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大汉风骨

曹植没有理会曹昂的眼色,坦然受了司马朗一礼,心中同时暗道:“这是你代你二弟还给我曹家的一礼。”

不过曹昂却不知道曹植心中所想,见到曹植坦然受礼,连忙向司马朗赔礼道:“伯达,舍弟他实在无礼,昂这就代他向你赔个不是。”

只是未等曹昂这礼行下去,司马朗却是一把扶住他,呵呵笑道:“子修不必如此。四公子救徐州百姓于危难,其问又可难倒康成公,名动一方,堪称名士。朗向他行同辈之礼,亦无不妥。”

曹昂见到曹植此时还未回礼,心中暗骂曹植之余,脸上却是羞愧道:“舍弟只是一童子,实在当不起此礼啊。”

司马朗笑容不减,轻轻摆手道:“子修此言差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学问之高深不在年岁,昔日圣人也曾不耻下问。四公子虽年幼,然却有真本事,当得起名士之称。”曹昂听到,是连连代曹植谦逊,同时不住向曹植打眼色。

只不过这边曹植只当没有见到,继而不停地打量司马朗。而看了这么久,曹植却是发现,司马朗身材高大,仪容甚伟,不似是奸诈狡邪之徒。曹植也深知人不可以貌相,因此对于司马朗说话的时候极为留意,几次三番之下,却发现司马朗神情没有半点作伪,其人确实宽宏阔达,有一代名士的风度。

见识到司马朗的风采,曹植却是忍不住暗暗问道:“长兄如此,为何当弟弟的……”想到这里,曹植暗暗摇头。其实除了司马家之外,他曹家何尝不是如此,历史上得曹昂生性仁厚,而曹丕则刻薄寡恩,对此曹植也得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不过来到汉末几年,无论在府中还是这次跟曹操到徐州,曹植却是见识了当世不少名士,无论老一辈的还是小一辈的。他们都给了曹植相似的感觉,宽宏、阔达、仁厚、笃实,简而言之就是有君子之风。

虽然其中有个放荡不羁的浪子坏了些风气,但跟郭嘉接触了如此长时间,曹植却是知道这家伙除了行为上不拘礼法之外,本心却是善良的。

其实曹植所见到的这些,正正就是始自武皇帝独尊儒术之后,士大夫所形成的质朴而又谨厚的大**骨;那个千百年来被后人所敬仰且津津乐道的既进取,又质量;既张扬,又含蓄;既简单,又通俗的充满本真的汉文化正是大**骨的核心精神。如今大汉虽然已经是大厦将倾,然而大汉士大夫的风尚却未曾失去,以郑玄、卢植等已经是风烛残年的大儒,正站好最后一班岗,将大汉的风骨延续下去。对于这一批名士,曹植也不得不称一个“服”字。

而司马朗,骨子里便透着大汉的风仪,烙下了大汉的印记。想到这里,曹植心中却是摈弃了对司马家的偏见,恭敬地朝司马朗回了一礼道:“曹植见过兄长。”却是曹昂与司马朗平辈论交,曹植便以兄长事之。

司马朗微微一笑道:“客气了。”见礼之后,司马朗却是回身指着后面那些粮车,说道:“子修,这些粮草乃是荀大人命在下押运前来以解燃眉之急的。”说到这里,司马朗扫了一眼曹植等人后面的粮车,轻笑道:“看来却是朗多虑了。”

曹昂轻笑道:“一切皆是四弟之功,昂并无半点功劳。”

司马朗掩饰不住语气中的惊讶,问道:“四公子之功?”说完却是将目光投向曹植。

曹植现在还猜不透司马朗为何会在此,因此也没有对他透露自己的布置,只是随口说道:“只是杀退了一些山贼,夺来的粮草罢了。”

曹昂虽然不解,但却没有拆穿曹植的谎言,只是在一旁赔笑。而司马朗也非笨人,一听之下哪里不明白曹植语中带着隐瞒。要知道,大汉各地虽然遍布山贼,但这些山贼也是人,也需要吃饭。现在兖州大旱,曹操、吕布这些诸侯通过田税尚且收不来多少粮食,更遑论是山贼了,恐怕他们不比眼前的流民好过多少。

对于曹植的隐瞒,司马朗干笑两声便掩饰过去,没有再问。倒是曹植,在司马朗将荀彧的手令交给了曹昂之后,语带着不解地问司马朗道:“植早前听父亲提及,伯达兄长逃离董贼之手后避祸黎阳,为何此时会在兖州?”

