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第156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来了……”

陆文昭大声说出情报,以头叩地的时候,朱由检心中一沉。

他看向了自家皇兄,果然、对方的脸色也不太好看。

并且、在反应过来后,他看向了自己,并开口道:“弟弟安排……”

“臣弟领命!”朱由检紧皱着眉头,对陆文昭开口道:

“木增、沐昌祚、沐启元、杜文焕几人到何处了?”

闻言、陆文昭急忙汇报道:

“回万岁、殿下,木增本月十二接到圣旨,当即调动兵马,并喝止乌思藏、朵甘内部土司作乱,但乌思藏土司不听,依旧内乱,只有朵甘各万户所筹集二千六百青壮南下。”

“六日前,朵甘营的青壮已经抵达丽江,右布政使木增聚正兵一万二,辅兵四千,统辖朵甘营东进,前日入驻北腾州。”

“黔国公沐昌祚、都督佥事总兵官沐启元二人于本月十日接到圣旨,却调兵极慢,眼下昆明城中只有聚集了八千兵马。”

“杜文焕领本部三千正兵,一千辅兵南下,今早刚出汉中府。”

“回万岁、已经知道了……”

派他们支援西南,这样也能让浙党松一口气。

却不想、皇帝此刻看着齐王,眼中十分满意。

“万岁、当委任一重臣为云南、贵州、四川、湖广、广西等五省总督围剿叛军。”

朱由校忽的笑着抬头看向自家弟弟,而听到这话的朱由检脑中有一丝摸不到的头绪,好像要抓住了,却又抓不紧。

得知一切后,杨涟首先作揖上前一步道:

说罢、他又对朱由检道:“弟弟也准备准备,想个好的计策,在待会儿一同说出来。”

尽管朱由检对西南布局功劳最大是事实,但他可不想掺和党争,因此他想了想后道:

“徐可求治理尚可,军谋不行,可以让他坐镇成都,统辖调配粮草辎重,至于总督之位,可以让四川左布政使朱燮(xie)元一试。”

文臣们可不是好相与的主,先前被裁撤蓟镇是因为当时东林和五党斗争的厉害,无暇顾及。

想到这里、朱由检脑中简单过了一遍,评估了一下双方敌我的实力。

“命齐王为五省总理,西南事宜权宜相授,不用再叨扰内阁和六部了。”

朱由检暗叹一声、如果可以调动云南腾越八关的兵马,想来可以凑到十二万精锐。

“臣举荐四川巡抚徐可求为西南五省总督!”

紧接着,朱由校又开口道:

之后、矿税太监孙隆在苏州横征暴敛,激起葛成为首的万余织工群起抗暴,其时朱燮元已升为四川按察司副使,束装待行。

“让人从勖勤宫送来西南坤舆沙盘!”

眼下的朱由检、实力太强了,尤其是在兵权上,可以说掌握了天下三分之一,乃至过半的精锐。

“弟弟,今天为兄再教你一手,便是土上撒灰再压木……”

早在他一开始扶持自家皇兄上位的时候,他就已经盘算起了怎么对付奢崇明。

朱由校十分满意,随后感受臣工的视线,这才开口道:

首先三氏土司麾下的六万彝兵绝对是比较强悍的,不然也不会让西南动乱持续了十数年之久。

四十几位大臣纷纷涌入了干清宫内,这让干清宫看上去拥挤了许多,而在养心殿处理奏疏的朱由校也放下了奏疏,走出了养心殿,走到了干清宫正位上坐下,并示意朱由检也坐在旁边。

“万岁!亲王总督兵事,自文皇帝以来,未曾有过……”

朱由校没有继续说,但朱由检却眼前一亮道:

所以昆党的顾天峻根本就不想看到朱燮元总督五省,最后平叛成功,捞功上位。

“这……”

朱由检嘴角一挑,面朝众人轻嗤道:“臣弟接旨!”

只可惜、他们这样的反驳并不被朱由校放在眼里。

汪应蛟皱眉,知道自己的新法无法实施了。

“万岁、吾等也以为杨鹤为总督较好。”

朱由检既然已经说了十月下旬浙兵援辽,那就不用在刺激对方了。

“朱燮元稳重,由他总督五省并无大碍,杨鹤虽然有才干,却因为丧父而守孝,我朝以忠义仁孝治天下,如何能破坏他人守孝呢?”

