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直抒胸意

李四这样的人物。根本就不在乎什么千秋功业,至于所谓的盖世之名也视若敝履。以李四眼下的威望,以赴死军如今的实力,就是要做一番千秋工业,还有谁能阻其马足?

所以也就无所谓功成名就之后退隐山林的说法,以至于笑傲林泉与乡野为伴之类的话还真是从来也没有说过半句。

“四叔没有说过要归隐山林的吧?”

娥子一句无心之言,当即就让长平公主面色如土,如坠深渊。

现在的忠诚伯,无论是实力还威望,已远不是一盘散沙的江南小超提可以比拟。尤其是现在的局势已经愈发明显,就是兵力强盛士马雄壮的满洲鞑子也出于分裂的边缘,赴死军只要击溃满洲各方势力的任何一支,甚至只要再有一次像模像样的胜利,就可以长驱直入,收复北都已不过是水到渠成之事。

到了那个时候,朝廷不仅没有尺寸之功,连国都是李四光复的,就不能再制赴死军分毫。

打走了鞑子之后,无论是李四本人还是赴死军本身,就是民间的力量也会趋向于天下一统,这是历朝历代的必经之路。

朝廷要想把赴死军和忠诚伯“统一”进来。方法只有两个:

其一就是削藩,双方兵戈大动,互相攻打,在军事上分个高低上下。

这样的情况之下,和赴死军动武,朝廷取胜的机会一点儿也没有一点儿,本朝的靖难就是前车之鉴。成祖和建文皇帝之间的局面,和今日是何其相似。

最可行的是方法就是第二个:效仿宋太祖的手段,以杯酒释兵权。

到那时候,无论是拿出什么样的封赏,就是真封个一字并肩王也就便宜到家的好事情。只要李四真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马放南山兵戈铸犁”把赴死军给解散了,朝廷就是封赏下金山银海,眉毛也不会皱一下。

这样把所有的战争消于无形,局面也是皆大欢喜,大明王朝依旧传承延续,兴武皇帝成了真正的中兴之主,为太祖一下第一君王。这样的局面是整个兴武朝廷最期盼也最希望的结果,但是得有一个前提。

这个前提就是李四本人对大明朝忠诚的没有了边际,眼看着能登上九五之尊的位置而甘愿舍弃,甘愿把天下第一强兵解散,甘愿把手中的权利交出。

到了那种局面的话,就算是李四对大明朝的忠心比岳爷爷还强十倍,他手下的那些骄兵悍将肯么?赴死军肯解散么?

不仅需要李四本人对朝廷的忠诚。还需要以他本人的威望压制整个赴死军,这已经等于的忠诚伯和赴死军站在对立的层面上了。

在这个天底下,唯一能够压制赴死军的就只有李四这个人了。

要是李四真的打算功成身退,一定会把赴死军安置的妥妥帖帖。问题是李四根本就没有说过要这么做。

长平公主的心一下子就沉了下去,她已经知道最后的答案了。

只要李四本人不想退下去,反叛已经是唯一的出路。

仿佛亲眼见到日月血旗飘扬在南都城头,太祖皇帝传下来的江山已经到了尽头!

“归隐山林什么的,四叔从来也没有说过,山上有什么好的?为啥要去山上?”娥子也纳闷长平公主为什么会巴巴的跑来问这个很“幼稚”的问题:“四叔说过,等仗打完了,鞑子走了,老百姓也安乐了,就回到刀把村。和我爹我娘,还有我侍弄几块田地,种点儿西瓜什么的……”

归隐山林和种西瓜,对于娥子来说,这里头的区别可就大了去了,但是对于长平公主而言,完全就是一个意思。

一听娥子这么说,本就跌落到谷底的心情立刻就升腾了起来,好似听到了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消息一样。长平公主一把攥住娥子的双手:“娥子妹妹,忠诚伯……你四叔真的这么说过?真的是要说种西瓜?”

“真的说过,是和我说的,也和我爹说过哩……”

“你确定?妹妹你确定大帅这么说过么?好好的想清楚了……”

娥子就是再傻,看长平公主如此急切的神色,也意识到这里头不仅仅是种西瓜那么简单:“殿下你问这个做什么?我四叔种西瓜不种西瓜干你什么事情?”

