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元顺帝

赵构之后本来想以赵禥为15号选手的,但是咱总不能和傻子计较吧,不然晋朝还两个呢,而司马衷更是直接与八王之乱密不可分(他爹留下的烂尾巴,他媳妇搅乱)直接导致西晋灭亡,怎么也比赵禥入选理由足啊,于是放弃所有智商不足的选手。于是有了现在的 15号选手——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咱还是叫他元顺帝吧)。元朝最后一位皇帝,也是元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如果从忽必烈定国号开始算的话,元朝只有97年的国祚,而这位元顺帝一个人就占了37年,超过1/3啊。即使从成吉思汗铁木真开始计算的话,元朝也只有162年,16位皇帝中,一半以上都在位不到5年,这其中还有三个皇帝只能按天计算。论武力值,成吉思汗在全世界的世界上也绝对是个牛人,在他的带领下蒙古骑兵的铁蹄踏遍了亚欧大陆,让欧洲这片土地大上的人不寒而栗。可是强悍、善战的蒙古人在中原大地上建立的元朝却仅维持了不到一百年,就被一个农民推翻了,不知道元顺帝在地下是如何面对祖宗的。

元顺帝,是元朝的第16任皇帝(从成吉思汗起)而在忽必烈之前蒙古人是没有称帝的,都是追封的,一般来讲元朝是从忽必烈称帝开始计算那么不到一百年的元朝只有10任皇帝,而从元顺帝往前数4任,除了元文宗坐了3年皇帝外,其他几任在位都是按天计算的……,最短的只有27天。所以元顺帝是无论如何也得承担起元朝灭亡的责任了。而他也实在很不负众望的具备了成为昏君的特质。

咱先来简单说说元朝这个强悍却短命的王朝,在忽必烈统一中原改国号之前的“四汗时期”——成吉思汗、窝阔台汗、贵由汗、蒙哥汗,是以蒙古为国号的,这一时期的蒙古国,主要就是对外的侵略战争,不断的扩大版图。1260年,蒙哥死在了四川钓鱼城之战中,忽必烈即汗位后,推行“汉法”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改变了之前对新征服地区的肆意略夺,招纳中原各种人才,并听取各方意见,开启了从抢匪到统治管理者的角色转变,虽然还是有严重的种族歧视,但是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完成了灭南宋,统一中原的大业,并且以大都(北京)作为都城,完成了蒙古的政治统治中心的转移。元成宗铁穆耳继承了忽必烈的政策,忽必烈(在位34年,与成宗铁穆玉(在位13年)统治期间,元朝达到了全盛。

而从武宗海山起,元朝开始衰败,武宗是利用宫廷政变上台的,仅在位4年。英宗被臣下杀死后,大都(蒙古国发源地),大都各立了一个皇帝,并且各种掐架。到文宗毒死明宗后,元朝已经明显的贪污腐败,政局的动荡,造成中央统治力被严重被削弱,天灾频发,赤地千里,而元朝的官员们,根本不管,该贪贪,该腐腐,随处可见的“人吃人”,草原也未能幸免受灾,数十万牧民被迫迁徙中原地区,这更激发了民族冲突(汉人地位低下,等同奴隶)暴发了全国性质的农民起义。

好了,元朝的简介就说这么多,我们来看看在各地起义不断的时候,我们的主人公元顺帝都在干什么吧。元顺帝即位之初就不消停,唐其势发动叛乱,两年后才被平定,朝堂之上更有权臣右丞相伯颜大权在握,连元顺帝的面子都不给,最后忍无可忍的元顺帝,从伯颜的内部进攻,利用伯颜之侄脱脱的支持搞定了伯颜,脱脱初任相位时在治理黄河水患时很有一套,还恢复了科举,整顿吏治,这一系列的举措有效的缓和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可是刚见成效,元顺帝却开始不务正业,不理朝政,而是整天忙着炼丹以追求长生不老,有个侍御哈麻推荐了“大喜乐”说是有延年益寿效果,深得元顺帝的喜爱,为此专门修建了练习此法的庞大阁楼,有延绵几百间,每一间里都有一位美女,练功之余还会欣赏艳舞,更是挑选最美的十六个美女天天坚持表演,还起了个名字叫十六天魔舞。顺帝怕官员弹劾,把这些美女藏于地道,每天偷偷去聚众玩乐,至于国家大事——别来烦我,耽误我长生不老了。不仅如此元顺帝还超喜欢游宴,为了方便游宴元顺帝亲自设计建造过一种叫“五云车”的交通工具。还在皇宫内苑里建造龙船,长有120尺,宽有20尺,船上有五个大殿都装饰的五彩斑斓,配上身穿金色服饰的水手24人,船只要一移动,船上的龙头,龙眼,龙爪和龙尾都会按照轨道舞动起来,经常带着一帮后妃在宫中的湖里来回游玩,整个一个鲁班在世啊,看来世界上被皇帝这一职业耽误的人才不少呢。身边的奸佞小人一看马上投其所好,一时间刮起了股“奢靡之风”之风,已经残破不堪的元朝那里承受得起元顺帝的这般折腾。百姓苦不堪言,而偏又天灾频发,物价上涨,百姓苦不堪言,而这个时候脱脱竟上旨改革钞法,结果造成了通货膨胀,让本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更加没有生存空间。活不下去的百姓开始举旗造反,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1351年的红巾军起义。各地起义不断,顺帝不耐烦的让脱脱带兵去征讨。但是在至元十四年,公元1354年,哈麻诬陷了脱脱,顺帝不管不顾撤销了脱脱的兵权,把他发放到了云南还把脱脱的家产全部没收,最终脱脱被害死在云南。脱脱下台后,镇压农民起义的元军瞬间失去了主心骨,再也没有了一战之力,而元顺帝最终也只能落得个逃亡漠北的悲惨结局。元顺帝就这样结束了蒙古人在中原的统治。坑货指数3颗星

