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张皮梗 本领强!

(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张宗禹和另外两员捻将三人合斗僧格林沁。

僧王虽然左手中箭,不能使用长刀,但是他仅凭右手的单刀就和三人战了个不分上下。四个人翻翻滚滚斗了一百多招,三个捻将心中都暗自惊叹。

这三人原本都以为,自己虽然不是天下第一的武将,但是起码也在前二十,甚至是前十之内。但是今天一看,才知道以前自己狂妄的是多么的离谱!僧格林沁身负重伤,单手就能和三人打个平手,这是何等本事?三人自度,若不是一上来就先射中僧格林沁,废掉他一条手臂的话,恐怕二十招内,三人就要丧命于此。

三人知道僧格林沁厉害,所以招招都留有余力,留着自保的力气。

并非三人贪生怕死,而是现在局势有利于捻子,所以他们也没有必要拼命。张宗禹带来的八百人,都是捻军中最精锐的部分,和三百不擅长近战、步战的蒙古兵斗在一起,完全占据了优势。

僧格林沁虽然看似勇猛,可是毕竟身上有伤,只需再坚持个一两个小时,僧格林沁必定会逐渐的因为失血而战斗力大减。捻军三将只需将其困住,僧格林沁最终只会落下一个力竭而死的下场。

百招过后,僧王也发现了敌人的意图,招式越发的狠辣,想要立刻斩杀三人。只要主将一死,捻子必乱,那样的话就好办了。僧格林沁自度,除了这三将之外,其他的捻子,僧王一个可以对付三五十,谁也休想拦住他!

僧王招数突的转狠,三将被压得完全处于下风,但是三人却苦苦支持,如暴风雨中的小船,虽然危险,但就是不沉!

他们知道,僧王这种状态保持不了多久,马上,他就会因为失血过多而失去战斗力!那时候,才是他们反击的时候!

果然,猛攻三十招过后,僧格林沁面色发白,只觉的口干舌燥。低头一瞧,僧王发觉自己脚下已经全是血迹,此刻,僧王也觉得头脑有些发昏,正是失血过多的征兆。

“不能再和他们纠缠下去了!”僧王暗道。

“上马!撤!”僧王一招逼退三将,后退三步,大声喊道。

“想走?哪有这么容易!”张宗禹大喊到。

僧格林沁刚刚翻身上马,就看到张宗禹和其余两员捻将冲了上来,将其围住。

“本王不让你们见识见识真本事,你们就真的认为能留下本王!”僧格林沁大怒道。

僧格林沁将手中单刀往左手边一掷,将三人中最厉害的张宗禹逼退,然后又从马背上提起自己的九十斤重刀,向右手边的捻将劈去,这人知道僧王战刀厉害,不敢硬抗,只能倒在地上滚了开来。

逼开左右两人,僧王一紧马腹,喝道:“驾!”

马通人性,这匹马从力度上能感觉的出主人是多么的焦急,于是放开四蹄,用最快的速度往前跃去。

前方还有一名捻将,看到僧王要走,也顾不得其他,连忙伸刀拦截。

僧格林沁早就知道他要拼命,当即面上现出不屑的冷笑,提起重刀,猛地劈了下去。这名捻将虽然知道不躲开的话必死无疑,但是为了阻拦僧格林沁,他也顾不得自己的命了,继续探刀直取僧王小腹,想来一个同归于尽。

“啊!”捻将一声痛呼。

原来是僧王看他用了同归于尽的招数,也改变了大刀的路线,本来直取捻将面门,后来稍微一偏,去砍捻将用刀的手。等捻将发现僧王的意向的时候,再躲已经来不及了,只一下就被僧王将手臂砍断,鲜血狂喷而出。

僧格林沁也顾不得将其彻底杀死,一催战马,向远处跑去。

僧格林沁最擅长的还是用自己的九十斤重刀作战,但是刚才因为左臂中箭,使不出力气,所以才改用单刀。最后关头,僧王惊觉再不拼命就要葬身于此,所以才使用重刀作战。此刻张宗禹射出的箭还留在僧王左臂之中,由于用力过度,此刻僧王左臂血流如注。

再说张宗禹被僧王掷出的单刀逼退,等他再度翻身而上的时候,僧王已经一刀就砍断了挡在前面的捻将手臂,纵马而去了!