都问到了这个节骨眼上,说什么也得知道最后的答案。

“这事情很重要,嗯,很重要……”长平公主也拿出了对于娥子来说最大的诱惑:“娥子妹妹赶紧好好的想想。忠诚伯是不是真的说过种西瓜的事情?要是忠诚伯能回到刀把村种西瓜……朝廷……本宫……我什么样的条件……”

长平公主已经不再斟字酌句:“我就回到宫中,永不再见忠诚伯一面。且奏请朝廷赐婚于娥子妹妹。大帅和娥子妹妹的亲事由朝廷钦赐,这里头的荣光……你爹和你娘,还有所有的人都挡不了你们成亲,你想过没有?”

“真的?”娥子眼睛都冒出光来。

“真的,我绝不食言!”

“那我就告诉你吧,”娥子正色说道:“早在四叔刚来刀把村的时候,拿时候李闯还在河南哩。我四叔就曾说过这天下肯定是乱了,而且是要大乱,只有非常的大英雄用非常的手段才能补救回来,要不然就不是亡大明而是要亡天下了……”

这是长平公主第一次知道李四早期真实的心路历程。

当时还不过是一介草民的李四,目光竟然如此深远,不仅看到了李闯破京的“亡大明“,更是看到了鞑子入关的“亡天下”。此等深远的心思和一直就在默默准备的心机,现在想起来简直就是料事如神。

其战略眼光和对天下大势的洞悉,便如掌上观纹一般清晰明了。此等深沉悠远的计算,就是现在对朝廷有什么心思的话,哪怕是不算上赴死军卓绝的战斗力,整个天下还有谁能与之比肩?

于百万乱军之中救出太子等先皇嫡血,然后率众辗转,一直到今天的局面,现在想起来,此间种种,都是忠诚伯一早就是准备好的。

娥子仿佛回到那个初夏燥热的傍晚,仿佛想起塞到四叔嘴里的青杏,就连四叔被青杏酸倒牙的神色就在眼前一般:“当时我还不信四叔的话哩,这天下怎么会亡?可现在我信了,信的不能再信了……”

先不说李四的个人威望,光是这份深远的目光,想起来就高深的让人不寒而栗。不管是李闯的百万贼军,还是满洲的十万铁骑。就算是兴武朝的大明正统,又有谁能比的了?不管是哪一方,处在李四对手的位置,都是必败无疑。

长平公主屏住呼吸,任凭娥子满是幸福的回忆当年之事,一字也不敢打断了:“当时我四叔就对我和哥哥说,这个朝廷早已无力回天,谁也指望不上,只有依靠自己。可不是指望上了么!四叔谁也不靠就凭一个人的力量,就打出了这片天地……”

娥子说的都有些兴奋了,歪着脑袋问长平公主:“殿下你说说,四叔是不是大英雄?”

“天下英雄者,忠诚伯为最。”这句话倒不是故意的哄娥子开心,而是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我四叔说,这个世道要变了,英雄和奴才一样多,还有……还有许多话儿现在我也明白不了。不过四叔最后说,等世道好了,奴才都死光了,英雄们也就该回家捏锄头把子了。到那时候,四叔说就在刀把村开几亩地,种点西瓜什么的,顺便要我爹教他种旱烟的本事……”

“大赞!”长平公主终于知道了最后的答案。

忠诚伯不会造反,至少他对皇位什么的没有兴趣,至于其他,已经不重要了。别说李四只不过是想种点儿西瓜,哪怕是他是种金豆子,也不要紧了。

这么看来,忠诚伯早就料定了今天的局面。无论大势如何凶险,始终是在李四的掌控之中,如果一直按照他所预料的那种走下去,天下大定之时,就是他李四退隐之时。

唯一顾虑的就是朝廷不要再做出逼迫忠诚伯的傻事。

有李四这样比朝廷还要强势的臣子,朝廷肯定会有猜忌,这是千古不亘的道理。甚至会做出种种诸如削藩或者牵制的事情来,如此就只有激的李四改变原来既定的方略了……

自始至终,不论赴死军的看法如何。忠诚伯本人就很郑重的表示出对朝廷“民本”策略的推崇,虽然不过是一种有所保留的谨慎乐观。可他也曾亲口说过“只要朝廷能实现民本,必归依”的话语。