毕竟谁也不想自己的地盘上有上万属于皇帝的兵马,不过他们的想法却被朱由检轻嗤。

“那洪承畴、杨文岳、吴阿衡,秦良玉能有如此规模,不正是齐王殿下和徐可求指挥得当吗?”

这是一个蒸汽朋克的奇幻世界。

“宣内阁、六部、六科,半个时辰后到干清宫议事。”

“臣汪应蛟领旨……”听到皇帝的话,东林党人的户部尚书汪应蛟当即作揖应下。

他这分化的手段,便是叶向高看了、也不由暗自点头。

“可惜腾越八关的两万多兵马不能调动……”

不仅如此、他这借势居然把功劳最大放到了朱由检头上。

齐党的亓诗教见状,觉得不关自己的事,也没有站出来。

“万岁、此举荒谬啊!”

这个时候、便是叶向高出来调节的时候了。

朱由校虽然不解,但还是尊重自家弟弟,随后看向臣工等人开口道:“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吧!”

“弟弟又成长了不少……”

尽管调了木增和杜文焕、但眼下沐昌祚和沐启元依旧是烂泥扶不上墙……

“嗯!”朱由校眼中露出了满意的表情,对朱由检继续道:

“正好可以趁着这个事宜,继续在这几日和文臣们纠缠总理之事,而弟弟要做的……”

“没错!”

看着他们的模样,朱由校心中也乐开了花。

这么一来,县、府、南京、户部的胥吏,借漏耗之名滥取民财的情况就消失了。

《我在异界做财阀》

这就导致了,仅凭楚宣昆三党的实力,根本就不足以驳回朱由检的提议。

朱由校忍不住轻喝一声,而朱由检连忙安抚道:

“哥哥勿要恼怒,眼下当务之急是稳定局势。”

朱燮元以“兵以御外寇者”,“且众怒难犯”为由,反对用兵镇压,以恩义劝谕解散,葛成挺身投案,又让苏州有矿的豪强士绅交税,直接把苏州豪强士绅得罪到了死。

这其中,还有三个卫军是水师,步卫只有五个。

不过他微微瞥了一眼四周,果然发现了齐楚浙宣昆等五党的魁首都没有跪下,也没有说什么。

刘一燝的提议,看似不错,但却让朱由检微微眯了眯眼睛。

朱燮元这人,早年登进士第,被授官大理评事。

山西三镇一旦被解决,文臣所掌握的兵权恐怕会再度下降到一个虚弱的程度。

各支人马的调动,以及大明和土司之间的兵力差距,纷纷都说了出来。

朱由检紧锁着眉头,随后抬头对已经站起来的陆文昭三人道:

“是……”朱由检一边回应,一边在心中苦笑。

“万岁圣明(万岁不可)!”一时间、两种声音在朝堂上响起。

“万岁圣躬安……”

这种做法,让苏州胥吏断了财路,让豪强劣绅不得不提前交赋,得罪了很多人。

就这样、三刻钟后,一个长宽各一丈,高四尺的巨大桌子被搬进了干清宫,它被黑布笼罩,让人好奇它是什么。

朱由检见状,只能跟进了养心殿,而叶向高则是咳嗽道:

“咳咳、五省总督的事情,就定为朱燮元了,兵部八百里加急,先让朱燮元总督兵马,围剿三氏叛军。”

同样接到圣旨,杜文焕都从延绥进入四川了,木增都统辖近两万兵马驻扎北腾州后,而沐昌祚等人居然还在昆明磨洋工。

巨舰乘风破浪,大炮肆意轰鸣,殖民者攻城略地,野心家厉兵秣马。

他双手抱胸对朱国祚道:“朱阁臣,浙兵的去处已经有了方向,况且他们不过训练三个月,还是继续驻守,等待十月下旬入辽吧。”

扫视着脸色凝重的众人,朱由校心里大致有了一个主意,因此当即开口道:

“岂能不经过兵部而由亲王总理兵戎?!”