张宗禹心中大急,这么好的机会可决不允许他错过,若是让僧格林沁跑了,他真不知该怎么面对参加偷袭的将士们。张宗禹连忙从地上捡起自己的长弓,望着僧王的背影连射三箭!

这一切都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僧王此刻也只跑出二十多米罢了,这三箭又准又狠,将僧王的一切躲避路线都封死了,别说僧格林沁现在留个后背给张宗禹,哪怕他就是正对着张宗禹,恐怕也不可能躲开这三箭!

僧格林沁早就料到张宗禹会用箭射他,听到弓弦响,也来不及回头看箭的方向了,只能一闭眼,将身子侧了过去,希望尽量减少中箭的概率。

“啊!”僧王咬着牙一声低呼。

僧格林沁还是命大,这么一侧身竟然还让他躲过去了一箭。但是剩下的两箭,一箭射中了他的小腿,另一箭射中了他的右臂!

右手中箭,僧格林沁再也拿不住重刀,手中一轻,跟随僧王数十年的重刀落到的地上。此刻僧王也没胆子下马拣刀,只是不断的催马逃命。

连续射出三箭之后,僧格林沁已经纵马跑到七八十米开外。张宗禹连忙又发三箭,却都落空了。

按理说,凭张宗禹的箭法,这三箭即便不能全中,至少也能中一箭。但是张宗禹毕竟还是经验少,到了关键时刻,看到即将死于自己手中的僧格林沁竟然逃了,心里顿时就慌了,所以也失了准头。

僧王逃了,张宗禹手下立刻就追上去了数十个捻子,虽然身中三箭,僧格林沁凶多吉少,但是这些捻子却非要亲眼看着僧格林沁死去,他们才能甘心。

数十人去追击,张宗禹又加入到了围攻蒙古骑兵的阵营之中。虽然僧格林沁下令逃命,但是他们哪有僧王那般本事?厮杀到了天明,三百蒙古兵全军覆没。

再说去追僧王的捻子,他们因为在路边埋伏,所以没敢带着马匹。这么一来,他们怎么可能靠着两条腿,追上骑着血统最优良蒙古马的僧王?

因为昨夜下了点小雨,所以地上有些泥泞,马匹的足迹清晰可见,所以众捻子顺着马蹄的印记继续追踪,而且僧王血流不止,每过数米,十数米,总有血迹,这也指明了僧王的逃跑路线。

众人知道,僧格林沁身中三箭,跑不多远!顺着马蹄印、血迹足足追踪了四五十里,众捻子才在一颗树下发现僧格林沁的马在吃草。

“妈的!上当了!”一个捻子冲了上去,看了一眼之后气的跳脚大骂。

僧格林沁真是一个老狐狸,他也知道马蹄印和血迹会成为捻子的明灯,所以他在半路上就下了马,步行逃命。临走的时候,僧王给坐骑屁股上来了一刀,让这战马既能不停歇的狂奔,又能洒出血迹,引领捻子们走错路。

追击的捻子在附近找了许久,也没有个结果,反倒遇到了好几次蒙古人的骑兵小队,十分危险,这些人无奈,最终只能撤去。

张宗禹得知之后,也叹了口气,无奈的带着众人返回江苏,图谋东山再起。

话说,当地有一个娃娃名叫张皮梗,今年一十五岁,自幼给大地主蒋明原放羊。张皮梗的地主主子蒋明原也是一个捻子,还是个小旗的旗主,手底下有那么两三百号子人。张皮梗是蒋明原的家奴,所以也当了捻子,但是因为年幼,不能当正式的捻军,所以就当了捻童。

所谓捻童,就是娃娃兵。张皮梗十岁就当了娃娃兵,干了五年,现在也是一个小头目了,手底下有十几个十岁到十三岁不等的小娃娃跟着他,这些小孩子也都是给蒋明原家放羊、种地的,他们在私底下都喊张皮梗为“张大帅”!

