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5章 起意

赵石也是闲着无事,心情又好,叫了和尚过来,瞅着和尚故作镇定的样子,有点好笑。

遂把酒杯推了推,示意和尚喝酒。。。。。。。。。。。

和尚嘴里有点发苦,不过还是摇头道:“多谢国公,贫僧从不饮酒。”

赵石就笑,“我见过不少和尚,守清规戒律的可不多。。。。。。。。”

这和尚确实多话,闻言,几乎没有思索,嘴上便答道:“我佛弟子,不饮酒,不食荤腥,无他,表虔诚之意尔,但有些大德僧人,不需口诵真言,不需默坐礼佛,心中自有佛祖真身,如此,便也不需守那世间清规戒律,但贫僧修持未够,若饮了酒,吃了肉,便是自远于佛,再称不得佛门弟子了。”

这话听着像是歪理,诡辩之言,但人家和尚和读书人一样,都很有辩论的兴趣。

读书人叫辩难,和尚这里就叫论法,打禅机。

所以,这话也就不能从表面理解。

人家说的真正的意思是,这些清规戒律不是佛祖定的,所以,佛祖没错,错的是世人而已。

明着看,回答的有些似是而非,但实际上,机巧之处也就在这里,因为他看出了赵石对佛祖有着轻蔑之意。

但这∝样含义艰深的对话,他算是找错人了。

赵石笑笑,拿起杯子,饮了一口,笑容敛去,若是和尚饮了这杯酒,他即便心中有所鄙夷,但也就算了。真小人和伪君子之间。他显然更喜欢前者。

但听了这狡辩之言。心里不喜,便要给和尚点刺激了。

“和尚即守清规,但为何这座园林会在寺庙名下?你可别跟我说,和尚不贪财,只是给佛祖找个歇脚的地方啊。。。。。。。。”

老僧还算沉得住气,不过心里是不是如表面那般镇定就只有他自己和佛祖知道了。

“国公言重了,善信之纳,其意甚诚。不受则恐,受之则安,非我佛弟子贪图财货也。。。。。。。再之,此园不禁行人,不拒善信,往来皆宜,而国公一到,行人禁绝,诸人退避,如此说来。此园,如今乃国公之私产也。。。。。。。。”

赵石扬了扬眉。还是那句话,论起言辞便给来,就算再来几个晋国公,可能也非是老僧对手。

讲道理这事,只要不动拳头,你拳头再大,也是没用。

赵石会抡拳头吗,显然不会,犯不上,别说他只是闲来无事,想逗弄下人,就算他想找个由头收拾人,也不会拿这个老和尚开刀。

其实,老和尚说完了,也后悔了。

他在寺庙里,辈分很高,但一天主持也没做过,就是因为他管不住自己这张嘴。

较真起来,佛家五戒,他犯的就是妄语之戒。

他也知道自己话多,但他天性如此,怎么也改不掉,年轻时,更曾有与年轻的读书人辩论佛法,让三个士子恼羞成怒,对他饱以老拳的经历。

不过如今年岁老大,修行日久之下,已经没了多少年轻时的锐利。

但临到有了对手的时候,还是有着多嘴的毛病。

就像现在,这等反诘之语,几乎是脱口而出,这和他有点紧张不无关系。

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在心里先念了遍佛,然后才忐忑的瞅了一眼眼前这位大秦权贵。

让他心一下落下来的是,赵石轻轻点下了下头,还呵呵笑了起来。

“老和尚说的到也不错,但事情不能这么说,你们有清规戒律,我辈中人也有一定之规,你们和尚喝点酒,吃点肉,最多最多也就是赶出佛门,不当和尚罢了,我这里的规矩要是乱了,那是要掉脑袋的。”

赵石嘿嘿一笑,瞅着老和尚接着道:“就像现在,若是不禁行人,混进来一二欲要图谋不轨之人,怕是过后,即便我想网开一面,也是不成,你这佛门清净之地,就要成修罗鬼蜮了。。。。。。。。”

