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勾兑(下)

“天助我也!”正月里的开城,彤云密布,大明御倭提督李如松脸上的笑容,却比晴天时的阳光还要灿烂!

帅帐内的将领们纷纷举头,望着自家主帅,眼巴巴地等着他的解释。李如松见了,也不矫情,将刚刚接到的密信在手里晃了晃,大声补充,“据朝鲜人送来的消息,倭贼第一路主将小西行长因为平壤惨败,受到其余几路贼军主将联手抵制,已经无力再统一约束各军。眼下朝鲜王京内人心惶惶,每日都有大批倭寇不告而去。更有第六路倭贼小早川隆景,领全军撤往龙仁,随时准备乘船逃之夭夭!”(注1:王京,即汉城。)

“啊?!”众将先是大吃一惊,随即兴奋得擦拳磨掌,“此乃是天赐良机。大帅,末将愿领本部兵马,直驱朝鲜王都!”

“大帅,末将在平壤之战时,奉命留作后手,寸功未立。此番南下,愿为大军前驱!”

“大帅,请给末将前锋营一个机会,洗雪当日兵败平壤之耻!”

“大帅,末将最近总结平壤之战得失,琢磨出一种新战术。此番南下,莫如就让末将放手一试验……”

也不怪他们骄傲,自去年冬天挥师入朝以来,明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势如破竹。而倭寇则一败再败,损兵折将不说,还被吓得不战就丢弃了重镇开城。如今,退到朝鲜王京倭寇,又自乱阵脚。大伙当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赶紧趁机冲过去痛打落水狗。

“诸君且慢,听我一言!”一片兴奋的请战声中,只有李如梅话语,冷静得一如既往,“提督,可有咱们自己斥候送回的消息,与朝鲜人送来的密信相互佐证?我军虽然战力远超倭贼,且士气正旺,可倭贼一向阴险狡诈……”

“子清将军,你果然谨慎!”一句话没等说完,右协大将张世爵已经不耐烦地打断,“军中有句大实话,再妙的诡计,也扛不住纵马一踏。那倭寇的确喜好使诈,但我军实力远远胜之。两万多大军齐齐压过去,无论它耍什么阴谋,都必然碾成齑粉!”

“可不是么,五哥,谨慎是好,可军中机会,稍纵即逝!”参将马世隆立功心切,也向李如梅拱起手,大声反驳他的意见,“倭贼小西行长本部兵马,不过是两万余众。在平壤被我军砍了一万多,在凤山又被查四伏击,砍了三千多,如今手里兵马还能剩下几个?而朝鲜王京那边,其余倭贼要么损失没有他大,要么还没与我军交过手,论当下的实力,谁都比他强,怎么可能再听他的号令?!”(注2:平壤之战小西行长部的损失,日方和朝鲜方的记载,都是一万以上。而碧蹄馆之战前,小西行长部总兵力只剩下了6600多人。)

“的确,倭将小西先是主动放弃多座城池,龟缩于平壤。又被提督带着我等打了个落花流水。他的话,肯定没人愿意再听!”

“是啊,五哥,那倭将小西虽说是其摄政王的心腹,可眼下朝鲜跟日本隔着一片海,诸将联手以下克上,摄政王也来不及给他撑腰!”

……

四下里,反驳声很快就接连响起。无论是原本就隶属于李如松麾下的嫡系将领,还是开战前刚刚从大明全国各地调入李如松麾下的将领,都认为李如梅的观点过于小心,不利于明军速战速决。

李如梅当然不肯因为反驳自己的人多,就闭上嘴巴。向四下拱了拱手,就准备据理力争。谁料,还没等他开口,御倭提督李如松却忽然用手拍了下桌案,大声做出了决断:“诸君之言有理,耍弄阴谋诡计,也得有实力支撑才行!倭寇内乱,乃天赐之机。我军若不取之,必遭天弃!”

用眼神横了自家五弟李如梅一眼,制止了对方跟自己唱反调。随即,他开始调兵遣将,“辽源副总兵查大受听令!”

