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深固根本(四)

吃完饭后两人没有再耽搁,刘技术员直接拉着周大河来到了乡政府大院。这是一座带院子的两层小楼,门口是一架大铁门,铁门旁的警卫室内坐着四名警察。在大铁门外,还挂着几个木牌子,上书“华夏东岸共和国东方县镇远乡政府”、“畜牧局镇远农技站”、“内务部镇远派出所”、“西北垦殖银行镇远分理处”等字样。

看来刘技术员说得没错,镇远堡小地方,这么多机构都是挤在一起办公的,既方便也不显得怎么铺张浪费。

在将自己的证件交给警察们仔细验证后,周大河顺利进入了院内。西北垦殖银行的分理处在大院西侧的一排平房内,周大河踌躇了一下,然后在刘技术员指引下来到了银行监理室的门前。刚准备敲门,却见门从里面被拉开了,一个约莫三十岁的男子带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模样的年轻人出现在门前。

周大河一愣,然后他很快反应了过来:“请问您是王监理么?我是新来……”

“新来的信贷员吗?”王监理不客气地打断了周大河的话,然后手一伸:“报到证拿来我看看!”

周大河赶忙将身份证、报到证和介绍信一起递给了王监理。王监理先是大略看了看证件,然后又仔细地看了看介绍信上对周大河身体特征的描述,最后才小心地将证件又还给了周大河,说道:“欢迎你加入我们分理处,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处的另外一位信贷员安德森。安德森,过来和周大河认识一下。”

安德森是一个腼腆的少年,这令周大河想起了以前的自己。只见他主动上前握住安德森的右手,笑着说道:“安德森,你年纪这么小就能当上信贷员,可比我厉害多了,以后很多事情还要向你请教呢。”

少年只是低声说了句你好,然后就站在一旁不说话了。周大河细心地注意到,安德森的脖子上还挂着一个似乎是用象牙雕刻的弥勒佛像。

“咳……”王监理咳嗽了下,然后说道:“安德森几年前和父亲一起从哥特兰来到东岸,他的父亲是陆军第四连的下士,去年在南非战死了。为了照顾烈士子女,本分理处受上级所托,便招录了安德森做实习信贷员。”

周大河“哦”了一声,然后便不说话了。

王监理此时又很干脆地说道:“小周,你来得正好,跟我一起去一下乡下,有些事要处理一下。”说完,也不待周大河答应,便自顾自地朝门外走去,周大河忙不迭地跟上。

几人出门后也没坐车,因为地方并不远。镇远堡城周不过七百多米,孤零零的一座城堡矗立在大草原上,四周全是一片茂密的草地。几排红砖青瓦的典型东岸民居交错地散落在几条细小的河流边,东岸大草原年降水量基本都在1000毫米左右,因此水草还算比较丰茂,和后世蒙古那种干旱、半干旱性质的草原有着本质的区别。

初夏的暖风吹拂在脸上,使人感到分外舒服。几人沉默地走在草地上,安德森拉着一匹挽马,马肚子下方的鞍袋里放着大捆的资料文件以及几个人的干粮、饮水。周大河曾经试图代替安德森去牵马,不过很快被这个腼腆倔强的少年摇头拒绝了。

路边不时闪过一些赶着羊群出来放牧的牧民。这些人穿着东岸常见的牛仔服,戴着防晒的宽沿帽,赶着脏兮兮的羊群。周大河发现,王监理几乎能叫出大多数他遇到的牧民的名字,而这些人对待王监理的态度也无一不是恭谨、小心和讨好。