蒋明原是捻军蓝旗韩老万手底下的人,半年前也参加了发捻联军,准备渡过黄河进攻北京。

前几日,宿州一战之后,韩老万带人临阵脱逃,返回山东。韩老万自己率领一万捻子返回了韩庄镇,剩下的一万则奉命各自返回故里,依靠地利继续作战。蒋百里得令之后,返回了老家,组织手底下的人寻找落单的清兵,准备打游击战。

张皮梗也因此暂停了放羊的本职工作,也拿起了柴刀,当起了临时的捻军。因为年纪幼小,所以张皮梗只负责巡逻工作,不参加战斗。他的任务就是一旦发现清军来袭,他就回去报信。

现在正是六月份,天气正热。大太阳当头,张皮梗腰间别着柴刀,身上披着白色的破褂子,腿上穿着满是补丁的裤子,一步三摇的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路边都是种的高粱,现在这些高粱都长的有一人多高了,快到了收获的季节。

放羊的工作其实很累,哪有所谓的巡逻轻松?张皮梗一边溜溜达达的巡逻,一边美滋滋的高声唱道:“太阳来出来了一点红,葵花朵朵向太阳,条条那个道路放光明,大姐来哎唱罢了紧那个包楞姐来,送给二姐紧那个包楞楞楞楞……

棉花桃那个开花来,楞楞楞楞。高粱来结籽来遍地儿红,粮棉丰收好年景,家家户户挂红灯,楞楞楞……”

唱到这,张皮梗忽然愣住了,因为他看见地上有一滩血迹!

张皮梗毕竟年纪还小,见了这种情况,紧张的咽了口唾液,然后又将后腰别着的柴刀拿到手中。

高粱地内还有几滴血迹!张皮梗眼睛一眯,暗想这肯定是有人躲进了高粱地中!因为这是捻军的家乡,捻军的根据地,所以这人明显不是捻子,否则他根本不需要躲!

猜出里面是个清兵,张皮梗便想回去报信,但是又怕他这一回去,里面的清妖再趁机跑了!

“妈的,小爷我好歹也是个将军,手底下管着十几个人!要是连一个受伤的清妖都对付不了,以后哪还有脸领导二狗子、狗剩子那帮小子?”张皮梗心中暗想。

心下一横,张皮梗拿着柴刀就进了高粱地。走了十几步,张皮梗就看到一个身材高大的人仰面倒在地上。这人左右两臂和右腿都中了箭,血流不止,看样子十有八九快要死了。

“妈的!是个大鱼!”张皮梗虽然没啥见识,但是却知道此人的这身衣服,那是清妖的当官的才能穿的!

张皮梗心中暗喜,就想上前补上几刀。

可他刚迈上一步,就看到那人突然睁开了双眼,双目直瞪着张皮梗!

张皮梗害怕这个清妖暴起伤人,一咬牙,提起柴刀就往清妖身上砍去。但是那清妖却猛地站了起来,一脚将张皮梗踹了出去。

“我僧格林沁纵横天下数十年,就是死,也得死的壮壮烈烈。你这小贼还不配取你僧爷爷的命!”这清妖高声喊道。

原来此人正是僧格林沁,因为失血过多,僧格林沁逃到这里之后没过多久就没了力气,为了躲避搜查,僧格林沁特意藏进了高粱地里。

但是他受伤实在是太重了,最终昏迷了过去,眼看着就要血尽而死。但是不知过了多久,听到背后有脚步声,僧王惊醒了过来,睁眼一看,竟然是个傻了吧唧的小厮想要杀他。

僧王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但是他却决不允许自己死在这么一个小屁孩手里!所以僧格林沁一怒之下,竟然站了起来,一脚将张皮梗踢飞。

张皮梗脾气也倔的很,看到僧格林沁竟然蔑视他,不禁高声叫骂:“你个清妖,死到临头还敢胡吹大气!小爷我今日就要取你小命!你要是能抵挡你小爷三刀,小爷我就放你条活路!”