老和尚立即赔笑,心底里却冒出了点寒气儿。

不因为言语有多骇人,而是那眼神儿实在有点渗人。

而老和尚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位可怕的大秦权贵,只有在兴致好的时候,才会偶尔逗弄一下不相干的人。

因为赵石其人,从来不会认为言语上的威胁能够有多大威力,就像两军对持,不会有人想着先理论一番再开战,因为刀已出鞘,箭已在弦,什么道理在那个时候,都无任何意义,打过了,才知道道理在哪边儿。

至于老和尚这样的小人物,更不会得到什么特殊的待遇。

这就像小孩看到一只蚂蚁,来了兴致就上去拨弄几下,没了兴趣,转身也就走了,不过,更可能的是,兴趣比较特别,找到蚂蚁洞,往里面灌上一盆热水,看看能不能把蚂蚁都弄死。。。。。。。

这其实就是大人物,古人都说伴君如伴虎,其实,像赵石这样的人,又有几个人能清楚的知道他在想什么,又会做什么呢?

现在,老和尚就是那只蚂蚁,赵石就是那个来了兴致的孩子。

刚才老和尚有一句不对,或者正值赵石心情不好,可能就会有一番风波。

但实际上,赵石没当回事,老和尚回答虽然有点放肆,也没让赵石起了别的心思,不然的话,他寄身的那间小庙,还能不能存于世上,也就在赵石一念之间了。

“明日我要启程西去,你收拾一下行装,随我一道启程,你可愿意?”

老和尚明显愣了愣,不过随即就明白了过来,这是自家医术惹的祸,连忙道:“贫僧老矣,怕是。。。。。不耐旅途劳累。反而会给国公添麻烦。。。。。。”

赵石没说话。老和尚根本不知道他的为人。这话既然说出来了,就不会收回去,一个和尚也远没那个让他收回成命的份量。

老和尚心中大悔,这热闹凑的。。。。。估摸着佛祖也嫌他尘心未泯,才让他经此劫难了。

不过老和尚能活到现在,没病没灾,身体硬朗,谈笑自如。少不了一颗乐观向上的心。。。。。。。。。

转念间,这位就想到之前听到的琴音,若是能随行一路,总能遇见那位操琴之人,这么一来。。。。。。。旅途上的艰辛,以及那许多提心吊胆,好像到也不算什么了。

“嗯。。。。。。我佛门中人,当存济世度人之心。。。。。贫僧这就回去收拾行囊,只是,贫僧老迈。国公可否允贫僧带上小徒,好在路上有点照应。”

他这嘴啊。真的是管不住,这会儿了,还要啰嗦几句,听着着实有点可笑。

赵石笑道:“好。。。。。。。也别不情不愿的,这次呢,若能保我夫人一路平安,我就送给你个机会。”

老和尚心里重有安稳,这嘴巴又开始秃噜。

“国公说笑了,贫僧已年逾五旬,年老体衰,又与世俗之人不同,如今也只想侍奉于我佛座前,不求来世如何,只求日后能往西天极乐世界一游,除此之外,别无所求矣。”

他能想象的到,这位大秦权贵口中的机会,定然不同凡响,但他年纪确实大了,就算去长安弘扬佛法,在那里争得一片立足之地,又有何用?

他会在这片园林之中,其实,一来是因有人求了上门,二来呢,好奇心作祟,也想见见这位闻名天下的大秦名将,三来呢,如果机会合适,其人又好说话的话,他会出口相劝几句,也算为天下生民谋福了。。。。。。。。。。。

要说能从中谋得多少好处,他还真没想过。

赵石笑笑,放下酒杯,默然半晌,手指在石桌上有一下没一下的弹动,熟悉的人就会知道,他正在思索大事,而能让大将军沉思的事情,定然所谋不小。

赵石幽幽的目光,无意识的在老和尚身上流转,让老和尚心里再次忐忑了起来,他都怀疑,这么折腾两回,不用路途上的风风雨雨作怪,自己怕是很快就能见到佛祖了。

赵石终于开了口,“吐蕃听没听过?”

