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锦衣(一)

差不多就在王远星举行婚宴的同一个时间里,宣府总兵衙门对面的宏大的院落,也是有宴请。但与王远星那边不同,这里的宾客都是宣府上流社会的头面人物——久居官场的文官,当地的富商,还有宣府当地的总兵等武官。

宾客们围坐在餐桌前,谈话内容大多涉及当前的政治氛围、边境的形势、以及朝中的一些风波。对于那些异族如鞑靼、女真的厌恶,对于国内的一些宫廷争斗的议论都成为席间话题。

“你们可听说了吗?俺答竟然又想和咱们互市”一个老者提议,“太祖爷当年是怎么驱逐那些异族,稳定天下的,现在这些异族竟然再度猖狂,这真是忘恩负义。”

一旁的文官接道:“你说得对,不过咱们的圣上和严首辅可不会饶了他们。我听说内阁最近南边水灾闹得凶,怕是顾不上这边啊。”

坐在一侧的武官插嘴说:“甭管皇上他老人家怎么想,咱们宣府还是得加强防务,确保边境安全。”

坐在中间的一个贵妇,身着锦衣,髻上镶满珍珠,是当地的诰命夫人,她说:“不论外界如何风波,我总觉得只有咱们大明啊才是真正的礼仪之邦,那些个蛮子只知道抢掠,哪有我们这种忠孝礼仪。”

旁边的一个青年文官马上答应:“夫人所言极是,咱们是天朝上国,那些蛮夷不过就是蕞尔小民,成不了气候的。”

宴会气氛愈发热烈,大家都为大明的未来展望和边境的稳定祈祷。

“您刚才说什么?我这没听清。”

“夫人,夫人!”刚才那个提议祝酒的老人插进来说,“就让这些年轻人自己去聊吧,咱们也莫谈国事了。”

“是啊,娘,”一个年轻的美人说道,她长着浓密黑色头发,眼睛水灵灵顾盼如珍珠般闪亮,“都怪我不好,是我刚才缠住了尚大人说话,害他没有听到您说的话。您现在和他再说一遍嘛。尚大人,您可听好了哦。”

“如果夫人愿意把刚才的话再说一遍,我洗耳恭听。”尚大人。

“算了,不妨事的。”诰命夫人说道,她那严厉死板的脸上露出一点温柔慈爱的神色。

女人总是这样的,其他的一切感情或许都会萎谢,但在母性的胸怀里,总有宽厚善良的一面,这是上天特地给母爱留下的一席之地——“尚大人,我刚才说:那些蒙古蛮子可没有咱们天朝这样的忠孝礼仪。”

“是的,夫人,不过他们倒也有他们自己的一套东西,”青年回答说,“那就是狂热。俺答是蒙古的大汗,但这些年他把自己变得好像他们蒙古人的长生天一样,我看他恨不得管自己叫成吉思汗了。”

“他!”诰命夫人喊道,“成吉思汗!天哪!简直太可笑了。”

“不,夫人,虽然他是个蒙古人,但是他也算的上是个英雄啊,毕竟站在蒙古人的角度上,他倒是把蒙古又振兴起来了,那些蒙古牧民对他现在可以说是顶礼膜拜了吧,而且俺答确实很聪明,不然他也当不上大汗,也不会让我们在宣府这么防着他了不是?”

“尚嘉荣大人,你现在是在替俺答辩护吗?这一点我不说什么了,但是你别忘了,你身上可流着蒙古人的血,怎么,是替你的蒙古血统鸣不平吗?”

尚嘉荣的脸涨的通红,“不错,夫人,”他回答道,“我的祖上是有蒙古血统,但我的祖上可是跟着成祖爷靖难的,我也是世袭罔替的锦衣千户。您不也和我一样吗?不是纯正的汉人。

“不错,”诰命夫人回答,这个被唤醒的记忆丝毫没使她动容,“但我要请您记住,我们两家虽然都不是纯纯的汉人,但咱们的祖上可不一样。我可是正儿八经的皇亲,毕竟我家的祖宗可是当的驸马。而您家的祖上,不过就是运气好替成祖爷挡了一箭才受的赏。”

“娘”年轻的姑娘插进来说:“咱几家不早都说了嘛,不提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

“夫人,”尚嘉荣说道,“我同意羊小姐的话,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吧,我现在是大明的臣子,我也只会效忠大明,效忠皇上。我们锦衣卫本来就是皇上的家奴,更何况我们家打成祖爷开始,就一直世世代代都在锦衣卫了,您要是非抓着我身上有蒙古血统这一条,那我也没办法,但是您要是怀疑我对皇上的忠心,那我可就要翻脸了。”

“你......”夫人的脸也涨红了起来,很明显,她被这位年轻的蒙古千户气的不轻。正在气氛略微有点紧张之时,忽然听得门外脚步声音。

“报,千户大人,有您的信。”一个小旗打破了现场的尴尬。

尚嘉荣接过信,拆开缓缓读到。

“锦衣卫大人台鉴,草民实乃忠心之民,兹向您报告有王远星其人,系宣府镇百户,今晨回城,中途曾停靠洗马林堡。此人受王射虎千户之命送信与逆贼俺答汗,并受逆贼命送信于京城。犯罪证据在将其逮捕时即可获得,信件不是在其身上,就是在其母家中,或者在宣府大营他的帐篷里。”读完他将信一折,发现信封上的火漆似乎动过。

“这信上的火漆怎么动过?”