“末将在!”查大受喜出望外,向前跨了一步,高声回应。

李如松嘉许地冲着他点了点头,将第一支令箭高高地举起,“你率骑兵三百,即刻出发,赶往朝鲜王京,一探倭寇虚实。记住,不准主动发起攻击。无论沿途听闻任何变化,都立刻派人向本帅汇报!”

“这,遵命!”查大受脸上的兴奋,瞬间暗淡了许多。却舍不得将任务让给别人,拱了下手,快步冲出门外。

“凤凰城副总兵祖承训听令!”李如松仿佛根本没看到查大受的脸色变化,继续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号施令,“你带着前锋营所有骑兵,比查大受晚一个时辰出发。记住,不准去追赶他,与他之间的距离,始终不得低于二十里。若是他沿途遇到截杀,你务必全力救之!”

“得令!”祖承训大步上前接过领箭,转身离去之时,却不由自主地朝着李如梅所在看了一眼,满脸神秘。

在场其他众将,也纷纷摇头而笑。心中都认为李如松表面上采纳了大伙的意见,骨子里,却依旧偏向他的五弟李如梅,没有选择全军奔赴朝鲜王京,而是采取了梯次前进方式,以防万一。

“宽甸副总兵孙守廉,参将李宁听令,你二人也各点骑兵两百,相隔十里,缀于祖承训身后。若是祖承训遇到贼军埋伏,立刻赶过去击敌身后!”对众人的表现视而不见,李如松抽出第三支令箭,大声吩咐。

孙守廉、李宁二人上前领命而去。李若松皱着没有犹豫了片刻,又陆续抽出第四,第五,第六支令箭,分别交给了自家二弟李如柏、参将王问,方时辉等人,各自领一支骑兵,为孙守廉后盾,以备不测。

辽东明军虽然骑兵占比例较大,但接连派了三千多精锐出战后,营中除了主帅自己的卫队之外,剩下的也全都是步卒了。因此,四下环顾了一番,李如松又缓缓抽出了第七,第八两支令箭,一支交给了自己最信任的左协大将,副总兵杨元,让整顿出八千弟兄,随时准备与自己一道赶赴朝鲜王京。另外一支,则交给了李如梅,吩咐他坐镇开城,以防有倭寇或者流贼袭扰大军身后。

杨元本来是李成梁的家丁,受后者的提拔照顾,才有了今日的荣耀。所以对李如松忠心耿耿,接到令箭后,立刻下去着手整顿士卒。而李如松的五弟李如梅,却出去后沿着中军绕了圈子,又悄悄潜了回来。

看看中军中已经没有其他将领,他快速走到帅案旁,冲着正在低头对着舆图沉思的李如松小声耳语:“大哥,你今天的决断太仓促了。那朝鲜人送来的消息,如何能信得?当初祖承训若不是信了朝鲜人的话,也不至于兵败平壤,折了半辈子积攒的威名!”

“我当然知道朝鲜人的话不能全信!”丝毫不惊诧他的到来,李如松从舆图上抬起头,已经不再年青的面孔上,疲态尽显,“但速战速决,却是必须。一旦我军在开城逗留过久,弟兄难免就会丧失锐气,而后面的军粮,也未必供应得上!”

“军粮,大哥是担心倭寇会指使流贼,威胁我军粮道?那加藤老贼不是主动退兵了,平壤之北,哪可能还有流贼如此胆大?”李如梅闻言大惊,本能地高声询问。

“嘘——”李如松竖起手指,轻轻按在自己唇上吹气,“小点儿声,没人当你是哑巴。倭寇和流贼,当然断不了我军粮道。但今年开春后,大雪不断,平壤通往辽东的道路,已经寸步难行。而那朝鲜国王李昖答应的粮食,又迟迟不至。是以,我军必须在手头的粮草见底儿之前,拿下朝鲜王京。然后才能从容布防,并且派人押着李昖去兑现承诺!”