曹植此问,其实颇不合礼。然而在司马朗听到之后,却是暗赞一声:“能够问倒康成公的神童,果然名不虚传,只不过孩子的确还是孩子。”

你道司马朗为何如此想,却是曹植能向他提出此问题,对司马朗忽然到此提出疑惑,足够显示他的聪慧。而如此直接的对人发问,而非从旁敲击,却也体现出孩童的率真,故此司马朗心中才会如此想。

因此司马朗不以为许,微笑道:“朗听闻兖州大旱,想到兖州百姓受苦,特来相助一二。”

司马朗刚说完,曹昂却是向着司马朗拱手一礼道:“伯达高义,昂佩服。”司马朗见得,连忙回礼。

司马朗谦逊如此,确实有名士之风,只不过他那番话曹植却是一万个不信。现在的司马朗,虽然是这一辈中司马家的长子,然而他手上可以说什么都没有。当初董卓进京的时候,他便在雒阳,当时聚集雒阳的名士和其子女被董卓软禁,离去不得。司马朗曾经偷偷想离开,不过却被董卓的人捉住,拿去见董卓。最后凭着机智,靠一大篇的鬼话瞒过了董卓,逃过一劫,最后又花钱买通了董卓身边的人,才逃出了雒阳。

而司马家族的老巢,便在河内郡的温县,与雒阳之间也就隔了条黄河,那地方可以说是诸侯讨董双方交战的前线了。司马朗正是看出这一点,才提议家族中的人离开河内去避祸,可惜司马家的老一辈眷恋故土,不肯离开。只有其好友赵咨肯带着家属跟着司马朗一同离开,随后便到了河北的黎阳避祸了。

这一住便是数年,而数月之前吕布大军入兖州,黎阳虽在河北,但与东郡只是一河之隔并不安全,司马朗离开亦在常理之中。但按道理计,司马朗应该回河内老家才对,毕竟战事已经结束,而且从黎阳到河内路程更近。现在的情况却是司马朗弃河内老家不回,反而隔着一个东郡跑来济阴郡这边,怎能让曹植不生疑。