言毕,张皮梗从地上爬了起来,竟然挺刀而上。

他这一刀直奔僧格林沁脖子上砍去,力量十足,但是速度却不快。但是,连张皮梗自己都不相信,僧格林沁竟然一动都不动,这一刀直接将僧格林沁的头给砍掉了!

非是僧王不闪,而是他踹张皮梗那一脚,已经是最后的力量了。喊完那几句豪言之后,僧王已经死了。

张皮梗楞了一下,随即往僧格林沁的尸首上吐了口唾液,不屑的骂道:“呸!妈的,我当你多厉害呢!连老子一招都接不住!”

僧王就是没受重伤,恐怕也会被这句话给活活气死。当今天下,有人骂僧格林沁是鞑子,有人骂他是清妖,有人骂他残暴,有人骂他没文化,但就是没有人骂他武艺不行!今天张皮梗也算是当世第一了。

张皮梗自幼放羊,也跟着杀过羊,对于死尸、头颅之类的东西也不害怕。杀了僧格林沁之后,张皮梗就提着辫子将僧王的首级别在了腰上,然后又将僧王的顶戴给带到了自己的头上,再将僧王手上的金戒指也摘了下来,放进兜里,喜滋滋的去给蒋明原报喜去了!

走到半路上,张皮梗就看到了他手下的副队长二狗子带着两三个队员迎面走来,这些小家伙也是来巡逻的。

张皮梗见状,心中大喜。一直以来,二狗子仗着力大,暗自“觊觎”张皮梗的队长大位。张皮梗因为年纪比二狗子大两岁,所以现在勉强能打得过二狗子,但是张皮梗自己也知道,再过一两年,恐怕他就打不过二狗子了!

“力气大又如何?老子杀了一个当官的清妖!这等功劳都够当正规的捻军了!老子以后也不和你们这帮小屁孩混了!”张皮梗心中暗想。

“张大帅,你这是!”张皮梗走到跟前,二狗子和其余的三个娃娃兵都看到了他腰间别着的人头和脑袋上戴着的清妖官帽。

张皮梗仰着头,满脸的不在乎:“没啥,刚刚杀了个清妖的大官,本帅正准备回去给蒋老爷报喜去!”

众小孩闻言,无不赞叹:“好厉害!好厉害!大帅好厉害!”

二狗子见状,脸色发白,心中暗想,张皮梗有了这个功劳,恐怕自己将来只能做一辈子的副队长了。

张皮梗知道二狗子心理的算计,不禁笑着说道:“二狗子,你放心,以后我就是正规的捻军了。这队长的位置就交给你了!希望你以后好好努力,多杀清妖,不要辜负了本帅的一片苦心!”

二狗子闻言,大喜道:“多谢张大帅!多谢张大帅!”

张皮梗一仰头,满脸骄傲的说道:“走,跟我一同回去!”

众小孩围着得胜归来的张皮梗一边跑,一边跳,还一边喊着“大帅无敌”之类的口号,奔蒋明原的家里去了。

张皮梗无意之中杀了满清第一武将,朝廷的顶梁柱,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真是幸运至极。直接今天,山东、江苏乡间还流传着张皮梗的传说。

很多地方现在还在流传着一个民谣:“张皮梗,本领强,麦陇里面杀僧王!”

