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感言

话说本书今天正式完本了,这是出乎意料,又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当然,我也看到了许多读者留言,说还可以写下去的,完本的比较仓促,还有许多值得写的东西。

比如新法还没有深入到国家的根本,比如新法还没有全面展开,又比如四国瓜分齐国后的脆弱同盟,还比如楚国内忧外患之下如何面对各国的针对。

诚然,本书写到这里,真的还有许多东西可以写,但是,对于本书的主角熊槐而言,正如书中所说,他真的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穷途陌路的地步了。

其实不仅仅只是现在,其实早在江淮封君被设计谋反,熊槐急速平定叛乱之后,他的政治生命便已经走到了终点。

常言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当熊槐用卑鄙的手段逼反了江淮封君贵族后,虽然大家嘴上都没说,但是,其实已经有许多人通过一些蛛丝马迹,猜到了江淮反叛背后的黑幕。

只是迫于楚王的威望,没人敢说。

这也是为什么熊槐迁都之后,常年深居后宫,甚少理事,而群臣却很少进谏劝楚王出面理事的原因所在。

这也是为什么龙舒君一游说鄢陵君,然后鄢陵君就轻易相信,并很快便联络了一大批江汉贵族的原因所在。

这也是为什么江淮贵族在被平推了一次以后,又不长记性的,再次铤而走险跟随太子横谋反的原因所在。

其实,熊槐的深居后宫,不仅仅只是算计,其实更多的也是迫不得已,以及大事未完,千方百计续命的苟延残喘。

等到太子横之乱后,将权术用到极点的熊槐,已经到了谢幕的时间了。

甚至,即便是强行续命,在众叛亲离之下,熊槐也不会再有大成就了。

因为国中的群臣与贵族已经不会再相信他了,众叛亲离、离心离德,整个国家已经失去凝聚力,这样的君王,无论是谁,都不会有好结果的。

这就好比吴王夫差,在杀掉伍子胥之后,不顾国中百姓疲惫连年征战,耗尽人心之后,在遭到越国背叛之后,虽然已经有所醒悟,但其实已经晚了。从越国背叛偷袭开始,到吴国灭亡,耗时九年,经历三场大战,吴王夫差就是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国家,这么一步一步的走向灭亡。

我想,当时的吴王夫差一定是绝望极了!

要说这九年期间,吴王夫差没醒悟,没努力,那肯定是假的。但是,人心这个东西,一旦散了,再想凝聚起来,就千难万难,或者说不可能的。

吴王夫差不行,至死不悟的秦始皇不行,大彻大悟的汉武帝也不行。

所以汉武帝选择舍弃了所有成年儿子,而选择了年幼的汉昭帝以及谨慎到极点的霍光。

熊槐同样也不行,所以熊槐选择了还有廉耻之心的公子彘,以及忠心不二的屈原。

所以,熊槐此时退位,一则因为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二则背负所有的罪恶与怨恨离开,三则让新君即位,让群臣百姓喘口气,因为新王有新希望。

所以,熊槐退位,新君即位,本书完结,是正常的完本。

而不是每年夏天的的太监或者烂尾。

真的!

说完本书的完结,再来说说本书的开始。

当初写这本书的时候,还是一个纯新手,心有所感,心中一动,就写下了本书。当时,作为一个新手,当时本书的大纲,人设,剧情设计等等,全都没有做好准备,文笔构思也非常不足的情况下,匆匆写了两三万字,就直接发在网站上了。

幸赖一些书友喜欢,还有编辑的支持,才让让本书从两三万字写到了二三十万字,直到最后写到了三百万字。

这里首先感谢一些责编徐徐的支持吧,自从本书签约后,本书的推荐就一直没停过,直到本书上架后不久,断更了小半年。

那一次的断更,真的是特别对不起一直以来特别支持本书的徐徐,也特别对不起喜欢本书的书友。

在我离开的那小半年,大部分的书友都离开了,但是,在哪小半年里,还是有书友在继续支持着本书,甚至坚持每天给本书投推荐票。

当时,我虽然没在写书了,但当我看到没见坚持投票的书友,心中满满的都是感动。

后来,等我处理完家里的事情,再次萌生写书想法的时候,我迟疑了。

在开新书与还是继续写这本已经被放弃的书之间,我迟疑了。

思考了许久之后,在迷茫、恐惧以及不舍的主导下,我还是选择了继续完成这本书。

因为朝三暮四不如从一而终。

后来,在继续的创作中,又有许多老书友走了,还包括一些之前断更时坚持每天投票的书友。

这些书友的离开,使我心中很受伤,不过我知道,这不是他们的问题,而是我自己的问题。

因为状态的问题,因为构思的问题,因为太水的问题,所以我让那些一直喜欢本书的书友彻底失望了。

不过,好在还是有些老书友一直在支持本书,甚至还从三年发书时,一直坚持投票到本书结束的。

其后,本书的继续创作过程中,出现了第一位盟主:暮云_遮,然后又出现了第二位盟主:看灰机会飞。

两位盟主的出现,令我倍感震惊以及振奋。

随着本书字数的增多,又出现了众多的掌门、护法、堂主、舵主。

这些称号的出现,无疑是在告诉我,本书还是有许多书友支持的。

我在此感谢大家的支持!

