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 土地纠纷

大明地师228 土地纠纷

“改之啊,近日诸事顺利否?”

在淮安府署的二堂,韩文坐在上首的位置上,拿腔作势地对苏昊问道。苏昊坐在他的下首,在苏昊的对面,是刚刚来到淮安府的韩文的师爷方孟缙,他和苏昊也是老熟人了。

“一切都顺利。”苏昊道,“潘总督对于我提出的治河方略颇为欣赏,独文他们已经拿出了一个引淮穿黄的方案,就等着黄河封冻之后,开始动工。此项工程若能圆满完成,洪泽湖水位可以下降一丈以上,淮安府百万黎民就不用再头顶着一盆水过日子了。”

“太好了,此事若能做成,上游的泗州、凤阳各府也能免去淮河泛滥之厄,这可是造福于数百万人之事啊。”韩文感慨道。

苏昊道:“此工程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推敲,熊经历和独文、经兮他们现在都在夜以继日地忙碌,我想,最终完成这项工程,应当不成问题。”

“唉,这淮河泛滥,给淮安、泗州各府的百姓带来的苦难实在是太多了。可恶的是,那些豪强还在趁灾打劫。本府到任不过区区数月,接到的有关这方面纠纷的状子,已经是数以百计了。有些案子,本府明明知道苦主有冤情,但却没有办法替他们申冤,实在是有负圣恩啊。”韩文说道,说这些话的时候,他的眼神似乎不经意地向苏昊瞥了一下,就等着看苏昊有没有这方面的悟性了。

苏昊注意到了韩文的暗示,他坐正身体,问道:“府尊,不知这些案子是什么情况,学生或许能够助府尊一臂之力。”

韩文呵呵地笑了起来,他等的就是苏昊这句话。自从认识苏昊以来。韩文各方面都很顺心,官职更是一下子就从七品升到了四品,这是他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他在心里已经把苏昊当成了自己的福星,所以遇到事情就想着苏昊或许能够帮自己一下。

“近日有几个案子,都是涉及到豪强仗势强占农家田地的。方师爷,你去把卷宗拿来给改之看看。”韩文扭头对方孟缙说道。

方孟缙应了一声,起身出去了。不一会,他就拿着几卷材料回来了。他把材料递到苏昊面前,说道:“这些都是在下面几个县审过的案子。县里判的是原告败诉,这些原告不服,又把状子递到府衙来了。”

苏昊接过这些材料,认真地翻看了一番,不由得也皱起了眉头。

这些案子。发生在淮安府下属的清河、盐城、安东等县,各个案子的当事人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关联。但这些案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豪强地主强占农民田地,而县衙却以没有证据为名,拒绝替农民讨还公道。

原来,私人的田地都是有地契作为凭证的。这些地契在业主手上有一份,官府手上也有一份。一旦发生土地产权纠纷的时候。业主可以拿着地契去找官府要求主持公道,官府根据手中掌握的地契来判定某一块田地的归属。这种处理土地纠纷的方法,在中国历史上已经采用多年,是大家都能够接受的。

然而。当年的地契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地契上对于土地位置的界定,必须借助于当地的一些醒目标志物,比如说东至什么河。西至什么坡之类,这样打官司的时候才能定位。如果这些标志物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地契就成了一纸糊涂账。到时候如果有人把划分地界的石碑挪个位置,业主说理都找不到地方。

韩文接到的这些官司,就是这种情况。由于淮河泛滥,下游各县都受到波及,许多小河流被泥沙淤积填埋掉了,有些原本是平地的地方,却变成了河流。洪水来临的时候,许多农民都举家逃难去了,等到洪水退去,这些人返回家园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田地已经被并入了豪强地主家的地界,自己手上空有一纸地契,却无法收回属于自己的土地。

在这种情况下,失地农民当然会选择向官府告状,要求官府替自己讨回土地。官府的衙役们拿着地契前往事主所指示的地方,却找不到地契上所指明的标志物,所以无法作出判断,只能是维持现状,让事主自己去找证据来证明自家土地的位置。

从拥有几亩薄田,变成一无所有,农民们当然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在县衙里无法打赢官司,他们便涌向淮安府,寄希望于府衙能够替他们主持公道。这些天,韩文天天都要接到这种状纸。这些农民反正也是无家可归了,索性就拖儿带女地坐在府署门外,一边乞讨,一边等着青天大老爷给他们做主。

“以府尊之见,这些农民都是有冤屈的吗?”苏昊放下卷宗,对韩文问道。

韩文道:“我看过他们的地契了,都是真的,所以他们的冤屈肯定是真的。只是,他们声称豪强地主所占的田地就是他们原来的田地,此事却不好判定。下面那些县衙判案,也是这个道理,我身为知府,也很难抓住他们的什么把柄。”

