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火上浇油

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

……

实事求是地说,参劾李德顺非但不是诬告,反而处处有真凭实据,从舆情的角度而言,隐约还带有为民请命的味道。

李德顺系广东人,出身卑微,倒也聪明能干,学会了德语,入了北洋洋务局担当翻译,后来凭藉着流利的德语再加机缘巧合居然娶了个德国女人,一直在胶州湾一带厮混。庚子后,杨士骧攀缘着袁世凯这棵大树飞黄腾达,两年工夫便由直隶候补道做到了山东巡抚。山东是德国人的势力范围,他经人介绍后便认识了李德顺。

李德顺从底层出身一步步进入上等社会,表现可圈可点。其发迹的原因除了才干之外,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水平也功不可没。他对杨士骧极尽巴结之能事,而后者因为德人在山东坐大的缘故,也迫切需要精通德国事务的人才。李的才干,李的秉性脾气,李的德国背景,再加上李与德国官员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都使杨士骧对其另眼相看,经常委托其负责处理与德国相关的交涉。

李德顺对杨士骧交代的差事异常上心,在他多方奔走、上下游说之后,连带着杨士骧跟德国驻山东官员的关系也愈发密切,手段亦愈加灵活——其中也有不少的德国官员抵挡不住,在中国特色糖衣炮弹的面前败下阵来,甚至迫使德国本土缩短了其外派官员驻山东的任职期限,以免为华人所腐蚀。由于一直在山东与德人相安无事,杨士骧在朝中竟博得了通晓洋务的称号。袁世凯内调军机之后,慈禧认为他才堪大用,便让他替了老袁的位置,做了直督和北洋大臣。

杨士骧发达后自然不会忘却李德顺的帮助,正好此时中国借英、德两国贷款修造津浦路,合约中明确规定南北两段需分别聘请英、德总工程师。时任督办大臣的吕海寰虽是驻德公使出身,但压根就不懂德文,局面一直很难打开,杨士骧便推荐了李德顺出任津浦路北段总办,全权负责与德人交涉。

李德顺上任后,仗着精通德语和直隶总督撑腰的背景,不但在北段工程中大权独揽,就是连顶头上司吕海寰都不放在眼里。在工程修建上,他擅自变动修筑监理程序,从征收民地到购料雇工,上下其手、营私舞弊,无所不用其极——原本价值200两银子的田地经他评估后说不定不值20两,田主如果稍有异议,李便祭出“妨害公务、诽谤外交、侮辱朝廷命官”的法宝而打倒之。倘若有人通晓门路,先行打点,则不值100两的荒地能被他估成500两,差额部分便由他与田主平分。

更让人不能忍受的是,除营私舞弊外,李对德国人异常谄媚,几乎将自己当作了德国人的狗腿子。有人评述,盛宣怀当铁路总公司督办大臣时,只管借款,为了借款不惜以路权抵押,买办洋奴作风十足,堪称卖国有方——但至少是明着卖,是商量着卖,还有那么一点廉耻。梁士诒接任后,一改盛宣怀的买办作风,全力相争,主张以铁路经营权为抵押借款,虽然在洋人强势的条件下很难保证主权,但毕竟形势大为改观——津浦路的借款,除了南北两段各聘用英德总工程师一人以外,合同没有别的束缚。由于中国缺乏铁路工程人员,聘请外人为总工程师其实根本就是势在必行,亦不算卖国。

李德顺倒好,将梁士诒呕心沥血才争取来的优惠条件全部放弃。不但将铁路修筑款存在德华银行坐收低额利息(贷款利息却是高额),还擅自设立了如副总工程师、书记、医官之类的职位,聘用了六十几名不干活、只领钱的德国人。如果有真才实学,那顶多算是冗员,让人受不了的是,这些德国人压根就没什么学问,有一个甚至是德国马戏团的小丑,想来中国淘淘金,结果被李德顺糊弄成了副监察长,每天装模作样地在工地巡视30分钟后就能领到1000两银子一月——当然,其中有400两要孝敬给李先生。如果李是两眼一抹黑的老顽固,大家也不会说什么,中国人被洋人骗的多了,多他一个李德顺亦不足为奇,偏他还以精通德国事务著称,岂非滑稽。

