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图穷匕见

夜已极深,四周一片静谧,仿佛都进入了沉睡。

颐和园,有一人转辗反侧,心事重重,了无睡意——这却是那桐。

借着皎洁的月光,外界景象一览无遗。抬眼望去,窗外是白雪皑皑的世界,反射着懒洋洋的白光,好一派银装素裹的妖娆。

可惜素以附庸风雅著称的那桐此刻却无一点欣赏之意。原本该是击节赞叹的好风光在他眼里却成了肃杀与绝望。他眼神呆滞,表情凝重,几欲垂泪。说是“赏颐和园休假”,但个中滋味究竟谁能品味?

几个月前扳倒盛宣怀之时,那桐曾在颐和园小住。但彼时与此时不同,那一次他意气风发,带着十足的胜算和把握而来,身处胜地美景,自然是豪情大发,日日吟诗,夜夜颂词,分外豁达、豪迈,见证了宠辱不惊,充满了上位憧憬。他清清楚楚地记得,那时颐和园的天极蓝,树纯绿,水至清。

时隔数月,当他去而复返之时,居然已是物是人非,天还是那片天,水还是那湖水,树也依然是那些树,唯独他那桐却不是前些日子的那桐。这一回,他饱受煎熬;这一回,他苦苦挣扎!他终于明白盛宣怀那时在园中生不如死的感受——除了自杀,还有什么可以解脱的路呢?

可他并不想死!他没有死的觉悟,他也没做好死的准备。

从抵达颐和园的第一天起,他的内心便没有放过对奕劻地咒骂:“庆王呢?怎么还不把我保出去?难道不知道你是和我一条线上地蚂蚱么?倒了老子,岑春煊会放过你。做梦!”

只是骂归骂。一连熬了半个多月,非但不曾盼到奕劻前来解救他的消息,甚至连礼节性的探望都没有一眼。人情淡薄何至于此?他怒气冲天,几乎忍耐不住要爆发了。

但权衡许久,他还是咬着牙抗住了。负责办案地荣庆等人前来询问时,端方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却对所有指控矢口否认,对展示在面前的赃物赃款等不利证据。要么插科打诨,要么装疯卖傻,一脸不合作的态度。他知道自己在官制改革中将荣庆等人惹恼了,无论答与不答都没有好果子吃,既如此,为什么不索性扛到底?

当然他心里也有计较——死扛以一个月为界。实在不行他就打算招了,跟岑云阶等人做个交易,只要饶我不死。我便将大佬所有的丑事都抖出来。

他看得分外心明眼亮:岑云阶要报丁末年一箭之仇,目标志在大佬,却不是我那桐。我只不过是一个棋子罢了,倘若红方的棋子能够为黑方所用。黑方有必要为难区区一颗小棋子么?

正遐想间,门突然“咯吱”一声开了。一阵北风灌了进来,依稀闪过一个黑影子,他猝不及防,猛然打了一个寒战,惊出一身冷汗。

“谁?”那桐警觉地出言询问,结果只有呼呼的风声入耳,哪有半点人影?

这一定是看花眼了,想起这半个月来地恍恍惚惚,他就觉得该是自己的错觉,已经好几次发生这种情况了。再说,外面布满了整整一圈的警卫,哪有人这么容易混进来。

“那大人。”一个低沉的声音在背后响起,真的有人!一种刺骨的寒冷传遍了他的脊梁,让他觉得后背上所有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你……是谁?”他颤抖着,牙齿打着架,哆哆嗦嗦地问话。

“不用知道我是谁,我是来救你脱离苦海地。”

“啊?”那桐欣喜若狂,忽地朝话音方向侧过身去,只见来人一身夜行黑衣,脸蒙黑纱,只露出两只眼睛,在暗夜里看去目光闪闪,倒是让人有些害怕,他用低沉的声音喝问道,“你怎么救我?”

他虽然急于脱身,但毕竟还没傻到认为靠侠客就能搭救自己的份上。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他那桐又不是造反的毛贼,跑路后还是一条好汉,他可是堂堂地一品大员,如果只留了性命而其他什么都不是,那还蹦哒个啥。

“我这样救你!”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刷”地一下,来人掏出一把明晃晃的牛耳尖刀,寒光闪闪。

“扑哧”一声,明晃晃地尖刀捅进了那桐的胸膛,血,直溅出来,泼了来人一身。

“你……”那桐脸色狰狞,一句话也说不上来,闷哼一声,像个人麻袋似地倒了下去,随即便没了声响。

那人查看了一下那桐的尸体,轻蔑地冷哼一声,随即便蹑手蹑脚地走出房门,甚至还不忘将门虚掩上。

但还没走两步,只听“啪”地一声响,他下意识地想进行躲闪,但分明晚了,整个人只感觉

阵剧痛——他知道,那是子弹击中自己的感觉。

“谁……”他努力回过头去看究竟是何人在背后打黑枪,但终于没能实现这个愿望,挣扎着咽下最后一口气,俯面倒在雪地里,飞溅出来的鲜血将雪地染得通红。

“抓刺客!”如雷般的声音在园中响起,一大堆大内侍卫举着火把,提着短枪便出来了。眼前黑影憧憧,有一人在死命奔跑。

“追啊!”人群中有人高呼。

“再不停下,俺们开枪了!”