“我之前在牧场乡的分理处干过一阵子,那边的发展很快。”走在最前面的王监理一边走着,一边和两人聊起了天:“同样是发展畜牧业,同样是西北垦殖银行的三年无息贷款,截止1640年11月,已经拥有军马1200余匹、挽马超2000匹、肉牛1500余头、奶牛900头、生猪2000余只。当地更是建立了一个皮革加工中心,利用从北方运来的纯碱、染料等鞣制、加工染色皮具,向外出口。当然了,这个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而目前东岸缺的就是人口,因此他们发展得还不是很迅速,但其规模也已经不可小视了。当地牧民百姓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准是远远超过镇远乡这种穷乡僻壤之地的,而当地分理处的业务也是远超我们这边。”

周大河和安德森沉默地听着,都没有说话。

王监理也没有理他们,依旧走在前方自顾自地说道:“1638年底的时候,西北垦殖银行镇远分理处开张,当时上头将总共2688只绵羊划拨给了我,让当地乡政府配合我将这批羊发到每个农户手里。那时候这边总共还不到一千人,每个人才分到了两三只羊回去饲养,这还不够生活的呢。没办法,后来很多人回家又开辟了一部分农田种土豆、大豆维持生活,日子就这样过了下去。到了今年,据我估计,羊群的数量已经突破了六千,其中可剪毛的绵羊数量不下四千只。结果今年收获的羊毛数量也差不多印证了我的猜想,前阵子纺织工业总局羊毛收购站的统计数据出来了,一共收获了大约1800袋(每袋10公斤)羊毛。这些加上河中堡地区今年解送中央的大约1600袋羊毛,差不多已经能够撑起我们还不算发达的呢绒纺织业30%的原料需求了。”

“每袋羊毛的指导收购价是6元,1800袋羊毛平摊到镇远乡每个牧民头上的话也没多少,大概今年每个人平均赚了11元不到的样子。”王监理自嘲地一笑,“平均每月不到一元的收入,哈哈,如今国内估计已经很难找到月工资低于两元的工作了吧?一年的收入只能买一头猪,是不是很好笑?要不是后来我想办法托人弄了一批山羊来给他们饲养,又托农技站的老刘指导他们种植土豆、大豆和玉米,怕是这里的人早就饿死了。就算没饿死的也都跑去南边做工去了,谁还来养羊!”

周大河干笑了一下,没有说话。

王监理回头看了他们一眼,然后笑着说道:“我这么说并不是想打击你们的信心,只是想让你们知道这里牧民百姓们当前的生活状态。不过呢话又说回来了,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明年能剪毛的绵羊数量怕是要达到七八千只了,这些牧民们中很多人光是到收购站出售羊毛就能收获十几二十元。后年的话只怕会更多,不过我估计到了那时候纺织工业总局那帮家伙们多半要降羊毛收购价,这帮孙子的尿性我还是了解的,哈哈。”

地方很快便到了,那是一个大约十来户的小村落。镇远乡就是这样,因为需要足够的草场来放羊的缘故,因此牧民们普遍居住得比较分散。此时村子口已经站着几人了,看样子似乎是这个村的村长和民兵主任,以及一名派出所的警察。

“王大监,就等你来了。”来自鞑坦的村长操着一口古怪的汉语说道,“那两个不成器的家伙我已经让人绑起来了,现在交给你吧。”

王监理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而是径直走到被捆成粽子的两名查鲁亚人的身前,一脚踢翻一个,大声喝问道:“我再问你们一遍,发给你们的羊都去哪了?是不是被你们吃了?”

“没……吃,跑了。”一名查鲁亚人操着半生不熟的汉语说道。

“放你娘的屁!”王监理再次一脚踹了上去,嘴里恶狠狠地骂道:“跑了?跑哪去了?!为什么他们会在你们的床底下搜到带血的羊皮,我叫你嘴硬!妈的,老子踹不死你!”

那名查鲁亚人用仇恨的眼神看着王监理,嘴里也不肯服软:“就是……跑了。你们……外来者……歧视我们……滚出去!”

