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大王庄——将军庙(二)

ps:感谢志向兄的打赏,感谢农夫兄和依斯力兄的月票。今天在办公室码字,回家忘了带u盘,只好又回了趟办公室,悲催啊

一柱浓烟自南皮城墙上冲天而起,在空旷的沧州平原上格外显现。

魏博小校望着天际处陡然出现的滚滚浓烟,惊疑不定的停下了脚步,他向后一抬手,身后的大队民夫也随即停顿下来,百辆大车顿时在官道上拥挤不堪。

押送辎重的数十魏博军卒都紧张的看着浓烟升起的方向,有的从腰间拔刀,有的从背上摘弓,有的从车上取枪。

这柱浓烟来自南皮方向,意味着南皮遭遇了敌袭,既是警示,也是求援。

不是一直说前方通畅么?不是说卢龙军无力么?不是说沧州空虚么?怎么会突兀之间便升起了浓烟?而且依照烟柱的浓厚程度,可以初步判定,南皮县城遭受的敌袭相当猛烈,情况非常危急!

魏博小校犹疑片刻便做出了决定,他命令民夫们将大车集结成阵,并且吩咐护卫中仅有的两名骑兵向南皮方向查探。

民夫们快速的将大车推到一起,准备在官道上布置一个临时的阵垒。同时,两名骑兵飞跃上马,向南皮方向驰去。

可惜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大车还没有布置到位,正是一片忙乱之际,远处已经传来战马隆隆的蹄声。马蹄声越来越响、越来越密,许多民夫听到马蹄声后都慌乱得手足无措,他们相顾骇然,停下了忙碌,脸色苍白的向四周张望。许多人想要立刻逃跑,却不知道应该逃向何方,似乎天地间都是震耳的马蹄声。

两名骑兵刚刚驰出一里多地,便又仓惶逃了回来。口中大呼:“骑兵!卢龙骑兵!”

呼声未必,车队的左前方和右前方便同时涌现出大队骑兵的身影。

魏博小校连打脚踢的催促民夫们搬动车辆布置壁垒,却哪里指挥得动,几个身强力健的青壮率先拔脚向后逃跑,继而引发了车队的崩溃,魏博小校在人流中声嘶力竭的喝骂,却没有人理睬他。

卢龙骑兵很快就从两个方向席卷上来,在废弃的田野间蔓延而至,如潮水般将车队吞没,几十个魏博军顷刻间便被这股巨大的力量击碎。毫无抵抗之力。卢龙骑兵又分出几支骑队,远远兜了开去,将逃跑的数百民夫驱赶回来。

这些骑兵俱是土黄色衬服,外配轻甲,一水的漆亮皮盔,标准的卢龙军骑兵制服。但如果仔细看其形貌,却是关外胡人。

领头的骑将被一群骑兵簇拥着缓缓来到车队前,身后骑兵打着一面战旗,上书“怀约联军马厢叁营耶律”。正是契丹耶律部的阿保机,他麾下是扩军后新编的第三骑兵营千名骑兵,军中又称“耶律营”。

阿保机起初被送到白狼山军校高级班接受培训,两个月后又被转入新一期高级指挥班。成为和李承约、王思同、高行珪、高行周等老对手一起培训的学员,军校中通称“同学”。过去战场上你死我活的敌人,却不得不在同一口锅里吃饭、在同一间房里睡觉、在同一个屋檐下学习、在同一个队列中训练,这种感觉相当奇特。

又经历了三个月的新一期高级培训后。阿保机意外的得到了任命,据说是节度使李诚中亲自点名,让他出任耶律营的指挥。本来已经做好培训完成后便返回部族。当一个窝窝囊囊贵族的阿保机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还有领兵的机会,于是稀里糊涂的入了关,来到位于武清的联军驻地,稀里糊涂的当了一千骑兵的头领。

耶律营的兵员都来自耶律部,上上下下都是部族的部民,其中的骨干力量还出自阿保机原来麾下的挞马侍从。这种人员配置让阿保机感到的不是亲切和熟悉,反而令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领兵的初期,一直心存疑问,这是威信可汗对他的试探吗?难道威信可汗就真的那么信任自己吗?

随着日子的一天天过去,阿保机的疑虑渐渐消除了。在一次次领兵训练中,在一次次实兵演习中,结合学自白狼山军校的知识,他终于打消了最初还抱有的一丝侥幸心理,不得不无奈的承认,就算是他想带领这支军队再次起事,也完全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部下们还是那些熟悉的部下,但联系上下和沟通左右的渠道和体系却发生了根本改变。他虽然在这支骑兵营中仍旧是头领,但那种一言九鼎的日子却早已离他远去。作战需要计划,出战需要军令,训练有人管理,执行军法不是他的职责,发放奖赏跟他没有关系,甚至连提拔军官都并不由他说了算。

营中有教化,有参军,有押衙,有经历,各管一摊,各负其责。他也许能够对这些军官们施加影响,对军队的整体行为进行指导,但这些影响和指导的前提,都不能掺杂私心,一旦有了私心,营中的军官们可以立刻反驳他、劝谏他,如果他的命令与军法和条令相冲突,军官们甚至可以拒绝执行,而他却拿这些军官们毫无办法。