以长平公主的眼光,自然不可能看出这个民本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可连李四本人这个的战略大家都是如此推崇,可见这个民本是极其厉害的。

长平公主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作为大明朝的大长公主,作为大行崇祯皇帝最为年长的苗裔,此刻的长平公主喜极而泣。

“我知道了,我什么都知道了。哈哈”长平公主再没有一丝一毫的矜持和文静,不住的仰天大笑:“哈哈,先皇识人之明以至于斯,托孤托国之重果然是我大明三百载最英明之决策,今日方知先皇之明,哈哈……”

素来笑不露齿的公主忽然就这么哈哈大笑,反而把娥子唬的不轻:“你……你笑什么?你……殿下是你是不是气坏了?我……”

“我没有气,哈哈,我从来就没有这么欢喜过,娥子妹妹放心,本宫就是拼着这皇家的脸面不要了,也要成全妹妹你的好事儿……”

娥子也不大明白这个公主是怎么了,眼角儿还挂着泪花儿呢,怎么笑的这么开心?是不是失心疯了?

哈哈大笑的长平公主带着几个宫人出了路家,娥子似乎才想起了什么,把手里已经揉的不成样子的丝帕子远远的丢了出去:“你的东西还你,我才不稀罕哩……”

“哈哈……”对于娥子这么明显的敌意,长平公主根本就没有在意,只是不住的大笑。

……

在开封。

现在的开封已经成为整个北方抵抗力量的核心,不仅仅在在于赴死军的强大,更主要是对黄河以北的影响。

赴死军一再强调,只要是抵抗力量,不论以前是何种身份。都是赴死军最天然的盟友。而且这种同盟关系不需要得到抵抗力量的认同,而是彻彻底底的单方面认同。

不管你是什么来路,也不管你以前是贼寇还是官军,只要你在抵抗鞑子甚至仅仅是给鞑子找麻烦,就是赴死军的盟友。哪怕是你不承认赴死军这个盟友,赴死军和忠诚伯本人也会无条件承认你的盟友身份。

这个东西了不得呀。

尤其是这个同盟关系一直贯穿在七杀令中,已经是赴死军的核心思想。

不论是什么样的抵抗力量,赴死军可以无条件支援。缺钱了,只要和赴死军取得联络,忠诚伯会派人把金银钱财送过去。缺人了,赴死军中的百战精兵会无条件支援。哪怕是你不缺钱也缺人,就是想单干,也行,只要来个使者,赴死军也会派遣军中精锐健卒提供作战指导,甚至是提供武力支援,而且根本不参与指挥,也就不会出现夺权或者被赴死军吞并这样的顾虑。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让人心服口服的还在于,哪怕你是全军覆没了,一点儿可以利用的价值也没有了。赴死军也会不惜一切代价的为你复仇,并且不计代价的救出你的家眷族人,保留下抵抗的种子。

只要是在打鞑子,只要是在抵抗,无论什么样的前瞻之虑后顾之忧,赴死军都包了。

忠诚伯和他的赴死军不仅仅是在打鞑子,而且还在输出抵抗思想,为所有的抵抗力量保驾护航并且料理一切身后之事。

“你动爷一根寒毛试试?爷既然敢反,就不怕有今天。”远在山西古交的义军首领,即使是在被俘之后,在刑场之上面对清军的屠刀,依然是凛然不惧:“今天你们给爷过了初一,明天忠诚伯就给你们过十五,今天你们取了爷一条命,明天爷就取你们十条命。你们要是敢动也家里的女人和娃娃,赴死军灭你们十族,连祖坟都刨开,你们信不信?”

