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瓷土

原始瓷的胎质细腻致密,瓷土经过粉碎和淘洗,烧成情况良好,同时用陶车拉坯成型,所以器型规整,器壁厚薄均匀,钵、碗、盘、盂的内底,自底心开始有一圈圈细密的螺旋纹和外底有一道道切割的线痕。与西周时期的原始青瓷相比,坯泥的处理精细了,烧成技术有了提高,成型由泥条盘筑法改为轮制,使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坯件的外表都上一层薄薄的石灰釉。经烧成后,多数釉成青色或青中泛黄。釉层厚薄均匀,有的凝集成芝麻点状。广东、广西、湖南南部的原始瓷,瓷胎与当时的硬陶差不多,多为紫色、灰红色;釉除黄褐色、黄绿色外,尚有墨绿色等,但都属于以铁为主要着色剂的青釉系统。由于这时期的原始瓷胳质细腻,外施青釉,利于口唇接触和洗涤,所以都制成碗、盘一类的饮食器皿和模仿铜礼器形式的鼎、钟、盉和錞于等。饮食器皿有碗、盘、钵、盂、盅、碟和鼎等,其中盘和鼎式样丰富,钵、碗大小成套,饮食所需用具已经基本齐备。仿照铜礼器中的盉,有流和提梁,流作兽头形,口部有浅孔,但与器腹不通,很可能是随葬用的明器。器物的造型与其它地区的陶器不同,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碗、钵和酒盅等大宗产品,都取直线条的圆简体形式,高矮适中,口部细薄,给人以轻巧的感觉。瓿为直口鼓腹,在胖胖的器身上装饰二圈栉齿纹,显得重心向下,稳重大方。

仿照铜器形式的鼎,式样较多,有一种鼎直口浅腹,口沿的一端装一个兽面,与此相对称的一面饰兽尾,兽首高昂,头尾相应,造型独特。纹饰仍取吴越地区盛行的s纹。原始瓷的这些造型和装饰风格,显示了吴越文化的一个侧面。秦汉时期的原始瓷与战国早、中期的原始瓷存在着很大的差别。首先是胎、釉原料不同。从少量经过测试的标本中可以看到,西汉原始瓷胳料中氧化铝和氧化铁的含量较高,前者达17.23%,后者是2.97%。春秋战国时,萧山茅湾里和绍兴宫盛的原始瓷的氧化铝和氧化铁的含量分别是:茅湾里为13.69%与1.68%,富盛为15.19%与2.12%。坯中氧化铝含量的增加,使陶瓷坯有可能在较高的温度中烧成,生成较多的莫来石晶体,从而提高陶瓷器的机械强度和烧成中减少制品的变形。莫来石又称富铝红柱石,无色,晶体呈柱状或针状,熔融温度约为1910℃,是陶瓷制品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在烧成时若窑内温度达不到它所需要的高度时,不仅不能达到增加氧化铝的目的,反而会使坯体疏松,烧结情况很差。氧化铁的引入,就不可避免地给坯体带来颜色,在氧化气氛中烧成,胎呈红色,在还原气氛中烧成胳呈灰色,氧化铁含量越高,胎的颜色越深。所以秦汉时期的原始瓷,除一部分烧成温度比较高的产品,胎骨致密,击之有铿锵声,多数胎质粗松,存在着大量的气孔,吸水率高,呈灰色或深灰色,不及战国时期的细腻、致密,严格他说只能称“釉陶”。胎质粗松,从断面中还可看到较多的砂粒,说明原料的粉碎、淘洗和坯泥的揉炼不及战国时期精细,比较随便。秦汉时期原始瓷的釉层较战国时的厚。但釉色普遍较深,呈青绿或黄褐等色,很可能釉料中氧化铁的含量较战国时的高。而且由战国时的通体施釉变为口、肩和内底等处的局部上釉,上釉的方法由浸釉变成刷釉。说明两种原始瓷,从釉料到上釉工艺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其次是器物的成型也一变战国时期拉坯成器、线割器底的作风,而普遍地采用器身分制,然后粘接成器的方法。最后是品种和装饰也有明显的差别。秦汉时期的原始瓷,以仿铜礼器的鼎、盒、壶、钫、钟、瓿等为常见,很少发现战国时盛行的碗、钵、盘、盅等一类的饮食器。装饰的纹样则以弦纹、水波纹、云气纹或堆贴铺首等为主,绝少甚至完全不用战国时经常采用的s纹和栉齿纹等。这些明显的差异,表明秦汉时期的原始瓷与战国以前的原始瓷,乃是两个不同时期的历史产物,两者在工艺传统上看不出有直接的继承关系。原因则在于楚灭越的兼并战争中,浙江境内已发达的原始瓷遭到了严重的摧残和破坏而中断。