当然,并不是说阿保机就无法对部下施加影响,他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在条令允许的范围内,他可以做出很多影响军队战斗力、影响士兵前程的选择。但阿保机同时发现,他最不能影响的是他自己,面对自己的晋升和前程,他永远无法选择,在整个体系中,他显得那么渺小和无力。

所以他终于意识到,并不是威信可汗试探他,威信可汗根本没有必要去试探谁;也不是威信可汗信任自己,威信可汗真正信任的,是这么一个奇特的组织框架和制度。

阿保机并不知道,李诚中曾经就这个问题和冯道进行过探讨,他当时说过的一句话被冯道至今牢记于心,这句话是我们要建立的是一套组织制度,以保证在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影响和选择到他的下级,但同时对于自己,却不能影响和选择;如果他对下级失去了影响力和选择权,或者他能够影响和选择自己的前途,那么这套组织架构就失败了。

整支部队在这个奇特的框架和制度内自行运转,耶律营内部,耶律营和联军马厢,耶律营和其他各厢,都沟通联系得很好,缺了谁都可以,但似乎又缺了谁都不可以。

阿保机悲哀的发现,耶律营就像一架严密的器械,营中的每个人包括他这个指挥,都是器械里的一个部分,在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力量的牵引下,向着一个未知的方向前进,而他自己,则对此束手无策,被牵引、被推动,同样停不下来。

身处这样一个体系之中,阿保机的内心很矛盾,他觉得自己的军事才华和战略眼光得不到充分的施展。当然,并不是说完全不能施展,他在作战和训练上还是有很大发言权的,可这种发言权却有许多掣肘和阻碍,不能痛快淋漓的展现出来。

他曾经对同样身居一营指挥的阿平诉苦,说这样的军队是一个埋没将才的军队,在这样的军队中,注定是很难出现名将的。

阿平对此表示赞同,但阿平同时也说,这支军队也许不会造就真正的名将,但同样不会出现庸将。按部就班和循规蹈矩是这支军队的特色,在这种制度的推动下,任何人在战场上都不会出现重大失误。以这种特点而言,也许名将只能出现在非领兵的职位上,也就是那个架构庞大的军事参谋总署。他对此相当笃定的说,依靠纸笔计算而出名将的时代来临了!

阿保机对阿平的话感到很泄气,因为他发现,阿平的话是对的。在他身边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证实阿平的话怀约联军马厢指挥使高明熏,这位过去屡战屡败的庸人,如今是他和阿平的上司,他们两个虽然都不服气,但却不得不承认,在高明熏的指挥下,马厢在训练和演习中的表现虽然没有什么太过出彩的地方,却也很少有什么错误和疏漏。

比如这一次,能够准确的伏击和堵截住这支魏博军的辎重车队,就是在高明熏的指挥下完成的。当然,阿保机清楚,这样的指挥水平,或许随便换一个人,只要放到马厢指挥使的那个位置上,或许都能达成。

阿保机扫了一眼车队和俘虏,让士兵询问了俘虏几个问题,然后召唤营中虞侯,让他向马厢指挥使通报战果:“作战目标已经完成,通报高指挥使,耶律营准备按计划向东南方向张开,继续扫荡和清楚魏博军。同时提请高指挥使注意南皮方向的狼烟。”

南皮城墙上升起狼烟属于突发情况,事先马厢指挥部并没有估计到这一情况的发生,在地势平坦的沧州平原上,很有可能会传得很远。阿保机想要提醒高明熏的是,南皮升起了狼烟,饶安也许会采取同样的举动。或许皇甫峻部看不到南皮的狼烟,但对饶安方向的狼烟,却一定能够发现。

阿保机的担忧很正确,但他其实不用忧虑的,因为此刻的饶安,已经被突如而至的怀约联军占据了。重新拿回饶安的是怀约联军歩厢的军卒,营指挥是阿平,所部为联军歩厢第四营,军中通称“述律营”。

阿平在饶安城头看到了西方隐约升起的烟柱,笑了笑,向部下道:“还好咱们攻打及时,如果饶安也点起了狼烟,皇甫峻就该跑了。”(未完待续……)

