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这大明是朕的!

廷杖是大明天子处罚大臣的特殊刑罚,明律中没有涉及廷杖的规定,然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始,就时常在殿廷和午门等处,着太监监刑,锦衣卫行刑,对那些触怒天威的大臣施以笞杖。

轻者血肉模糊,重者立葬杖下。

‘移宫风波造成的影响,还远远没有结束!’

坐于龙撵的朱由校,没理会干清门传来的声响,目光望向干清宫,‘方从哲这位内阁首辅,在大行皇帝朱常洛驾崩前后,种种优柔寡断的表现,算是让自己身陷被动境遇,以致东林党频频掌握优势。

面对日益复杂的朝局变幻,让外朝的齐楚浙党等派,以及无党派大臣,面对势起的东林党,采取的多是观望态度。

政治无对错,纵使方从哲这位内阁首辅,的确该下台,但绝不能这么快!

时下想要动东林党的人,没有主观优势何其难。

既然是这种局面,那就先立威,廷杖起,骂名必出,朕就是要拿外朝的郑党余孽,先震慑下其他派系!’

朱由校比谁都清楚,廷杖代表的特殊含义。

大明历朝天子御极,在文官群体之中,就时常会有上疏戳天子肺管子,求着廷杖,不打还不行,殊不知在午门打顿板子,只要不死,名望蹭蹭往上涨,就算死了,清名也必流传史料。

论及养望的手段,谁能玩得过文官群体?

时值泰昌、天启两朝交替之际,外朝除了东林党、齐楚浙党等派以外,还有过往依附郑贵妃的党羽!

不止是外朝,纵使是当下的内廷,也有不少依附郑贵妃的太监宦官。

李选侍被‘请’出干清宫,迁于哕鸾宫才几日,就发生走水这种特情,要说背后没有阴谋,朱由校绝不相信!

万历朝的国本之争闹得多凶,深得万历帝宠爱的郑贵妃,想让自己的儿子册封为东宫太子,为此闹出多少风波,即便福王朱常洵最终还是就藩,郑贵妃心底就真绝了那想法?

不见得吧!

一桩致新君朱常洛驾崩的红丸案,扑朔迷离的地方太多,牵扯到内廷和外朝,事实真相到底如何,这是谁都说不准的事情。

现阶段的大明权力中枢,可谓是乱成一团麻,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何解开这团乱麻,不影响到大明地方秩序,尤其不能影响到辽地稳定,是朱由校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一旦党争乱象,影响到辽地稳定,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皇爷,老奴斗胆进谏。”

龙撵刚停至干清宫外,随驾的司礼太监王安,低首朝朱由校作揖,“皇爷追思大行皇帝实乃至孝,可时下所处朝局不稳,皇爷罢朝……”

“你来。”

王安话还没有说完,朱由校伸手示意。

嗯?

王安心生疑虑,皇爷这是听进去劝了?

经历过万历朝那段惊心动魄的特殊时期,王安比谁都要清楚,天子罢朝这对外朝产生的影响有多大。

只怕今日早朝结束,势必会有大批规谏奏疏,经通政司呈递到御前。

想着这些的王安,手持拂尘,低首走近龙撵前。

啪!!

还没容王安站稳,清脆的耳光声响起。

王安被打的眼冒金星,整个人都傻了。

随驾的其他太监宦官,一个个心里大骇,跟着就跪倒在地上。

“你这个司礼监秉笔太监,该操心的事情不操,不该操心的事情却操起来了。

看着被打蒙的王安,朱由校冷冷道:“朕为何罢朝,你心里难道不清楚?哕鸾宫走水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事先就一点不知情?皇祖父和皇考国丧尚未结束,宫里就出现这等事情,你想叫朕置于何地?”

王安扑通就跪在地上。

“朕与李选侍的关系到底如何,外朝或许有不知晓的,你此前常伴在皇考身边,难道还不清楚?” wωω_ тTk дn_ ¢ ○

朱由校继续道:“王大伴,你是不是觉得皇考生前宠信你,就可以替朕做主了?朕做任何决断,事先还要先向你禀明啊!!”

“老奴不敢!!”

王安闻言色变,跪地叩首道:“老奴从没有这么想过,皇爷明鉴啊,老奴对皇爷……”

“那就即刻领着司礼监的人,去给朕到午门监刑。”

朱由校呵斥道:“这两日,外朝谁欲借哕鸾宫走水一事,妄图搅浑朝局,坏朕之名,全都给朕逮于午门,此事办不好,王大伴,你就一直待在午门,不必再回干清宫了。”

“老奴遵旨!”

