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青釭和倚天(下)

吾网提醒书友注意休息眼睛哟

见到袁绍感兴趣的神色,曹植又一一为袁绍介绍起箱子中的礼物来。就不如倚天宝剑来得珍贵了,俱是以书籍为多,不过印刷术之事现在早就宣扬开去了,袁绍对此也没有感到惊讶,含笑地一一收下。

当袁绍让随从将礼物收下之后,自己当先回到主位之上,笑道:“有劳贤侄一路奔波,带来这么多的礼物了。”

曹植微笑着点头道:“为父亲分忧,本就是植的分内事。”

袁绍轻捋短髯道:“孟德有子如此,却是羡煞伯父也。”

曹植连忙拱手道:“伯父不必羡慕,显思、显奕、显甫三位兄长,无论才智胆略皆在植儿之上,伯父福气更佳。”

袁绍自然知道这些客套说完,但曹植此言确实说得好听,毕竟哪个当父亲的不喜欢听到别人赞自己的孩子。于是含笑点了点头,说道:“你们俱是年轻人,一定要多多互相学习。”

曹植连忙点头道:“植儿晓得。”又客套了一下之后,那边袁绍摆了摆手,示意曹植坐回座位之中,总算结束了与袁绍的谈话。

不过袁绍虽然和曹植说完,但还是需要鼓励一下众文武的,曹植趁着袁绍注意力不在自己这边,向郭嘉露出一个得意的神色。

郭嘉却是轻声说道:“这是主公早定下之策,有什么值得高兴的。”曹植闻言,翻了翻白眼,不再理会他。

其实郭嘉也没有说错,那柄倚天宝剑乃是曹植临出发之前,曹操亲手jiāo给曹植手上的,并向曹植和郭嘉说明了这柄宝剑的来历和蕴含的意义

曹植虽然早就知道有倚天和青釭这两柄宝剑的存在,但是对于这两柄宝剑背后所蕴含的意义确实不知道,这次听曹操解释,才总算明白过来。

话说曹操乃是阉宦之后,而袁绍乃是出自四世三公的曹家,宦官跟世家之间本来就是死对头,因此曹操和袁绍这两个身份和地位都差距极大的人,原本是不可能走到一起的。但是这两个身份地位截然不同的人,年少的时候却有同样的爱好,就是喜欢当游侠儿

游侠这个职业,其实老早就存在,而在战国时期最为盛行。那些出名的刺客,其实都可以归类到游侠的范畴。而游侠那种“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潇洒和热血,自然让无数热血少年趋之若骜,刚巧少年时代的袁绍和曹操,正是游侠这个职业的超级粉丝。

正是对游侠的崇拜,让这两个身份截然不同的少年走到了一起,经常模仿书上的游侠,做下一下夸张的事迹来。而对于游侠来说,最重要的当然是要有一柄兵器了。游侠不是沙场武将,拿着长兵器彪悍有余而潇洒不足,对于少年来说除了要彪悍之外还要足够的气势,因此百兵之皇——剑,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少年时代的曹操和袁绍,其实个人资产并不多,不过两个家伙还是想了不少办法,凑足了钱打造了两柄长剑。不过由于钱不足,因此剑其实打得并不好。对此,曹操就出了一个馊主意,和袁绍一同设计了一套极为华美的花纹,找来工匠打造成剑鞘。同时为这两柄外表华美,内里不怎么样的剑起了两个十分拉风的名字,不消多想都知道,这两个拉风的名字便是倚天和青釭了。

而接下来的一段二人,倚天和青釭就伴随着袁绍和曹操这两个以游侠为目标的家伙“南征北讨”,四处捣蛋做尽“坏事”。只不过疵品的剑还是疵品,无论剑鞘打造得多么华美,也难改其本质。用了几年之后,这两柄剑却是在一次“大战”中被毁了。当时袁绍和曹操手里已经颇有钱财,正准备重新打造两柄更好的宝剑,奈何两人已然chéng人,却是被家中安排出仕。随后二人就各奔前程了,新的剑最终也没有打造出来。而这两柄剑,也可以说是袁绍和曹操之间少年时代美好回忆的见证了。

