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124章孩子还是“慢养”好

台湾著名培训师黑幼龙在其著作《慢养》中讲到,“‘慢养’可以让父母找到相信孩子的力量,可以让孩子发现最好的自己。”这样的结果,哪家父母不想看到呢?这是双赢吧?想起《圣经》里的一句话,“世间万物皆有定时——播种有时,成长有时,花开有时,凋零有时。”是的,养孩子也是如此,成长是缓慢的,是顺应自然的事情。所以,父母要不时提醒自己:对待孩子,慢一点儿,慢慢来。

一、生活的慢养

1、日常膳食的慢养:

身边常见有的父母以工作忙为借口,随便凑合孩子的三餐:“孩子,妈妈太忙了没空做饭,去吃点鸡块、薯条吧!”“孩子,去小吃街自己买点吃的吧!”殊不知,孩子的味觉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偏爱快餐店里高糖高油高盐的口味,如果经常吃快餐,一旦养成味觉习惯,他会觉得天然的食物没味道,不好吃。不但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而且对身体的发育也没有好处。

正因为孩子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所以做父母的一定不要嫌麻烦,不要怕慢,要尽量抽出时间来,自己做饭。在蔬菜的选择、洗、切、煮等,要讲究营养全面,科学合理。我平时工作也挺忙,爱人又不在身边,但是我总是好好对待每一顿饭。比如晚上就提前想好早晨该做什么饭,提前准备。中午、晚上下班就立即回家,变着花样给孩子搭配营养餐。虽然我厨艺不是很精,但是我从书本上学习,在电视上学习,久而久之,也能做出几道拿手菜了。每每看到孩子吃得很满足,身体倍棒的时候,我总感觉自己在厨房花费的时间都是值得的。而且,孩子看到妈妈的辛勤付出的爱心和耐心,也能体会对食物的珍惜,对他人劳动的感恩。再加上一家人快快乐乐聚在一起用餐,对孩子也是一个身心愉悦的过程。

2、在作息习惯上的慢养

作息习惯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孩子日后的学习、生活的质量。为了给儿子一个好的作息习惯,我总是慢慢的引导他。当儿子自制力差的时候,我总是淳淳教导他,该休息的时候就得休息了。儿子爱看动画片,有时候看得拔不出眼睛,我于是坐在他的身边,和蔼的告诉他,该休息了。儿子说再看一会儿,我说那好,再看五分钟,说到要做到哦!儿子郑重的点头,到了五分钟后,果然去休息了。到了第二天,第三天,这样的故事还会上演,但是我不急。我知道孩子还小,好习惯的养成是需要过程的。一天天,一年年,儿子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在听到有些父母困惑于孩子晚上不睡,早晨不醒的恶性循环中时,我欣慰自己儿子有良好习惯的同时,也总是告诉他们要慢慢来,别着急。但是要持之以恒的引导、影响孩子,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3、在言语上的慢养

“快点吃别磨蹭了!”“快点穿衣服,我来帮你拉拉链!”“玩具,就得像妈妈这样收拾,瞧,又快又好!”……这样的话语会不会让你感到似曾熟悉?是的,因为我们很多家长已经习惯这样催促孩子,全然忘了成长是需要过程的。此时,家长缺乏的正是耐心。

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德国从事“7岁儿童认知世界”课题研究的教育专家多纳塔艾申波茜认为,一个7岁的孩子,应当有这些本领:单独修理一件东西(修补图书、给玩具按一个螺丝钉);能整理物品,分门别类地使用纸箱、塑胶袋、抽屉和木匣;研究过皮包上的拉链和门上的锁,会使用插销和钥匙;不会将自己不小心反锁起来;拧过螺丝,替电器换过电池;能倾听别人把话说完,排队时也能够耐心等待;体会过等待的滋味,懂得不是所有愿望都能立刻实现……这一切,都需要孩子亲自去体验才能学习,是旁人催促不来的。