大臣们皱眉四顾,发现所有人都一头雾水。

朱由检在这些人中见到了许久未见的杨涟,他消瘦了不少,精神状态也差了很多。

“臣弟需要做的,便是调兵前往山西,还有北直隶南部,但用什么理由?”

朱国祚作揖继续驳回,而官应震、汤宾尹、顾天峻等人也纷纷作揖:“请万岁三思……”

“朱燮元不过镇压过几次民乱,又有何军谋可称道?不如派遣杨鹤前往总督!”

“前些日子、汪尚书上疏,朕看过了,觉得十分不错,也传给了叶阁老观看,叶阁老也认为可行。”

朱由校的一句话,瞬间点燃了所有文臣,只因为这是一种挑战。

他们加上杜文焕的三千正兵,明军的正兵牌面是六万一千六。

眼下的他,有兵、有银子,有粮食,就差官员储备了。

倒是朱由校、只见他忽的站了起来,随后冷着脸道:“退朝……”

“再派天津总兵孙应元领腾骧、武骧两卫兵马南下,由太仓调粮五万石,拨开拔银七万两,各种物资具配,三日后南下。”

没想到奢崇明会把水西安氏和水东宋氏拖下水,这两个土司一下水,那么原本可控的事情就有些不可控了。

当时山西豪绅刘申等横行乡里,“死者枕藉”。既而事发,此案系狱十年不决。朱燮元受理此案,不为权贵所请,详细调查之后定案断决,平反者达到三百余人。

不过朱由检摇了摇头,指了指沙盘。

不止是他、其他人也纷纷在心底盘算着。

杨涟、左光斗、刘一燝、叶向高、汪应蛟……

“内阁、六部、六科诸位臣工……到~~~~”

“混账!”

文官们学聪明了,除了刘一燝没有表态,其他五党都反应了过来,于是纷纷站起,不再说赋税革新的事情。

执掌皇权一年有余,他渐渐摸索出了一个办法。

原来如此!

只因为他和皇兄、叶向高三人都知道,这些新募的兵马,是要用来解决山西三镇的。

因此、朱由检不准备说,叶向高同样,朱由校更是。

洪承畴、孙传庭、吴阿衡、杨文岳四人的兵力在两万四左右,而木增的兵力是正兵一万二,加上朵甘营二千六。

官员既然不同意自家弟弟总理五省平叛兵事,便拉出田赋和杂项这让他们难以承受之痛来内斗。

陆文昭将各股外调得援兵情况说了一个遍,但最让人心寒的还是黔国公府的所作所为。

“是……”众人一听,叶向高没有支持皇帝,心中纷纷松了一口气,纷纷作揖应下,随后跟着叶向高退出了干清宫。

满桂、孙应元、戚金,秦邦屏、孙传庭……

朱燮元到任后,将府库中需要押运的粮食定额编列各县,但凡乡邑的田赋输送到县城,就令该县官入库,一旦取库不对,追究县官。

“当是如此!”

“可以调腾骧、武骧两卫南下,命天津总兵孙应元统辖。”

“传朕旨意,减田赋加派四厘,加杂项二厘,盐课一厘,关税一厘!”

杨涟一开口,左光斗、周朝瑞等人纷纷附和,而浙党的阁臣朱国祚却上前一步道:

“万岁不可!”

这一瞬、五党官员和东林党的部分官员纷纷攥紧了手中的笏板,脸色无比阴沉。

这几人可是名副其实的齐王党,每个人都拥兵不在少数,朝臣们都知道。

“可以……”朱由检微微颔首,他也知道西南兵力因为萨尔浒被抽调甚多,援军南下是正常的。

而这个时候、干清宫外也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朱燮元?”

和杂项有关的泛江南三党果然无法接受杂项被加,而和田赋有关的齐楚东林等三党果然全力支持。

不过、昆党毕竟是小党派,而如果朱燮元平叛成功,浙党无疑会增添一位有分量的京官,因此浙党并没有站出来。

“怎么?还不明白?”朱由校笑着起身,随后活动了一下身体后才笑道:

“忘了你我二人裁撤山西三镇的事情了?”

