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章 前序

三十一章 前序

中州,泰安殿。

梁明看着手中的折子,不由得轻声笑道:“西班牙好大的手笔,荷兰人好精明的算盘!”对于马六甲发来的奏折他心中是抱有一定怀疑的,西班牙人派军队反击梁明并不感到意外,但是三万陆军就有点夸张了。

梁明记得很清楚*年后的那场改变中国国运的战争,英国也不过派出了4000陆军,虽然两者之间的战略不同但三万陆军的数量,梁明还是认为不大可能,即便有荷兰人的帮助也不大可能。(英国的战略是依靠海军力量沿海而动,西班牙是要打下整个菲律宾。)

“启禀王爷,西班牙洋夷恶性顽劣,荷兰乃一貉之丘,与我中华皆有大仇,如今正好做个了断。”秦宜达很看不起欧洲人的战斗力,去年的战事使得梁明手下的重臣有了个共同的看法,除了水师强劲外陆战欧洲人不堪一击。

文坛也站了出来,“王爷,洋夷来势虽大,然我鲁帕—马六甲防线固若金汤,以洋夷之战力根本无力突破。”和秦宜达不一样,文坛不在乎来势汹汹的西班牙军队的原因是出自他对鲁帕—马六甲防线自信和自己军队战力的强盛,“纵观南洋,由西可达我朝之路共有两条,除了控制在我手之中的马六甲海峡之外,还有爪哇、苏门答腊之间的巽他海峡,此地乃是荷兰人的大本营。洋夷若在马六甲受挫,必会转道巽他海峡。以臣之见不如先下手为强,趁洋夷主力扰乱马六甲之时打下巴达维亚,控制了巽他海峡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文坛得到了军部大员的全力支持,就连很长时间不闻军事的梵伟也出言附和。梁明也承认文坛的话很有道理,而依靠第一舰队的实力只要避开荷兰舰队的正面,经苏拉威西海过望加锡海峡,完全可以护送两个旅的兵力安全到达三宝垄,而只要成功登陆凭借强大的陆军中华可以轻而易举的攻下巴达维亚。但这有个无法消除的隐患,假如荷兰海军并不外出巽他海峡而是转向南海,那样的结果就不是中华可以承受的了。在梁明的眼中,巴达维亚仅仅是一个拴住荷兰海军的木桩,想要拔掉很容易,难的是如何驯服栓在上面的那头牛。

梁明的想法让大殿的群臣一片失声,水师成了一块压在中华心头的重石,这些陆地上出身的大臣们第一次意识到了海面力量的重要性。

“文卿,现在新编守备团和戍卫旅训练如何了?”梁明沉思了半响,开口问了一个似乎不想关的问题。

守备团的作用很明显,地方守卫部队,除了三月份改变的三个团外,在吕宋梁明也组建了三个,都是两营编制的。而戍卫旅的分量就比守备团重了几分,他们是守卫中州的主力,禁军已经曾编了一个营,但仅仅一千五百人的兵力明显是不够用的,而禁军的战斗力又要有保证,思量之下梁明下令再次组建一个整编旅,但其中九成的士兵是刚刚入伍的菜鸟。

因为李勾要带兵,陆军部的事情大多都交给文坛,而相比较稚嫩的李勾,文坛无疑是老练了许多,事情办的很合梁明的心意。

文坛躬身回道:“禀告王爷,三个守备团已经满员,装备也已经齐全,虽然是新兵但战斗力应该不逊于洋夷。戍卫旅的编制还缺两个营,装备也已到位,战斗力稍逊于守备团。四部相加已有六千人马,配上三个营的禁军守卫吕宋不成问题。”似乎是察觉到了什么,文坛交代的最后加上了一句。

“好。军部做得不错,郑七等人立了一大功。”梁明赞赏的夸奖道,这些兵源八成以上的都是年后四个月来偷运来的,对于郑七等人的努力梁明很满意。“传旨,赏郑七、梁文庚、樊文才彩绸五十匹,银元千枚,晋升一级。”

梁明虽然不是个吝啬之人,也经常赏赐手下群臣,可对于官品看的是很重的,很少出现赐财又升官的情形。而实际上郑七、梁文庚、樊文才等人不过是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点点,可好死不死的干上了这一遭意义就不同了,大殿的群臣除了暗自羡慕三人的运气外,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调第一旅一团至苏禄群岛,守备三团予以配合;一团至安波那,就地戍守;余下部队联合第二旅进驻义州,由李勾为帅,守备二团听命指挥;守备一团调入顺州,听命夏雄飞指挥。”梁明一口气将两个主力旅调了出去,吕宋岛上仅剩了禁军和六千刚组建的新军了。“守备四团进驻启州;五团进驻甘州;六团随即听命。”

“臣领旨。”文坛随即退入朝列,虽然中州仅有五千余人(禁军、戍卫旅、炮台守卫),兵力薄弱但他心中很有信心。

“第一舰队,随时待命。”梁明心中隐隐的有一种预感,若是正确的话第一舰队的作用就大了。

“臣领旨。”柴坤既是水师部的总长又是第一舰队的都督,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宿务,最近才帅舰队驶抵中州。