这绝对不是空言恫吓,也不是什么漫无边际的威胁,而是实打实的诅咒和欲言。

就在大年三十这一天,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战战兢兢的古交新附军屠杀了一百多个被俘的义军之后,哪还有什么心思过年?胆儿都吓破了。

可不杀还能怎么办?可都是上峰的命令,只期盼近在咫尺的锄奸团或者七杀营不要找自己这种小鱼小虾的麻烦,灭十族刨祖坟可绝对不是说说就算的大话。宁远远不远?仅仅是杀了撒闹事造反的,连半月也没有出,仅仅是一夜之间,赴死军就过来报仇了,不管是下令还是下手的,只要是屠杀沾一点儿边儿,都杀了个鸡犬不留,连尸体都挂在树上。“不是不报”四个血淋淋的大字吓的县里的衙役都瘫了好几个。

那些下刀子的刽子手连夜就逃就一半儿,剩下一半儿实在跑不了,也赶紧搬家。

仅仅是在大年初三,残存的古交义军就到了开封,受到赴死军高规格的接待。当这些被打散的残兵说出发生在古交的屠杀之后,名动天下杀的鞑子闻风丧胆的大帅就把话撂那儿了:“七杀勇士正赶往古交的途中……”

古交残存的义军感动的当时就哭了。

趁着这个当口,赴死军发出新年的第一份明令,并且借助各种渠道传播开来:“各地义军为赴死军之生死兄弟,特晓谕清人官民,伤我兄弟者一,屠关联者十。伤我家眷者一,不论男女老幼必灭其十族,以百倍偿还之,不足百倍之数者,以同姓充之……”

面对各地清军对义军的镇压和屠杀,赴死军采用的是更加血腥的屠杀,并且把这种屠杀明确化数字化,不达到一定数字绝不罢休。

如此血淋淋的叫嚣屠杀,再一次把七杀令提到了最高的战略高度。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各地义军风起云涌的同时,赴死军的善后事宜也是层出不穷。只有是有义军失败了,立刻就有七杀营或者锄奸团的出现。

现在的锄奸团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孩儿兵,急于报仇的女人和老人也有不少,让人防不胜防。说不准一个卖菜的小贩就是身怀杀器的复仇魔鬼,或者是一个衣衫褴褛的要饭花子也是取人性命的魔王……

为了执行这个明确的不能再明确的报复命令,一起又一起的暗杀、爆炸、下毒等等匪夷所思的残酷手段都使唤出来。甚至是名动天下的玉碎战术,也毫不留情的拿了出来。面对杀戮的是十倍的杀戮,面对血腥的是百倍的血腥。这种无差别的屠杀,在很大程度上震慑了地方上的清军,也保存下了许多抵抗的种子。

在遍地开花处处烽火的同时,无论是锄奸团还是七杀营都付出了相当代价,多少壮士化为惊天爆裂声中的一蓬血雾,多少英豪魂归天国。

可取得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即便是义军失利,地方上也不大敢动其亲人和家眷,那种依靠血腥震慑来威压的手段,在更大的血腥面前显得很是苍白。

地方上的清人一点半都是汉人,在屠杀的时候也不得不考虑自己的未来。不管是锄奸团的玉石俱焚还是七杀决死的惊天一刺,都不是那么好躲闪的,所以在下手的时候也是尽量的轻一点儿。

这无疑把义军的抵抗掀起一个大高潮。

眼前的局势其实已经很明显了,就在阿济格大军威压之下的山西中部,都乱成了这个样子,其他地方也就可想而知。眼睛都是长在自己身上,脑筋稍微机灵一点的已经明白过来,大清国已经失去了攻取天下的锋锐,在赴死军的正面对峙中,尚且不怎么占上风头,再加上各地比着塞着的造反大军,鞑子的好日子好像不怎么多了。

这个时候,谁不为自家的未来想一条出路?当这鞑子的官为鞑子卖力气还在继续,可私底下和那位四爷暗通款曲的事情已经不少了。

“大帅,赵启峰那边又折损了二十多个弟兄……”

这种事情,尤其是七杀营的这种敌后武力展现,虽然早有内线联络,并且经过周密布置安排,牺牲也是不小。在赴死军主力修整不动的同时,七杀营和锄奸团空前活跃,付出的牺牲也相当大。

“从我的乙字营中抽调人手,补充七杀营。”李四毫不犹豫的从直属营中抽调精干。

这个时候,尤其是主力不动的情况下,这种以血腥恐怖震慑敌人的行动绝对不能停止,不仅仅是在于鼓励各地的抵抗力量,更是让鞑子的兵力不敢轻易调动,全都分散在地方上出于时刻警惕的状态。

“四火!”