“啊?”李如梅饶是多谋,却也没想到,天气和友军,都如此不着调。登时张大了嘴巴,无言以对。

“这些还不是最麻烦的,更麻烦的事情还在后面!”李如松苦笑着摇摇头,声音忽然变得低沉且沙哑,“据宋经略私下派人故意透漏,首辅王锡爵因为不肯在立储之事上,迎合清流。又在盐务、织造和海禁诸事上,多次当庭驳斥杨洵,冀礼等人的提议,所以就任之后没几天就成了众矢之的。言官们已经多次拿他母亲生病他却没有等到病好就回来当首辅之事,弹劾他不孝。如果把开春之后连降大雪,也硬算做老天对他不满而给予大明的惩罚,对他群起而攻之,他恐怕未必能支撑得住!”

“放狗屁!”李如梅还是第一次听说,天气变化跟首辅失德有关,气得破口大骂。“这帮清流,真是吃饱了撑的,除了给自己人添乱,还会干什么?大军在朝鲜与倭寇激战正酣,如果这个节骨眼上,朝政不稳,岂不是放火烧自己人后路。他们到底算是跟倭寇一伙儿,还是……”

话说到一半儿,他悚然而惊,面孔瞬间苍白如雪。

大明朝堂上,当初对是否派兵救援朝鲜,一直争论不休。多亏了万历皇帝和当时的首辅赵志皋,兵部尚书石星三个,坚持派兵出战,才勉强将反对的声音压了下去。而眼下赵志皋卧病在床,如果接替他的首辅王锡爵也被弹劾走人,朝堂上,石星必将独木难支。届时,主张放弃朝鲜的那帮家伙,立刻就重新占据了上风。东征极可能就半途而废,弟兄们的鲜血,全都将要白流。

“朝鲜北方多山,百姓穷困。而南方却多是水田,粮草供应充裕。如果我军能迅速拿下朝鲜王京。进,可南下忠清、全罗,夺取各地粮食供养大军。退,也可以凭借此城,挡住倭寇,保住已经光复的北方四道。”知道李如梅能够听懂自己的意思,李如松笑了笑,手指在舆图上比比划划,“所以,朝鲜王京,是我军必取之地,敌军内乱不内乱,都是一样。”