王安当即应道。

朱由校没理会王安,起身朝东暖阁走去,独留惊惧的王安跪在地上。

身边没有心腹太监可以驱使,想要在外朝立威,就必须要用王安,而想让王安听旨做事,就必须捏准他的命门。

但王安必须死,身为内廷司礼太监,却与外朝东林党人私交甚密,不除掉此人,那内廷有任何动静,外朝就会在最短的时间知晓。

好戏才刚开始。

回到东暖阁的朱由校,就听见殿外的脚步声不绝,脸上露出一抹淡笑,旋即眸中掠过冷芒。

七日内要将内廷彻底清理干净!

朱由校坐到龙椅上,思索着当下处境,短暂罢朝无碍,还能以孝之名搪塞,时间久了,容易生出别的事端。

时下东林党势起太盛,在京为官的那帮不算,此前或被罢免,或下野,多数都在筹备进京,甚至已在赴京的途中,一旦这批东林党人进京,围绕‘倒方’的政治攻势必然发起!

内阁首辅空缺下来,东林党必然进行廷推。

想要有效干预外朝事,前提是内廷要干净。

万历帝遗留的太监班底,郑贵妃一系太监班底,泰昌帝遗留的太监班底,一个都不能留在内廷,否则漏成筛子的内廷,势必会被外朝文官群体掌握动向,那还怎么玩?

“校哥儿~”

不知过了多久,空荡荡的东暖阁内,响起一道声音。

沉思的朱由校循声望去,却见一着孝服的妇人,眉宇间露着胆怯走进殿内。

要想俏,一身孝。

朱由校暗叹一声,看向走来的妇人,“乳媪,人带来了吗?”

来者正是客氏。

“带来了。”

客氏忙点头道:“奴婢特意等您摆驾干清门,才去将他领来,眼下就在西暖阁待着。”

“让他直接过来吧。”

朱由校起身朝客氏走去,“乳媪,你持此玉佩即刻离宫,去寻一人进宫见朕,切记,莫从午门出……”

朱由校摘下所系玉佩,递到客氏的手里,随后附耳低声交代几句。

内心紧张的客氏频频点头,生怕漏听什么,然那双玉峰抖动,体香环绕鼻尖,让朱由校眉头微蹙。

难怪天启帝要留客氏在宫,更敕封为奉圣夫人,这谁能受得了啊。

待局势明朗后,客氏必须离宫。

看着客氏离去的背影,朱由校双眼微眯,内廷必须铁板一块,外妇常待宫中,对内廷绝非好事。

不过像此等想法,眼下朱由校绝不能提。

他是高高在上的大明天子不假,可同样也是孤家寡人。

身边是聚着大批人,张口皇爷,闭口皇爷,看起来都很忠诚,可是他说的话,究竟有多少人愿意绝对服从,却是耐人寻味的。

他这个皇帝当的,就像吉祥物一样,只要能好好活着,别再闹一出驾崩,至于别的,最好什么都别插手。

这他娘的不成傀儡皇帝了?!

“罪奴李进忠…拜见皇爷。”

带着惊惧的声音响起,让朱由校收敛心神,眼眸盯向跪地膝行的李进忠。

穿素服的李进忠脏兮兮的,额头、手腕等处沾着鲜血,所穿素服有很多破口,一看此前的处境就不好过。

只是这身体上的疼痛,却抵不过内心的惶恐难安。

朱由校负手而立,神情看不出喜悲,俯瞰着李进忠,“当初在干清宫时,可曾想过会有今日?”

“皇爷,奴婢知罪了。”

李进忠心下一颤,发疯般的磕头认罪,冲朱由校大喊道。

“就只有这一句吗?”

见李进忠这般,朱由校生出失望。

难怪在原有的历史轨迹上,魏忠贤在天启朝初期,凭借与客氏的关系,虽说在内廷逐步崛起,哪怕攀附到他身边的阉党增多,却也斗不过东林党,甚至多次想跟东林党和解,只可惜东林党内部诸派多数不愿意,非要整倒魏忠贤,将魏忠贤逼到了死角,面对此等形势,迫使魏忠贤下定决心,动用厂卫势力,调遣攀附的阉党成员,炮制一桩桩要案,不讲武德的逮捕东林党人,终将势起的东林党打压下来。

“皇爷!奴婢从没有僭越之心,当初在干清宫时,奴婢担忧皇爷的安危,奈何李选侍跋扈,所以奴婢才……”

听出不满的李进忠,内心是愈发紧张,他比谁都要清楚,要是今日不能让天子消怒,他必死无疑!