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91章 激辩第358章 救还是不救?第148章 钟粹宫第305章 回家第349章 幕府内斗(上)第86章 通州之战第272章 再见龚橙第325章 内乱第64章 景德镇之战(六)第132章 奖赏第221章 开城投降第341章 三大神器第7章 洋人的肥羊第101章 恭王府议沙俄第239章 决战前夕(中)第37章 故人惨事第76章 密谈第34章 约成第117章 避暑山庄第173章 大清洗(上)第191章 再遇故人第103章 庐州战役(一)第97章 回京第108章 安庆外围战第146章 围攻崇文门第214章 保甲连坐 清乡运动第165章 勤政殿议洋务(下)第114章 鸦片馆第305章 回家第217章 安徽战事第267章 来去自由第262章 乾清宫大宴第164章 勤政殿议洋务(上)第301章 嚣张的沙俄将领第94章 入京第41章 趁机扩大第239章 决战前夕(中)第323章 劝降第212章 商议出征第283章 改变战略第249章 遇刺第321章 罪孽滔滔第31章 初会二相(下)第31章 初会二相(下)第361章 东山密谈第82章 长春园第21章 再遇秦诚第297章 反叛第230章 意外第203章 铁帽子王第148章 钟粹宫第328章 惊变第34章 约成第36章 再遇故人第214章 保甲连坐 清乡运动第10章 心忧天下第34章 约成第352章 克虏伯火炮显威第126章 慈禧太后第118章 朝会第254章 《资政新篇》第3章 身负血海深仇的大清贵族第341章 三大神器第161章 弗兰克第三百四十八章第180章 苏天福第296章 挑拨第9章 贪得无厌第303章 新疆行省第263章 北洋水师第117章 避暑山庄第107章 攻打庐州第248章 洪氏诸王第123章 落难第244章 蒙时雍第347章 法国军事顾问第129章 逃离第131章 谋划第136章 困境第127章 破绽第294章 叶海亚第349章 幕府内斗(上)第163章 入京第324章 初次谈判第62章 景德镇之战(四)第218章 庐州城下第329章 反还是不反第152章 列强有多强第212章 商议出征第89章 战前准备第342章 小栗忠顺第3章 身负血海深仇的大清贵族第90章 北京城下第355章 江户战乱第53章 夜谈(上)第94章 入京第21章 再遇秦诚第285章 中弹
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91章 激辩第358章 救还是不救?第148章 钟粹宫第305章 回家第349章 幕府内斗(上)第86章 通州之战第272章 再见龚橙第325章 内乱第64章 景德镇之战(六)第132章 奖赏第221章 开城投降第341章 三大神器第7章 洋人的肥羊第101章 恭王府议沙俄第239章 决战前夕(中)第37章 故人惨事第76章 密谈第34章 约成第117章 避暑山庄第173章 大清洗(上)第191章 再遇故人第103章 庐州战役(一)第97章 回京第108章 安庆外围战第146章 围攻崇文门第214章 保甲连坐 清乡运动第165章 勤政殿议洋务(下)第114章 鸦片馆第305章 回家第217章 安徽战事第267章 来去自由第262章 乾清宫大宴第164章 勤政殿议洋务(上)第301章 嚣张的沙俄将领第94章 入京第41章 趁机扩大第239章 决战前夕(中)第323章 劝降第212章 商议出征第283章 改变战略第249章 遇刺第321章 罪孽滔滔第31章 初会二相(下)第31章 初会二相(下)第361章 东山密谈第82章 长春园第21章 再遇秦诚第297章 反叛第230章 意外第203章 铁帽子王第148章 钟粹宫第328章 惊变第34章 约成第36章 再遇故人第214章 保甲连坐 清乡运动第10章 心忧天下第34章 约成第352章 克虏伯火炮显威第126章 慈禧太后第118章 朝会第254章 《资政新篇》第3章 身负血海深仇的大清贵族第341章 三大神器第161章 弗兰克第三百四十八章第180章 苏天福第296章 挑拨第9章 贪得无厌第303章 新疆行省第263章 北洋水师第117章 避暑山庄第107章 攻打庐州第248章 洪氏诸王第123章 落难第244章 蒙时雍第347章 法国军事顾问第129章 逃离第131章 谋划第136章 困境第127章 破绽第294章 叶海亚第349章 幕府内斗(上)第163章 入京第324章 初次谈判第62章 景德镇之战(四)第218章 庐州城下第329章 反还是不反第152章 列强有多强第212章 商议出征第89章 战前准备第342章 小栗忠顺第3章 身负血海深仇的大清贵族第90章 北京城下第355章 江户战乱第53章 夜谈(上)第94章 入京第21章 再遇秦诚第285章 中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