赴死军第一营第一队,李四个人的亲兵卫队都准备拿出来了。

“在!”

并不怎么高大的卫队长四火挺胸而出。

“七杀决死绝对不能缩了,还要扩大下去,你能不能填进去?”

“为大帅效死!”

“错了,这回不是为了我,是为了北边的同胞。”

“为同胞效死!”

李四微微低头沉思片刻,猛然抬起头来:“好,你们第一队就填进去。记住了,你们就是我的亲兵,不要坠了咱们赴死军的威名!”

“去死!”

“好,你去准备吧,你若是回不来了,我就取消第一队的番号。除了你们,再也不会有甲字营第一队了。”

四火没有说话,只是把胸脯子挺的更高,眼神中的战意正浓,已化不开了。

“四火,四火,这个名字好哇,就要燃起四方燎原之火,煅炼天下之火,你去吧。”

在这个赴死军已经占据了主动的对峙背景下,这种行动必须得到进一步的加强:“镇南!”

每到这个时候,李四总是第一个想起镇南。

那个脑袋大的出奇,连军装也穿不起来的半大孩子,是李四心头永远也忘不掉的一个勇士,虽然镇南已经是兽性多于人性,可他也是属于赴死军属于这个民族的野兽。

“亲爹,”死狗和七斤齐齐站了出来。

看着这俩和镇南一起过来的孩儿兵,李四精神恍惚了一下子,才意识到镇南早已不在了。

“锄奸团还有多少人手?”

“在营的孩儿兵还有十一个,女人六十九个,新进的孩儿兵有二十二个……”

“我的锄奸团呐!”李四眼中真的有点水光了。

不论是孩儿兵还是那些白衣女子,一次次用他们的生命执行最危险的任务,全盛时期的几百人,再加上后来的白衣女团员和新进的一些苦大仇深的孩儿兵,现在只有这么点儿了。

“亲爹,镇南死了,还有我们,我们比镇南更强!”

李四还真是犹豫了一下,终于说道:“死狗……”

七斤和死狗齐齐上前一步,大叫道:“亲爹,我比死狗还要强……”

“死狗,”李四没有看七斤,大喊一声。

“孩儿在!”

“你带上四个孩儿兵,六个姐妹,即刻渡过黄河……”

布置好人物之后,死狗就当着李四的面儿,恶狠狠的对七斤说道:“我若走了,亲爹身边就剩下你一个。若是亲爹出了岔子,我做鬼也要捅死你……”

“滚,我不是镇南!”七斤同样是恶狠狠的目光。

布置好了这一切,再一次把老神棍给叫了过来:“给朝廷的求援条陈拟好了没有?”

“拟好了。”老神棍今非昔比,穿了一身有点儿肥大的黑缎子棉袍,穿金丝走银线的还镶着灰鼠皮的毛边儿,尖尖的脑袋上扣了一顶只有才关外才经常见到的长毫银狐皮帽子,把他本就又瘦又长的驴脸遮住了一大半儿。

这老东西一贯是喜欢装穷,就是有好酒也会在没有人的地方偷着喝,今天这是怎么了?穿的象个一夜暴富的土财主,唯恐别人不知道他是多有有钱一样。

看着魏无牙不伦不类的暴发户装扮,就是李四也纳闷儿了:“你这是唱的哪一出?不装穷了还是变了性了?”

“我装个屁的穷,现在我是真的穷了,”老神棍有点儿不甘心的说道:“你忠诚伯伸手朝着朝廷里要钱要粮食,比是摆明了打我的脸还是什么?都到这个份儿上了,我把所有的金子、银子、袍子还有玉器古玩都掏出来给你买粮食去了。仅剩下这么一身心爱的东西,实在舍不得,我要是再不赶紧着穿今天,他娘的谁知道我老魏也阔绰过?我的家底也到过四万白银呀,四万还打不住呢。娘的,转眼儿就剩下这一身衣裳了。嘿嘿,我老魏也是个大方的,四万两银子说捐就全捐了……”

看着老神棍满脸都是肉痛的古怪神色,好像真的是割了他的肉一样,李四也是好笑:“怎么?舍不得?”

