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乱局(下)

那门房房檐下,正俏立着一位少女,黑而明亮的大眼正盯着张伟,嘴角虽是仍挂着笑,现下却又仿佛带了一点怒气,见张伟又傻盯着自已,嘴角一撇,做不屑状。正是那日张伟在泉州城外错认的少女。

周全斌虽被张伟斥责,却也明白张伟不会当真让他去跪地认罪,当下见张伟痴痴呆呆盯着那少女看,周全斌到觉得不好意思起来。他出门历练已久,到也不会再动辄脸红,当下只是眉毛微皱,向着张伟猛咳了几声。

当真是一咳惊醒梦中人,张伟听到咳声方才醒悟,想起自已又是失态露丑,他脸皮虽厚,到也微微泛红。也自咳了一声,便向那少女笑道:“适才又失态了,只是小姐你实在是象极了在下某位亲人……”

那少女展颜一笑,丰润白皙的脸上露出两个小酒,向张伟答道:“听阿斌说起过,我是象你的十三姨,嘻嘻,你不妨叫一声来听听,没准我听你叫的好听了,便认了这个亲戚。”

张伟大是尴尬,又不好明说那十三姨并非自已的十三姨,见周全斌也笑嘻嘻站在一边,想起他胆敢出卖自已,又这么久才携美而回,听那少女语气与他极是亲热,张伟心中泛酸,向周全斌冷冷说道:“全斌,到也不必让你跪,现在与我进去说说这几个月你干了些什么,若是你胆敢出去浪荡,我决计不轻饶你。”

周全斌见张伟如此说话,到也不慌不忙,向张伟一笑道:“全斌怎敢,爷先进去宽衣,全斌还有几位朋友要介绍给您。”

张伟从鼻子里嗯了一声,向那少女略一点头,便自先向内院而去。隐约间听那少女对周全斌说道:“怎地他如此小气,这么对你,好神气么……”

张伟心里一阵郁闷,怏怏不乐的回房宽衣去了。因一会还要见客,到也不便换上短衣,将湿衣去了,仍是穿了一身月白绸衫出来,脚踏一双木屐,手持折扇,向会客的正厅而去。还未见门,张伟便听到熟悉的英文对话声,心头到是一阵激动,自从回来没有美国大片看,这南洋的英国人又极少,只是这些洋鬼子的对话极其绅士,张伟熟悉的那些:***、***之类的粗口并未出现,到是值得大大的遗憾一番。

因此番周全斌带因的皆是洋人,飞骑右卫到也不敢怠慢,房内房外都布置了不少人手,若是那洋人心怀不轨,若是张伟一声令下,便可用绣春刀将这伙红毛鬼尽数砍翻。

张伟见张瑞亲自侍立在房门外,手操腰刀如临大敌,到是觉得好笑,向张瑞道:“你也忒小心了,他们敢来这台湾便肯定不敢心怀恶意,不然的话,这四面都是海水,他们便是有什么不利于我的举动,到时候却往哪儿逃?更何况是全斌带来的,更可放心。”

张瑞板脸一笑,道:“这属下可不敢管,您的安全在我身上,若是疏忽了,这一百多斤只怕也不够剐的。”

张伟听了到也不好再勉强他,只在他肩上轻拍两下便推门入房,因雨天天色晦暗,这房内到是点了不少油灯,比外面明亮的多,张伟乍一见门,到是迷了一下眼。待停下脚步定一定神,方发现这房内或坐或立整整十几个英国鬼子,见张伙进来,一时都停了交谈,只待张伟说话。

张伟的英文自大学毕业后尽数还给了老师,认认单词他还行,若让他用英文会话,还是藏拙的好。当下挤出一丝笑容,向诸鬼子环视点头,然后径直走到厅内左首椅子上坐下,笑着对周全斌说道:“全斌,你带回的这些朋友,可都懂中国话么?”

周全斌却没有坐,见张伟坐了,自去侍立在他身后,听得张伟问话,乃躬身答道:“爷,他们都听不懂咱们的话,不过有这位艾丽丝小姐在,她是这些洋人带来的翻译,您有什么话,她自然会翻译的。”

张伟自此方知那女孩名叫艾丽丝,心下诧异:“怎地她又懂汉语,又通晓英文,还取了洋名,看她的衣着打扮,也是洋气的紧,莫不成现下英国便有华侨居住了?”

见那艾丽丝正坐在自已对面,睁着大眼四处张望,显是对这纯粹的中国富贵人家的陈设很是好奇,张伟咳了一声,道:“艾丽丝小姐,请问贵上来此,有何贵干哪?”

那艾丽丝听得张伟发问,方回转头来,张着大眼向张伟道:“我们是阿斌请来的呀……”

周全斌在张伟身后笑道:“爷,是我没有说清楚。这些洋人,是来帮咱们打造武器的,他们还说,想和咱们贸易。”

“喔,怎么个贸易法呢?”

张伟一听说对面的英国人要与自已开展贸易,脑海里顿时浮现出清末时鸦片战争时中国受尽英国欺辱,被迫签订《南京条约》的场景,他表面上是不露声色,心里却道:“今儿只要这些英国人敢提半个鸦片字眼,爷爷立刻命人全数砍翻了你们。除了这美貌小妞儿,一个也别想活了。”

周全斌笑道:“这些洋人想购买咱们的土产,也想买给咱们印度的香料等物,还想卖给咱们枪支弹药,大炮战船,只要是咱们想要的,他们都能和咱们贸易。还有,他们可以免费教给咱们技术,也能提供他们国内熟练的工匠……还能提供军官帮咱们训练军队。”

“喔,是么?他们会如此好心,没有什么附加条款么?”