但是原始瓷重又在越国故地复兴,又说明烧制原始瓷的工艺传统和影响并未全然断绝,所以在短期中断以后,又重新烧造。上海市嘉定县外冈墓中出土的原始青瓷瓿,胎骨坚硬,呈灰色,肩部划圆珠和水波纹,外施淡绿釉,具有浓厚的战国楚器的特征。由此可知,这类原始瓷开始复烧的时间,可能在战国末年。1977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内城与外城之间的秦代房基中,发现与灰陶扁平盖同出的几件原始青瓷盖罐。在灰陶扁平盖的顶面分别刻有阴文小篆“左”、“丽山飤官”和“右”等字样,当是秦代的原始青瓷无疑。从陕西临潼县文化馆藏的器物来看,青釉盖罐的盖作扁圆形,上有半环形钮,盖下有子口与器身密合。胎质细密坚硬,烧成温度较高,但铁含量较重,呈色深灰。盖面和器身外表均满施青褐色釉,釉层不够均匀,有聚釉现象。盖罐的轮线柔和,盖与器身的比例协调,体型的大小适度,是一种美观而又实用的储盛器。汉初的原始瓷器,所见产品有瓿、鼎、壶、敦、盒、钟和罐等。形制大都依照当时的青铜礼器,器型大方端庄,鼎、敦、盒的盖面和上腹施青绿或黄褐色釉,制作比较精细。到了西汉中期,原始瓷器的面貌发生了某些变化,敦已完全被盒所取代,一些仿铜礼器的制品如鼎、盒的形状已大不如前,鼎腹很深,足很矮,有的足已缩短到鼎底贴地,变成似鼎非鼎,似盒非盒。同时施釉的部位缩小,以至于完全不上釉,其制作已不如汉初的精致、讲究。至西汉晚期,鼎、盒一类的制品归于消失,壶、瓿、罐、钫、奁、洗、盆、勺等类日常生活用品急剧增加,生产更注重实用。同时出现了牛、马、屋等明器。牛、马线条比较粗犷,造型艺术不高,房屋多干栏式建筑,也有筑围墙的平房和构筑堡垒的楼屋式的地主庄院,式样丰富。西汉时期几种主要器物的演变进程是这样的:瓿在西周时期多仿青铜瓿的造型,敞口、圆腹、圈足,肩有小圆饼,腹身饰弦纹,像后代的坛子。西汉初期的瓿,平唇短直口、斜肩、扁圆浅腹、平底、底下安有三个扁平的矮足,肩部有对称的铺首双耳,耳面翘起并高出器口。上有扁圆形盖,盖面中心有捉手,便于揭取。盖沿下面作出子口,与器身吻合紧密。到西汉中期,肩部渐鼓,耳的顶端则逐步降低,与器口接近平齐,底下三足消失。

到西汉晚期,瓿的形体变得又高又大,敛口、宽平唇、圆球腹、肩部的双耳已大大低于器口,形如大罐。进入东汉以后,原始瓷瓿已不再生产,为印纹陶罍所代替。鼎汉初的原始瓷鼎由战国时期的陶鼎演变而来,兽蹄形三足较高,附耳高翘,耳根突出。盖似半圆球形而顶面稍平,上附三个高钮,仰放时可当三足用。西汉中期,鼎的双耳短直,兽蹄足显著变矮,逐渐与底平齐以至完全消失,盖钮也逐渐变小而成乳钉状,像个罐形。西汉晚期以后,鼎与盒等仿铜礼器不再生产。壶自汉代以来,一直是各地窑口生产的大宗产品。汉初的原始瓷壶,口部微向外侈,颈部较长,器肩斜鼓,并装有人字形纹的对称双耳,腹下圈足较矮,称为圈足壶。到西汉中期,口缘趋向喇叭状,颈部缩短而器腹加深,圈足更趋低矮以至变为平底。肩部附耳作半环形,也有在双耳上端贴铺首或难塑龙头的。到了西汉晚期,壶口已明显的呈喇叭形,腹部球圆,极少发现圈足。双耳常作铺首衔环。长沙五里牌汉墓出土的喇叭口壶,耳部配装活动的铁环,是非常罕见的。

第35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第235章 低调的奢华第64章 火的艺术第234章 天下第一玉山第166章 无耻第304章 天目变第310章 埋地雷第239章 青山居第297章 空间艺术第266章 瞒天过海第52章 好多个零第271章 古为今用第227章 都不容易第163章 打蛇七寸第10章 鸳鸯蝴蝶碗第75章 有种白叫何朝宗第201章 美人皮色第287章 如履薄冰第128章 升级!第233章 六龙御天第61章 莲花墩第26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第189章 手艺的真谛第49章 拉拉队第246章 博古奇闻第181章 泥美人第64章 火的艺术第251章 大观斋第26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第250章 自成一派第42章 闷声发大财第225章 故宫秘宝室第87章 修旧如旧第159章 防小三的最高境界第274章 时代气息第86章 明知山有虎第213章 文物大搬家第261章 朱墨第163章 打蛇七寸第314章 石中玉第61章 莲花墩第247章 神秘的赏奇斋第242章 惊天大劫案第201章 美人皮色第242章 惊天大劫案第287章 如履薄冰第94章 神之手指第302章 单色釉之王第14章 刷经验第262章 清货底第222章 尊古斋第15章 银蓝兔毫第296章 买椟还珠第260章 真真假假第161章 国仇家恨第147章 内幕第217章 敢跟皇帝叫板的大神第24章 三省吾身第9章 救命?