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奉旨入朝(上)

凤阳大捷的消息,如一阵风似的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无数百姓为之欢欣雀跃。尽管这场战役只是县族之间的夺位战,但它却影响着每一个平头百姓的切身利益,就在凤阳大捷传来后,京城的米价立刻跌了四成,这足以让每一个平头百姓都欣喜若狂。

但凤阳大捷的消息在朝廷官员中却是喜忧参半,胜利固然是解了凤阳的危机。但这一战却不是朝廷军队打的。偏偏又是李维正所为,提到这个名字,很多官员都会把它和锦衣卫联系起来,还有广东录皮事件,时隔数年。但现在很多人都还记得清楚,因此,凤阳在大捷在朝廷却显然很平淡,偶然有人谈起,众人只是淡淡‘哦!,一声,似乎没有把此事放在心上。

和大部分官员仅仅只是淡然处之不同,黄子澄对李维正在凤阳获胜的消息。却是感到了一种恐慌,尽管在李景隆一事土他变得异常低调,但这个消息还是让他不顾一切地来找朱允炆。

此时朱允炆的心情也是喜忧参半,半个月前,当燕军前锋打到潞州时,他甚至连迁都的心都有了,为了能击退燕军,他把最后守护京城的八万军全部交给徐辉祖,命他渡江去作战,那是他真的是惊慌失措了,如果当时燕军另派数千人偷袭京城,那后果将不堪设想,现在三万燕军已经被全歼,着实让朱允炆长长松了口气,不过他也多少有点忧虑,徐辉祖的八万军也只和燕军打了个平手,可李维正的三万人对三万人,却将燕军全歼了,连燕军的主将也阵亡,这种差距让朱允炆不由倒吸一口冷气。

“陛下。黄大人紧急求见!”

朱允炆微微一怔,自从十万太学生游行后,他再也没有见过黄子澄,他知道黄子澄羞于见人,也不打扰他,怎么他现在来了?略一转念,朱允炆便明白了,不用说,这一定是为了李维正之事。

“请他进来见朕!”

太监传唤去了,片刻,黄子澄匆匆走进来。他跪下行礼道:“臣参见皇帝陛下,愿陛下万岁万万岁!”

近一个月未见黄子澄,朱允炆发现他削瘦了很多,他知道这是因为黄子澄对自己极力推荐李景隆负罪太深的缘故,朱允炆心中怜惜,连忙上前扶起他道:“黄爱卿,李景隆之事朕的责任更大于你,若不是朕有心坚持,就算你怎么劝,也无济于事,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希望爱卿放眼于将来,辅佐朕把大明江山治理好。”

“陛下的宽容臣感激不尽,臣今天也就是为了大明眼看要发生的危机而来,希望陛下能明白,重用李维正会是陛下的一大失策,李维正屯兵数十万,狼子野心路人皆知,只是他一直出师无名,所以不敢妄动,陛下用他为五军大都督时,臣就觉得不妥,现在他竟然擅自出兵,在大明腹的随意行走,根本不受陛下的约束,试问天下有这样的臣子吗?

是说完。黄子澄连连叩首,几乎是声泪俱下道:“陛下,李维正虽然能暂时解一时之危,但用他无异于饮鸩止渴,只怕燕王、蓝玉未去,天下又多了一个乱臣贼子了”

朱充屐叹了口气道:“其实朕也知道李维正后患无穷,但在当前局势下朕又有什么选择呢?朕可下的棋已经不多了。要么就把皇位让给燕王,朕做个逍遥王爷去。”

说到这。他又苦笑一声道:“就怕朕做个逍遥王爷,燕王也不会准许,黄爱卿啊!朕已经是内忧外患,无可选择了,只能寄希望于这个李维正的野心不要太大了。”

黄子澄默然无语,皇上虽然没有因李景隆之事责怪他,但他却能体会到,在皇上心中,还是为李景隆之事对他耿耿于怀,半晌,他无奈地问道:“陛下下一步准备怎么用他?”

“朕准备召他入朝,正式册封他五军大都督一职,并加封辽国公。”

定远县的大战已经结束三天了,战场已经打扫完毕,李维正将燕将张玉厚葬在滨塘山上,在他的墓碑上刻着‘大明征元将军张玉之墓“李维正默默凝视着他的坟墓,他的脑海里却出现了韩淡定的墓,孤零零的坟茔上,一朵白花在风中摇曳,如果没有燕王的野心,这些都是大明的优秀将领,只可惜他们才能的没有用到为大明开拓疆土之上。

李维正轻轻叹了口气,转身对步兵指挥使邓戬道:“那些战俘都好好善待,伤者派军医给他们疗伤,并告诉他们。等战争结束后,我会全部将他们释放回家。

“属下一定转告他们。”

李维正点点头,便转身向山下走去,走到山下的亭子里,李维正坐了下来。这座亭子就是当年他一次遇到太子朱标的地方,亭子里还有胡惟庸立下的碑,这时,一名士兵来报:“大人,定远张知县求见大人”