“妈的,还用那种眼神看着我?信不信我搞死你们两个?老子当初在加勒比海和西班牙佬干仗的时候,你们两个还在西面草原上打鸵鸟玩呢!妈的,老子搞死你们!”王监理又狠狠踹了两人几脚,这才一脸气呼呼地转身朝村长等人说道:“这两个家伙还嘴硬,不管了,就按之前商量好的办!欠我们银行的钱欠得这么理直气壮、这么嚣张的人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我们现在就把手续办了吧,然后送他们去长山堡,到那里去当矿工还债!妈的,好好的人不当,非要去长山铁矿那个‘黑店’去当奴隶。哼哼,这是他们自找的,怨不得我。”

村长等人自然没有意见,王监理很快便和村长、民兵主任、派出所的人办理好了手续。随着在场的几人将自己的印鉴盖在了王监理拿出的一份处理意见表上,这两个查鲁亚人的命运便被定格了——发配长山铁矿服苦役三年,以偿还欠西北垦殖银行镇远分理处的贷款(四只绵羊)。

“小周,一会你回去收拾一下行李,明天就陪派出所的同志一起押解这两个人去长山铁矿,然后和长山铁矿的人办理一下手续。”王监理突然对站在一旁的周大河说道。

“啊?哦,是!”周大河连忙点头应是。

第九十章 漂洋过海(十八)第三十五章 谈判(三)第十一章 新移民(四)第一百六十九章 候鸟第二百五十六章 科洛尼亚的关闭第九十六章 山间的战斗(二)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十二章 贝齐米萨拉卡人的噩梦(四)第一百十章 南方战区(六)第一百章 西大荒(六)第二百七十六章 市面(二)第二十章 进击的舰队(二)第三百零八章 热那亚人的目光(二)第三百七十章 智利南部的老朋友第五十七章 “破浪”号的首航(二)第六十四章 所谓的偷渡航线第一百九十四章 梅统第三百五十八章 魏氏经济学(三)第三十章 本土:乡间(二)第五十九章 东岸主义(三)第二百五十七章 一路向西第二百六十四章 网(二)第二百零九章 血肉磨坊(八)第三十一章 黑河之滨(二)第十九章 南方共同市场(四)第四十六章 马岛上的生活第三百八十一章 战争与和平(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奥斯曼之行(三)第十五章 混乱与秩序(一)第八十三章 东方港的奥斯曼人(三)第一百十四章 迟来的接触第四百六十三章 纷扰的欧洲局势(三)第三百八十三章 东线无战事(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冬日(五)第一百九十四章 梅统第一百二十四章 航段第四百零二章 新青岛,新生活(三)第三十一章 黑河之滨(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奥斯曼之行(一)第一百零二章 本土的准备(三)第四百二十章 黑海乱象(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南方战区(八)第三十二章 不期而遇(二)第二十九章 新华堡(二)第二十五章 贸易摩擦(一)第二十一章 训练第三百十七章 军队与财政(二)第八十九章 返回(一)第十五章 新发展(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躁动的年代第一百二十八章 东南太平洋(一)第四百七十三章 从南到北(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西进第四百零二章 新青岛,新生活(三)第五章 无意中的闯入者第二十三章 漂洋过海(十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帅的临别献礼(二)第三十三章 谈判(一)第四百十九章 艰难的谈判(三)第九章 稳定增长的经济第一百五十九章 苦难的行军(十三)第三百九十一章 大场面第二百零八章 血肉磨坊(七)第三百九十八章 西班牙的凛冬(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乱局(六)第四十二章 波尔多来信第五十九章 南方的英国人(七)第五十七章 决战:前奏第八十一章 伟大的航行(六)第七章 第一件工业制成品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华夏、新危机(五)第一百七十六章 浑水(四)第一百八十八章 丘区(四)第四十三章 血河(六)第一百四十九章 乱局(十一)第三章 新起点(三)第三百六十章 震动全鲁第四百四十二章 漂洋过海(五)第四十四章 波尔多风云(一)第六十八章 蜂拥而至的移民(四)第三百五十四章 西地中海的盛夏(三)第五十一章 波尔多风云(八)第四百零六章 既要战争,也要发展(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梅统第四十三章 河中堡的困境(七)第八十四章 伟大的航行(九)第四十九章 恢复性发展(三)第三百十二章 新的拓殖(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巴塔哥尼亚(一)第七十二章 乌江之畔(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新市场(三)第五十五章 讹诈第一百零七章 烟台(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乱局(四)第二十二章 私掠第四百七十七章 外交风险(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纷扰的欧洲局势(一)第一百章 本土的准备(一)第五十二章 运输工具的革新
