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四十八节

丞相李玮被刺,震动了长安。

长公主下令,调五百南军卫士保护李玮的府邸和家眷,并请城门校尉何林亲自负责李玮的安全。

这场刺杀让李玮成为朝廷全力保护的对象,同时也让朝野上下都知道了朝廷改制的决心。现在就算杀了李玮,长公主也要继续改制,绝不会半途而废了。

正月十三,在长公主的劝说和威逼下,大臣们同意修改国策。

丞相李玮随即提出了三个改制原则,隆礼重法,重本抑末,和谐稳定,国策的修改要在这三个原则上进行。

大臣们没有异议,一致同意。

太傅杨彪、太仆卿崔琰、少府卿许靖等人根据李玮的改制之策,也拟定了一个改制方案,但这个方案因为修改力度太小,遭到了丞相李玮等大臣的猛烈抨击。

正月十四,长公主下旨,命令丞相李玮即刻重订改制方案,以便第二天和百名门阀富豪、官僚士人共同商讨改制之策。

当天晚上,李玮拿出了第二个改制之策。

此刻距离第二天朝议只剩下四个时辰了,太傅杨彪等人根本没有时间再做商讨,只能勉强接受。

正月十五的法是在威胁朝廷,是想拿自己囤积的盐铁和粮食挟持朝廷。朝廷既然官营了盐铁,难道还不能控制价格?退一步说,朝廷不涨粮价,只降盐铁价,行不行?再退一步,朝廷拿盐铁官营得到的财赋补贴农夫,行不行?

,十几年来,因为我们共同的努力,朝廷得利了,百姓得利了,你们也得利了,大家都得利了,大家处得很融洽。现在呢?现在你们还在得利,甚至把朝廷和百姓的利都抢到了自己的腰包里,朝廷和百姓已经不得利了,大家的相处已经不融洽了,这种不融洽的关系如果继续下去,结果是什么?百姓不能活了,朝廷又没有钱财赈济和帮助他们,那么他们就要以命相抗,结果是玉石俱焚。

回头去看看二十一年前的黄巾起事,西疆之乱,回头去看看十六年前的董卓之乱。

黄巾起事,摧毁了大半个冀州,摧毁了颖川和南阳,摧毁了青兖两州,请问,现在这些地方还有多少高门大族?西疆大乱,摧毁了整个凉州,请问,凉州现在还有几个世家富豪?董卓之乱,摧毁了洛阳和关中,虽然关洛的门阀世族、商贾富豪四散而逃,勉强保住了身家性命,但现在还剩下多少显赫门第?关西的杨家比你们有钱吗?关中的马家还有昔日的奢华吗?

好好想一想,想想你们的财富是怎么来的?朝廷既然能给你们积累财富的机会,保护和帮助你们赚取财富,那么也能让你们一夜之间一无所有。百姓既然能忍受你们的盘剥,忍受你们的欺凌和压迫,那么他们也能一怒之下砍下你们的脑袋。

自古以来,富可敌国的大家族、大商贾比比皆是,但你们现在四下看看,看看还能找到他们的后代吗?富不过三代这句话虽然太夸张了,但人如果因为权势,因为钱财而忘记了做人的本份,那么他距离败亡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如果你们想明白了,愿意继续和朝廷,和百姓保持过去那种融洽的关系,你们还是能得利,只不过财富的积累要慢一点,赚钱要辛苦一点。朝廷和百姓得利了,日子好过了,相信你们赚取的财富不会比过去少,只不过相对于你们的财富总量来说,财富增长的速度不够快而已。

总之,竭泽而渔未免太短视了,激化矛盾更是不可取,你们应该把目光放长远一点,不要把眼睛总是盯在钱财上迷失了心智。赚取钱财的方法很多,前提是和气生财,你们把赖以保护自己的朝廷丢弃了,把赖以生存的百姓丢弃了,你们还有活路吗?