“儿子,别着急,慢慢来!“在儿子不会系鞋带的那段时间里,我总是这样对他说。孩子在成长时,各方面发展不均衡,个体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异,比如儿子,动手能力就差一些,特别是在系鞋带上。每当儿子笨手笨脚的,像是对付敌人般,束手无策的样子。我总是蹲下身子,“儿子,来慢慢来。”儿子常很恼怒的,想放弃:“我就是笨,我学不会!”“不笨,儿子,你一点也不笨,看你做算术题,看你构思作文等多棒啊!来,让我们一起来。”我于是拿出一双闲置的鞋子,先是演示给儿子看,同时让他好好看,好好学习。接着我演示几遍后,再让儿子尝试着自己练习。几次三番后,儿子有了进步,自己心里有舒服坦然了很多。但是在又一次遭到弟弟妹妹耻笑他鞋带系的不像样子时,自己彻底恼了:“我就是系不好,你们能怎么着?”看着儿子涨红的小脸,我赶紧过来解围:“孩子们,给哥哥时间,哥哥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谁能做小老师,再来教教哥哥呢?”“我,我!”几个孩子都俯下身子,蹲在儿子身边,演练起来。看儿子的脸上又扬起了笑容,我也会心的笑了。

让我们慢慢来。不必急着控制、纠正,容许孩子犯错并从错误里学习,给他们尝试的机会,让他慢慢成长。

二、心灵的慢养

爱是需要小火慢炖,慢火烘制的。这就像炉子上一锅老火汤,急不得,躁不得,烦不得,要沉住气,耐下心,方能领略其中真义。

1、包容孩子的懦弱与自私

“不许哭!眼泪擦掉!男子汉有什么好哭的!”有些家长这样急着控制孩子的感情渠道,掐断孩子体验自己情绪的机会,让孩子觉得,哭,生气,难过等等负面情绪是不对的,是很可怕的……

儿子小时候特别怕出血,就是手上出丁点的血珠,也必定吓得哇哇大哭。“儿子,别哭!这点血算不了什么。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就如同你感冒了会流鼻涕一般。”“我疼,疼啊!”儿子还在哇哇大叫。“疼,说明你痛感明显,是好事啊!”我继续开导儿子,“一会儿就不疼了。”我始终微笑着开导儿子。后来,我手上出血时,我坦然的让儿子看:“一点也没事,看,妈妈也疼,但是一会儿就好了。”一次次,儿子慢慢就接受了出血不怕的事实。那次在外面磕破了腿,血流不止,他还很坦然的告诉我没事没事呢。

有时间,家里来了小朋友,儿子总是紧紧的看着自己的玩具或者喜欢的零食,不愿意与他们分享,即使是堂弟堂妹也是如此。此时,我并不急着要孩子要立即学会谦让:“快!把玩具让给弟弟!好孩子不自私!”“好孩子,把好吃的都拿给弟弟妹妹。”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路途上,建立“我的”物权意识是十分可贵的一步,只有先明白什么东西是“我的”,才能开始建立“你的”“她的”分享的概念。是的,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我总是以商量的口气问儿子:“你自己选择,把东西给弟弟妹妹一点。他们是客人。”儿子在犹豫,他在考虑到底该给哪个好。我给他时间,我也明白,儿子必定把自己最不喜欢的给弟弟妹妹。等弟弟妹妹走后,我会继续让儿子做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弟弟妹妹,你到他们家去串门。你是不是希望得到尊重?”儿子故作大方的说无所谓。而在儿子在去弟弟妹妹家,真的也如同自己那样,遭遇到弟弟妹妹的“冷遇”后,心里有了很多的纠结与反思:“妈妈,我是哥哥,我得做好榜样。”再后来,一次次的,儿子慢慢就学会了分享,不再吃独食了。