直到几年前讨董相见的时候,袁绍还为这件事感到遗憾不已

。而讨董结束之后,由于袁绍要谋夺冀州,之后又与公孙瓒争雄,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他也没想到,曹操得了兖州之后,竟然会专mén找来工匠,打造了两柄宝剑,同时用回当年的花纹打造剑鞘。至于剑柄上面该出现的篆刻字,那是二人各自找人加上去的,当年曹操找的是张邈,而袁绍找的则是许攸。

由此可见,他们二人与袁曹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这也是为何曹操听到张邈背叛自己,引吕布入兖州之后会怒不可遏的原因。任谁被自己最信任的伙伴背叛,只怕内心都不会好过,而对特别珍惜朋友之间纯洁友谊的曹操来说,更是如此。

这也是为何,袁绍见到这柄倚天剑的时候,会如此激动的原因,少年时代的友谊,根本不是外人所能理解的。而当初曹操将倚天剑jiāo到曹植手上的时候,曾经自信地说过:“只要本初见到这柄剑,绝对不会留难于你”而此也是曹操敢放曹植到河北的最重要底牌。

事实也正如曹操所料,袁绍见到倚天宝剑之后,接下来都一直露出灿烂的笑容,就算麴义偶然间顶撞了他一下,也是一笑置之。这在曹植、郭嘉二人看来,自然是好事,不过在河北一众谋士看来,却是大大的不妙。

按照他们原本的设计,是在晚宴开始的时候让袁绍留难一下曹植,先给他一个下马威,没料到曹植还身怀如此利器,直接打luàn了他们原来的计划。无奈之下,河北一众谋士也只能暂时偃旗息鼓,静待良机。

客套的话说完之后,晚宴总算开始了,曹植早前在兖州的时候便参加过类似的宴会。只不过一向节俭的曹操所举办的晚宴,又怎能与当世最大的诸侯袁绍媲美,特别是袁绍这个出身于大家族,品味和要求都特别高的人。

歌舞表演自然少不了,这些都是固定节目了,而且对于那些歌nv,曹植也没什么兴趣,与兖州那次相比,最多就是人多点,歌nv生得漂亮一点罢了。对于歌舞,曹植比较感兴趣的则是那些乐器。

曹操毕竟家业不大,没时间nong这些,袁绍却是不同,他的要求可是极高。就拿旁边那套编钟来说钮钟、甬钟、大傅钟整套加起来有五十余个,上面刻着各种云彩、异兽的图案,栩栩如生。幸好这个厅足够大,能将整套编钟容纳下来,而这套编钟,就连曹植见到之后,也惊为天人,若然将其拿到一千八百年后,绝度是国宝中的国宝。不过也只有使用此等国宝,才能对得上袁绍在这时代的身份。

除了编钟之外,还有诸如笙、箫等一大堆的乐器,这里面有很多曹植都是不认识甚至从来没有见过的

。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少古乐器已然湮灭在历史的大潮之中。

歌舞音乐,对于晚宴来说只是助兴节目,真正的重点则是在菜色。见到一盆盆端上来的菜,曹植终于掩饰不住眼中的惊讶了。这些食材之珍贵,就算加上曹植生前的记忆,也有不少是没有见过的,熊掌、鱼翅、燕菜等各类曹植认识的就不必多言了。除此之外,曹植还是通过一边袁尚的口,才知道这菜里面的食材还有猩唇、驼峰、猴头、凫脯等,这些东西放到哪朝哪代,都珍贵得可怕。而曹植以前所处的那个年代,也不知道要达到哪个级别地位的人,才能品尝一下,故此曹植也颇为庆幸自己能来到汉末,一尝之口腹之欲。

虽然没有后世这么多的香料和丰富的烹调手法,但袁绍府中的厨子岂是等闲,只怕在全国而言,都是数一数二的。而烹调手法虽然十分简单,大部分都是用最原始的炖、蒸、炆等,不过在曹植看来倒是与后世的粤菜颇为类似。而用这些烹调方法,却是使得菜色清淡而又十分健康,更能将那些珍贵食材的味道原汁原味地带出来,案桌前菜肴之美味,差点让曹植将舌头也吃下去了。

有佳肴,当然少不了美酒了,不过这时代的酒却是让曹植不敢恭维。由于还没有发明蒸馏的方法,因此酒的度数并不高,而且还要漂浮物。当然,曹植还xiǎo,虽然意识上不排斥酒,但身体却接受不了。只是每次看到郭嘉这làng子吃酒的时候一副享受至极的模样,曹植心中就暗暗鄙视:“此等劣酒还喝得如此享受,真是没见识的乡巴佬。”

就在曹植和郭嘉享受美酒佳肴的时候,许攸等人却是已经重新商议好,这次当先发难的乃是辛评。只听见辛评脸上露出不屑的神色对郭嘉挑衅道:“美酒佳肴当前,奉孝是否后悔当年弃河北而去?”

