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新华堡(二)

史钦杰站在城东椰树溪水库边新建的木材加工厂内,仔细观察着这座依靠本土支援过来的部分技术人员们主持运转的工厂。厂子内管理、技术人员绝大部分都是本土过来的外来者,少部分是在本地爱尔兰移民中招募的,至于一般工人则由八旗奴隶或马来奴隶充当。

木材加工厂分加工车间和干燥车间两部分。干燥车间目前只建了一座临时使用性质的小烘干土窑,高约三米,使用的是在东岸本土已被淘汰的烟熏烘干法。即将木材堆叠在一块儿,然后在材堆最底部用小火燃烧,靠燃烧产生的烟气热量来烘干木材。这种方法不但干燥速度慢、干燥不够均匀,而且还容易引起火灾,环境污染也比较大。

目前本土已经淘汰了这种“落后”的技术,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先进的坑道烟熏烘干法。即在烘干窑墙体的内侧四周设立很多矩形的砖砌烟道,烟道上方布满孔洞。生产的时候在烟道内放入燃料燃烧,然后靠燃烧的烟气熏干木材。可以看得出来,这种烘干木材的法子和前一种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它的好处就是让材堆与明火完全脱离了接触,通过加热窑内充当介质的湿空气对木材进行加热烘干,使之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不过在新华堡此番上这个项目的时候,本土新来的技术人员向史钦杰提出了使用砖窑废热气来烘干木材的建议。他们认为,新华夏地区缺乏煤炭又天气湿热,收集干燥的柴草类燃料比较麻烦,再加上传统的烘干窑需要大量的投料工、司炉工,因此对于劳动力缺乏的新华夏地区都不是很适合。

正好目前新华堡城外正在使用的小土窑制砖产能相对有限,而且经过雨季几个月的冲刷,原本粘土制作的窑体损毁不轻,各种因素交织之下史钦杰便准备在四月份雨季结束的时候开工修建一座规模宏大的制砖轮窑,一劳永逸地解决上述问题。

该轮窑与本土早期修建的轮窑相差不多,如果正常生产的话,年产一千五百万块标准砖以上不成问题(本土现有轮窑三座,各年产标准砖3600万块,工人包括奴隶工在内总计两千多人)。不过这么大的产能,需要的工人数量也绝对是不小的,主持砖窑厂修建的裴索宁就向他直言,可能需要四五百人左右。因为每天制作砖坯需要的熟练工人就是一个海量,这个时候,史钦杰真的是无比怀念21世纪时的自动制砖机了。据说本土已经在研究此类机械, 不过缓不济急,看来新华堡这边暂时还是需要大量人力来手工制作砖坯了。

新的轮窑按照本土那边的数据参数计算的话,大概每小时能产生6000-8000立方米的废烟气,温度大约在80-100度左右。而木材的燃点为250-300℃,正好可以用来烘干木材。根据估算,这样的废热气流量用来烘干两座五六十立方米容量(指木材容量)的窑是绰绰有余了。按照烘干一批木材平均需要六天时间计算,每年烘干5000-6000立方米以上的木材没有任何问题。这么多的木材,用来造几艘战列舰都够了,更别提以后这边主打的商船制造,也许,新华夏殖民地将来还可以向国内出口一定数量的造船木材呢。

当然,海军部门比较挑剔,那帮脑子顽固的家伙目前只接受用特殊手段阴干的木材用来制造战舰船体,而拒绝使用任何烘干窑快速烘干的木材,理由是烘干的木材质量不可靠。因此,将来出口到国内的木材只能给本土那两家造船厂造造商船和渔船了,实在不行还可以给本土木材加工厂用来制造马车、工具、家具、枪托等部件。

对于技术人员们提出的这个建议,史钦杰只是稍微思考了下后便欣然同意了。没办法,新华夏这边不像本土有平安煤矿源源不断供给过来的煤炭,像烧砖都只能让奴隶们自己去收集柴草晾干后拿来烧。仅有的一些本土运过来的煤炭也被石灰窑和水泥窑拿去烧石灰和水泥用了。可以说,要想在新华夏地区发展任何高耗能的产业如非必要一般都不会得到史钦杰的允许,因此此次技术员们提出使用砖窑厂排出的废热气来烘干木材着实是对了他的胃口了,无他,主要是省了很多燃料。

虽然雨季不便施工,但木材加工厂仍然利用雨季几个月内难得的一些晴天天气在原本已经平整好的土地上搭起了许多木制遮雨棚。而遮雨棚下,许多八旗奴隶们正在修砌厂房,最近由于修城墙占用了大量的砖头,木材加工厂分到的使用配额很少,大概一天只有不到两千块的样子,因此进度一直不快。为此,工厂的负责人趁着史钦杰前来视察的时候开始大叹苦水,抱怨建材不足,他很难按时完成任务等等。

工厂负责人的抱怨史钦杰很清楚,他们完不成任务就会遭到自己的考核,此时向自己诉苦也算是提前打预防针了。史钦杰对此事也是哈哈一笑,就此揭过,毕竟这事确实也怪不着人家么。

