和杨轩三人统领,现在被晾了一个多时辰也受不了了,自己就跑回了中军找杨衮诉苦来了。

杨衮的中军有五千人,集结了南北义军的精干,将领也不少。张烈跑来时中军诸将也都在杨衮身边,他们正在商讨,商讨的对象就是对面的清兵动机。

“撤军,回营。”看到跑来的张烈,杨衮并没有怪罪,而是干净利索的下达了撤退命令,让一肚子话的张烈傻愣了半天。

王敦为诸将解释道:“我军列阵以待,已将尽一个半时辰,弟兄们多有疲惫。而清兵踞营不出,体力正盛,己消彼涨,非决战之际。”呵呵一笑,“撤军再战,正适宜。”

杨衮也开口道:“就是打,也要咱们吃跑肚之后再打,全军回营。”

ps:推荐好友作品——《独舞的军阀》

2009年一个普通市民王旭转生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军阀时代的云南,从一个小土匪成长为军阀的经历.这个军阀并不是拼命盘剥人民,不断扩军的战争狂,而是保卫人民,发展经济,抗击日寇的军阀.

十四章 天地会一百零六章 清廷失德第10节 发展二章 东方飓风二一百五十章 渔翁得利六十六章 涿鹿三十五章 现实第23章 再临掖县三十七章 无奈之举血战辣子口第22节 火炮四十八章 辉煌胜利中九章 转回视线上一百章 一统中原下第24章 海仓口之战一百三十章 中日江户条约十八章 和五十二章 京师暗雨二九十九章 一统中原中一百五十章 渔翁得利一百三十二章 移民十八章 接战四十五章 海战余波二十九章 过路费二六章 决定第5章 获利六十七章 冀西北决战一八十七章 烽火二十一章 枪炮三章 到达二十三章 攻城八十七章 烽火二十三章 再添属国第6章 清水教三章 荷兰一百零七章 得中原者得天下十五章 征兵三十九章 海战二五十章 京津定三十一章 前序五十七章 驱满二四十八章 辉煌胜利中二十三章 歼敌四十二章 出毒招四十一章 大沽登陆第16节 深仇大恨二十二章 换帅一百五十四章 扩军三十四章 鏖战马六甲二十六章 曲江营八十七章 烽火一百二十章 收北海二十九章 危局七十五章 乾隆之死下十八章 和十八章 完胜第9节 红糖一百二十三章 电报十三章 不是战斗是屠杀十七章 天津三十六章 鏖战马六甲四四十章 决断第22章 攻伐十三章 援兵十七章 天津六章 民间三十九章 海战二四十章 决断第16节 深仇大恨一百二十五章 插手日本九章 阻敌四章 东方飓风四九十章 鏖战一一百三十五章 塔淄河战役四十二章 津京震动十九章 大胜九章 占领二十四章 移民四十九章 辉煌胜利下一百一十六章 进军西伯利亚中第4节 山东的私盐十二章 硬仗二十章 觐见七章 办学六十四章 涿鹿一四章 澳门第34章 反映第26章 北峰顶二十一章 歼敌二三十七章 鏖战马六甲五十七章 家宴二一百四十一章 伏尔加河畔的蒙古人下十一章 再战雷灵峰第1章 东方飓风(一)二章 假想一百二十五章 插手日本四十四章 决战津南上第9节 红糖九十三章 僵持局势一百零三章 真相尚不白二章 假想
十四章 天地会一百零六章 清廷失德第10节 发展二章 东方飓风二一百五十章 渔翁得利六十六章 涿鹿三十五章 现实第23章 再临掖县三十七章 无奈之举血战辣子口第22节 火炮四十八章 辉煌胜利中九章 转回视线上一百章 一统中原下第24章 海仓口之战一百三十章 中日江户条约十八章 和五十二章 京师暗雨二九十九章 一统中原中一百五十章 渔翁得利一百三十二章 移民十八章 接战四十五章 海战余波二十九章 过路费二六章 决定第5章 获利六十七章 冀西北决战一八十七章 烽火二十一章 枪炮三章 到达二十三章 攻城八十七章 烽火二十三章 再添属国第6章 清水教三章 荷兰一百零七章 得中原者得天下十五章 征兵三十九章 海战二五十章 京津定三十一章 前序五十七章 驱满二四十八章 辉煌胜利中二十三章 歼敌四十二章 出毒招四十一章 大沽登陆第16节 深仇大恨二十二章 换帅一百五十四章 扩军三十四章 鏖战马六甲二十六章 曲江营八十七章 烽火一百二十章 收北海二十九章 危局七十五章 乾隆之死下十八章 和十八章 完胜第9节 红糖一百二十三章 电报十三章 不是战斗是屠杀十七章 天津三十六章 鏖战马六甲四四十章 决断第22章 攻伐十三章 援兵十七章 天津六章 民间三十九章 海战二四十章 决断第16节 深仇大恨一百二十五章 插手日本九章 阻敌四章 东方飓风四九十章 鏖战一一百三十五章 塔淄河战役四十二章 津京震动十九章 大胜九章 占领二十四章 移民四十九章 辉煌胜利下一百一十六章 进军西伯利亚中第4节 山东的私盐十二章 硬仗二十章 觐见七章 办学六十四章 涿鹿一四章 澳门第34章 反映第26章 北峰顶二十一章 歼敌二三十七章 鏖战马六甲五十七章 家宴二一百四十一章 伏尔加河畔的蒙古人下十一章 再战雷灵峰第1章 东方飓风(一)二章 假想一百二十五章 插手日本四十四章 决战津南上第9节 红糖九十三章 僵持局势一百零三章 真相尚不白二章 假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