老和尚哪里会没听过吐蕃?点着光头道:“吐蕃也曾强盛一时,贫僧自然听过,好像,如今吐蕃已为大秦臣属。。。。。。。”

赵石打断老和尚的唠叨,道:“去年,我去了一趟吐蕃,分吐蕃为数国而治之,蕃人崇佛,却与中原佛教迥异,不过你也应该知道,中原佛教始于何处,应该是天竺佛国传教入吐蕃,再入中原,我说的没错吧?”

老僧有点不愿意,但还是点了头,“追根寻源,我中土佛门,确实应奉天竺为正朔,佛祖释迦摩尼,前世正是化身天竺王子,教导世人从佛。。。。。。。。。”

赵石再次打断了他的话头,“不用说那么多,我对佛祖没兴趣,但吐蕃强盛时,不光传教入中原,而且,他们在西域也曾盛极一时,只是时过境迁,西域之地,可能已非当年模样了。”

“嗯,直接说了吧,我看你谈吐不俗,极有辩才。。。。。。先随我入长安,我在长安郊外给你盖间寺庙。。。。。扬名之事,你一个人肯定不成,寿安的和尚这么多,过后你选几个德高望重,又聪明的一起过去。”

“放心,就你这年纪,不会让你去西边受苦,你也受不起,过后我会派些年轻人剃了光头随你等学佛,你们用心点,至于之后如何,我想。。。。。你不会想知道,也不会去乱说什么吧?”

这纯粹是临时起意,至于为何突然有了这样的念头,只能说老和尚起了那么点作用了。

当然,这样的长远谋划,肯定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上嘴皮子碰碰下嘴皮子就琢磨出来了。。。。。。。。。。。

这个念头在吐蕃时,赵石就有了,只不过,直到现在,他才碰到了一位看上去有那么几分高僧模样的老光头而已。

而他的计划还很模糊,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些事情做着做着就清晰起来了,就像当年的国武监,包括他自己,谁也不曾想到只不过用了十几年,国武监就已经出了那么多的将军。

而这些光头日后到底能有什么用,他还需要琢磨一下,在他心目中,最少最少,应该能培养出一些精通佛法以及西域吐蕃语言的谍探才对。

其实,寿安这里的和尚,并不太符合他的心意。

像了然和尚那样的僧人,才是谍探的好材料,如果少林寺不是和他想象的差距太大,那里的僧人会更合适一些。

不过,老和尚算是彻底听懵了。

这是个什么意思?想在长安城外盖间寺庙,是秦人权贵有向佛之心呢?还是这位国公大人本就是佛祖座下金刚转世,以弘扬佛法为己任?

但怎么还要派些年轻人到寺中学佛?

越往深了想,老和尚越是不寒而栗。

唐时种种秘闻,纷纷浮现在他脑海之中。。。。。。。。。

但转念一想,又好像有点不对,这又干吐蕃和西域什么事儿了?

这就是小人物的悲哀之处,因为他们在大人物面前,总逃不脱棋子的命运。

眼界上的差距,让他们根本不明白,自己会掺和进怎样一件事当中,就更别提什么反抗了。。。。。。。。

实际上,赵石这番话,更像是自言自语,而非是对和尚解释其中关节。

最终,赵石摆了摆手,结束了这场谈话。

云山雾绕的老和尚告辞离去,心思烦乱无比,却还有点不舍的忘了不远处的居所几眼,直到走的远了,这才收拾心情,开始想着该准备些什么,以备路上所需,寺中又是哪个弟子机灵,又不像自己这么多话,陪在身边合适一些。