“回千户大人,因为这封信被人绑着石头扔进所里的,还砸伤了咱们的一个兄弟,您又不在,信上也未署名,百户大人就自己拆开先看了,之后就命小的立刻给您送过来,说是此事他位卑言轻,不敢擅专。”

“嗯,”尚嘉荣点了点头“倒也还懂些规矩,告诉他,此事本官从长计议,但家法还是要的,未见上官,私拆信件,让他自己去领十棒,告诉那帮小的,着实打。”

“是,大人,那小的这就去回禀百户大人。”

“慢着,这二两银子你拿着给他,告诉他,这是懂规矩的人应得的。”尚嘉荣随手甩给那个小旗二两银子。

“那各位,既然衙门有公务,我也就不在这里久留了,各位稍坐,待我把公事处理完,再来与各位把酒言欢。”尚嘉荣也离了场。

第三章 母与子第三章 母与子第三章 葛家堡第四章 葛家堡第九章 锦衣(一)第四章 葛家堡第四章 密谋第一章 重返宣府第七章 婚宴(一)第四章 密谋第四章 葛家堡第九章 锦衣(一)第三章 母与子第五章 葛家堡(二)第二章 母与子第八章 婚宴(二)第一十一章 锦衣(三)第四章 葛家堡第三章 母与子第四章 密谋第二章 重返宣府(二)第四章 密谋第一十四章 诏狱外的世界(一)第七章 婚宴(一)第四章 葛家堡第九章 锦衣(一)第二章 母与子第四章 葛家堡第九章 锦衣(一)第三章 母与子第二章 重返宣府(二)第四章 密谋第六章 密谋第三章 葛家堡第一十四章 诏狱外的世界(一)第四章 密谋第三章 母与子第十章 锦衣(二)第一章 重返宣府第四章 葛家堡第三章 葛家堡第一十四章 诏狱外的世界(一)第七章 婚宴(一)第十章 锦衣(二)第七章 婚宴(一)第一十五章 诏狱外的世界(二)第八章 婚宴(二)第五章 葛家堡(二)第一十六章 诏狱外的世界(三)第三章 母与子第一十五章 诏狱外的世界(二)第三章 母与子第二章 重返宣府(二)第一十六章 诏狱外的世界(三)第一十一章 锦衣(三)第十章 锦衣(二)第一十四章 诏狱外的世界(一)第三章 母与子第一十一章 锦衣(三)第四章 密谋第九章 锦衣(一)第八章 婚宴(二)第二章 母与子第四章 葛家堡第一十四章 诏狱外的世界(一)第五章 葛家堡(二)第五章 新婚第四章 葛家堡第一十四章 诏狱外的世界(一)第一十二章 转运第一十七章 俺答来了第一十二章 转运第一十一章 锦衣(三)第二章 重返宣府(二)第六章 密谋第四章 葛家堡第三章 葛家堡第一章 重返宣府第二章 重返宣府(二)第一十五章 诏狱外的世界(二)第六章 密谋第一十五章 诏狱外的世界(二)第一十五章 诏狱外的世界(二)第一十四章 诏狱外的世界(一)第五章 新婚第九章 锦衣(一)第六章 密谋第一十六章 诏狱外的世界(三)第四章 葛家堡第五章 新婚第九章 锦衣(一)第三章 母与子第八章 婚宴(二)第三章 葛家堡第三章 葛家堡第一十四章 诏狱外的世界(一)第八章 婚宴(二)
第三章 母与子第三章 母与子第三章 葛家堡第四章 葛家堡第九章 锦衣(一)第四章 葛家堡第四章 密谋第一章 重返宣府第七章 婚宴(一)第四章 密谋第四章 葛家堡第九章 锦衣(一)第三章 母与子第五章 葛家堡(二)第二章 母与子第八章 婚宴(二)第一十一章 锦衣(三)第四章 葛家堡第三章 母与子第四章 密谋第二章 重返宣府(二)第四章 密谋第一十四章 诏狱外的世界(一)第七章 婚宴(一)第四章 葛家堡第九章 锦衣(一)第二章 母与子第四章 葛家堡第九章 锦衣(一)第三章 母与子第二章 重返宣府(二)第四章 密谋第六章 密谋第三章 葛家堡第一十四章 诏狱外的世界(一)第四章 密谋第三章 母与子第十章 锦衣(二)第一章 重返宣府第四章 葛家堡第三章 葛家堡第一十四章 诏狱外的世界(一)第七章 婚宴(一)第十章 锦衣(二)第七章 婚宴(一)第一十五章 诏狱外的世界(二)第八章 婚宴(二)第五章 葛家堡(二)第一十六章 诏狱外的世界(三)第三章 母与子第一十五章 诏狱外的世界(二)第三章 母与子第二章 重返宣府(二)第一十六章 诏狱外的世界(三)第一十一章 锦衣(三)第十章 锦衣(二)第一十四章 诏狱外的世界(一)第三章 母与子第一十一章 锦衣(三)第四章 密谋第九章 锦衣(一)第八章 婚宴(二)第二章 母与子第四章 葛家堡第一十四章 诏狱外的世界(一)第五章 葛家堡(二)第五章 新婚第四章 葛家堡第一十四章 诏狱外的世界(一)第一十二章 转运第一十七章 俺答来了第一十二章 转运第一十一章 锦衣(三)第二章 重返宣府(二)第六章 密谋第四章 葛家堡第三章 葛家堡第一章 重返宣府第二章 重返宣府(二)第一十五章 诏狱外的世界(二)第六章 密谋第一十五章 诏狱外的世界(二)第一十五章 诏狱外的世界(二)第一十四章 诏狱外的世界(一)第五章 新婚第九章 锦衣(一)第六章 密谋第一十六章 诏狱外的世界(三)第四章 葛家堡第五章 新婚第九章 锦衣(一)第三章 母与子第八章 婚宴(二)第三章 葛家堡第三章 葛家堡第一十四章 诏狱外的世界(一)第八章 婚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