2、不替孩子做决定

每当带儿子去书店,或者玩具店买东西时,儿子更加磨蹭与纠结,拿起这个,放下那个,怎么也做不了决定。“不着急,慢慢选,我们有时间。”往往这样一个上午,或者一个下午就过去了。但是时间虽然是金贵的,但是让孩子学会选择,比什么都重要。常在玩具店,听到年轻的而父母为孩子做决定:“挑这个!那个玩具质量不好,也贵!”“快点,怎么回事?”殊不知,家长这样急着替孩子做决定,以“都是为了你好”的名义倾注下“不由分说”的爱,会影响孩子自己的表达能力与判断能力,对孩子顺利成长不利。而尊重孩子的选择,才能让孩子逐渐学会选择,并懂得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3、允许孩子受欺负

有些家长见不得孩子受欺负、哭泣,总急着想帮孩子解决问题:“在学校受欺负了谁欺负你了?”“你怎么不反击,怎么不打他,真窝囊!”记得那次儿子被同学从花池上推下,一下子扭伤了腿,接着被同学搀扶回家的时候,我心里痛极了。我没有大声呵斥儿子,问他为何上花池?问他为何被同学推下。而是首先第一时间查看孩子的伤情,认同孩子的感觉,“疼吧?一定很疼吧?如果疼,就放声哭一哭吧!这样会好受一些。”儿子听了我的话,见我没有责备他,小嘴一撇,果然就哭了起来。而哭过之后,他竟然又哈哈大笑了,说没事,然后朋友般的与我讲述了事情的整个来龙去脉。

在此事上,我一点也没责备儿子,而是让孩子体验自己的情绪,帮助他慢慢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如果盲目猜测与下结论,孩子养成不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等别人来猜,猜不到就委屈的性格。

4、支持孩子的兴趣与梦想

在儿子尝试过电子琴(半年)、书法(两年)、绘画(三年)之后,他又喜欢上了学习象棋。尽管每学一个兴趣班学习之前,儿子都信誓旦旦的向我保证,一定好好学。但是三分钟的热度,过后这话,他就忘了。而学着学着,也倦了,再没了兴趣。在儿子放弃的时候,我并没有责备他,只是笑笑,喜欢好,不喜欢也好。但是如果真的喜欢上了某某,妈妈一定会支持你的。

所以在儿子报上象棋班后,我看他恨不得逮到谁就和谁下象棋的一如既往的痴迷样子,我知道他这次是真的喜欢上了象棋。我于是鼓励他,肯定他,并怂恿家人,——他的爷爷、姥爷、伯伯等人,与儿子一起在楚河汉界上厮杀。开始儿子下不好,还哭鼻子。我总是戏谑着闹他:谁天生也不是天才,但是只有努力去做,就有收获。儿子还是说,可是自己总是输。我告诉他输赢是兵家常事,输了怕什么?后来随着儿子的棋艺有所提升,他下棋的劲头更足了。还常拿出棋谱自己对弈,琢磨残局。

后来,我有意把儿子的一些兴趣转移到阅读写作上来。我陪他慢慢读儿子痴迷的漫画书,带他买漫画书时,也推荐他买几本故事类书,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也建议他看一些动物世界、百家讲坛、走遍中国等具有教育意义的电视屏道。在儿子尝试写作的过程中,我一般不给他修改。我知道儿子需要慢慢成长。因为被人工添加剂催熟的果蔬,样子好看,却缺乏真正的营养与口味。等我把他青涩的文字投递出去,一周,一个月,半年都没有好消息。我总是淡淡的告诉儿子:不着急,就权作练笔。写着写着就有收获了。儿子也笑笑说不着急,但是我能看得出他的无奈与怅然。我于是现身说法,告诉他,妈妈在投稿时,也是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后,才有东西发表的,希望他也能慢慢来。终于儿子被发表的喜悦击中了,而且还收获颇丰。我想,这就是儿子坚持与慢慢成长的妙处吧!