在这里,再感谢一下本书的运营官:我曾幻想琴棋书画诗酒茶。

我知道的,他也努力为本书付出过不少心力的。

最后要感谢一下历史大神七月新番,感谢他的数次支持,喜欢历史的书友,也可以去看看他的作品,《春秋我为王》、《秦吏》、《汉阙》全都已经完本。

最后总结一下,本书一共写了三百万自,耗时三年多,一千一百多天。不过,其中更新九百天出头,断更近两百天,大部分时间每天一更。

嗯!这是一个令作者读者都崩溃的数字。

但好在,还是有许多书友在我的难以置信中,坚持到现在,坚持到本书完本。

感谢大家!

还有,关于下一本的问题,确定会有新书,还是历史,还是战国的。

至于发布时间,可能是十一月一号,不过,我也不能打包票。

我能确定的是,有了本书的经验教训,下一步书会准备的更充足一些,会倾注更多的心血。

所以,喜欢本书的书友,愿我们有缘再见!

未完待续,先看看其他书:
第七百五十二章 兵战贵速第五十二章 鸟毛插冠第九百五十五章 承诺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五百二十八章 献地第四百六十四章 剑指濮阳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剧恶变第七百四十五章 开始第一千两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一百一十八章 舍弃霸业第四百七十六章 景鲤使秦第七百三十七章 观游到秦第二百五十章 牵线搭桥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诅咒起誓第四百七十八章 张仪猝死第十二章 脍炙人口第五百二十六章 形势第八百七十四章 齐燕决战第一千两百零四章 深情款款第九百零一章 大德不德第五十三章 景鲤请谥第一千两百七十七章 一人抵万军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后忧第七十九章 兵贵神速第八百六十二章 驱逐出境第六百零八章 宋国内争第二百四十章 秦王崩 (中)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纵救韩第一百一十四章 齐国战败第四百五十章 提议换人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卖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县许行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五百四十五章 冲突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点火第九百六十章 殊死突围第八百六十二章 驱逐出境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地方第七百四十一章 荐贤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惧第八百四十五章 赏赐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狱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无音讯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点火第一千章 出兵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第二百二十三章 麦君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八百八十二章 赵国出兵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六百七十章 闻战则喜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争 下第一千两百一十三章 群臣请命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七百一十七章 楚宋讲和第二百三十章 齐国援军第三百二十二章 抉择第九百八十二章 再起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抵足而眠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决心第四百五十二章 赵王之问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约伐魏第六百三十七章 国家乱有忠臣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铁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云集第二百三十七章 扣留苏代第一百一十五章 赵谋中山第四百四十七章 游说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夜宴第八百九十七章 对症下药第五百二十二章 吴城内外第一百八十六章 广陵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约伐魏第七百四十四章 汉北三分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诏令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杀第五百四十七章 决策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众第六百章 心伤第二百四十四章 齐策第二百零七章 求援第三百七十八章 城中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围第五百六十四章 宛城第一千两百五十二章 生子当如孙仲谋第七百零三章 朝后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六百零二章 杀机第九百二十七章 计定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汝坟第三百九十六章 怨念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临南郑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韩忧来楚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逼宫
第七百五十二章 兵战贵速第五十二章 鸟毛插冠第九百五十五章 承诺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五百二十八章 献地第四百六十四章 剑指濮阳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剧恶变第七百四十五章 开始第一千两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一百一十八章 舍弃霸业第四百七十六章 景鲤使秦第七百三十七章 观游到秦第二百五十章 牵线搭桥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诅咒起誓第四百七十八章 张仪猝死第十二章 脍炙人口第五百二十六章 形势第八百七十四章 齐燕决战第一千两百零四章 深情款款第九百零一章 大德不德第五十三章 景鲤请谥第一千两百七十七章 一人抵万军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后忧第七十九章 兵贵神速第八百六十二章 驱逐出境第六百零八章 宋国内争第二百四十章 秦王崩 (中)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纵救韩第一百一十四章 齐国战败第四百五十章 提议换人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卖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县许行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五百四十五章 冲突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点火第九百六十章 殊死突围第八百六十二章 驱逐出境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地方第七百四十一章 荐贤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惧第八百四十五章 赏赐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狱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无音讯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点火第一千章 出兵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第二百二十三章 麦君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八百八十二章 赵国出兵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六百七十章 闻战则喜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争 下第一千两百一十三章 群臣请命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七百一十七章 楚宋讲和第二百三十章 齐国援军第三百二十二章 抉择第九百八十二章 再起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抵足而眠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决心第四百五十二章 赵王之问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约伐魏第六百三十七章 国家乱有忠臣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铁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云集第二百三十七章 扣留苏代第一百一十五章 赵谋中山第四百四十七章 游说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夜宴第八百九十七章 对症下药第五百二十二章 吴城内外第一百八十六章 广陵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约伐魏第七百四十四章 汉北三分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诏令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杀第五百四十七章 决策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众第六百章 心伤第二百四十四章 齐策第二百零七章 求援第三百七十八章 城中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围第五百六十四章 宛城第一千两百五十二章 生子当如孙仲谋第七百零三章 朝后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六百零二章 杀机第九百二十七章 计定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汝坟第三百九十六章 怨念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临南郑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韩忧来楚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逼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