黑影没有停步,只灵巧地变动着身体前行的步伐和方向,他似乎对这一带的地形异常熟悉,能轻而易举地借助山石和树林闪避身后射来的子弹。

眼看就要逃入一片密林,他早已准备好了,只要进入密林就有机会甩开身后的追兵。但就在此时,眼前忽地闪出一队人马,拦在他的必经之路上,黑洞洞的枪口直指着他。

“什么?”黑影大骇,急忙想闪避,但已来不及了。对面排枪开始放出。成批的子弹呼啸而至。

“扑哧”两声,子弹不由分说地钻入了他的胸膛——人反应再快也不可能快过子弹。

“啊!”在死前,他发出了绝望地吼叫。可惜只是徒劳无益地挣扎罢了。

整个颐和园都被惊动了,片刻之后,三具尸体都被人发现,他们分别是那桐、刺客甲、刺客乙。谁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在戒备森严的皇家园林发生这种事情,与那桐仅仅隔着三个屋子的端方得知有刺客且那桐已遇刺身亡地消息后,浑身瑟瑟发抖。缩在被子里不敢出来。

颐和园的太监、宫女们也被吓着了,虽然看热闹是中国人的天性,但面对如狼似虎的侍卫,他们只敢远远旁观,看着有人将尸体一具具抬走而不敢吱声。

天亮后,内务府大臣世续、内政部尚书善耆等闻讯赶来。

“刺客身份查明了么?”善耆阴沉着脸问道,那股上位者的威严让人不寒而栗。

“查明了。”世续战战兢兢回答道,“执刀杀害那大人的是颐和园执事太监小顺子。被护卫官兵击毙地刺客是园内侍卫康远。从仵作的报告来看,小顺子该是被康远用枪打死的。”

“嗯。”善不置可否地点点头。

世续满头大汗,这已是一年来第二个死于非命的大臣了。上一次还有皇上的神迹说解释,这一回却是实打实的暗杀。怎么交代?寒风凛冽的天气里,他却燥热得不行。焦急得不行。

他没去思考为什么偏偏有一队侍卫能挡在康远逃跑的必经之路上候着且予以格杀?为什么小顺子在得手后只一会功夫就被康远所击杀?为什么小顺子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地突破外围侍卫地警戒而直扑那桐所在的屋子?天下真有这么多巧合之事么?

这几件事情有一件凑巧可以说是阴差阳错,有两样凑巧可以说是巧合,但样样都那么凑巧,让人不得不怀疑这是不是本身就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局?

只是,世续慌乱于可能遭黜的后果,压根就没去思考和推演这种假设。他只心慌意乱地盯着善和赵秉钧地脸色,根本没发觉那些侍卫到底对尸体进行了什么动作。

养心殿里,林广宇第一时间接到了赵秉钧的汇报。

“皇上,和臣等事先掌握地情况一样,果然有人按奈不住下手,臣等幸不辱命,当场格杀刺客两名,缴获凶器、凶物等……”

“继续追查,务必查个水落石出。”

就在颐和园出事的当夜,庆王府同样无眠。面对载振的疑问,奕劻将自己的如意算盘和盘托出:

“派人去杀那桐只是细枝末节,杀不杀根本就无关紧要!”

听着自己父亲用平淡口吻说出整个方案,载振目瞪口呆,半天合不拢嘴。

“最重要之事却是告诉刺客,杀那桐出自于徐世昌的授意,并明确告知他,徐世昌希望通过对那桐进行杀人灭口而引起皇上对咱们的误会,同时让皇上认为这事一定是咱们干的,从而达到嫁祸于人的目的。”

“这岂不是弄巧成拙?”

“你听我讲完。”奕劻对这个不成器的儿子很不满意,威严地呵斥了一句,但还是继续说下去,“小顺子并不太可靠,很可能将情况供出去,但无论事先反水也好,事发被捕也好,他所知道的详情都是奉徐世昌之意干掉那桐,他杀不杀人其实无关紧要,要紧的是让人知道徐世昌授意的企图。”

“我明白了,这是实中有虚。”

“但是你阿玛另行安排了人手,告诉他一旦刺客动手,便

掉他,无论那桐死与不死。”

“这又是为何?”