仙翁仙翁的琴声又隐约作响,老和尚已经听不到了,赵石却听的真切。

不过,琴声再是美妙,对于赵石来说,也没多少触动。

艺术这东西,是给那些会欣赏的人准备的,能够雅俗共赏的东西,那就不叫艺术。。。。。。。。。。。。未完待续。。

第597章 提议第569章 刺杀第1259章 韦州(五)第860章 为誓第1406章 夜宴(二)第387章 回京(二)第1482章 人事第1516章 篇 章第977章 乃蛮第1278章 犹豫第113章 夜宴(四)第1032章 交战(五)第1537章 女人第1413章 分院第1519章 长亭(一)第526章 贼窝第484章 舌剑第130章 先生(一)第41章 伤势第157章 祝寿(七)第49章 定军(二)第449章 笑语第966章 冲锋第444章 可笑第323章 大战(一)第232章 黄雀第1407章 夜宴(三)第607章 夜谈(二)第322章 两军第1290章 教诲第779章 议和(一)第895章 路途第1355章 偶遇第790章 归途第761章 惊涛第1525章 指点第456章 惊变(二)第1359章 结亲第686章 小叙第1166章 人情第1370章 聚饮(五)第739章 唠叨第604章 折腾第1061章 王罕第992章 小胜第1407章 争权第613章 哭了第410章 奖惩(二)第834章 信笺第676章 追查第九 卷旌旗漫卷不须夸第七百六十八鏖兵一第479章 围城(二)第166章 赌局第1556章 古北第1413章 明远(二)第344章 突围(三)第950章 思虑第63章 杀戮第351章 祝寿(一)第788章 惊异第931章 见客第853章 中书第1413章 明远(二)第1451章 揪心第1465章 家宴第262章 练兵第1351章 周枋(四)第1333章 所求第1279章 兵败第837章 突破第969章 主帐第1474章 大案(二)第1174章 宫饮第451章 因由第1421章 建军第333章 山匪(三)第984章 战术第1527章 心结第316章 来意第1032章 交战(五)第1274章 白昼第141章 劝导第733章 决断(四)第1357章 察觉第813章 着凉第1369章 聚饮(四)第291章 先锋第1380章 邀请第1407章 争权第1405章 夜宴第978章 使者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战图五百八十五章 相府第1148章 国策(四)第1557章 序曲第739章 唠叨第101章 捉贼(五)第597章 提议第276章 争强(二)第621章 陛见(三)第1223章 降敌
第597章 提议第569章 刺杀第1259章 韦州(五)第860章 为誓第1406章 夜宴(二)第387章 回京(二)第1482章 人事第1516章 篇 章第977章 乃蛮第1278章 犹豫第113章 夜宴(四)第1032章 交战(五)第1537章 女人第1413章 分院第1519章 长亭(一)第526章 贼窝第484章 舌剑第130章 先生(一)第41章 伤势第157章 祝寿(七)第49章 定军(二)第449章 笑语第966章 冲锋第444章 可笑第323章 大战(一)第232章 黄雀第1407章 夜宴(三)第607章 夜谈(二)第322章 两军第1290章 教诲第779章 议和(一)第895章 路途第1355章 偶遇第790章 归途第761章 惊涛第1525章 指点第456章 惊变(二)第1359章 结亲第686章 小叙第1166章 人情第1370章 聚饮(五)第739章 唠叨第604章 折腾第1061章 王罕第992章 小胜第1407章 争权第613章 哭了第410章 奖惩(二)第834章 信笺第676章 追查第九 卷旌旗漫卷不须夸第七百六十八鏖兵一第479章 围城(二)第166章 赌局第1556章 古北第1413章 明远(二)第344章 突围(三)第950章 思虑第63章 杀戮第351章 祝寿(一)第788章 惊异第931章 见客第853章 中书第1413章 明远(二)第1451章 揪心第1465章 家宴第262章 练兵第1351章 周枋(四)第1333章 所求第1279章 兵败第837章 突破第969章 主帐第1474章 大案(二)第1174章 宫饮第451章 因由第1421章 建军第333章 山匪(三)第984章 战术第1527章 心结第316章 来意第1032章 交战(五)第1274章 白昼第141章 劝导第733章 决断(四)第1357章 察觉第813章 着凉第1369章 聚饮(四)第291章 先锋第1380章 邀请第1407章 争权第1405章 夜宴第978章 使者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战图五百八十五章 相府第1148章 国策(四)第1557章 序曲第739章 唠叨第101章 捉贼(五)第597章 提议第276章 争强(二)第621章 陛见(三)第1223章 降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