倘若事情只发展到在这一步,那人们不满归不满,还不至于有极端的反对情绪——中国哪个当官的不为自己牟取好处?坏就坏在李德顺贪得无厌,居然打算将津浦路天津总站设在城南南关。

当时天津华商的聚集地都在城东城北,那里不仅商贸发达,人口亦是密集,地理环境优越。铁路总站即便不考虑繁荣,单就地理位置而言也应该设在水陆交通便利的河北。南关地方虽然空旷,但纯属不毛之地,同时由于津浦路还要承接京奉路入京的任务,后一条线路的车站已经设在河北,如果新总站设在河南,等于需额外铺设铁路绕行(直穿就是天津城区,不可!),不但成本要增加,转车也是一大困难。袁世凯任直督时便一直坚持总站设在河北。等杨士骧接任,李德顺便推翻原议,要求弃北就南。

难道100年前的李德顺这么早就考虑到了环保问题?这么早就预见到铁路站会对人口稠密处造成噪音污染?无它,但营私耳!

原来南关东面不远处就是德国租界,铁路站一旦设立在此,德租界之区位优势将尽皆显示,牢牢占据水陆要冲,他一直坚持弃北就南就有德国人在背后推动——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

最主要的是李通过极隐秘的手段,提前在预定建造总站之处以极低的价钱收买了上千亩土地,而呈报给农工商部注册时却报了每亩650两的价格,是其购买价的近30倍。将来或是按照这个价格由国家征购,或是李自然而然地zhan有了铁路总站附近的所有土地——想象一下,如果天津火车站方圆5公里之内的土地均属一人所有,该是怎样的惊世骇俗?

这样一来,脾气再好、忍耐力再强的人也克制不住,直隶士绅大哗,认为津浦路虽借英德外债修筑,但一部分是直隶、山东、安徽、江苏四省的盐斤加价,系“四省百姓活命之路,不容李丑随便盗卖主权、损公肥私”,决定发难,甚至预备进京告御状。

杨士骧本来还打算压制一下,后来看众怒难犯,便答应转过风头来骂李德顺。岂料,不待他理顺关系,高润生的参劾、岑春煊的弹劾已经接踵而来。

为了彻底打死老虎,载泽甩出了最大的一张王牌——《财政清理章程》。

《财政清理章程》洋洋洒洒一大通,但有三条最为核心的原则:第一条,各省设财政清理局,由藩司或新设度支司为主,度支部派监理官二员,监督清理;第二条,将历年财政收支情况分为三块,第一块为光绪三十三年底以前的历年收支,称旧案,第二块为光绪三十四年至维新二年的收支,称现行案,第三块为维新三年后的收支情况,因国家及各省收支情况一律须经议会审议,故称新案;第三条,新案、现行案照新章程办理,旧案按旧章程办理——“历年凡未经报部者,分年开列清单,并案销结。”

养心殿里,众人屏住呼吸,静听载泽发言——“按《九年预备立宪筹备纲要》的要求,维新三年要开始编制国家预算并经国会审议,在岁入上要划分国家税和地方税,因此清理财政势在必行!倘若各省的收支情况仍像以前一样混乱,非但这个纲要目标不能完成,连带着新政、立宪都成了空话。九年纲要如完不成,皇上要砍我头,不过在那之前我先呈请皇上把各省阻挠财政清理之人的头先砍了,这样我才能安心上路!”

大有一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慷慨气概,什么时候载泽也这么拽?

“当然,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既然全国推行现在时机不成熟,那就先行试点。皇上已经明确框定八处地方先行一步,我决意挑这八处当中的一处来个先行试点。诸位中堂在上,今天我就把话扔这里了——此次御前会议能通过我的方案便罢,通不过,明天度支部的尚书我便不做了——我还想多活两年呢!”

载泽虽然是跪在那里奏事,但头昂得比谁都高。

众人都想:好大的胆子!谁给他撑腰来着,居然这么牛了?!