“这个……”

第50章 和谈(三)第2章 获救第48章 灭郑(七)第12章 安身(上)第55章 偷袭(五)第64章 关宁(八)第70章 决战(十三)第49章 镇倭(十一)第73章 南洋(一)第67章 激战(五)第66章 北伐(一)第73章 南洋(十二)第60章 鼎革(十七)第69章 相峙(七)第47章 辽东(一)第58章 吕宋(七)第11章 北港(上)第60章 鼎革(十二)第47章 辽东(七)第71章 定鼎(五)第14章 情动(下)第57章 试探(五)第62章 江南(一)第62章 江南(五)第12章 安身(下)第72章 法度(一)第9章 争拗(下)第5章 初会(上)第32章 坚船第60章 鼎革(二十)第45章 设县(上)第23章 阅兵(下)第14章 情动(上)第66章 北伐(六)第26章 乱局(上)第70章 决战(十四)第35章 兵制(上)第1章 回到明末第25章 宗族(上)第57章 试探(一)第67章 激战(七)第9章 争拗(下)第25章 宗族(上)第65章 治平(十)第35章 兵制(上)第61章 伐明(五)第60章 鼎革四第65章 治平(一)第70章 决战(九)第45章 设县(上)第73章 南洋(一)第8章 宴客(上)第47章 辽东(二)第49章 镇倭(五)第63章 倭乱(五)第49章 镇倭(三)第1章 回到明末第64章 关宁(十)第51章 骑射(四)第60章 鼎革(十七)第71章 定鼎(六)第43章 攻城(中)第73章 南洋(八)第30章 械斗(中)第39章 贿赂(上)第61章 伐明(二)第66章 北伐(五)第61章 伐明(七)第60章 鼎革六第62章 江南(四)第73章 南洋(十)第65章 治平(二)第43章 攻城(上)第66章 北伐(八)第43章 攻城(下)第63章 倭乱(九)第58章 吕宋(五)第32章 坚船第69章 相峙(七)第54章 反间(三)第29章 官学(中)第67章 激战(八)第61章 伐明(九)第60章 鼎革(二十一)第71章 定鼎(二)第60章 鼎革三第70章 决战(十六)第15章 卧龙(下)第11章 北港(上)第70章 决战(四)第3章 出海第16章 绑架(下)第11章 北港(下)第12章 安身(下)第58章 吕宋(七)第64章 关宁(六)第63章 倭乱(一)第6章 结交(下)第64章 关宁(八)第15章 卧龙(上)
第50章 和谈(三)第2章 获救第48章 灭郑(七)第12章 安身(上)第55章 偷袭(五)第64章 关宁(八)第70章 决战(十三)第49章 镇倭(十一)第73章 南洋(一)第67章 激战(五)第66章 北伐(一)第73章 南洋(十二)第60章 鼎革(十七)第69章 相峙(七)第47章 辽东(一)第58章 吕宋(七)第11章 北港(上)第60章 鼎革(十二)第47章 辽东(七)第71章 定鼎(五)第14章 情动(下)第57章 试探(五)第62章 江南(一)第62章 江南(五)第12章 安身(下)第72章 法度(一)第9章 争拗(下)第5章 初会(上)第32章 坚船第60章 鼎革(二十)第45章 设县(上)第23章 阅兵(下)第14章 情动(上)第66章 北伐(六)第26章 乱局(上)第70章 决战(十四)第35章 兵制(上)第1章 回到明末第25章 宗族(上)第57章 试探(一)第67章 激战(七)第9章 争拗(下)第25章 宗族(上)第65章 治平(十)第35章 兵制(上)第61章 伐明(五)第60章 鼎革四第65章 治平(一)第70章 决战(九)第45章 设县(上)第73章 南洋(一)第8章 宴客(上)第47章 辽东(二)第49章 镇倭(五)第63章 倭乱(五)第49章 镇倭(三)第1章 回到明末第64章 关宁(十)第51章 骑射(四)第60章 鼎革(十七)第71章 定鼎(六)第43章 攻城(中)第73章 南洋(八)第30章 械斗(中)第39章 贿赂(上)第61章 伐明(二)第66章 北伐(五)第61章 伐明(七)第60章 鼎革六第62章 江南(四)第73章 南洋(十)第65章 治平(二)第43章 攻城(上)第66章 北伐(八)第43章 攻城(下)第63章 倭乱(九)第58章 吕宋(五)第32章 坚船第69章 相峙(七)第54章 反间(三)第29章 官学(中)第67章 激战(八)第61章 伐明(九)第60章 鼎革(二十一)第71章 定鼎(二)第60章 鼎革三第70章 决战(十六)第15章 卧龙(下)第11章 北港(上)第70章 决战(四)第3章 出海第16章 绑架(下)第11章 北港(下)第12章 安身(下)第58章 吕宋(七)第64章 关宁(六)第63章 倭乱(一)第6章 结交(下)第64章 关宁(八)第15章 卧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