慈禧第二十二章 乾隆第四章 商纣汉灵帝咸丰第五章 周幽王第十二章 编外选手二 李隆基第八章汉灵帝编外人员赵括赵构第十七章 朱祁镇第二十章 朱翊钧第二十七章 清朝的编外选手——溥仪袁世凯夏桀第二十一章 朱由校第九章 三国第十八章 朱厚照编外人员赵括大清编外选手 嘉庆杨广第六章 编外人员赵括第十七章 朱祁镇夏桀三国-刘禅第十九章 朱厚熜道光第十九章 朱厚熜赵构第九章 三国慈禧朱由校咸丰咸丰第二十六章 混蛋级选手-慈禧慈禧乾隆编外人员赵括第九章 三国第九章 三国-孙皓第十二章 编外选手二 李隆基袁世凯第十六章 元顺帝第七章 胡亥第四章 商纣第九章 三国-孙皓丹朱袁世凯朱翊钧赵构第四章 商纣第十六章 元顺帝溥仪第二十四章 道光夏桀第二十七章 清朝的编外选手——溥仪第二十八章 混蛋级选手-袁世凯第二十一章 朱由校杨广咸丰朱翊钧第七章 胡亥乾隆第十二章 编外选手二 李隆基朱由校第八章汉灵帝赵佶丹朱朱由校第五章周幽王第六章 编外人员赵括第十一章 插曲二 落选的李治第二十二章 乾隆第五章周幽王咸丰第十八章 朱厚照第十三章 李漼第二十六章 混蛋级选手-慈禧慈禧朱祁镇第十二章 编外选手二 李隆基第十二章 编外选手二 李隆基第四章 商纣慈禧第十二章 编外选手二 李隆基朱由校第十二章 编外选手二 李隆基第四章 商纣第九章 三国道光第二十三章 大清编外选手 嘉庆第十一章 插曲二 落选的李治大清编外选手 嘉庆第二十三章 大清编外选手 嘉庆第十一章 插曲二 落选的李治第五章周幽王丹朱第五章周幽王慈禧
慈禧第二十二章 乾隆第四章 商纣汉灵帝咸丰第五章 周幽王第十二章 编外选手二 李隆基第八章汉灵帝编外人员赵括赵构第十七章 朱祁镇第二十章 朱翊钧第二十七章 清朝的编外选手——溥仪袁世凯夏桀第二十一章 朱由校第九章 三国第十八章 朱厚照编外人员赵括大清编外选手 嘉庆杨广第六章 编外人员赵括第十七章 朱祁镇夏桀三国-刘禅第十九章 朱厚熜道光第十九章 朱厚熜赵构第九章 三国慈禧朱由校咸丰咸丰第二十六章 混蛋级选手-慈禧慈禧乾隆编外人员赵括第九章 三国第九章 三国-孙皓第十二章 编外选手二 李隆基袁世凯第十六章 元顺帝第七章 胡亥第四章 商纣第九章 三国-孙皓丹朱袁世凯朱翊钧赵构第四章 商纣第十六章 元顺帝溥仪第二十四章 道光夏桀第二十七章 清朝的编外选手——溥仪第二十八章 混蛋级选手-袁世凯第二十一章 朱由校杨广咸丰朱翊钧第七章 胡亥乾隆第十二章 编外选手二 李隆基朱由校第八章汉灵帝赵佶丹朱朱由校第五章周幽王第六章 编外人员赵括第十一章 插曲二 落选的李治第二十二章 乾隆第五章周幽王咸丰第十八章 朱厚照第十三章 李漼第二十六章 混蛋级选手-慈禧慈禧朱祁镇第十二章 编外选手二 李隆基第十二章 编外选手二 李隆基第四章 商纣慈禧第十二章 编外选手二 李隆基朱由校第十二章 编外选手二 李隆基第四章 商纣第九章 三国道光第二十三章 大清编外选手 嘉庆第十一章 插曲二 落选的李治大清编外选手 嘉庆第二十三章 大清编外选手 嘉庆第十一章 插曲二 落选的李治第五章周幽王丹朱第五章周幽王慈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