不过说到这个红砖不够,确实也是一个制约如今新华堡发展的重大问题。按照现有的那座小土窑的产量(年产三百五十万块),这砖头还真是不够用,不说别的,这修城墙就是一个消耗砖头的超级大户啊。史钦杰算了算,要是正在修建的城墙不大量掺杂石块而全部使用现有的大号城墙专用砖(大小是标准砖的4倍)修建的话,每米城墙大概要消耗两千六百块砖头。这个消耗量是惊人的,要知道本土每年产砖数量将近1.1亿块,却仍然不敷使用。这不,这两年陆续新建的几个定居点的城墙要么还没有完工,要么修建的也都是区区数百米的小城堡,就这还是在大量使用了石块和木头混合的情况下呢。

因此,新华堡的建设与其靠从本土运砖头(每艘运输船运二十万块标准砖)来建设,还不如立足于自身大力在本地烧砖呢。当年南非河中堡的建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莫茗和刘昂二人利用本土运来的砖头立了好几个小土窑,然后再驱使大批土著们去采石,就这样一开始修建的也不过是一个很小的城堡,后来建材富余后几经扩建才有了如今的这副模样。

“真是个头疼的事啊。”史钦杰也有些着急,谁让自动制砖机到现在还没能弄出来呢?要是让这边的奴隶们手工去做砖坯,即使让他们一人一天工作14小时,那一个人一天也就能做个一两百块砖坯出来,更别提一开始那些笨手笨脚的奴隶们很可能还达不到这么高的劳动效率。而且,目前的小土窑的容量也是有极限的,一次也就能烧个三万多块砖头,烧一次就要三天,年产量撑死了一年也才三四百万块,这还不够填牙缝的呢。

“看来上轮窑的事情要抓紧了。”史钦杰暗自寻思着,“嗯,雨季一结束就开工。接下来一阵子烧的砖头都得存着,这次运过来的一批耐火砖也得留着。最初规划的年产1500万块标准砖的轮窑看来还是保守了一些,最好能和本土的看齐,年产三四千万块,那样我干啥就都有底了。接下来修城墙、修房屋、修码头、修水利灌溉设施、修炮台甚至修工厂,哪样不得用到海量的建筑物资啊。愁都愁死我了,也不知道那些欧洲国家的土鳖们每到一个殖民地是怎么建据点的。难道一开始就和那些土著们一样先搭茅草棚子、木屋什么的对付个一两年再说?还是大量驱使当地的奴隶们开山采石造屋?”

看完了干燥车间,史钦杰又走到了隔壁的加工车间。这里就乏善可陈了,一些从本土过来的木匠,带着一帮在本地新招收的学徒,正在处理原木。原木从上游山里的伐木营地采伐下来后,就地去枝去叶去皮,剩下的原木接着由奴隶们顺着河道一路拉到加工车间内,然后整齐叠放在一边的遮雨棚下,等待车间内的木匠们来对其进行保湿、防腐和杀虫处理。

沿着水库河岸边,车间也已经安装起了几座简易的木制水力锯床、水力木工车床之类的玩意儿,这都是木匠们将来加工木材所需要的工具。很遗憾,本土最先进的蒸汽锯床、蒸汽木工车床在现阶段还是绝对禁止流入到任何海外殖民地的,谁来打招呼都不好使。因此,这些从本土过来的木工师傅们只能继续使用着当初他们曾经使用过不少年头的“落后”设备来加工木材。