“方师爷,你看呢?”苏昊又对方孟缙问道。

方孟缙道:“此事其实是很清楚的,趁洪水泛滥之机私移界碑,借以强占他人田地,这种案子并不少见。在这些案子里面,可能有个别一两桩是农家自己找不着自己的田地了,或者田地被水所毁,无法耕作,所以想趁乱侵占他人的田地来弥补,这种刁民也是有的。不过,以老夫的判断,剩下的绝大多数都是官绅勾结,让无权无势的百姓吃哑巴亏。”

“方师爷确信吗?官员之腐败竟至于斯?”苏昊追问道,下面这些地方官可都是韩文的下属,方孟缙这样说,相当于把韩文的手下一竿子全打了。

方孟缙道:“洪水冲毁标志物,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但如果官府有意替农民做主,多找一些乡老了解一下情况,恢复原来的地界还是能够做到的。这些官员、吏役们互相推诿。其中必是得了豪强的好处。改之,你对官场之事了解太少,这种事情实在是太普遍了。”

韩文轻轻咳嗽一声,插话道:“方师爷,也不可一概而论吧,我大明官场还是有一些清官的。”

“那是,那是,要不我大明如何能够承平至今呢?”方孟缙连忙改口,他知道这只是韩文在苏昊面前说的官话。在私底下,韩文也经常哀叹官场上无官不贪的。

韩文转头对苏昊说道:“话又说回来,着落到这淮安府,这吏治确有些崩坏,本府到任几个月。对此已经深有感触了。淮安府天灾不断,官吏们很难做出政绩。没有政绩,就很难升迁。没有升迁的机会了,自然就会琢磨一些歪门邪道的事情。这一节,改之能够领悟吧?”

“我明白了。”苏昊点点头说道,他拍了拍手边那些卷宗,问道:“府尊。你打算如何处置这些纠纷,学生又能够做些什么呢?”

韩文道:“我身为一府之尊,替治下黎民做主,乃是本分。这些案子既然已经告到本府面前了。本府自然是要管一管的。非但要管,本府还要还这些百姓以公道,若让本府查出下面州县官吏有贪赃枉法之事,决不会轻饶。”

“嗯嗯。这是应该的。”苏昊敷衍着应道。韩文刚才还说吏治崩坏,他深有感触。现在又说什么“若让本府查出”,要查他早就查了,还会等到现在。大明官场上的官员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韩文不过是一个刚刚提拔起来的知府,没什么根基,如果聪明的话,他是根本不可能去大规模整治下属官吏的。

韩文刚才那番话,也的确只是表明一个态度和决心而已,自己也没有当真。说完这些,他继续说道:“当然,查处官吏腐败,也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当务之急,是要想办法归还那些农民的田地,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现在淮安城里满是流民,万一有不法之徒借机煽动,可是会酿成大乱的。”

“可是,州县官府都无法确定这些土地的归属,府尊又有什么好办法呢?”苏昊问道。

方孟缙说道:“别人办不到的事情,改之,你是有办法办到的。你手上不是有一个勘舆营吗,这勘舆测绘之事,是你的长项。东翁的意思,是想请你出手,到各乡各村去做田地清丈,顺便就把这土地纠纷给解决了。”

“这……学生是不是有些越级了?”苏昊迟疑道。

韩文道:“改之,你只要说你有没有把握办成此事,至于是不是你份内的事情,本府来协调就是。潘总督在此处治河,也是为了这百万黎民的生计,我想他会应允的。再说,你刚才说起淮河穿黄入海,也要在我淮安府开掘入海河道吧?事先做些河道的勘测,难道不是你份内之事?”

“呃……府尊所言有理。”苏昊认输了。其实他在听了韩文说的情况之后,也有几分想出手帮一帮这些可怜的失地农民的意思,只是犹豫于自己是否有这个资格。现在听韩文这样说,他觉得也无法推辞了。治河是为了百姓,土地清丈也是为了百姓,两件事并不冲突。

韩文见苏昊点头了,便高兴地说道:“那好,改之,你先回去做些准备,挑些得力的人手出来,准备到各州县去清丈田地。我先向州县行一个文,就说府衙要派员去解决这些纠纷,让他们配合。等和下面的州县联系好之后,你就可以出发了。”

“谨遵府尊安排。”苏昊应道。

“你要多带些人,下面有些豪强没准会恃强对抗,你若是手边没有几个人手,只怕会吃亏的。”韩文又叮嘱道。

苏昊道:“府尊请放心吧,学生心里有数。”

“我对你苏改之,倒一向是很放心的。”韩文说道。说完这些正事,他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然后似乎是不经意地说道:“小女前几日已经随方师爷一起到了淮安,改之,你不是说还有事要她帮忙的吗?”