此言一出,原本有些纷luàn的大厅当即静默了下来,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落到了辛评和郭嘉二人身上。而曹植却是注意到,主位之上的袁绍只是轻皱了一下眉头,挥退了表演的歌nv和左右随从之后就沉默不语,而对于辛评的发难也没有阻止。

辛评的话说得刻薄,不过郭嘉又岂是等闲之人,他的脸皮早就练得厚比长城,施施然地放下酒觞,微笑着对辛评说道:“孟子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嘉虽非圣人,然也明白成大事必先渡艰险,而后才能享受美酒佳肴,若是随手可得,纵使再美的酒,再好的佳肴,也犹如清水,淡而无味。”

郭嘉此话,连消带打,将辛评的发难全部卸掉,同时也讽刺了他一把

。辛评闻言之后,并无动怒,反倒是脸上露出了凝重的神色。此时他总算明白,为何曹操会对郭嘉如此重视,用其为心腹了,只此一言便可知郭嘉的厉害。

袁绍自然也知道,郭嘉以前曾投效过他,不过对于如郭嘉一般的寒mén士子,袁绍一向不放在心上,他们能效力就最好,不效力也没所谓。只不过如今闻得郭嘉之言,倒是有些后悔,当初为何会放任这么一个大才离开。当然,这情绪在袁绍心中也就一闪而逝,他现在麾下能人众多,郭嘉虽有才,但也不缺他。

辛毗本不想参与进来,然而见到兄长挑衅失败,并掉了面皮,为了辛家的颜面,他也不得不参与进来。于是轻叹了口气,客气地拱手道:“想不到奉孝竟有如此志气,辛毗佩服。只不过你主曹孟德,身为兖州牧却只能掌控三座xiǎo城,未免有些名不符实吧。”

听得辛毗之言,郭嘉眼眉一挑,暗道:“这个辛毗,却是比他兄长强多了”别看辛毗这话好像是服软,实质上他却是暗着来。

辛评讽刺郭嘉弃了明主而投曹操,郭嘉的还击乃是曹操也是明主,只不过他在成就大业之前要先经受一番磨砺,还引用了亚圣之言,辛评当即语塞。而辛毗接话,明着是服软,实质上却是说你郭嘉说的明主乃是兖州牧,不过现在只剩下三座xiǎo城,如此名不符实,怎能算明主。这里面还再埋了一个陷阱,乃是辛毗早知道郭嘉是要为借兵而来,如若郭嘉不服软硬是要说曹操厉害,那袁绍就可以名正言顺不借兵,如若你郭嘉服软,那之前的话也就是虚言,不仅能保住辛家的名声,还证明了你郭嘉有眼无珠,不识明主。正是如此,郭嘉也忍不住暗赞辛毗厉害。

辛毗确实不凡,但郭嘉也不是省油的灯,只见其轻笑一声,说道:“昔年关东诸侯数十万大军同讨董卓,最后亦只能bi其败走长安而未能灭国贼,正是因为董卓麾下有十余万铁骑。袁公身为讨董盟主,应当十分清楚步兵与骑兵作战之不利。现在吕布xiǎo儿携数万骑兵入兖州,我主在出击徐州未能及时回师的情况下尚能保住三城且不让吕布xiǎo儿越雷池半步,天下间能做到的,恐怕也没多少人吧。”顿了一顿,郭嘉自信一笑道:“若然我主能得五千骑兵,区区吕布xiǎo儿,实不足为虑”

曹植听到郭嘉之言,心中忍不住暗暗嘀咕道:“想不到诸葛亮还未出山,就先在河北上演一出舌战群儒,不过主角倒是换了。”说完曹植头上满布黑线。

许攸见辛毗虽然奈何不了郭嘉,但总算让郭嘉说出了此行的另外一个目的,知道时机已到

。于是笑着说道:“奉孝之言不无道理,以步对骑,确实先天不足。不过据攸所知,孟德麾下并无骑兵,那要破吕布岂不是此生无望?”