《慢养》中的二儿子立国基本可以算个“问题少年”:成绩平庸落后,差点点着邻居的汽车,在超市里顺东西被抓住。面对这样难以管教的孩子,黑幼龙并没有施以高压棍棒,或干脆听之任之。他循序渐进的教导孩子,让孩子明白,即使孩子犯错,只要改过,爸妈对他的爱永不改变或减少。事实证明,这样的无功利性的慢养教育是成功的,长大后的立国,成为*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那一年,他才只有29岁。

因此,我们要尊重孩子自身的发展规律,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体差异,以支持与包容的心态陪伴孩子慢慢长大。

正文_第108章猜透你的心思正文_第72章外面的世界也精彩正文_第100章拾荒的婆婆正文_第15章把细节做好正文_第82章妈妈的味道娘的味道正文_第93章主妇犯错进行式正文_第88章爱我,就走近我正文_第117章圣诞节里话幸福正文_第47章生存有道正文_第107章弟弟的唯美爱情正文_第49章老公的三大法宝正文_第13章老师的最爱正文_第68章嫁个痴情男正文_第107章弟弟的唯美爱情正文_第31章在爱的海洋中徜徉正文_第25章林间菜园正文_第43章黑白照片正文_第22章盐碱滩上的小学正文_第128章让“慈善”在孩子心里生根正文_第57章细节的作用正文_第47章生存有道正文_第120章祭祖情结正文_第76章男人打扮一下也无妨正文_第117章圣诞节里话幸福正文_第113章又闻铜锣声正文_第36章孩子王正文_第126章我对儿子进行家庭生命教育正文_第127章圈养与放养正文_第40章没有网络的日子正文_第114章我们一路前行正文_第33章母爱是条河正文_第101章有枣没枣打三杆子正文_第79章婆婆也是娘正文_第90章要摔就摔个靠背吧正文_第89章左右自己的人生正文_第33章母爱是条河正文_第2章享受幸福正文_第74章幸福就是听娘絮絮叨叨说正文_第74章幸福就是听娘絮絮叨叨说正文_第25章林间菜园正文_第111章网购那些事正文_第63章消失的葱茏时光正文_第11章芝麻在心正文_第91章期待与高手对决正文_第49章老公的三大法宝正文_第60章车来车往正文_第36章孩子王正文_第107章弟弟的唯美爱情正文_第119章平常夫妻正文_第109章无法重合的轨迹正文_第39章游云门山有感正文_第129章坦然面对意外正文_第31章在爱的海洋中徜徉正文_第107章弟弟的唯美爱情正文_第5章常回家看看正文_第127章圈养与放养正文_第13章老师的最爱正文_第40章没有网络的日子正文_第110章绿意摇曳正文_第48章全家畅想曲正文_第68章嫁个痴情男正文_第46章母亲的礼物(2)正文_第79章婆婆也是娘正文_第105章宽容是幸福的源泉正文_第45章母亲的礼物(1)正文_第74章幸福就是听娘絮絮叨叨说正文_第118章退休之后做个悠闲一族去正文_第17章快乐校园健身正文_第130章合理使用手机“工具”正文_第55章做个幸福的“BMW族”正文_第124章孩子还是“慢养”好正文_第25章林间菜园正文_第51章春来荠菜香正文_第39章游云门山有感正文_第40章没有网络的日子正文_第57章细节的作用正文_第25章林间菜园正文_第56章改称呼正文_第128章让“慈善”在孩子心里生根正文_第71章婆婆真高正文_第130章合理使用手机“工具”正文_第120章祭祖情结正文_第49章老公的三大法宝正文_第105章宽容是幸福的源泉正文_第79章婆婆也是娘正文_第38章夏日雨韵正文_第78章另类父亲正文_第36章孩子王正文_第64章想车与想网正文_第52章今夜遥望孔明灯正文_第118章退休之后做个悠闲一族去正文_第1章父亲恋菜园正文_第133章女儿嫌我太唠叨正文_第40章没有网络的日子正文_第39章游云门山有感正文_第86章夏日的球场有场盛宴在上演正文_第64章想车与想网正文_第106章爱上厨房大阵地正文_第2章享受幸福正文_第41章住平房的那些日子