徐陵、麴忠、卫固从这份书信里看到了血腥。大将军还是过去那头豹子,把他惹急了,他要吃人的。

二月十六,徐陵、麴忠、卫固上表,愿意把手里的盐铁开采权交出来,但要求保留盐铁的经营权,同时建议朝廷把限田数额提高到五百顷,超过限田数额部分的田地征缴两倍田租。

李玮很高兴,马上做出了让步。盐铁经营权可以让出一半,但限田数额只能提高到一百顷。

随着大门阀、大商贾交出盐铁开采权和部分经营权,麒麟殿的议事马上进入**。各方势力为了利益,和朝廷讨价还价,争论再掀**。

三月初,李玮拿出了他的第三个方案,在这个方案里,李玮把提高谷价的议案撤下了。

门阀大儒们的话是有道理的,朝廷目前所定的谷价低贱,已经严重剥削和伤害了农夫,如果盲目提升谷价,而朝廷又不能绝对掌控盐铁价格,那么极有可能导致各类物价同步飞升,继而对农夫造成第二重剥削和伤害。

可怜的农夫连遭两重剥削,境遇将更加悲惨,这完全背离了朝廷改制的初衷。

第三个方案还是不能让大门阀、大商贾满意,双方争执不下,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僵持。改制之策需要朝野上下齐心协力才能得到很好地推广和实施。尤其在中兴初期,更需要团结所有的力量,不能有丝毫的大意。这样的僵持对朝廷非常不利,时间越长越不利,李玮为此忧心如焚。

那些大儒、名士们不急,他们跑到太学,和博士、诸生们辩议经文,纵论时政,谈词说赋,闲暇时切磋琴棋书画,悠闲得很。

三月中,骠骑将军鲜于辅禀奏朝廷,辽东战事再起,上谷郡方向也是战云密布。扶罗韩听说汉军在西疆取得了大捷,担心汉军征伐大漠,和乌丸人能臣氐、修武卢结盟,打算攻打代郡和上谷郡,以逼迫大汉天子承认他的大鲜卑王地位。

如果扶罗韩丧心病狂,出兵攻打边郡,北疆就有一场大战,朝廷需要征调更多的军队和粮草军械,而钱粮的筹措很可能成为大门阀、大商贾要挟朝廷的武器。为此,朝廷必须尽快完成改制之策商议和制定,并下诏颁布执行。

大司马徐荣、太尉张燕急了,连连催促李玮。李玮急得团团乱转,病倒了。

三月二十四,朱穆和丁立到府中看望李玮,闲聊之中说到了太学的事。

这段时间,当代鸿儒、通儒、大儒、诸多名士几乎都在长安,这可是非常难得的事。所以三辅、河东、关西、洛阳等地的儒士纷纷慕名而来,一则想看看大儒名士们的风采,二则想聆听大儒名士们讲授经学,三则如果有机遇,得到他们的一句点评,马上就能“一飞升天”,最差也能步入仕途,幸运的还能入辟公卿府。

太学里人满为患,每场讲经、辩议都是人山人海,尤其是辩论经文的时候,很多儒士为了吸引大儒们的注意力,都费尽心思提出一些尖锐、新奇的问题。

“昨天,有位千里迢迢来自颖川的儒生,突然指责郑玄大师在注经的时候,不专守一师之说,尊一家之言,违背了师法、家法,结果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朱穆说道,“郑玄大师初从第五元先大师学习《京氏易》、《公羊春秋》,是属于今文经学派的。后来他又拜张恭祖大师学习《周官》、《左氏春秋》、《古文尚书》,在马融大师门下又受业多年,属于古文经学派。而他注经的时候,并不专用古文经学家的释义,同时也采用了许多今文经学家的解释,即以古文为主,兼采今文,择善而从。由此可见他的确并不专守一师之说,尊一家之言,更不遵守师法、家法那一套……”

“我知道了,我有办法了……”李玮突然一跃而起,冲着朱穆、丁立大声叫道,“快,快去把郗虑、赵松两位大人请来,快……”

本朝书籍甚少,学者难得,训诂句读皆赖口授,所以一般博士讲经重视传授关系,由此形成了师法和家法。

孝武皇帝时,官学有五经(《易》、《书》、《诗》、《礼》、《春秋》)博士。后博士逐渐增加,《易经》分四家,《书经》分三家,《诗经》分三家,《仪礼》分两家,《公羊春秋》分两家,共十四家,故称为五经十四博士。

某一经的大师,如果能象董仲舒那样,把本经阴阳五行化,并得到朝廷的尊信立为博士,这个大师的经说便成了权威,严守经师之说毫不走样,就叫师法。弟子们按照师法讲经,又别为章句(逐章逐句逐字讲经),便成家法。同一经师的不同学生各自为家,这样师法之下又讲家法。当然了,在遵从师法的前提下才能成为一家之言。