第43章 孙乾师徒第220章 青釭和倚天(上)第448章 司马懿往淮南第488章 糊里糊涂的婚礼第64章 平原刘备第500章 收得孔明第186章 大丰收第116章 兄弟分歧(下)第302章 曹冲传讯第440章 占城稻第352章 双战文丑第318章 袁刘反应第129章 血小麦第242章 谯县第203章 将骗术进行到底第249章 曹植之志(上)第394章 说降成功第48章 莽撞糜芳第294章 贾诩的毒计第514章 张辽威震逍遥津第442章 江东孙策第46章 事情有变第492章 锦帆甘宁第251章 张绣的算计?第123章 虚张声势第423章 四庭柱之高览第316章 收纳段煨第93章 伏击(四)第321章 书院辩论(下)第293章 圣人?大盗?贾诩的点醒!第344章 曹植到前线第486章 天子当盾牌第131章 贼赃嫁祸第250章 曹植之志(下)第140章 火爆老头第472章 《二十孝》小人书第379章 疯狂,夺取幽州计划(上)第97章 大旱(上)第270章 家变第499章 拜访诸葛第185章 抄家第113章 包围第290章 吕布青睐第205章 袁家长子第61章 对策第511章 凤雏的逆袭第306章 形势又变第119章 文家(上)第208章 树上开花之计第221章 青釭和倚天(下)第469章 邹氏玩谋第307章 经济战,开始!(上)第477章 北方既定第201章 甄家有女第447章 商业流通第49章 曹军退第49章 曹军退第385章 攻取涿县(上)第78章 陶谦应对(下)第47章 老辣陈珪第339章 防身暗器第213章 计成!花开灿烂!第359章 杀出重围第78章 陶谦应对(下)第419章 此女何人?第446章 建设东西两市第169章 司马懿现身第47章 老辣陈珪第119章 文家(上)第70章 燕人张翼德第452章 袁家落幕第214章 遇刺(上)第192章 闪击汝南和《心术篇》的影响第300章 猜字《孟冬篇》第478章 南方的局势与部署第338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192章 闪击汝南和《心术篇》的影响第190章 献奇术(下)第270章 家变第74章 一波三折第392章 孤身往渔阳第171章 司马兄弟密谈(中)第499章 拜访诸葛第512章 黄汉升箭射群雄第296章 虎豹骑换装第232章 商业构思(上)第84章 交换(下)第14章 徐州陈元龙(上)第391章 袁营的分歧第172章 司马兄弟密谈(下)第504章 进攻新野第136章 大汉风骨第198章 出使河北(下)第394章 说降成功第145章 责罚第443章 鲁肃为使第236章 曹植习武之木桩阵第286章 偏师袭淮北第437章 金箭相试第475章 跨河建城,宏伟规划
第43章 孙乾师徒第220章 青釭和倚天(上)第448章 司马懿往淮南第488章 糊里糊涂的婚礼第64章 平原刘备第500章 收得孔明第186章 大丰收第116章 兄弟分歧(下)第302章 曹冲传讯第440章 占城稻第352章 双战文丑第318章 袁刘反应第129章 血小麦第242章 谯县第203章 将骗术进行到底第249章 曹植之志(上)第394章 说降成功第48章 莽撞糜芳第294章 贾诩的毒计第514章 张辽威震逍遥津第442章 江东孙策第46章 事情有变第492章 锦帆甘宁第251章 张绣的算计?第123章 虚张声势第423章 四庭柱之高览第316章 收纳段煨第93章 伏击(四)第321章 书院辩论(下)第293章 圣人?大盗?贾诩的点醒!第344章 曹植到前线第486章 天子当盾牌第131章 贼赃嫁祸第250章 曹植之志(下)第140章 火爆老头第472章 《二十孝》小人书第379章 疯狂,夺取幽州计划(上)第97章 大旱(上)第270章 家变第499章 拜访诸葛第185章 抄家第113章 包围第290章 吕布青睐第205章 袁家长子第61章 对策第511章 凤雏的逆袭第306章 形势又变第119章 文家(上)第208章 树上开花之计第221章 青釭和倚天(下)第469章 邹氏玩谋第307章 经济战,开始!(上)第477章 北方既定第201章 甄家有女第447章 商业流通第49章 曹军退第49章 曹军退第385章 攻取涿县(上)第78章 陶谦应对(下)第47章 老辣陈珪第339章 防身暗器第213章 计成!花开灿烂!第359章 杀出重围第78章 陶谦应对(下)第419章 此女何人?第446章 建设东西两市第169章 司马懿现身第47章 老辣陈珪第119章 文家(上)第70章 燕人张翼德第452章 袁家落幕第214章 遇刺(上)第192章 闪击汝南和《心术篇》的影响第300章 猜字《孟冬篇》第478章 南方的局势与部署第338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192章 闪击汝南和《心术篇》的影响第190章 献奇术(下)第270章 家变第74章 一波三折第392章 孤身往渔阳第171章 司马兄弟密谈(中)第499章 拜访诸葛第512章 黄汉升箭射群雄第296章 虎豹骑换装第232章 商业构思(上)第84章 交换(下)第14章 徐州陈元龙(上)第391章 袁营的分歧第172章 司马兄弟密谈(下)第504章 进攻新野第136章 大汉风骨第198章 出使河北(下)第394章 说降成功第145章 责罚第443章 鲁肃为使第236章 曹植习武之木桩阵第286章 偏师袭淮北第437章 金箭相试第475章 跨河建城,宏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