眼下是九月二十八,而叛军要在十月五日造反,以黄帝历来说,只有算上今天也不过只有七天的时间了。

“……”

众人不得已,只能把目光放到了皇帝朱由校身上。

刘一燝应该是知道了燕山大营最近募兵的事情,所以有意想要将齐王朱由检手上在直隶的兵马削减。

朱国祚一开口就提到了戚元弼,只因为戚元弼返回浙江招兵,让浙党不安罢了。

一步退、步步退。

要掩盖一个矛盾点,就要支起另一个矛盾点。

叶向高上前作揖,对朱由校道:

“万岁、老臣以为,调兵是需要调的,不过并不需要那么多。”

朱由检用上了文官的路数,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批判三党官员,让他们脸色十分难看。

说罢、他趁着文臣一愣,对朱由检道:“齐王可敢接中旨?”

按照以往来说、皇帝这种时候必然会强硬的要求齐王成为五省兵戎总理才是,但眼下怎么直接就翻脸了呢?

不仅仅是他们,便是叶向高和朱由检也是一头雾水,摸不清头脑。

朱由校则是见自家弟弟同意,也微微颔首,而这时浙党姚宗文又站出道:

“嗯……弟弟说得对。”短暂的生气后,朱由校恢复了平静,当即转头对魏忠贤道:

眼下、只能以十万对十二万,并且这个十万还是有水份的,难免六省兵马会有空额,这么一来,或许明军只有八九万,甚至七八万了……

“不可!”听到姚宗文的话,刘一燝、左光斗、杨涟、周朝瑞、赵南星等人纷纷作揖驳回道:

“万岁、徐可求不知兵,怎么能让他总督五省?”刘一燝开口道。

朱由检眼下,虽然不如完整的东林党,也不如联盟的齐楚浙宣昆五党,但如果这两个联盟分裂,根本就压制不了他。

看来、东林党的得势,对于他来说非但没有轻松,反而更累了。

朱由校一开口,将事情定了调,而刘一燝紧皱眉头,十分不舒服。

“授朱燮元为都察院佥都御史,总督云南、湖广、四川、贵州、广西五省兵马。”

朱由检观察着杨涟,而陆文昭也站出来将西南的事情给说了出来。

听到这么名字,浙党官员倒是不觉得什么,因为朱燮元也是浙党,但东林党、以及其他党派官员就皱眉了。

“是!”听到朱由检的话,陆文昭知道那是什么,当即派出了一小旗的锦衣卫去取。

“臣恭请万岁,调腾骧、武骧、金吾、神策南下支援四川,调四骑卫援辽……”

这一调动,便是八卫军被调离,顺天、永平也就只剩下了八卫军和十二拱卫营,皇城三卫和大汉将军、以及京营了。

这样的调动,在众人猜想下,便想到了答案。

因此、面对文臣们的驳回,朱由校便道:“需要朕下中旨吗?”

他有兵,皇兄有名,便是中旨也能畅通无阻。

姚宗文倒是学会借势了,并且还借到了朱由检头上。

想到这里、朱国祚沉默,而刘一燝却上前作揖道:

“万岁、以眼下西南之兵力,恐怕难以在短时间平叛。”

“万岁、可调参将戚元弼,领浙兵支援四川、贵州。”

“十六卫军需要防备喀喇沁、土蛮,土默特,不用再说了。”

最先开口的是齐党的官应震,而他所举荐的,便是杨嗣昌的父亲杨鹤。

浙宣昆三党官员跪下作揖,高唱不可,齐楚与东林三党则是高唱圣明。

只不过上次之后、他发现他还是低估了西南土司的不臣之心。

反观自己这边,秦良玉手中有一万人是训练了四个月的新卒,还有一万人是训练了九个月的老卒,总共是两万兵马。

如果加上广东广西、湖广、四川、云南、贵州可调动的少量精锐,那兵力应该不低于十万。

本来这件事不管他的事,但此时苏州的官员胥吏惊慌失措,只能飞檄请朱燮元前来平乱。

朱由检一开口,朱国祚当即皱了皱眉,却也没有反驳。

朱由检也想到了,不过他不为所动。

但万历二十九年,朱燮元出任苏州知府,而苏州财赋甲天下,邑县、府吏多有贪污之徒。

对兵事,所有人都反对朱由校的想法,那么他就分化文官。

朱由检忽的头疼,却又灵光一闪,和朱由校异口同声道:

“发军饷……”

“皇兄?”朱由检小心翼翼的询问道。

如果朱由检动了心思,在五省之地留驻兵马,继续扎根,那么文臣的实力又要再度缩水。

“万岁、眼下当先发制人,打叛军一个措手不及!”