第九十章 漂洋过海(十八)第三十五章 谈判(三)第十一章 新移民(四)第一百六十九章 候鸟第二百五十六章 科洛尼亚的关闭第九十六章 山间的战斗(二)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十二章 贝齐米萨拉卡人的噩梦(四)第一百十章 南方战区(六)第一百章 西大荒(六)第二百七十六章 市面(二)第二十章 进击的舰队(二)第三百零八章 热那亚人的目光(二)第三百七十章 智利南部的老朋友第五十七章 “破浪”号的首航(二)第六十四章 所谓的偷渡航线第一百九十四章 梅统第三百五十八章 魏氏经济学(三)第三十章 本土:乡间(二)第五十九章 东岸主义(三)第二百五十七章 一路向西第二百六十四章 网(二)第二百零九章 血肉磨坊(八)第三十一章 黑河之滨(二)第十九章 南方共同市场(四)第四十六章 马岛上的生活第三百八十一章 战争与和平(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奥斯曼之行(三)第十五章 混乱与秩序(一)第八十三章 东方港的奥斯曼人(三)第一百十四章 迟来的接触第四百六十三章 纷扰的欧洲局势(三)第三百八十三章 东线无战事(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冬日(五)第一百九十四章 梅统第一百二十四章 航段第四百零二章 新青岛,新生活(三)第三十一章 黑河之滨(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奥斯曼之行(一)第一百零二章 本土的准备(三)第四百二十章 黑海乱象(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南方战区(八)第三十二章 不期而遇(二)第二十九章 新华堡(二)第二十五章 贸易摩擦(一)第二十一章 训练第三百十七章 军队与财政(二)第八十九章 返回(一)第十五章 新发展(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躁动的年代第一百二十八章 东南太平洋(一)第四百七十三章 从南到北(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西进第四百零二章 新青岛,新生活(三)第五章 无意中的闯入者第二十三章 漂洋过海(十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帅的临别献礼(二)第三十三章 谈判(一)第四百十九章 艰难的谈判(三)第九章 稳定增长的经济第一百五十九章 苦难的行军(十三)第三百九十一章 大场面第二百零八章 血肉磨坊(七)第三百九十八章 西班牙的凛冬(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乱局(六)第四十二章 波尔多来信第五十九章 南方的英国人(七)第五十七章 决战:前奏第八十一章 伟大的航行(六)第七章 第一件工业制成品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华夏、新危机(五)第一百七十六章 浑水(四)第一百八十八章 丘区(四)第四十三章 血河(六)第一百四十九章 乱局(十一)第三章 新起点(三)第三百六十章 震动全鲁第四百四十二章 漂洋过海(五)第四十四章 波尔多风云(一)第六十八章 蜂拥而至的移民(四)第三百五十四章 西地中海的盛夏(三)第五十一章 波尔多风云(八)第四百零六章 既要战争,也要发展(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梅统第四十三章 河中堡的困境(七)第八十四章 伟大的航行(九)第四十九章 恢复性发展(三)第三百十二章 新的拓殖(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巴塔哥尼亚(一)第七十二章 乌江之畔(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新市场(三)第五十五章 讹诈第一百零七章 烟台(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乱局(四)第二十二章 私掠第四百七十七章 外交风险(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纷扰的欧洲局势(一)第一百章 本土的准备(一)第五十二章 运输工具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