朝廷规定,太学博士只能依师法、家法传授,违背师法家法者则罢用。

师法要追溯渊源的,家法则是对师说的引伸与发展。如此一来,“疏不破注”,叠床架屋,致使一经就有数家之言,一家又有若干学说,大家各讲各的一套,谬误百出,使后学者不知所从,所以经学的繁琐、支离、教条,成了突出弊病。

几百年来,本朝经学极盛,大师前后多至千余人,有些经书的解释增加到了一百余万字。章句的繁多,使儒家经学走上繁琐的道路。例如《书经》大师秦延君,用十多万字解释《尧典》两个字,用三万字解释“曰若稽古”四个字。光武皇帝朝的经学大师桓荣的《尚书章句》达四十万言,朱普之解三十万言,浮辞繁长,多过其实。

一个士人从幼年开始学一经,往往到头白了才学会说经。有个名叫郭路的博士弟子,因为日夜用心思索,竟暴死于烛下。博士以章句浮辞烦多算作学问,要省简他们的浮辞好似要他们的命。王莽曾令博士删五经章句,每经都是二十万字,但阻力太大,只好对博士让步。光武皇帝曾命令儒臣议减省五经章句,也没有议出结果来。

这样又苦又难的经学,太学里却经常聚会着成千成万的学生,甘愿受苦受难从大师受学,为什么?因为士人求利禄,只有经学是一条主要的道路,而章句之牢不可破,也是因为它和仕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师法、家法在戳纬成为显学,大行其道之后,儒生们在戳纬的影响下,逐渐很少有人坚守一家一派之说了,大多兼治今、古文经学。但这样做的结果是一些儒生为了某种特殊目的而不惜牵强附会,以合己说,致使经文章句更加难懂,并导致儒学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郑玄大师的新经成为官学后,一则师法、家法渐渐废弃,二则章句大量删简,有利于经学的传授和儒学的发展,所以其很快成为“天下所宗”之儒学。但今、古文经学两派并不甘于退出官学,他们时时刻刻打算击败新经。

郗虑、赵松匆匆而至。

“现在有一个巩固新经地位,彻底击败今、古文经学,让儒学迅速发展的机会。”李玮笑着说道,“两位大人是否愿意把握住这个机会?”

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十八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一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二十一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十八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节第16章 神威天将军第8章 剑拔弩张 第三十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九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八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三十七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十一节第3章 狂风暴雨 第六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二十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三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二十八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十一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三十八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一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九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一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三十八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二十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四十七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二十一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十二节汉朝没有马鞍马镫吗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二节第3章 狂风暴雨 第十九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五十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十八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四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四十一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十五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十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十七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十八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七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十六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二十二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十六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二十九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二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二十三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五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四十七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二十七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七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十六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二十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二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五十一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七节(上)第5章 势如破竹 第十六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二十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八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二十五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七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八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一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十九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五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二十四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八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三十四节(下)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四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三十七节(下)三国人物介绍魏下湘军统领攻守之道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二十二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五十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二十五节第5章 势如破竹 第十八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十一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三十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五十九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三十七节(下)第7章 风雷激荡 第十七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十九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七节第7章 山雨欲来 第七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七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八节第3章 狂风暴雨 第九节汉简中所见物价考释之人物传记诸生传二之人物传记诸生传五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五十一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六十七节第16章 神威天将军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三十三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九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二十六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九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八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三十一节第7章 山雨欲来 第二十一节
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十八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一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二十一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十八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节第16章 神威天将军第8章 剑拔弩张 第三十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九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八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三十七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十一节第3章 狂风暴雨 第六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二十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三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二十八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十一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三十八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一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九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一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三十八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二十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四十七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二十一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十二节汉朝没有马鞍马镫吗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二节第3章 狂风暴雨 第十九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五十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十八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四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四十一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十五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十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十七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十八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七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十六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二十二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十六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二十九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二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二十三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五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四十七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二十七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七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十六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二十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二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五十一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七节(上)第5章 势如破竹 第十六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二十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八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二十五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七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八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一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十九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五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二十四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八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三十四节(下)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四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三十七节(下)三国人物介绍魏下湘军统领攻守之道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二十二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五十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二十五节第5章 势如破竹 第十八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十一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三十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五十九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三十七节(下)第7章 风雷激荡 第十七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十九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七节第7章 山雨欲来 第七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七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八节第3章 狂风暴雨 第九节汉简中所见物价考释之人物传记诸生传二之人物传记诸生传五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五十一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六十七节第16章 神威天将军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三十三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九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二十六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九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八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三十一节第7章 山雨欲来 第二十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