但眼下要从西南兵事上分一杯羹,这就不可能了。

昆党顾天峻、宣党汤宾尹纷纷上前作揖,而他们这样抗拒朱燮元为总督,便是因为朱燮元的性格。

在这样的踊跃下,不过半个月的时间,戚元弼就在浙江全境招满了上万浙兵,并且还在踊跃报名,目前已经训练三个半月。

都是千年的狐狸,他们能不知道皇帝玩的什么手段?想玩分化?中了一次招的众人已经学聪明了。

离去没多久的叶向高作揖回礼,诸多臣工也是一样。

人类不是世界唯一的主宰。还有矮人,兽人,精灵,娜迦……和传说中的巨龙!

六万彝兵之外,剩下的其他土司、汉卒,人数应该不超过八万,也就是说、安邦彦他们那边是十三四万左右的兵力。

这个时候、朱由检走进了养心殿,皱着眉头看向自家皇兄,却发现自家皇兄居然靠在椅子上,手中处理着奏疏,哪里还有刚才生气时让人心中一紧的模样?

再这样满是阴沉的面孔中,只有几人稍微显露出了凝重的担心。

到了府后,又由朱燮元亲自开验,然后不送往南京,直接送往京城,并要求户部员外郎以上官员亲自开验,全程不让胥吏插手。

“若是辽东的努尔哈赤再进犯,我朝可能要陷入两难之地。”

这是一种皇帝对兵部权力的挑战,也是对文臣兵权的挑战,更是对文臣治理天下的挑战。

朱由检眼前一亮,立马开腔道:“哥哥的意思是,木板是西南兵戎总理,而赋税变法是灰,裁撤山西和北直隶剩余卫所才是土?!”

因此、朱由检对众人道:

说罢、他只身走进了养心殿,而魏忠贤见状,当即高声唱礼:“退朝~~~~”

戚元弼六月抵达浙江后,便开始了在全浙募兵,而由于援辽浙兵的斩首赏银送回了浙江将士家中,让许多浙江男儿都眼红不已。

如果仅仅是这样,他只能算是浙党之中的清流和能臣,并不会得罪宣党和昆党。

在这里,弱肉强食是基本法则,赢家通吃是正常现象。

……

为了活下去,穿越者罗伊只能做些小生意,勉强度日这样子。

“他们都说我是财阀?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本章完)