“帮忙?”苏昊有些糊涂,他今天过来,正是得到了有关韩倩已经到淮安的消息,但他从来没有说过要韩倩帮自己什么忙啊。不过,他也仅仅是一愣,旋即就明白过来了,连忙笑着说道:“正是,正是。学生近日扩编勘舆营,绣工这边也添了不少人手。韩小姐绣功出众,学生的绣工队正是韩小姐一手培训出来的。所以学生斗胆想请府尊允许,让韩小姐抽空到我勘舆营去指点一下绣工队。”

“这是正事,本府岂能不允?”韩文捻着胡子,故作矜持地说道,“改之啊,小女就在后衙,你有事就当面去跟她说吧。”

“多谢府尊。”苏昊站起身,恭恭敬敬地向自己的准岳父鞠了一躬。

085 手艺人352 冲营069 体制问题225 苏氏治河方略367 要不要出兵244 汉奸通译386 混入大营287 汝宁科学院401 海洋的召唤167 通风报信432 另一个大明大结局154 宣示武力055 赏金423 占地盘168 自吹自擂150 摊上事了212 工业园区221 靠山152 盯梢350 新的条件195 有恃无恐035 韩氏省柴灶378 大营丢失248 赐婚246 万历视察050 谈论火器325 采煤016 点拨328 玻璃工厂306 现场审案080 五十顷中田432 另一个大明大结局284 众目睽睽302 土地问题263 侍读学士021 收了个小弟122 接骨024 迸发王八之气384 初遇挫败239 穷寇勿追015 工房师爷146 樵舍驿075 硐头292 收网032 技术痴吴达409 顿悟301 各使狠招145 王尚书286 子弟兵285 官兵进村340 火器专家035 韩氏省柴灶079 赵员外356 狂妄的李如松199 深度合作136 献宝044 工程测量169 献矿388 谣言四起273 崇王世子134 两个办法028 改之167 通风报信306 现场审案213 荣升工部主事070 交保护费379 死亡山谷333 推波助澜087 价值连城的配方323 塞上江南021 收了个小弟367 要不要出兵067 戴奇调停292 收网228 土地纠纷372 哈斯乌拉199 深度合作322 不打不相识370 云集边城326 宁陕路上060 马玉的抉择284 众目睽睽155 黄雀在后391 唇枪舌剑395 摆平着力兔102 仗义半从屠狗辈289 豪赌127 防身利器345 论功行赏038 两个井位176 清风道观088 倾囊相授414 俘虏出逃322 不打不相识393 说服143 兵部主事091 苏昊的事业432 另一个大明大结局219 绣工队172 合法身份
085 手艺人352 冲营069 体制问题225 苏氏治河方略367 要不要出兵244 汉奸通译386 混入大营287 汝宁科学院401 海洋的召唤167 通风报信432 另一个大明大结局154 宣示武力055 赏金423 占地盘168 自吹自擂150 摊上事了212 工业园区221 靠山152 盯梢350 新的条件195 有恃无恐035 韩氏省柴灶378 大营丢失248 赐婚246 万历视察050 谈论火器325 采煤016 点拨328 玻璃工厂306 现场审案080 五十顷中田432 另一个大明大结局284 众目睽睽302 土地问题263 侍读学士021 收了个小弟122 接骨024 迸发王八之气384 初遇挫败239 穷寇勿追015 工房师爷146 樵舍驿075 硐头292 收网032 技术痴吴达409 顿悟301 各使狠招145 王尚书286 子弟兵285 官兵进村340 火器专家035 韩氏省柴灶079 赵员外356 狂妄的李如松199 深度合作136 献宝044 工程测量169 献矿388 谣言四起273 崇王世子134 两个办法028 改之167 通风报信306 现场审案213 荣升工部主事070 交保护费379 死亡山谷333 推波助澜087 价值连城的配方323 塞上江南021 收了个小弟367 要不要出兵067 戴奇调停292 收网228 土地纠纷372 哈斯乌拉199 深度合作322 不打不相识370 云集边城326 宁陕路上060 马玉的抉择284 众目睽睽155 黄雀在后391 唇枪舌剑395 摆平着力兔102 仗义半从屠狗辈289 豪赌127 防身利器345 论功行赏038 两个井位176 清风道观088 倾囊相授414 俘虏出逃322 不打不相识393 说服143 兵部主事091 苏昊的事业432 另一个大明大结局219 绣工队172 合法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