“很简单,这是双保险。倘若小顺子真的一击得手而又遁走,现场便死无对证,那就只有查案、只有推测,而推测结果都是对你阿玛不利的。我方才已说了最重要的是将徐世昌授意杀人的消息放出去,如果小顺子得手后遁走,消息便放不出去了,这就需要康远对其格杀,用小顺子的尸体将徐世昌买凶杀人的‘证据’留在现场。”

“我明白了,阿玛,您这是连环计。”

“杀人有很多种。借刀杀人也要看怎么借。你要学着点。”

“是,这招却是虚中带实。”

“你记住,等康远前来要赏钱时。你一定要将他拿下。只要康远一死,这事便死无对证,咱爷俩也可脱身了。那桐能活着出来自然好,即便死了,也算对得起他了。”

“我明白该怎么做了。”载振脸上同样闪过狰狞的笑容。

可惜,强中更有强中手。事态发展往往不如人设计得那么顺利,颐和园早就布下了天罗地网,等着人上钩呢……

颐和园发生变故地消息被牢牢封锁住了,很多大臣并不清楚其中内情。朝堂之上,皇帝依然若无其事,而重臣们却围绕着机构改革展开了多方博弈。

按照规制方案,礼部将改设成典礼院,成为专管朝廷坛庙、陵寝之礼乐及制造、典守事宜。掌修明礼乐、更定章制地机关。下设总务厅及礼制、祠祭、奉常、精膳四署。厅设厅长1人,下辖簿正、典簿、司库、佥事、录事等员。这是改制方案中遭遇阻力较多的一个内容,因为礼部不但在传统六部中占有礼仪性的地位,更在儒家传统中具有济世性、规制性地权力。改建成典礼院后。表面上看地位隆高,突兀与其他传统各部。但实际上也丧失了政府序列传统,成为仪式机关——这对保守派的打击尤重。

但在张之洞、孙家相继逝世后,保守派人物已失去主心骨,剩余人物提出的反对意见既不为皇帝所采纳,亦为开明大臣所反对,廷议结果以相对多数通过。

都察院改为监察院除名称有所变化外,其职责并未发生太大变化,反因皇帝重视而扩大了权限。军机重臣中岑春煊专掌监察,与一班御史同声意气,隐然成为他们的领头人物,他强硬的态度已为监察院奠定了基调。官屠现在炙手可热,再加刚刚对那桐下手,即便有人有意反对,也要掂量一下自己是否能够经得起言官群体和官屠的冲击,自然是一片赞同。

翰林院地改组其实也是迫不得已,自科举制度废除后,严格意义上说来旧式的进士出身已经停止,当是后继无人,翰林都无法再有,再继续保留翰林院便颇有点慢性自杀的讽刺。虽然这几年朝廷已陆续授予一些从外国留学回国人员以进士称号,如农科进士、法科进士等,但新进士和老进士之间本就不是一张皮,自然扯不到一起,硬要维持翰林院的架构,却是自欺欺人。改成政学院后将主要吸收诸如宪政编修馆等新式参谋机构,而旧式的科举进士反倒要跳出翰林院,进入监察院、典礼院乃至其余各部任职,这对他们摆脱坐冷板凳的命运也是一大契机。一大群心比天高的翰林早已摩拳擦掌,等着在随后的高等文官考试中一展身手,群情如此,重臣自然是心照不宣地予以赞成。

唯独钦天监最为兴高采烈,改成帝国科学院后,原本只是五品地衙门一下子变成了正三品,虽然林广宇已明确表态院长可能会聘请洋人主持,但至少钦天监诸人的地位只会提升不会下降。钦天监本来就有与西洋合作的历史,汤若望等人亦流传有一段佳话。钦天监也是这个时代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与西方差距最小的学科(虽然在纯粹天体力学理论方面华人毫无建树,但在观测资料地完整性与历法执行的严谨性上,中国所采用地体制已较为完善,比起欧洲大国只稍微差一点,重大区别主要在于名词解释的不同表述上),以他们为主体建设帝国科学院自然恰当不过。