“带他来见我!”李维正微微笑了,他没有想到,定远县知县居然就是当年的张二虎,片刻,定远县知县匆匆赶来,正是当年李维的手下捕头张二虎,不过他现在已经改名为张学文,苦读了几年书,倒也有几分斯文模样了。

张二虎从定远典吏一步步做到知县确实也有几分侥幸,主要是因为定远县的前任知县和县丞都被冯傅案牵连,杀的杀、免职的免职,定远县竟无人主事,凤阳知府便命张二虎暂代知县一职,不料他却做得非常不错,修路造桥、扶济孤寡,颇得名心,定远百名老人拿着万民册去凤阳要求张知县转正,凤阳知府便写了一封信推荐张二虎为知县,吏部很快便批准了,就这样,当年的地痞混混一转身变成为了清名卓著的定远知县。

既入了官道,张二虎便得按官场的规矩来见李维正,他走进亭子,恭恭敬敬跪下行一礼道:“定远知县张学文参见大都督。”

李维正见张二虎虽然皮肤黝黑,不过身穿七品官服,头戴双翅乌纱帽,礼数周到,倒也有一点地方父母官的堂皇模样了。

他点点头便笑道:“张知县,你是我的老下属了,以后就不必下跪,我来问你,玉三豹的妻儿现在怎么样了?”

张二虎听李维正还记得王三豹,他心中微微有点感动,便道:“回禀大人,王三豹的妻子去年生病死了,两个儿子已经长大,现在都在临淮县当衙役,大人以前的属下现在都过得不错。各自有产业。”

“一晃差不多也快六七年了。”

李维正回忆起从前在临淮县当差时的情景,心中不由有些感慨,这时,远方传来一名士兵的喊声:“大人,皇上的圣旨到了,请大人速回大营接旨。”

“我知道了!”李维正立刻收拢心神,对张二虎道:“我今天把你找来,是想问一问定远县孔圣人庙堂的情况如何?”

张二虎一怔,他没想到李维正把他叫来竟是问孔庙之事,他连忙道:“回禀大人,本来还不错,但一个月前燕军过境时,一些士兵就在孔庙里驻扎,内部陈设被毁坏不少,属下正准备找人筹钱修缕。”

“不用找人筹钱了,这件事我来负责,我出五千两银子,够不口”

张二虎吓了一跳“岚忙道:”大人,不需要这么多,只要五百两银子就足够了。“

李维正微微一笑道:“你替我将孔夫子庙好好地修缕,多出来的银子就用来办学,明天一早,我准备去拜祭夫子,烦劳你替我准备一下!多召集一些读书人和地方名望来。”

“属下明白,属下一定为大人准备充分。”张二虎隐隐有些明白了李维正的用意,他是在收买读书人的心呢!

李维正赶回军营,几名太监正在喝茶等待,见大都督到来,他们立刻恭迎上来谄笑道:“大都督,陛下的旨意到了,我们要恭喜大都督。”

李维正拱手笑道:“几位公公前来一路辛苦了,我们先听圣意,再摆酒给几位公公洗尘。”

亲兵们七手八脚摆好了香案,李维正换了正官服,跪了下来,一名太监展开圣旨大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五军大都督李维正在中都凤阳痛歼来犯之敌,大功于社稷,特加封其为辽国公、太子少保,即日入朝觐见。钦此!”

李维正恭敬地俯身叩首:“臣李维正谢皇上隆恩!”

他站起身。为首太监忙把旨意递给李维正,恭维道:“大人才三十岁便以军功封为国公,这可是大明建国以来一人,以后大人还要多多关照我们。”

“哪里!哪里!以后要烦请几位公公要在皇上面前多替我美言才。

说完。他给手下亲兵百户使了个眼色,百户会意,立刻带人拎来一口箱子,李维正指着箱子对三名传旨太监低声道:“这里面是我的一点心意,一千五百两黄金,三位公公拿去喝茶。”

三名太监轰然大喜,现在还是明初,太监的地位很低,从来没有人给过他们这么多钱,一人五百两黄金,足以让他们把命都卖给李维正了,他们千恩万谢,李维正微微一笑,摆手让亲兵带他们下去喝酒吃饭,这时。他的亲兵卫指挥使罗广才上前道:“皇上召大人觐见,会不会是想对大人不利?”

李维正摇了摇头,淡淡一笑道:“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应该是他担心我会对他不利才对,我有何惧他?”