看完了木材加工厂,史钦杰又稍稍叮嘱了几乎,然后便在卫兵的簇拥下打着雨伞朝城内办公室走去。

第五十章 南非驻屯军第五十五章 黑水大开发(一)第六章 安齐拉纳纳(六)第二十六章 圣奥古斯丁(四)第五十一章 缴公粮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华夏、新危机(三)第七十六章 参谋旅行(二)第二章 安齐拉纳纳(二)第二百十五章 热带沃土(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二打奇洛埃岛第十六章 善后处置(二)第四十六章 外交与危机(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教会第二十七章 贸易摩擦(三)第三章 新起点(三)第三十三章 战争机器(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奥斯曼之行(一)第四十五章 巴西局势(一)第六十七章 海军与海盗(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战争催化(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西地中海的盛夏(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进攻战与防御战(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集中护航(一)第八十五章 东方港的西班牙人(一)第十八章 深固根本(四)第五十章 波尔多风云(七)第十七章 南方共同市场(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发展第四百三十四章 博览会(一)第一百零九章 远东根基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地中海的盛夏(一)第六十一章 东岸主义(五)第三十五章 太平洋贸易第十一章 南巴塔哥尼亚(四)第一百零二章 本土的准备(三)第六十五章 蜂拥而至的移民(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起义(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序曲(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华夏、新危机(五)第三百五十九章 虎兕出于柙第三百二十六章 策应(七)第三百二十一章 策应(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大场面第六十章 塔城煤矿(一)第四百七十七章 外交风险(二)第一百八十章 浑水(九)第三章 荷兰纪行(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乱局(十)第二十四章 卡玛部落第七十五章 南方战区(二)第二百五十章 危险的发端第三百二十七章 黑水城的新客人第一百零一章 开拓总局(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经济工作(二)第七章 狼群(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西进第四十二章 贸易与殖民(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不能放弃的土地第二十四章 百万法郎战争(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燃烧的瓦尔迪维亚第二百四十六章 经济调查(三)第二百零一章  山雨欲来(三)第五十三章 南方的英国人(一)第七十三章 海军与海盗(八)第四十七章 波尔多风云(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阿穆尔河的盛夏第四百九十二章 筚路蓝缕(二)第七十四章 决战:尾声(一)第十二章 新发展(一)第五十七章 东岸主义(一)第二百十八章 热带沃土(四)第七十二章 决战:高潮(二)第四十三章 平安堡(五)第三十四章 南铁速度第一百零二章 本土的准备(三)第六十五章 艰难的工业进步(三)第四十九章 波尔多风云(六)第四十三章 平安堡(五)第十九章 深固根本(五)第二十一章 深固根本(七)第二百五十五章 “访问”(二)第一百六十章 伊河(三)第三百零四章 第勒尼安海(一)第十四章 西大荒(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罗洽(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集中护航(一)第二十七章 圣奥古斯丁(五)第三百七十一章 战争催化(一)第六十八章 蜂拥而至的移民(四)第四百章 新青岛,新生活(一)第三十九章 平安堡(一)第六十三章 艰难的工业进步(一)第一百十二章 橡胶第九十七章 重返黑水港(一)第三十六章 棉布市场(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船舶与航运(一)第四百三十章 新政(一)第五十八章 东岸主义(二)第三十八章 意料之外的战斗第四十章 平安堡(二)
第五十章 南非驻屯军第五十五章 黑水大开发(一)第六章 安齐拉纳纳(六)第二十六章 圣奥古斯丁(四)第五十一章 缴公粮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华夏、新危机(三)第七十六章 参谋旅行(二)第二章 安齐拉纳纳(二)第二百十五章 热带沃土(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二打奇洛埃岛第十六章 善后处置(二)第四十六章 外交与危机(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教会第二十七章 贸易摩擦(三)第三章 新起点(三)第三十三章 战争机器(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奥斯曼之行(一)第四十五章 巴西局势(一)第六十七章 海军与海盗(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战争催化(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西地中海的盛夏(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进攻战与防御战(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集中护航(一)第八十五章 东方港的西班牙人(一)第十八章 深固根本(四)第五十章 波尔多风云(七)第十七章 南方共同市场(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发展第四百三十四章 博览会(一)第一百零九章 远东根基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地中海的盛夏(一)第六十一章 东岸主义(五)第三十五章 太平洋贸易第十一章 南巴塔哥尼亚(四)第一百零二章 本土的准备(三)第六十五章 蜂拥而至的移民(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起义(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序曲(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华夏、新危机(五)第三百五十九章 虎兕出于柙第三百二十六章 策应(七)第三百二十一章 策应(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大场面第六十章 塔城煤矿(一)第四百七十七章 外交风险(二)第一百八十章 浑水(九)第三章 荷兰纪行(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乱局(十)第二十四章 卡玛部落第七十五章 南方战区(二)第二百五十章 危险的发端第三百二十七章 黑水城的新客人第一百零一章 开拓总局(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经济工作(二)第七章 狼群(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西进第四十二章 贸易与殖民(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不能放弃的土地第二十四章 百万法郎战争(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燃烧的瓦尔迪维亚第二百四十六章 经济调查(三)第二百零一章  山雨欲来(三)第五十三章 南方的英国人(一)第七十三章 海军与海盗(八)第四十七章 波尔多风云(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阿穆尔河的盛夏第四百九十二章 筚路蓝缕(二)第七十四章 决战:尾声(一)第十二章 新发展(一)第五十七章 东岸主义(一)第二百十八章 热带沃土(四)第七十二章 决战:高潮(二)第四十三章 平安堡(五)第三十四章 南铁速度第一百零二章 本土的准备(三)第六十五章 艰难的工业进步(三)第四十九章 波尔多风云(六)第四十三章 平安堡(五)第十九章 深固根本(五)第二十一章 深固根本(七)第二百五十五章 “访问”(二)第一百六十章 伊河(三)第三百零四章 第勒尼安海(一)第十四章 西大荒(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罗洽(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集中护航(一)第二十七章 圣奥古斯丁(五)第三百七十一章 战争催化(一)第六十八章 蜂拥而至的移民(四)第四百章 新青岛,新生活(一)第三十九章 平安堡(一)第六十三章 艰难的工业进步(一)第一百十二章 橡胶第九十七章 重返黑水港(一)第三十六章 棉布市场(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船舶与航运(一)第四百三十章 新政(一)第五十八章 东岸主义(二)第三十八章 意料之外的战斗第四十章 平安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