“我舍不得?屁!我老魏是最舍得的,和咱们赴死军的大事比起来,四万两银子就是个狗屁,不,连狗屁也不如。其实我早就想到了,老魏我就是过路的财神,那些银钱也就是在手里周转一下而已,迟早得掏出来,你都伸手向朝廷要钱了,我再不掏腰包你还不记恨我一辈子?”老神棍嘟嘟囔囔了半天,忽然话题就是一转,面色也是一正:“现如今咱们这边确实是困难了一点儿,可你也不该伸手向朝廷要钱呐。九十九个头都磕下去了?还在乎这最后的一哆嗦?我看这条陈还是不必给南都的好,要不然以后的啰嗦可就多了。”

赴死军控制的豫中、豫南、豫东和淮西确实陷入了空前的危机,随着地盘的扩张,各地流民也疯狂涌入,粮食危机进一步恶化。但是这种危机仅仅是民生方面的危机而已,并没有影响到赴死军的战斗力,甚至为赴死军扩充兵源提供了很大的好处。

越是在这种困难时期,招募士兵就愈发的方便,在极端的情况下,一个杂合面的馍馍就能换个好兵。

这个时候伸手对朝廷求援,这里头的讲究可就大了。

一来是暴露出淮西方面内在的虚弱,赴死军的强势地位会有所影响。更主要的是李四一直在致力于把淮西独立于南都的政治体系之外,除了可有可无的民情军情奏报,仅剩下的也就只有画蛇添足的官吏任免询情奏折而已。这个时候伸手要钱要粮,可就等于是主动承认了和南都之间的隶属关系。

从名义上来讲,淮西和南都确实是从属的关系。但是赴死军极不愿意承认这一点儿,并且一直在刻意的消磨这个痕迹,摆出淮西的是淮西南都是南都的姿态,让很多人认为南都和淮西是两码事儿。

这也是政治上的筹码,最擅长勾心斗角观望风色的老神棍还能看不到这样做的坏处?

“哎,你终究不过是一条神棍而已。”李四难得很严肃的对魏无牙说道:“要是说到争斗,也得看是和谁,要是对面的鞑子,不用你说,咱们必定是寸步不让。可对南都方面,还是有回旋余地的……”

“这里头的道道儿我也清楚,只要这个条陈一上去,若我是南都龙椅上的那位,就是冒着资敌的风险,也要大大的给钱给粮。最起码这也是收取民心民望,更重要的是这等于承认了淮西是南都之下,承认了二者的君臣关系。”老神鬼不是看不到这里头的深远影响:“这钱财粮食拿着好拿,以后可就不好说,到了真正节骨眼儿上,这就是个说辞。何况咱们这边也没有到非要朝廷的粮食就过不去地步,这个最困难的时候要是和朝廷撇清了关系,以后咱们怎么干也没有人念碎嘴子。”

前边要了朝廷的援助,后脚就不听朝廷的号令,甚至是造反,就真的是彻彻底底的不要脸了。虽然在大是大非的时候,脸面能当抹布使唤,可还不是没有到那个地步的么。

老神棍的心思万千就是为了赴死军和李四着想,这个李四还能不明白?

“我说老魏,你我也算是知根知底的老人了,一步一步这么走过来,你为的是什么?”

“我?自然是公侯万代封妻荫子……其实也没有意思,那些个就是随口一说而已。”老神棍颇为自负的说道:“就是现在我甩手不干了,最起码你忠诚伯也得给我个巡抚河南的地方大员位子吧……”

李四拇指朝下,哈哈大笑。

老神棍知道自己的能力和分量,也不介意李四这个玩笑,继续说道:“可仔细想想,就算咱们得了天下,其实我从不怀疑这一点儿,这天下迟早是咱们的,而且只有没有早没有迟。再有一年的时间,我敢确定甚至只要今年的夏粮一下来,这天下就是咱们的了。到时候就算你李大帅做皇帝也罢也藩镇也罢,在内我就是军师……也就是诸葛亮的那个位子,放出去就是个督抚地方的大员也是最起码的。现在想想,这些都没有什么意思,其实这些功名富贵也就是说说而已。真正想的还是尽量做出一番事业来,史书上能不能有我一笔也不在乎,只要真真正正的做了一回事情,流芳百世也好遗臭万年也罢,就心甘了……”