第24章 大河之东(九)第60章 燕郡问题(五)第44章 双极(十六)第24章 幽州留后(二十四)第33章 诸侯之定(十二)第26章 幽州留后(二十六)第30章 榆关风云(九)第41章 春夏(七)第1章 群众演员李某第81章 大王庄——将军庙(五)第8章 西京变(八)第11节 幽州留后(十一)第79章 转折(十一)第63章 两河轮战(九)第48章 饶乐山巅(二)第23章 辽西双城(二十三)第79章 怀远新思维(十一)第43章 白狼山水间(十)第69章 转折(一)第4章 魏州血夜(四)第48章 卢龙节度(十七)第6章 辽西双城(六)第63章 己未之冬(十四)第58章 河北新军阀(一)第77章 转折(九)第7章 辽西双城(七)第21章 大河之东(六)第73章 仁恕之道(六)第82章 钉子(十五)第17章 幽州留后(十七)第64章 己未之冬(十五)第37章 营州经略(九)第49章 饶乐山巅(三)第71章 非常规战争(八)第37章 春夏(三)第61章 己未之冬(十二)第120章 南北战策(十四)第41章 卢龙节度(十)第61章 燕郡问题(六)第4章 贝州(中)第55章 君之野望(十三)第70章 仁恕之道(三)第67章 非常规战争(四)第43章 双极(十五)第44章 君之野望(二)第77章 仁恕之道(十)第47章 范阳之春(一)第24章 插曲(一)第50章 饶乐山巅(四)第72章 仁恕之道(五)第77章 仁恕之道(十)第54章 君之野望(十二)第7章 中官之死(一)第17章 幽州留后(十七)第39章 春夏(五)第33章 双极(五)第10章 中官之死(四)第2章 西京变(二)第62章 燕郡问题(七)第79章 转折(十一)第70章 转折(二)第19章 幽州留后(十九)第52章 己未之冬(三)第31章 榆关风云(十)第71章 怀远新思维(三)第58章 两河轮战(四)第35章 春夏(一)第44章 君之野望(二)第36章 双极(八)第42章 卢龙节度(十一)第77章 仁恕之道(十)第83章 东都会盟(三)第71章 怀远新思维(三)第45章 白狼山水间(十二)第81章 钉子(十四)第62章 饶乐山巅(十六)第29章 双极(一)第135章 中枢之要(五)第126章 河南(四)第22章 诸侯之定(一)第28章 大河之东(十三)第29章 榆关风云(八)第9章 魏州(四)第92章 决战上党(七)第29章 诸侯之定(八)第134章 中枢之要(四)第67章 饶乐山巅(二十一)第74章 非常规战争(十一)第78章 钉子(十一)第71章 非常规战争(八)第70章 转折(二)第43章 双极(十五)第60章 两河轮战(六)第119章 南北战策(十三)第75章 怀远新思维(七)第54章 范阳之春(八)第135章 中枢之要(五)第72章 钉子(五)第131章 中枢之要第64章 非常规战争(一)
第24章 大河之东(九)第60章 燕郡问题(五)第44章 双极(十六)第24章 幽州留后(二十四)第33章 诸侯之定(十二)第26章 幽州留后(二十六)第30章 榆关风云(九)第41章 春夏(七)第1章 群众演员李某第81章 大王庄——将军庙(五)第8章 西京变(八)第11节 幽州留后(十一)第79章 转折(十一)第63章 两河轮战(九)第48章 饶乐山巅(二)第23章 辽西双城(二十三)第79章 怀远新思维(十一)第43章 白狼山水间(十)第69章 转折(一)第4章 魏州血夜(四)第48章 卢龙节度(十七)第6章 辽西双城(六)第63章 己未之冬(十四)第58章 河北新军阀(一)第77章 转折(九)第7章 辽西双城(七)第21章 大河之东(六)第73章 仁恕之道(六)第82章 钉子(十五)第17章 幽州留后(十七)第64章 己未之冬(十五)第37章 营州经略(九)第49章 饶乐山巅(三)第71章 非常规战争(八)第37章 春夏(三)第61章 己未之冬(十二)第120章 南北战策(十四)第41章 卢龙节度(十)第61章 燕郡问题(六)第4章 贝州(中)第55章 君之野望(十三)第70章 仁恕之道(三)第67章 非常规战争(四)第43章 双极(十五)第44章 君之野望(二)第77章 仁恕之道(十)第47章 范阳之春(一)第24章 插曲(一)第50章 饶乐山巅(四)第72章 仁恕之道(五)第77章 仁恕之道(十)第54章 君之野望(十二)第7章 中官之死(一)第17章 幽州留后(十七)第39章 春夏(五)第33章 双极(五)第10章 中官之死(四)第2章 西京变(二)第62章 燕郡问题(七)第79章 转折(十一)第70章 转折(二)第19章 幽州留后(十九)第52章 己未之冬(三)第31章 榆关风云(十)第71章 怀远新思维(三)第58章 两河轮战(四)第35章 春夏(一)第44章 君之野望(二)第36章 双极(八)第42章 卢龙节度(十一)第77章 仁恕之道(十)第83章 东都会盟(三)第71章 怀远新思维(三)第45章 白狼山水间(十二)第81章 钉子(十四)第62章 饶乐山巅(十六)第29章 双极(一)第135章 中枢之要(五)第126章 河南(四)第22章 诸侯之定(一)第28章 大河之东(十三)第29章 榆关风云(八)第9章 魏州(四)第92章 决战上党(七)第29章 诸侯之定(八)第134章 中枢之要(四)第67章 饶乐山巅(二十一)第74章 非常规战争(十一)第78章 钉子(十一)第71章 非常规战争(八)第70章 转折(二)第43章 双极(十五)第60章 两河轮战(六)第119章 南北战策(十三)第75章 怀远新思维(七)第54章 范阳之春(八)第135章 中枢之要(五)第72章 钉子(五)第131章 中枢之要第64章 非常规战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