第197章 女生外向啊!第3章 燥起来第28章 亭亭山上松第121章 百一砚第137章 愿者上钩第155章 大功告成第325章 鲨船第88章 敲开故宫大门第265章 扫货第49章 拉拉队第179章 大展宏图第55章 官窑第一家第234章 天下第一玉山第79章 秘色之谜第259章 命中注定第141章 拈花摘叶皆可伤人第285章 甲骨第315章 冰罗兰第233章 六龙御天第180章 炒泥?第200章 京城第一玩家第51章 上台第70章 吊油第177章 开打!第34章 奇人第55章 官窑第一家第234章 天下第一玉山第181章 泥美人第243章 智勇双全第294章 因地制宜第86章 明知山有虎第194章 意外而来的杰作第326章 无名的坚守第90章 鱼鳞云衬夕阳天第127章 疯狂的石头(为所有正版书友加更)第85章 累哭了?第263章 土财主第7章 不传之密第264章 八宝泥第4章 王老邪
第35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第235章 低调的奢华第64章 火的艺术第234章 天下第一玉山第166章 无耻第304章 天目变第310章 埋地雷第239章 青山居第297章 空间艺术第266章 瞒天过海第52章 好多个零第271章 古为今用第227章 都不容易第163章 打蛇七寸第10章 鸳鸯蝴蝶碗第75章 有种白叫何朝宗第201章 美人皮色第287章 如履薄冰第128章 升级!第233章 六龙御天第61章 莲花墩第26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第189章 手艺的真谛第49章 拉拉队第246章 博古奇闻第181章 泥美人第64章 火的艺术第251章 大观斋第26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第250章 自成一派第42章 闷声发大财第225章 故宫秘宝室第87章 修旧如旧第159章 防小三的最高境界第274章 时代气息第86章 明知山有虎第213章 文物大搬家第261章 朱墨第163章 打蛇七寸第314章 石中玉第61章 莲花墩第247章 神秘的赏奇斋第242章 惊天大劫案第201章 美人皮色第242章 惊天大劫案第287章 如履薄冰第94章 神之手指第302章 单色釉之王第14章 刷经验第262章 清货底第222章 尊古斋第15章 银蓝兔毫第296章 买椟还珠第260章 真真假假第161章 国仇家恨第147章 内幕第217章 敢跟皇帝叫板的大神第24章 三省吾身第9章 救命?第197章 女生外向啊!第3章 燥起来第28章 亭亭山上松第121章 百一砚第137章 愿者上钩第155章 大功告成第325章 鲨船第88章 敲开故宫大门第265章 扫货第49章 拉拉队第179章 大展宏图第55章 官窑第一家第234章 天下第一玉山第79章 秘色之谜第259章 命中注定第141章 拈花摘叶皆可伤人第285章 甲骨第315章 冰罗兰第233章 六龙御天第180章 炒泥?第200章 京城第一玩家第51章 上台第70章 吊油第177章 开打!第34章 奇人第55章 官窑第一家第234章 天下第一玉山第181章 泥美人第243章 智勇双全第294章 因地制宜第86章 明知山有虎第194章 意外而来的杰作第326章 无名的坚守第90章 鱼鳞云衬夕阳天第127章 疯狂的石头(为所有正版书友加更)第85章 累哭了?第263章 土财主第7章 不传之密第264章 八宝泥第4章 王老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