第52章 兄友弟恭第451章 蠢蠢欲动第373章 兵临江户第176章 三省地震第529章 为兄消瘦第622章 燕山倾倒第160章 整顿山西第38章 皇兄就是拿来坑的第224章 吾家有弟初长成第431章 风云际变第302章 内外有难题第265章 病来如山倒第45章 再薅皇兄羊毛第1章 当从移宫案始第6章 少年天子的爆发第236章 南征北讨(恢复两更)第531章 国事艰难第653章 番外篇(一) 弹冠相庆第125章 裁撤四十八卫第657章 番外篇(五)心如明镜第527章 盛世之下第350章 庙堂争锋第22章 富得流油的御马监第172章 诸事繁杂第544章 神机妙算朱由检第6章 少年天子的爆发第251章 平定土默特第413章 建虏惶恐第637章 玩弄人心第518章 时不我待第695章 后记(十五)绍庆盛世第31章 百万兵马而无一军可用第679章 番外(二十七)天乾盛世第323章 拿下郑主第412章 开发东北第560章 扶持大侄子第45章 再薅皇兄羊毛第559章 零丁洋里第39章 文官多奸诈第147章 私盐暴利第452章 明金对峙第120章 天启元年第674章 番外(二十二)粉墨登场第563章 庙堂新气象第220章 阉党抬头第266章 多方震动第226章 收拾内贼第46章 布局西南第75章 回京第600章 叔侄和睦第496章 海陆夹击第619章 大西洋的风第125章 裁撤四十八卫第567章 兽穷则啮第129章 杀人诛心第505章 解放乌斯藏第475章 两门三侯四伯爵第666章 番外篇(十四)第六案第203章 晚明全名将阵容第314章 贫者越贫,富则越富第120章 天启元年第48章 狂揽人才第312章 筹备南征第539章 好景不长第293章 游牧民族的传统手艺第19章 倔老头杨涟第636章 攻陷坎大哈第473章 齐国五年计划第405章 齐王爱熟妇第91章 人间惨状(七千字大章)第131章 小儿腹中藏毒计第187章 白莲教造反第144章 北沙河血战第487章 苦练内功第671章 番外(十九)皇储第255章 狂飙六百里第354章 顶梁柱朱由检第472章 不偏不倚杨文岳第87章 一团乱局第307章 天启七年第185章 中原动荡第468章 京师震动第504章 罪在其身第283章 兴京城的垂死野猪第133章 谋划山西三镇第280章 贪心的魏忠贤第438章 建虏来犯第145章 老奴怂了第439章 野人与蒙狗第414章 兄弟之争第220章 阉党抬头第344章 再苦一苦外夷第76章 浙党势大第57章 解决兵员第343章 东宫讲师第394章 大明亚非经济圈第694章 后记(十四)摩刘之乱第447章 建虏北狩第145章 老奴怂了第426章 帝位不稳
第52章 兄友弟恭第451章 蠢蠢欲动第373章 兵临江户第176章 三省地震第529章 为兄消瘦第622章 燕山倾倒第160章 整顿山西第38章 皇兄就是拿来坑的第224章 吾家有弟初长成第431章 风云际变第302章 内外有难题第265章 病来如山倒第45章 再薅皇兄羊毛第1章 当从移宫案始第6章 少年天子的爆发第236章 南征北讨(恢复两更)第531章 国事艰难第653章 番外篇(一) 弹冠相庆第125章 裁撤四十八卫第657章 番外篇(五)心如明镜第527章 盛世之下第350章 庙堂争锋第22章 富得流油的御马监第172章 诸事繁杂第544章 神机妙算朱由检第6章 少年天子的爆发第251章 平定土默特第413章 建虏惶恐第637章 玩弄人心第518章 时不我待第695章 后记(十五)绍庆盛世第31章 百万兵马而无一军可用第679章 番外(二十七)天乾盛世第323章 拿下郑主第412章 开发东北第560章 扶持大侄子第45章 再薅皇兄羊毛第559章 零丁洋里第39章 文官多奸诈第147章 私盐暴利第452章 明金对峙第120章 天启元年第674章 番外(二十二)粉墨登场第563章 庙堂新气象第220章 阉党抬头第266章 多方震动第226章 收拾内贼第46章 布局西南第75章 回京第600章 叔侄和睦第496章 海陆夹击第619章 大西洋的风第125章 裁撤四十八卫第567章 兽穷则啮第129章 杀人诛心第505章 解放乌斯藏第475章 两门三侯四伯爵第666章 番外篇(十四)第六案第203章 晚明全名将阵容第314章 贫者越贫,富则越富第120章 天启元年第48章 狂揽人才第312章 筹备南征第539章 好景不长第293章 游牧民族的传统手艺第19章 倔老头杨涟第636章 攻陷坎大哈第473章 齐国五年计划第405章 齐王爱熟妇第91章 人间惨状(七千字大章)第131章 小儿腹中藏毒计第187章 白莲教造反第144章 北沙河血战第487章 苦练内功第671章 番外(十九)皇储第255章 狂飙六百里第354章 顶梁柱朱由检第472章 不偏不倚杨文岳第87章 一团乱局第307章 天启七年第185章 中原动荡第468章 京师震动第504章 罪在其身第283章 兴京城的垂死野猪第133章 谋划山西三镇第280章 贪心的魏忠贤第438章 建虏来犯第145章 老奴怂了第439章 野人与蒙狗第414章 兄弟之争第220章 阉党抬头第344章 再苦一苦外夷第76章 浙党势大第57章 解决兵员第343章 东宫讲师第394章 大明亚非经济圈第694章 后记(十四)摩刘之乱第447章 建虏北狩第145章 老奴怂了第426章 帝位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