老神棍不是没有富贵过,九千岁在的时候,魏无牙虽说不上有多大的权势,可也是一方有名有号的人物。也上去过也下来过,十几年漂泊江湖,虽然嘴上说的都是功利,其实心里早就看的开了。

如今这么费心费力的和李四一起折腾,也不过是为了证明自己。

并不是非要做出什么英雄伟业不可,更不是做给天下芸芸众生看的,只是做给自己看。以证明自己不是那种依靠九千岁的关系而富贵,更不是一朝败落就颓废不起的废物。胸中的这点韬略身上的这点儿本事,还是可以成就一番事业的。在老神棍内心里,做坏事还是做好事的区别不大,只要是大事就可以,只要能证明自己行。

老神棍是为了他自己而拼搏,什么富贵功名并不重要,流芳百世青史有名也不大在乎,只要证明自己有能力就可以了。

“好,再高看你老魏一眼。”李四是真的没有摆什么王者气概,更没有可以的弄什么姿态,自然而然的遥望远方:“拿你说我是为了什么?”

“装,你就给我装吧,装给我看有意思?”轮到老神棍拇指朝下了:“你为的是什么还不清楚?要说你想做大明朝的第一忠臣,别说是我,只怕连你自己也不相信。”

“然!”

“你这么操心劳力的折腾,要说是想改朝换代的做开国皇帝,或许还真是小看你了呢。”老神棍知道李四早就有过坐上龙椅的机会却放弃了,索性说的更加直白一点儿:“打鞑子是手段,聚集起人气民心,打下大大的疆土,让这个世道里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得不臣服在你李四李大帅的面前。然后就可以建立一个从来也没有过的大帝国,成就千百年来从未有过的英雄伟业,我老魏是不是料事入神?”

“狗屁,”李四大笑。

这一会,老神棍是真的惊讶了:“我的大帅,你不是真想做什么忠臣吧?”

“这一回连狗屁也不如了!”