对于许攸的“配合”,郭嘉心中不以为然,表面上却是笑道:“子远所言差矣,我主麾下虽无骑兵,然袁公与我主情同手足,袁公麾下兵精粮足。嘉此行正是奉我主之命,希望向袁公借五千骑兵,以大破吕布,事成之后我主必有厚报”

见郭嘉已经将目的提出来,河北众谋士齐齐沉默,同时将目光都放到袁绍身上。袁绍也知道,此时不得不说话了,于是清咳一声,皱眉道:“孟德的意思,吾明白。然五千骑兵就算对我军来说也非xiǎo数目,特别是要与吕布jiāo战,其麾下的西凉铁骑和并州狼骑乃是天下有数的精锐,若是我军损失惨重的话……”说到这里,袁绍当即闭嘴。

不过郭嘉已经明白袁绍的意思,不是不能借,但是条件要先谈好。对此,郭嘉早有准备,微微一笑道:“昔年讨董,袁公于国有功,而朝廷数年竟未有赏赐,实为不公。我主曾言,当力奏朝廷,荐袁公为当朝大司马”

官位,的确是现在袁绍最为尴尬的一个地方,想他身为讨董盟主,现在关东最强大的诸侯。官位上竟然还只是一个冀州牧,且不说他的同父异母弟弟袁术早已是后将军,就连一向视之为xiǎo弟的曹操也已经是征东将军了,这让袁绍如何不尴尬。现在郭嘉此言,明显就是说,只要你袁绍肯借五千骑兵与曹操,曹操就会向朝廷举荐为大司马。

对于这个jiāo易,袁绍笨人倒是觉得划算,而他也不担心朝廷会不允许。现在朝廷由李、郭二人把持,当初董卓正是为吕布所杀,而吕布出走关东也是受二人所bi。相对而言,李郭二人与吕布的关系比之跟袁绍的关系更为恶劣。

曹操笨人早就接受了李郭朝廷的封赏,显然与二人的关系已经改善了许多。若是由曹操举荐,加上目的是为了对付李郭二人的眼中钉吕布,相信二人也不会吝啬一个大司马的虚衔。

这个算盘,曹操和众谋士却是早就算好,完全切中了袁绍的软肋,以袁绍一向的好大喜功,肯定会就范。因而说完之后,郭嘉倒是一面好整以暇的模样,笑意淫淫地望着那边脸色阴晴不定的袁绍。

享受阅读乐趣,尽在吾网,是我们唯一的域名哟!