正文_第108章猜透你的心思正文_第72章外面的世界也精彩正文_第100章拾荒的婆婆正文_第15章把细节做好正文_第82章妈妈的味道娘的味道正文_第93章主妇犯错进行式正文_第88章爱我,就走近我正文_第117章圣诞节里话幸福正文_第47章生存有道正文_第107章弟弟的唯美爱情正文_第49章老公的三大法宝正文_第13章老师的最爱正文_第68章嫁个痴情男正文_第107章弟弟的唯美爱情正文_第31章在爱的海洋中徜徉正文_第25章林间菜园正文_第43章黑白照片正文_第22章盐碱滩上的小学正文_第128章让“慈善”在孩子心里生根正文_第57章细节的作用正文_第47章生存有道正文_第120章祭祖情结正文_第76章男人打扮一下也无妨正文_第117章圣诞节里话幸福正文_第113章又闻铜锣声正文_第36章孩子王正文_第126章我对儿子进行家庭生命教育正文_第127章圈养与放养正文_第40章没有网络的日子正文_第114章我们一路前行正文_第33章母爱是条河正文_第101章有枣没枣打三杆子正文_第79章婆婆也是娘正文_第90章要摔就摔个靠背吧正文_第89章左右自己的人生正文_第33章母爱是条河正文_第2章享受幸福正文_第74章幸福就是听娘絮絮叨叨说正文_第74章幸福就是听娘絮絮叨叨说正文_第25章林间菜园正文_第111章网购那些事正文_第63章消失的葱茏时光正文_第11章芝麻在心正文_第91章期待与高手对决正文_第49章老公的三大法宝正文_第60章车来车往正文_第36章孩子王正文_第107章弟弟的唯美爱情正文_第119章平常夫妻正文_第109章无法重合的轨迹正文_第39章游云门山有感正文_第129章坦然面对意外正文_第31章在爱的海洋中徜徉正文_第107章弟弟的唯美爱情正文_第5章常回家看看正文_第127章圈养与放养正文_第13章老师的最爱正文_第40章没有网络的日子正文_第110章绿意摇曳正文_第48章全家畅想曲正文_第68章嫁个痴情男正文_第46章母亲的礼物(2)正文_第79章婆婆也是娘正文_第105章宽容是幸福的源泉正文_第45章母亲的礼物(1)正文_第74章幸福就是听娘絮絮叨叨说正文_第118章退休之后做个悠闲一族去正文_第17章快乐校园健身正文_第130章合理使用手机“工具”正文_第55章做个幸福的“BMW族”正文_第124章孩子还是“慢养”好正文_第25章林间菜园正文_第51章春来荠菜香正文_第39章游云门山有感正文_第40章没有网络的日子正文_第57章细节的作用正文_第25章林间菜园正文_第56章改称呼正文_第128章让“慈善”在孩子心里生根正文_第71章婆婆真高正文_第130章合理使用手机“工具”正文_第120章祭祖情结正文_第49章老公的三大法宝正文_第105章宽容是幸福的源泉正文_第79章婆婆也是娘正文_第38章夏日雨韵正文_第78章另类父亲正文_第36章孩子王正文_第64章想车与想网正文_第52章今夜遥望孔明灯正文_第118章退休之后做个悠闲一族去正文_第1章父亲恋菜园正文_第133章女儿嫌我太唠叨正文_第40章没有网络的日子正文_第39章游云门山有感正文_第86章夏日的球场有场盛宴在上演正文_第64章想车与想网正文_第106章爱上厨房大阵地正文_第2章享受幸福正文_第41章住平房的那些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