‘还算有些机敏。’

看着不断磕头的李进忠,朱由校表面没有变化,心里却生出笑意。

知道将自己此前在干清宫的行为,推到李选侍的身上,这也算给自己争取到些许优势。

“朕是该叫你李进忠呢?还是叫你魏进忠呢?”

看着匍匐跪地的李进忠,朱由校走上前,脚踩在李进忠的手掌上,语气淡漠道。

李进忠如遭雷击。

这个秘密天子怎会知晓?!

即便是和他拜把子的魏朝都不知。

当初在肃宁老家混不下去,无意间听闻进宫做太监有前程,遂选择自阉,改了姓名,辗转进宫,只是宫里的生活,根本就不像当初想的那么简单,不是谁都能做太监的……

“怎么不说话了?”

朱由校脚下用力,踩的李进忠冷汗直冒,却不敢发出声响,“你可知晓,在今日的早朝上,朕廷杖了一批人,哕鸾宫走水了。”

“!!!”

李进忠心下大骇,恐惧在他心底生出,李选侍所住哕鸾宫走水,此事他不知晓,处在此等特殊时局,好端端的,内廷怎会出现这等事?

偏偏还是哕鸾宫!

“李进忠这个名,朕不喜欢。”

见李进忠不言,朱由校冷冷道:“以后就改回原姓吧,赐名忠贤,过去的种种朕就暂不追究,不过有句话,朕希望你刻在心里,在这紫禁城里,朕给的才是你们的,朕不给你们不能抢,朕既然能给你们,让你们改命,同样也能收回!

持此名单,去寻李永贞协助你,给朕从快掌控御马监,做不好或出任何差错,你就自裁谢罪吧。”

言罢,朱由校从袖口取出一份名单,丢到了魏忠贤的面前。

心生惊意的魏忠贤,慌忙间捡起那份名单,脸上写满不可置信。

他能活了!

他不用死了!

“奴婢叩谢天恩!”

越想越激动的魏忠贤, 忙磕头谢恩。

想要制衡住朝堂,就要先掌控内廷。

内廷不稳,连自身安全都没有保证,谈什么制衡朝堂?

朱由校比谁都清楚,一位克继大统的新君,如果敢做任何出格之举,尤其是外朝的文官群体独大,且没有后宫摄政的时期,反而是最虚弱的。

“这块玉佩你带上,去御马监赴任掌印太监一职。”朱由校解下玉佩,丢到魏忠贤的身上,冷冷道。

“奴婢遵旨!”

魏忠贤僵硬着身子,生怕玉佩摔下,缓缓叩首应道。

大行皇帝朱常洛御极登基之初,出于稳定内廷、安抚郑贵妃一系的考虑,除了在司礼监安插心腹太监外,尚未对御马监等处进行调整,御极之初有很多事情要处置,使得朱常洛一直都没来得及调整内廷,以至于后续频生状况,也造成当下的内廷格局,其实是很混乱的,这也给了朱由校难得的机会。

将王安从御前暂时支开,让他领着司礼监那帮人负责廷杖之事,这是朱由校抢出的机会。

御马监不能掌控在手,则清理内廷就是空谈。

敲打魏忠贤倒是次要的,让魏忠贤心生敬畏,尽快聚拢起他挑选的那帮太监,将御马监掌控在手才最重要。

御极登基前发生的种种,朱由校已经无法更改,包括那份昭告天下的即位诏,倘若想逐步化被动为主动,朱由校必须以快打慢,将为数不多的优势能发挥到极致,御马监就是个开始!

