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再临掖县

三十九年,十一月初六。已经恢复了少许人气的掖县又一次陷入了慌乱,一月多前退去的鲁东义军再次兵临城下。

梁明没那个闲心去关乎民生,根本不理会人心惶惶的掖县县城,直接进驻了西门外的大营。

梁明亲率一部乃是今天才到的,他筹集不出足够的马匹、车辆来运送沉重的火炮和大量的弹药,只得招集战船走海上从海庙口直入掖县。

如今空荡荡的西城外已成了一个营盘了。从空中望下李勾、蔡德利、夏雄飞三部如同一个正边的三角牢牢的护卫着中心的内营,仅仅是一千九百人马气势却是不凡。

这不到两千的人马是梁明全部的陆上力量了,起兵已有两月有余,地盘也打下不少可招募兵丁始终不见好转。

九月下旬停战后,梁明多加筹措这才堆起了三个营的框架。每营五百人,三营陆勇新兵共一千三百人来人。为了尽可能提高新军的素质,外加又无战事之忧,梁明将三小队一百五十人的陆勇全部安插进新军,又将炮队和炮台守卫合并从中再次抽调了五十人添了进去。

以二百老兵带一千三百新兵,经过一个多月的操练倒也像模像样,行军、列阵都有了个军队的模样。

而梁明亲率的内营,则是由二百五十名亲卫队和整编后的炮营(一百五十人,二十门三斤炮、十门五斤炮)组成,无论是实力还是军心,内营都是梁明手下最出众的部队。

大帐中,梁明高坐当中,李勾、蔡德利、夏雄飞、蔡德福列坐左右。“你们说一说,这下面的一仗是打那边的好?昌邑?还是平度州?”敲着摊开在案上的地图,梁明略带玩味的问道。他手下的班底本就太弱,又分划出水路两部,这摊在那一边都是个“少”字。李勾四人算是最成器的四个了,但能坐上如今的位子也多半是靠着和梁明的亲近。

这四人中,李勾的地位是最高的,和梁明的关系也是众所周知的亲近,这头一个自然便是他了。

鲁东所要面对的两处清军,兵力以平度州最多,副都统伍什布统率的主力是青州的满汉兵,约有一千七八百人,加上十月以来陆续开进的援军——平度州可凑出三千清兵。

昌邑的清军虽少也有两千,其主力是额附拉旺多尔济及都御吏阿思哈带领的火器、健锐两营一千精兵,战斗力远胜青州满汉兵。特别是健锐营,其又称健锐云梯营、飞虎健锐云梯营、香山健锐营,是清八旗禁卫军中一支具有特种部队性质的部队。是由前锋营与护军营中挑选年壮勇健者充任,多为云梯兵,在大小金川之战、大小和卓之战、等战争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营中军士堪称骁勇善战。

“以属下看来最先打昌邑。那领军的拉旺多尔济是额附的身份,而属下的主力又是京师的健卒,凭他们的身份只要知道咱们过了沙河,肯定会群涌而出。所以根本不用大老远的跑到昌邑去。”这几句话李勾琢磨的三四天了,他知道以梁明的心性肯定会在临战前考上一会,所以……

这些不仅李勾心里明白,蔡德利三人也一清二楚,看到李勾完结后纷纷进言,大体上还是很不错的。

打昌邑,这是梁明出兵时就拿下的主意。这可不是仅仅为了见识一下大清朝最先进的火器,而是这一支对鲁东的威胁太大。

梁明要是打平度州,先不说那城中三千的清军是否能吃得下,可它至少不是短时间内便能吞的下的。要是那时候,昌邑的清军插到自己后面,两方夹击之下梁明可不敢打包票自己一定能拿得下。

这些个新军太不可靠了,不仅是因为军事素质问题,还有军心问题。这一千三百多人的新军除了停战前就在队的七八百号人外,余下的都是梁明从那南下的五千多户百姓中拉出来的。这五千多户百姓没多少是心甘情愿的下南洋的,他们大多是这几年从河南、安徽迁来的。

从乾隆三十五年起,中原地区小灾不断,每年都有流民四处逃荒。清廷无奈之下便将他们移居到山东的登州、莱州、青州这三个较为宽松的地带,作为刚刚迁居而来的外地户,梁明强行办凑到荣成也没荡起太大的波澜,这要是放在山东当地人身上,单凭各地的乡党都能让梁明一个头两个大。

这些个新军,若是同青州的满汉兵厮杀倒还有三分瞧头;若是和健锐营的碰上,梁明就是孙武再生、韩信附体,他也救不会这些人。更不用说被人两面夹击了,那时候单靠二百五十人的火枪队是起不了大用的。

“好”,梁明满意的点了点头,这几个家伙还是有长劲的,梁明不求他们转眼间就能文能武,只要有进步就行,就像他自己。“明日,点起兵马,辰时起兵,午时要过沙河。”