议程进行的很顺利,众人面上一团和气,除偶有几个迂腐之人跳出来说三道四外,其余大臣均对方案表示理解。

但岑春煊知道,接下来的事情可就没那么一团和气了,指不定是刀光剑影的局面,让人仿佛又回到了丁末年,唯一不同的是,这一次他掌握了最终杀器。

在他心里,已充满了莫名的憧憬与期望,一种决战前的期待,一种热血沸腾的激昂,或许,该是亲手为旧时代送葬了……

第20章 咬牙坚持第10章 纵横捭阖第30章 原来如此第11章 绵绵不绝第89章 最后摊牌第32章 新的方案第27章 瞒天过海第99章 最终清算第72章 校场展示第69章 盖棺论定第43章 盐政改革第36章 多方触谈第51章 釜底抽薪第66章 以权制权第12章 快速炮击第62章 另有用意第5章 果断决策第34章 排除干扰第27章 外交折冲第66章 群策群力第48章 沉着应战第39章 生死一线第27章 瞒天过海第93章 步步紧逼第24章 怒不可遏第23章 深明大义第40章 殊途同归第14章 否极泰来第30章 语重心长第11章 雷霆万钧第39章 生死一线第72章 恶有恶报第91章 祸水旁引第14章 各怀鬼胎第24章 走出阴影第83章 煞费苦心第7章 多事之秋第38章 锋芒毕露第44章 颠扑不破第9章 先易后难第51章 积极稳妥第15章 惴惴不安第71章 国造机枪第59章 锦囊妙计第7章 身陷雷区第53章 帝国国会第41章 革命前途第39章 分道扬镳第63章 釜底抽薪第8章 箭在弦上第22章 别出心裁第63章 亲王闹事第85章 军歌嘹亮第44章 强行贷款第65章 财政预算第26 将计就计第34章 生离死别第81章 密谋方案第55章 左右为难第3章 勾心斗角第22章 别出心裁第6章 惊心动魄第22章 别出心裁第40章 最后时刻第15章 两相权衡第37章 头头是道第66章 群策群力第13章 伪托神迹第70章 台前幕后第8章 海雷神威第23章 深明大义第1章 全面推进第27章 瞒天过海第57章 推心置腹第48章 始于海关第71章 国造机枪第3章 慈禧归西第82章 如履薄冰第16章 离乡情怯第81章 密谋方案第36章 多方触谈第9章 短兵相接第92章 斗争哲学第2章 浴雷重生第1章 辩论之光第52章 维新重宝第58章 帝国宪法第62章 悲情诉说第11章 绵绵不绝第22章 方寸大乱第70章 饭馆说书第5章 错综复杂第19章 火从天降第44章 强行贷款第7章 多事之秋第37章 头头是道第14章 百感交集第19章 火从天降第3章 铁厂之辩第5章 建章立制
第20章 咬牙坚持第10章 纵横捭阖第30章 原来如此第11章 绵绵不绝第89章 最后摊牌第32章 新的方案第27章 瞒天过海第99章 最终清算第72章 校场展示第69章 盖棺论定第43章 盐政改革第36章 多方触谈第51章 釜底抽薪第66章 以权制权第12章 快速炮击第62章 另有用意第5章 果断决策第34章 排除干扰第27章 外交折冲第66章 群策群力第48章 沉着应战第39章 生死一线第27章 瞒天过海第93章 步步紧逼第24章 怒不可遏第23章 深明大义第40章 殊途同归第14章 否极泰来第30章 语重心长第11章 雷霆万钧第39章 生死一线第72章 恶有恶报第91章 祸水旁引第14章 各怀鬼胎第24章 走出阴影第83章 煞费苦心第7章 多事之秋第38章 锋芒毕露第44章 颠扑不破第9章 先易后难第51章 积极稳妥第15章 惴惴不安第71章 国造机枪第59章 锦囊妙计第7章 身陷雷区第53章 帝国国会第41章 革命前途第39章 分道扬镳第63章 釜底抽薪第8章 箭在弦上第22章 别出心裁第63章 亲王闹事第85章 军歌嘹亮第44章 强行贷款第65章 财政预算第26 将计就计第34章 生离死别第81章 密谋方案第55章 左右为难第3章 勾心斗角第22章 别出心裁第6章 惊心动魄第22章 别出心裁第40章 最后时刻第15章 两相权衡第37章 头头是道第66章 群策群力第13章 伪托神迹第70章 台前幕后第8章 海雷神威第23章 深明大义第1章 全面推进第27章 瞒天过海第57章 推心置腹第48章 始于海关第71章 国造机枪第3章 慈禧归西第82章 如履薄冰第16章 离乡情怯第81章 密谋方案第36章 多方触谈第9章 短兵相接第92章 斗争哲学第2章 浴雷重生第1章 辩论之光第52章 维新重宝第58章 帝国宪法第62章 悲情诉说第11章 绵绵不绝第22章 方寸大乱第70章 饭馆说书第5章 错综复杂第19章 火从天降第44章 强行贷款第7章 多事之秋第37章 头头是道第14章 百感交集第19章 火从天降第3章 铁厂之辩第5章 建章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