第338章 财源滚滚第332章 重大变革第190章 愿天下大同第317章 直隶之乱(3)第86章 辽局(3)第131章 钱公高见第155章 富可敌国第162章 漕粮也敢动?第26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338章 财源滚滚第177章 卒要有卒的觉悟第251章 祖制?那就辩法吧!第124章 天启(4)第129章 辽东无战事第135章 午门叩阙第191章 擎天一柱第60章 洪承畴挥拳,袁可立舞剑第201章 战鼓擂第322章 裂变第303章 反对!第349章 新世界(4)第225章 叶向高进京第22章 召见第90章 杀一儆第298章 集约发展(3)第342章 万民歌颂第329章 论功行赏第216章 杀!杀!杀!第98章 白杆抄家,威武之师第296章 集约发展(1)第80章 思变(4)第207章 天子大婚第302章 财相出手第292章 体统能当饭吃?第328章 无题第319章 粉墨登场第97章 君威第178章 杀他个朗朗乾坤第338章 财源滚滚第67章 对辽战略第78章 思变(2)第157章 意外惊喜第229章 独夫!暴君!第106章 御前廷议第67章 对辽战略第108章 廷推(2)第324章 衣冠禽兽第106章 御前廷议第273章 盐法侍郎第282章 自负盈亏第105章 变数第366章 联合缉私第26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294章 韩爌怕了第177章 卒要有卒的觉悟第94章 勋卫扬威第243章 惊满朝第309章 杨涟之怒第164章 给朕查!第364章 廉政蓄势第209章 敲打与拉拢第175章 拔脓第58章 银号第353章 武运昌隆第150章 打得一拳开第223章 剑指鸦鹘关第147章 西苑聚将第34章 谏臣杨涟第161章 整军出海第146章 黑!真黑!!第312章 津门变局(3)第2章 朝会暗涌第332章 重大变革第121章 天启(1)第286章 少府举债第77章 思变(1)第56章 罢职夺籍!第294章 韩爌怕了第123章 天启(3)第153章 京城之动第152章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第89章 敢为天下先第102章 重整陵卫第214章 行路难(3)第238章 后宫(1)第61章 君臣做戏第27章 大朝会(1)第345章 诸院第237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第355章 风起于川第139章 铁案第132章 山东巡抚第10章 国事堪忧第111章 蓟辽总督第125章 天启(5)第198章 这就是政治第259章 文斗(3)第356章 敢叛必镇!第114章 造个阉党
第338章 财源滚滚第332章 重大变革第190章 愿天下大同第317章 直隶之乱(3)第86章 辽局(3)第131章 钱公高见第155章 富可敌国第162章 漕粮也敢动?第26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338章 财源滚滚第177章 卒要有卒的觉悟第251章 祖制?那就辩法吧!第124章 天启(4)第129章 辽东无战事第135章 午门叩阙第191章 擎天一柱第60章 洪承畴挥拳,袁可立舞剑第201章 战鼓擂第322章 裂变第303章 反对!第349章 新世界(4)第225章 叶向高进京第22章 召见第90章 杀一儆第298章 集约发展(3)第342章 万民歌颂第329章 论功行赏第216章 杀!杀!杀!第98章 白杆抄家,威武之师第296章 集约发展(1)第80章 思变(4)第207章 天子大婚第302章 财相出手第292章 体统能当饭吃?第328章 无题第319章 粉墨登场第97章 君威第178章 杀他个朗朗乾坤第338章 财源滚滚第67章 对辽战略第78章 思变(2)第157章 意外惊喜第229章 独夫!暴君!第106章 御前廷议第67章 对辽战略第108章 廷推(2)第324章 衣冠禽兽第106章 御前廷议第273章 盐法侍郎第282章 自负盈亏第105章 变数第366章 联合缉私第26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294章 韩爌怕了第177章 卒要有卒的觉悟第94章 勋卫扬威第243章 惊满朝第309章 杨涟之怒第164章 给朕查!第364章 廉政蓄势第209章 敲打与拉拢第175章 拔脓第58章 银号第353章 武运昌隆第150章 打得一拳开第223章 剑指鸦鹘关第147章 西苑聚将第34章 谏臣杨涟第161章 整军出海第146章 黑!真黑!!第312章 津门变局(3)第2章 朝会暗涌第332章 重大变革第121章 天启(1)第286章 少府举债第77章 思变(1)第56章 罢职夺籍!第294章 韩爌怕了第123章 天启(3)第153章 京城之动第152章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第89章 敢为天下先第102章 重整陵卫第214章 行路难(3)第238章 后宫(1)第61章 君臣做戏第27章 大朝会(1)第345章 诸院第237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第355章 风起于川第139章 铁案第132章 山东巡抚第10章 国事堪忧第111章 蓟辽总督第125章 天启(5)第198章 这就是政治第259章 文斗(3)第356章 敢叛必镇!第114章 造个阉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