第一舰队因为新下水的两艘星斗级战舰实力大增,再次压过了第二舰队,这让柴坤的心情很不错。

如今中华国的水师战舰一共有十一艘,九艘星斗级战舰:“天枢号”、“天璇号”、“天玑号”、“天权号”、“玉衡号”、“开阳号”、“摇光号”、“角木蛟号”、“亢金龙号”,一艘星君级战舰:“北极星君号”,和梁明的老底子中华号。划分舰队时,配置了四艘星斗级战舰和唯一一艘星君级战舰的第二舰队明显强于三艘星斗级战舰和一艘中华号的第一舰队,这让一直以来很强势的柴坤觉得很丢面子,直到了“角木蛟号”、“亢金龙号”下水这才重新挂起了笑脸。

十三章 不是战斗是屠杀第1章 东方飓风(一)七十六章 大功告成三十五章 鏖战马六甲三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四十章 海上行程十八章 和第2章 意外之喜第23章 再临掖县十三章 援兵第24章 海仓口之战十七章 家宴二十四章 全面开打二十四节 飞渡三载中二十一章 歼敌二第1章 东方飓风(一)九章 占领第7节 梁明的第一次一百四十章 伏尔加河畔的蒙古人上八章 中国风再起二五十七章 驱满二六章 中华国二十四节 飞渡三载中三十九章 淡边激战中二十五章 土着很懒散五十章 最后的余晖第22章 攻伐二十七章 起义二十三章 过渡二十一章 歼敌二三十四章 鏖战马六甲二四十七章 辉煌胜利上一百零九章 父与子二八章 中国风再起二第25节 飞渡三载(下)四十章 海战三十章 中华军力三章 安民八章 扫荡一百四十二章 鄂木斯克上七十五章 乾隆之死下第20章 解放军的没良心炮二十章 罗煞国俄罗斯四十九章 辉煌胜利下六十五章 涿鹿二三十五章 胜败之间克尤溪九十五章 威势九章 转回视线上四十章 淡边激战下七十章 火弹显威第2节 险些被淹死一百三十七章 辎重上九十六章 让人恶心的小国二章 广州十二章 起端十二章 起端二十六章 马六甲十六章 欧洲的第一笔买卖七十五章 乾隆之死下十二章 发展第28章 火器五十章 京津定四十章 决断十章 中华军力四十一章 大局第16章 再捞一把第8章 这是战舰二十六章 美国来使第9章 战略布置第3节 康乾盛世十五章 破敌一五章 凡尔赛宫第9节 红糖九章 火炮二十四章 移民第15节 祸事第2节 险些被淹死六十章 暹罗生事第26章 北峰顶一百四十八章 国防陆军七十五章 乾隆之死下三十八章 海战一三十九章 海战二二十一章 整军三一百零一章 一统中原续二十三章 攻城第16节 深仇大恨三十六章 鏖战马六甲四五十二章 京师暗雨二九十一章 鏖战二二十二章 乾隆皇帝十八章 和三十七章 无奈之举血战辣子口十一章 开打十八章 完胜第9节 红糖七十八章 绝地逃亡五章 卡尼基二十四章 斩首行动九章 联系
十三章 不是战斗是屠杀第1章 东方飓风(一)七十六章 大功告成三十五章 鏖战马六甲三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四十章 海上行程十八章 和第2章 意外之喜第23章 再临掖县十三章 援兵第24章 海仓口之战十七章 家宴二十四章 全面开打二十四节 飞渡三载中二十一章 歼敌二第1章 东方飓风(一)九章 占领第7节 梁明的第一次一百四十章 伏尔加河畔的蒙古人上八章 中国风再起二五十七章 驱满二六章 中华国二十四节 飞渡三载中三十九章 淡边激战中二十五章 土着很懒散五十章 最后的余晖第22章 攻伐二十七章 起义二十三章 过渡二十一章 歼敌二三十四章 鏖战马六甲二四十七章 辉煌胜利上一百零九章 父与子二八章 中国风再起二第25节 飞渡三载(下)四十章 海战三十章 中华军力三章 安民八章 扫荡一百四十二章 鄂木斯克上七十五章 乾隆之死下第20章 解放军的没良心炮二十章 罗煞国俄罗斯四十九章 辉煌胜利下六十五章 涿鹿二三十五章 胜败之间克尤溪九十五章 威势九章 转回视线上四十章 淡边激战下七十章 火弹显威第2节 险些被淹死一百三十七章 辎重上九十六章 让人恶心的小国二章 广州十二章 起端十二章 起端二十六章 马六甲十六章 欧洲的第一笔买卖七十五章 乾隆之死下十二章 发展第28章 火器五十章 京津定四十章 决断十章 中华军力四十一章 大局第16章 再捞一把第8章 这是战舰二十六章 美国来使第9章 战略布置第3节 康乾盛世十五章 破敌一五章 凡尔赛宫第9节 红糖九章 火炮二十四章 移民第15节 祸事第2节 险些被淹死六十章 暹罗生事第26章 北峰顶一百四十八章 国防陆军七十五章 乾隆之死下三十八章 海战一三十九章 海战二二十一章 整军三一百零一章 一统中原续二十三章 攻城第16节 深仇大恨三十六章 鏖战马六甲四五十二章 京师暗雨二九十一章 鏖战二二十二章 乾隆皇帝十八章 和三十七章 无奈之举血战辣子口十一章 开打十八章 完胜第9节 红糖七十八章 绝地逃亡五章 卡尼基二十四章 斩首行动九章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