可皇帝居然没有动怒,反而是若有所思的模样……

第37章 狗急跳墙第55章 左右为难第13章 暗藏杀机第25章 横生枝节第26章 应对之策第46章 晋封爵位第37章 争吵不休卷首语第75章 禁卫军容第67章 纷至沓来第77章 暗云飞舞第79章 逃之夭夭第73章 革新兵器第38章 不欢而散第91章 强力弹压第26章 冠冕堂皇第69章 盖棺论定第39章 生死一线第88章 各有所谋第37章 争吵不休第92章 善后处理第43章 风云际会第56章 中外同理第47章 华美篇章第33章 以退为进第31章 半推半就第9章 短兵相接第39章 晓之以理第80章 深度介入过渡内阁时期帝国主要中央机构及人员第26章 应对之策第7章 身陷雷区第90章 危在旦夕第38章 动之以情第72章 恶有恶报第4章 智困枭雄第74章 暗度陈仓第39章 生死一线第63章 亲王闹事第4章 暗度陈仓第28章 深谋远虑第15章 步步进逼第80章 深度介入第50章 废两改元第32章 官制改革第84章 利器准备第33章 以退为进第81章 密谋方案第29章 深不可测第13章 暗藏杀机第19节 棋高一着第2章 火上浇油第22章 别出心裁第17章 战术转型第80章 深度介入第33章 各显神通第46章 幕后操纵第15章 惴惴不安第53章 不可收拾第81章 渐次推行第7章 大浪涌来第12章 快速炮击第38章 不欢而散第21章 双管齐下第27章 瞒天过海第32章 海阔天空第74章 创新思路第31章 果有天书第97章 图穷匕见第70章 饭馆说书第56章 中外同理第40章 革故鼎新第13章 暗藏杀机第34章 牵动心弦第3章 慈禧归西第7章 大浪涌来第14章 百感交集第82章 如履薄冰第7章 身陷雷区第9章 短兵相接第42章 各种心思第11章 宪政精髓第47章 华美篇章第95章 制度改良第4章 东亚角逐第42章 五体投地第14章 否极泰来第38章 锋芒毕露第67章 纷至沓来第7章 多事之秋第43章 风云际会第44章 强行贷款第11章 绵绵不绝第58章 帝国宪法第77章 暗云飞舞第20章 咬牙坚持第40章 革故鼎新第8章 满头大汗第11章 宪政精髓第63章 釜底抽薪
第37章 狗急跳墙第55章 左右为难第13章 暗藏杀机第25章 横生枝节第26章 应对之策第46章 晋封爵位第37章 争吵不休卷首语第75章 禁卫军容第67章 纷至沓来第77章 暗云飞舞第79章 逃之夭夭第73章 革新兵器第38章 不欢而散第91章 强力弹压第26章 冠冕堂皇第69章 盖棺论定第39章 生死一线第88章 各有所谋第37章 争吵不休第92章 善后处理第43章 风云际会第56章 中外同理第47章 华美篇章第33章 以退为进第31章 半推半就第9章 短兵相接第39章 晓之以理第80章 深度介入过渡内阁时期帝国主要中央机构及人员第26章 应对之策第7章 身陷雷区第90章 危在旦夕第38章 动之以情第72章 恶有恶报第4章 智困枭雄第74章 暗度陈仓第39章 生死一线第63章 亲王闹事第4章 暗度陈仓第28章 深谋远虑第15章 步步进逼第80章 深度介入第50章 废两改元第32章 官制改革第84章 利器准备第33章 以退为进第81章 密谋方案第29章 深不可测第13章 暗藏杀机第19节 棋高一着第2章 火上浇油第22章 别出心裁第17章 战术转型第80章 深度介入第33章 各显神通第46章 幕后操纵第15章 惴惴不安第53章 不可收拾第81章 渐次推行第7章 大浪涌来第12章 快速炮击第38章 不欢而散第21章 双管齐下第27章 瞒天过海第32章 海阔天空第74章 创新思路第31章 果有天书第97章 图穷匕见第70章 饭馆说书第56章 中外同理第40章 革故鼎新第13章 暗藏杀机第34章 牵动心弦第3章 慈禧归西第7章 大浪涌来第14章 百感交集第82章 如履薄冰第7章 身陷雷区第9章 短兵相接第42章 各种心思第11章 宪政精髓第47章 华美篇章第95章 制度改良第4章 东亚角逐第42章 五体投地第14章 否极泰来第38章 锋芒毕露第67章 纷至沓来第7章 多事之秋第43章 风云际会第44章 强行贷款第11章 绵绵不绝第58章 帝国宪法第77章 暗云飞舞第20章 咬牙坚持第40章 革故鼎新第8章 满头大汗第11章 宪政精髓第63章 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