第十一章 援军 (上)第二十七章 长歌 (下)第十二章变数(上)第四章 收获 (下)第二章互啄(下)第二十一章 惊变(下)第八章将门(中)第十三章 夜袭(中)第二章倭寇(上)第十二章 龙山 (上)第十六章 交锋 (上 )第二十四章 搏命 (中)第十五章 清流 (中)第十章黑白(上)第十章 逆风 (中)第十五章 雪仗 (下)第十二章变数(上)第十四章故知(上)第八章 狂澜 (上)第二十章石出(上)第十一章三国(上)第十四章 野火 (下)第二十四章 搏命 (中)第二十章 后生( 下)第二章 遭遇 (中)第十九章水落(上)第二十四章 得归 (下)第二十四章 搏命 (下)第十一章 奇兵 (中)第五章 风向(上)第二十三章 蹉跎 (上)第二十七章 消息 (上)第二十章 后生( 下)第十四章 故知 (中)第二十七章冷枪(中)第二十五章绝境(下)第一章 伏波 (下)第三十一章同行(下)第十四章玩火(上)第二十章石出(下)第二十章石出(中)第八章将门(下)第十六章 冰城 (中)第三章 曲直 (上)第十三章坑爹你(上)第三十三章 求索(上)第二十五章 向南 (中)第三十一章 芒刺(中)第三章纨绔(下)第二十一章 惊变(中)第二十四章 惊梦 (中)第十八章 秋光 (上)第五章 恶战 (下)第七章拼命(下)第二十四章 横扫 (下)第二十章 围猎 (上)第四章娼妓(上)第十四章 野火 (下)第十五章 清流(上)第十五章剥茧(下)第二十章 围猎 (中)第十七章 鏖战 (上)第三十二章 大捷 (上)第十一章 奇兵 (中)第二十八章 缘由 (下)第四章逆流(下)第二章 旋涡 (下)第三十三章 求索(中)第十二章 龙山 (中)第十九章 扬名 (中)第十八章 寒风(下)第一章 真伪 (上)第二十三章 奇兵(上)第二十四章 横扫 (上)第十一章 虎啸 (中)第二十章石出(上)第十一章 奇兵 (中)第一章 伏波 (中)第二十九章勾兑(下)第一章 伏波 (下)第四章 碧蹄(上)第二十三章 奇兵(中)第三十一章 芒刺(上)第四章娼妓(下)第二十六章 袭营 (上)第十五章 狐与狸(上)第二十一章 惊变(下)第二十一章 奇兵(下 )第九章雨夜(上)第十一章 奇兵 (上)第十一章三国(下)第二章 风雨 (上)第十八章 暴露 (下)第二十一章所图(下)第十六章 砺锋 (上)第十九章水落(上)第五章拯救(中)第十九章 死地(上)第四章逆流(中)第十七章 鏖战 (下)
第十一章 援军 (上)第二十七章 长歌 (下)第十二章变数(上)第四章 收获 (下)第二章互啄(下)第二十一章 惊变(下)第八章将门(中)第十三章 夜袭(中)第二章倭寇(上)第十二章 龙山 (上)第十六章 交锋 (上 )第二十四章 搏命 (中)第十五章 清流 (中)第十章黑白(上)第十章 逆风 (中)第十五章 雪仗 (下)第十二章变数(上)第十四章故知(上)第八章 狂澜 (上)第二十章石出(上)第十一章三国(上)第十四章 野火 (下)第二十四章 搏命 (中)第二十章 后生( 下)第二章 遭遇 (中)第十九章水落(上)第二十四章 得归 (下)第二十四章 搏命 (下)第十一章 奇兵 (中)第五章 风向(上)第二十三章 蹉跎 (上)第二十七章 消息 (上)第二十章 后生( 下)第十四章 故知 (中)第二十七章冷枪(中)第二十五章绝境(下)第一章 伏波 (下)第三十一章同行(下)第十四章玩火(上)第二十章石出(下)第二十章石出(中)第八章将门(下)第十六章 冰城 (中)第三章 曲直 (上)第十三章坑爹你(上)第三十三章 求索(上)第二十五章 向南 (中)第三十一章 芒刺(中)第三章纨绔(下)第二十一章 惊变(中)第二十四章 惊梦 (中)第十八章 秋光 (上)第五章 恶战 (下)第七章拼命(下)第二十四章 横扫 (下)第二十章 围猎 (上)第四章娼妓(上)第十四章 野火 (下)第十五章 清流(上)第十五章剥茧(下)第二十章 围猎 (中)第十七章 鏖战 (上)第三十二章 大捷 (上)第十一章 奇兵 (中)第二十八章 缘由 (下)第四章逆流(下)第二章 旋涡 (下)第三十三章 求索(中)第十二章 龙山 (中)第十九章 扬名 (中)第十八章 寒风(下)第一章 真伪 (上)第二十三章 奇兵(上)第二十四章 横扫 (上)第十一章 虎啸 (中)第二十章石出(上)第十一章 奇兵 (中)第一章 伏波 (中)第二十九章勾兑(下)第一章 伏波 (下)第四章 碧蹄(上)第二十三章 奇兵(中)第三十一章 芒刺(上)第四章娼妓(下)第二十六章 袭营 (上)第十五章 狐与狸(上)第二十一章 惊变(下)第二十一章 奇兵(下 )第九章雨夜(上)第十一章 奇兵 (上)第十一章三国(下)第二章 风雨 (上)第十八章 暴露 (下)第二十一章所图(下)第十六章 砺锋 (上)第十九章水落(上)第五章拯救(中)第十九章 死地(上)第四章逆流(中)第十七章 鏖战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