第458章 海船问题第20章 女子第18章 浪子郭嘉第289章 曹彰叫阵第461章 刘备的算计第242章 谯县第357章 围歼袁军骑兵第72章 放入城的原因第292章 劝降向县第169章 司马懿现身第490章 郭嬛的算计第94章 伏击(五)第32章 夜袭彭城·曹休第190章 献奇术(下)第117章 惊闻蝗灾第471章 父子交心第280章 神秘文士第171章 司马兄弟密谈(中)第31章 夜袭彭城·激战第276章 城外狩猎(下)第182章 包围第80章 陈家父子的打算第51章 曹操的应对(下)第336章 兄弟夜谈第28章 算术(上)第32章 夜袭彭城·曹休第182章 包围第348章 自以为是第240章 激战第497章 青州与辽东第393章 激辩田豫第235章 曹植习武之刺客之道第442章 江东孙策第461章 刘备的算计第132章 曹昂的困境第301章 才子!佳人!琴诗剑酒!第446章 建设东西两市第464章 徐母的转变第358章 大戟士第115章 兄弟分歧(上)第259章 郭嘉的吩咐第45章 夏侯渊到第511章 凤雏的逆袭第171章 司马兄弟密谈(中)第62章 还是要行上策第515章 逼退二刘,进军江东第160章 屯田制(下)第305章 误会?还是乖乖上贼船吧!第215章 遇刺(中)第425章 高览的决绝第338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363章 夏侯兰第163章 引导流民(上)第162章 大事定矣第78章 陶谦应对(下)第516章 谁算计谁第465章 徐庶到来第235章 曹植习武之刺客之道第351章 上将文丑第289章 曹彰叫阵第487章 青州核心,曹植的规划第455章 丝绸的妙用第278章 布局刺杀第510章 强攻上庸第395章 计划不如变化第173章 文稷的决心第221章 青釭和倚天(下)第89章 让徐州(下)第28章 算术(上)第497章 青州与辽东第136章 大汉风骨第246章 关羽,让你傲?第419章 此女何人?第255章 朝堂对杨修(下)第255章 朝堂对杨修(下)第210章 司马孚的犹豫第503章 挂帅南征第21章 郭嬛第169章 司马懿现身第88章 让徐州(上)第480章 “阔”杨修之智第164章 引导流民(下)第17章 淮南刘子扬第131章 贼赃嫁祸第85章 曹植与赵云(上)第452章 袁家落幕第367章 赵云带来的军情第307章 经济战,开始!(上)第139章 纲纪严明第323章 科举之议第299章 甄宓现身第38章 谋主荀公达第14章 徐州陈元龙(上)第299章 甄宓现身第294章 贾诩的毒计第390章 水淹袁军(下)第453章 一石二鸟之计第383章 田豫的计较第154章 蝗虫(下)第380章 疯狂,夺取幽州计划(下)
第458章 海船问题第20章 女子第18章 浪子郭嘉第289章 曹彰叫阵第461章 刘备的算计第242章 谯县第357章 围歼袁军骑兵第72章 放入城的原因第292章 劝降向县第169章 司马懿现身第490章 郭嬛的算计第94章 伏击(五)第32章 夜袭彭城·曹休第190章 献奇术(下)第117章 惊闻蝗灾第471章 父子交心第280章 神秘文士第171章 司马兄弟密谈(中)第31章 夜袭彭城·激战第276章 城外狩猎(下)第182章 包围第80章 陈家父子的打算第51章 曹操的应对(下)第336章 兄弟夜谈第28章 算术(上)第32章 夜袭彭城·曹休第182章 包围第348章 自以为是第240章 激战第497章 青州与辽东第393章 激辩田豫第235章 曹植习武之刺客之道第442章 江东孙策第461章 刘备的算计第132章 曹昂的困境第301章 才子!佳人!琴诗剑酒!第446章 建设东西两市第464章 徐母的转变第358章 大戟士第115章 兄弟分歧(上)第259章 郭嘉的吩咐第45章 夏侯渊到第511章 凤雏的逆袭第171章 司马兄弟密谈(中)第62章 还是要行上策第515章 逼退二刘,进军江东第160章 屯田制(下)第305章 误会?还是乖乖上贼船吧!第215章 遇刺(中)第425章 高览的决绝第338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363章 夏侯兰第163章 引导流民(上)第162章 大事定矣第78章 陶谦应对(下)第516章 谁算计谁第465章 徐庶到来第235章 曹植习武之刺客之道第351章 上将文丑第289章 曹彰叫阵第487章 青州核心,曹植的规划第455章 丝绸的妙用第278章 布局刺杀第510章 强攻上庸第395章 计划不如变化第173章 文稷的决心第221章 青釭和倚天(下)第89章 让徐州(下)第28章 算术(上)第497章 青州与辽东第136章 大汉风骨第246章 关羽,让你傲?第419章 此女何人?第255章 朝堂对杨修(下)第255章 朝堂对杨修(下)第210章 司马孚的犹豫第503章 挂帅南征第21章 郭嬛第169章 司马懿现身第88章 让徐州(上)第480章 “阔”杨修之智第164章 引导流民(下)第17章 淮南刘子扬第131章 贼赃嫁祸第85章 曹植与赵云(上)第452章 袁家落幕第367章 赵云带来的军情第307章 经济战,开始!(上)第139章 纲纪严明第323章 科举之议第299章 甄宓现身第38章 谋主荀公达第14章 徐州陈元龙(上)第299章 甄宓现身第294章 贾诩的毒计第390章 水淹袁军(下)第453章 一石二鸟之计第383章 田豫的计较第154章 蝗虫(下)第380章 疯狂,夺取幽州计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