“是……”,李勾四人站起身来昂声答道。

十九章 危局一百四十二章 鄂木斯克上一百一十七章 进军西伯利亚下十三章 不是战斗是屠杀十一章 中华朝见三十五章 鏖战马六甲三第27章 接战三十六章 福康安的动向一百五十章 渔翁得利十七章 失职的后果十一章 开打十五章 现实四章 澳门一百二十一章 收北海三四十一章 大沽登陆二十五章 歼敌六三十二章 福康安出场一百二十七章 狭路相逢四十一章 海战四二十五章 歼敌六十七章 失职的后果八章 攻占拉瓦格三十八章 无题七十六章 大功告成四章 中州九十五章 威势二十四章 斩首行动五十九章 两江也危险八章 中国风再起二八十章 军变古北口中二十五章 歼敌六四十六章 决战津南下十二章 发展九十章 鏖战一十九章 大胜第1章 山东王伦二十二章 乾隆皇帝六十七章 冀西北决战一三十一章 前序八十九章 小试锋芒十五章 监察一百章 一统中原下第24章 海仓口之战六十四章 涿鹿一九十九章 一统中原中三十九章 海战二四章 议事厅第32章 多线开战五十章 最后的余晖十四章 天地会一百五十章 渔翁得利二十七章 起义九十七章 天下第一奇寨第34章 反映十五章 征兵三十九章 淡边激战中二十二章 属国第8节 钱财二十一章 敌溃一百零二章 以水代兵十一章 再战雷灵峰一百二十五章 插手日本四十一章 大局第2章 意外之喜一百零一章 一统中原续一章 军情局八章 监察十五章 无题第11章 可谓“匪乱”十七章 天津二十一章 做买卖一百二十五章 插手日本五十一章 京师暗雨一二十七章 海军初成第10节 发展二十五章 顺利四十章 决断第31章 京师(二)第28章 火器一百二十七章 狭路相逢十一章 开打七十三章 祥瑞动乾隆三十八章 内心决断八十五章 铁血意志十一章 安定一百一十七章 进军西伯利亚下一百零二章 以水代兵五十一章 大战结束十章 全歼二十九章 一代战神第22节 火炮第31章 京师(二)十三章 茁壮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七十一章 敢死先锋十章 转回视线下十七章 失职的后果一百四十章 伏尔加河畔的蒙古人上一百二十五章 插手日本四十六章 定南洋
十九章 危局一百四十二章 鄂木斯克上一百一十七章 进军西伯利亚下十三章 不是战斗是屠杀十一章 中华朝见三十五章 鏖战马六甲三第27章 接战三十六章 福康安的动向一百五十章 渔翁得利十七章 失职的后果十一章 开打十五章 现实四章 澳门一百二十一章 收北海三四十一章 大沽登陆二十五章 歼敌六三十二章 福康安出场一百二十七章 狭路相逢四十一章 海战四二十五章 歼敌六十七章 失职的后果八章 攻占拉瓦格三十八章 无题七十六章 大功告成四章 中州九十五章 威势二十四章 斩首行动五十九章 两江也危险八章 中国风再起二八十章 军变古北口中二十五章 歼敌六四十六章 决战津南下十二章 发展九十章 鏖战一十九章 大胜第1章 山东王伦二十二章 乾隆皇帝六十七章 冀西北决战一三十一章 前序八十九章 小试锋芒十五章 监察一百章 一统中原下第24章 海仓口之战六十四章 涿鹿一九十九章 一统中原中三十九章 海战二四章 议事厅第32章 多线开战五十章 最后的余晖十四章 天地会一百五十章 渔翁得利二十七章 起义九十七章 天下第一奇寨第34章 反映十五章 征兵三十九章 淡边激战中二十二章 属国第8节 钱财二十一章 敌溃一百零二章 以水代兵十一章 再战雷灵峰一百二十五章 插手日本四十一章 大局第2章 意外之喜一百零一章 一统中原续一章 军情局八章 监察十五章 无题第11章 可谓“匪乱”十七章 天津二十一章 做买卖一百二十五章 插手日本五十一章 京师暗雨一二十七章 海军初成第10节 发展二十五章 顺利四十章 决断第31章 京师(二)第28章 火器一百二十七章 狭路相逢十一章 开打七十三章 祥瑞动乾隆三十八章 内心决断八十五章 铁血意志十一章 安定一百一十七章 进军西伯利亚下一百零二章 以水代兵五十一章 大战结束十章 全歼二十九章 一代战神第22节 火炮第31章 京师(二)十三章 茁壮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七十一章 敢死先锋十章 转回视线下十七章 失职的后果一百四十章 伏尔加河畔的蒙古人上一百二十五章 插手日本四十六章 定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