第52章 其实我是个演员第35章 皇帝家也不富裕呀第3章 发财之后和水火不容第229章 大结局第120章 逆风扛大旗第187章 都谈利益第81章 怪叔叔和小萝莉的幕后故事第44章 托孤之重第103章 尧舜还是靖难?难说的很第69章 打跑了劫匪我就是抢劫的第15章 检验蝴蝶第50章 跑出来就开始瞎琢磨了第112章 从这一刻起,我们要去死第130章金玉碎而沟壑平(2)第68章 多情环哇多情环第216章 不如人意第205章 生机和转机第95章 你心知来我肚明第227章 狂热的战争冲动第34章 该咋过还咋过第179章 救星和银子第139章 铁索连舟的效果第41章 天要塌了吗?第一步第96章 我容易嘛我第19章 战场纪律第111章 露出来了第85章 通道一定要打开第7章 波澜虽小影响深远第15章 检验蝴蝶第47章 其实激烈的战斗并不存在第173章 金无足赤第79章 求人赈济有用吗?第152章 一缕发 三千血第229章 大结局第39章 大年初一头一天第35章 皇帝家也不富裕呀第123章 扬州,我们的扬州第126章甲兵只在你心中第188章 其实早就注定了第163章 恨滔天血满地第195章 大帅的真本事第106章 有唱高调的就有下黑手的第78章 七杀令出风云变第64章 怎么狠怎么来第180章 南北皇权第205章 生机和转机第110章 拼图完成第216章 不如人意第153章 八月十五过节了第185章 古今辉映第7章 波澜虽小影响深远第55章 这回可是真的发了第24章 我不管你的身份有多高第90章 似是而非的道理忽悠人第5章 共同致富第138章 三天和五天的差别第139章 铁索连舟的效果第91章 不大破咋大立?第147章 王莽和周公第112章 从这一刻起,我们要去死第99章 裙带关系不好使第220章 苦难尽头是苦难第151章第112章 从这一刻起,我们要去死第28章 我也想是真的第139章 铁索连舟的效果第91章 不大破咋大立?第117章 我就知道你是硬骨头第29章 我想要你的权利第105章 左跑跑的凌波微步第87章 小萝莉的婚嫁事第110章 拼图完成第149章 大问题其实好解决第85章 通道一定要打开第60章 大忠臣呀我是第201章 渗透之前第49章 皇帝死了?真是大喜呀第195章 大帅的真本事第207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第135章 群丑跳梁一帜独出第36章 钱都去哪了?第170章 一击致命第4章 不想发财的是傻子第93章 冬瓜蘸黑酱,杀器呀第78章 七杀令出风云变第183章 内部隐患第189章 记的回来第171章 趁热打铁第213章 没有君子第50章 跑出来就开始瞎琢磨了第30章 大智如妖第130章金玉碎而沟壑平(2)第79章 求人赈济有用吗?第42章 倒计时开始第204章 分分和和第98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180章 南北皇权第25章 他们说去死第213章 没有君子
第52章 其实我是个演员第35章 皇帝家也不富裕呀第3章 发财之后和水火不容第229章 大结局第120章 逆风扛大旗第187章 都谈利益第81章 怪叔叔和小萝莉的幕后故事第44章 托孤之重第103章 尧舜还是靖难?难说的很第69章 打跑了劫匪我就是抢劫的第15章 检验蝴蝶第50章 跑出来就开始瞎琢磨了第112章 从这一刻起,我们要去死第130章金玉碎而沟壑平(2)第68章 多情环哇多情环第216章 不如人意第205章 生机和转机第95章 你心知来我肚明第227章 狂热的战争冲动第34章 该咋过还咋过第179章 救星和银子第139章 铁索连舟的效果第41章 天要塌了吗?第一步第96章 我容易嘛我第19章 战场纪律第111章 露出来了第85章 通道一定要打开第7章 波澜虽小影响深远第15章 检验蝴蝶第47章 其实激烈的战斗并不存在第173章 金无足赤第79章 求人赈济有用吗?第152章 一缕发 三千血第229章 大结局第39章 大年初一头一天第35章 皇帝家也不富裕呀第123章 扬州,我们的扬州第126章甲兵只在你心中第188章 其实早就注定了第163章 恨滔天血满地第195章 大帅的真本事第106章 有唱高调的就有下黑手的第78章 七杀令出风云变第64章 怎么狠怎么来第180章 南北皇权第205章 生机和转机第110章 拼图完成第216章 不如人意第153章 八月十五过节了第185章 古今辉映第7章 波澜虽小影响深远第55章 这回可是真的发了第24章 我不管你的身份有多高第90章 似是而非的道理忽悠人第5章 共同致富第138章 三天和五天的差别第139章 铁索连舟的效果第91章 不大破咋大立?第147章 王莽和周公第112章 从这一刻起,我们要去死第99章 裙带关系不好使第220章 苦难尽头是苦难第151章第112章 从这一刻起,我们要去死第28章 我也想是真的第139章 铁索连舟的效果第91章 不大破咋大立?第117章 我就知道你是硬骨头第29章 我想要你的权利第105章 左跑跑的凌波微步第87章 小萝莉的婚嫁事第110章 拼图完成第149章 大问题其实好解决第85章 通道一定要打开第60章 大忠臣呀我是第201章 渗透之前第49章 皇帝死了?真是大喜呀第195章 大帅的真本事第207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第135章 群丑跳梁一帜独出第36章 钱都去哪了?第170章 一击致命第4章 不想发财的是傻子第93章 冬瓜蘸黑酱,杀器呀第78章 七杀令出风云变第183章 内部隐患第189章 记的回来第171章 趁热打铁第213章 没有君子第50章 跑出来就开始瞎琢磨了第30章 大智如妖第130章金玉碎而沟壑平(2)第79章 求人赈济有用吗?第42章 倒计时开始第204章 分分和和第98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180章 南北皇权第25章 他们说去死第213章 没有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