说到这。他随即对罗广才令道:“你立刻派人去辽东,将我的父母妻儿全部接入京城来。”

罗广才一拉,他连忙道:“大人请三思。这样他们会成为朝廷的人质。”

“你放心!我的家宅在城外,我自会派三万军队驻扎附近保护。”

李维正见他还是没有明白,便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笑道:“只有家人和府进了京,这样我以后的主要活动才能名正言顺地转到京城来。”

第15章 仗义出手第217章 视察台湾(下)第122章 一身轻松第20章 取舍之间第57章 李善长死第293章 燕王之死(上)第287章 红参案(二)第156章 初次述职第124章 初为人父第150章 阴谋阳用第57章 李善长死第129章 软硬兼施第35章 各路神仙第173章 故伎重施第276章 迎头一棒第75章 一份手谕第23章 初入京城第32章 偶遇故人第200章 东征日本(三)第264章 景隆复出第218章 高丽内乱(上)第272章 眉资大战(下)第74章 太子力荐第170章 重出江湖第208章 取舍之间第116章 银船到来第190章 双面间谍第204章 东征日本(七)第51章 王府夜宴(三)第257章 平安归来第230章 京都风云(九)第5章 孤女无助第110章 夜遇黑船第65章 燕王朱棣第59章 野外露宿第11章 家厚养廉第215章 高丽杂报第103章 紫童进门第195章 步步连环第99章 等待机会第72章 发现端倪第202章 东征日本(五)第132章 蓄势待发第263章 道衍远谋第238章 高熙出逃第287章 红参案(二)第216章 视察台湾(上)第270章 眉资大战(上)第65章 燕王朱棣第203章 东征日本(六)第82章 蓝家出事第65章 燕王朱棣第173章 故伎重施第156章 初次述职第197章 皇上有恙第46章 把水搅浑第196章 毒秀士劝第1章 重回大明第207章 长子优势第276章 迎头一棒第90章 早朝封官(下)第278章 各有猜测第42章 叶家姐妹(下)第227章 京都风云(六)第149章 危机悄现第62章 挺身而出第1章 重回大明第114章 罗家盛宴(上)第114章 罗家盛宴(上)第40章 叶家姐妹(上)第281章 燕王之怒第82章 蓝家出事第209章 朝鲜战略第225章 京都风云(四)第258章 小露锋芒(上)第124章 初为人父第11章 家厚养廉第184章 建州女真第194章 双妻有喜第92章 两个副手第124章 初为人父第186章 奇袭安边第234章 名正言顺第103章 紫童进门第65章 燕王朱棣第137章 出使日本(二)第178章 潜龙出海(上)第277章 深远布局第273章 张翼抉择第162章 人心难测第66章 失之交臂第73章 龙颜震怒第184章 建州女真第173章 故伎重施第259章 小露锋芒(下)第25章 寺院接见第167章 苏童进门(上)第185章 明暗两线第132章 蓄势待发第270章 眉资大战(上)
第15章 仗义出手第217章 视察台湾(下)第122章 一身轻松第20章 取舍之间第57章 李善长死第293章 燕王之死(上)第287章 红参案(二)第156章 初次述职第124章 初为人父第150章 阴谋阳用第57章 李善长死第129章 软硬兼施第35章 各路神仙第173章 故伎重施第276章 迎头一棒第75章 一份手谕第23章 初入京城第32章 偶遇故人第200章 东征日本(三)第264章 景隆复出第218章 高丽内乱(上)第272章 眉资大战(下)第74章 太子力荐第170章 重出江湖第208章 取舍之间第116章 银船到来第190章 双面间谍第204章 东征日本(七)第51章 王府夜宴(三)第257章 平安归来第230章 京都风云(九)第5章 孤女无助第110章 夜遇黑船第65章 燕王朱棣第59章 野外露宿第11章 家厚养廉第215章 高丽杂报第103章 紫童进门第195章 步步连环第99章 等待机会第72章 发现端倪第202章 东征日本(五)第132章 蓄势待发第263章 道衍远谋第238章 高熙出逃第287章 红参案(二)第216章 视察台湾(上)第270章 眉资大战(上)第65章 燕王朱棣第203章 东征日本(六)第82章 蓝家出事第65章 燕王朱棣第173章 故伎重施第156章 初次述职第197章 皇上有恙第46章 把水搅浑第196章 毒秀士劝第1章 重回大明第207章 长子优势第276章 迎头一棒第90章 早朝封官(下)第278章 各有猜测第42章 叶家姐妹(下)第227章 京都风云(六)第149章 危机悄现第62章 挺身而出第1章 重回大明第114章 罗家盛宴(上)第114章 罗家盛宴(上)第40章 叶家姐妹(上)第281章 燕王之怒第82章 蓝家出事第209章 朝鲜战略第225章 京都风云(四)第258章 小露锋芒(上)第124章 初为人父第11章 家厚养廉第184章 建州女真第194章 双妻有喜第92章 两个副手第124章 初为人父第186章 奇袭安边第234章 名正言顺第103章 紫童进门第65章 燕王朱棣第137章 出使日本(二)第178章 潜龙出海(上)第277章 深远布局第273章 张翼抉择第162章 人心难测第66章 失之交臂第73章 龙颜震怒第184章 建州女真第173章 故伎重施第259章 小露锋芒(下)第25章 寺院接见第167章 苏童进门(上)第185章 明暗两线第132章 蓄势待发第270章 眉资大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