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石达开之死(4)

石达开见河道不宽,大喜,一咬牙,下令会水的数百将士脱衣服下水泅渡。

看到泅水的将士在河中迅速前进,石达开抱着极大希望。但他没有料到,这里的河水是雪山水汇入,冰寒彻骨,游了一段时间,河里的将士就都手脚麻木,转眼间就被急流冲走。即使费尽力气,爬上对岸,也因手脚僵硬,行动不便,立即遭到对岸土著的毒手。

时间急迫,石达开无奈,命人连夜赶造了几只大船,于夜间放入河道,首尾用铁环扣住,作为浮桥,以此来突破河防。

但这里的河道特别崎岖,船只上下颠簸,铁环被冲断,石达开指挥的抢渡仍然失败。

石达开率领大军向紫打地进军时,知道这一带粮草难筹,对全军需要的粮草是带够了的。他们到达紫打地时,见到王应元的土兵据险抵抗,估计抢渡时要发生战斗,就不把粮草带到紫打地,而保存于紫打地东南五里的马鞍山大营。

当石达开指挥部下全力抢渡大小两河时,当地的土司岭承恩却领兵偷偷来袭击了太平军的大本营,抢夺粮草和辎重。

这个岭承恩很狡猾,当赖裕新率领中旗部队北上时,他为了发财,就带人拦路抢劫,在白沙沟设下埋伏,用滚木擂石打死了不少太平军。当石达开全军通过铁宰北上后,他又率兵用巨大木石堵塞山间小径,阻断太平军的退路。

太平军初到紫打地时,岭承恩不敢来惹是生非。直到这时太平军抢渡连续失败,兵力锐减,他才大胆来抄后路。为了发财,他始终注视着太平军的马鞍山大营,因为其中存有大量军粮辎重。

那天夜间,岭承恩倾巢出动,率领数千人偷袭马鞍山大营,他们四处放火,趁火打劫。太平军将士为了保护粮草,拼命救火,无暇进行反击,陷于被动,伤亡甚重。

“可恶!”石达开得到消息,大为震动,连忙派来援兵。

但为时已晚,石达开率军夺回大营,但是粮草已经损失,被烧的,被抢的,数万人从此因为缺粮而陷入困境。

五六天后,存粮已经吃完,只好煮食树皮草根,甚至忍痛宰杀战马,最后连鞍辔也煮食一空。

石达开陷入绝境,大会将士,引咎自责,说是由于自己指挥不当,以致全军陷入困境。他语气哽咽,号召部下随他杀出重围,说:“吾起兵以来十四年矣,跋险阻,济江湖,如履平地重烦诸君,血战出险,毋徒束手受缚,为天下笑。”

当天深夜,石达开分兵三路,全军出动。两路抢渡大渡河,一路抢渡松林小河,一时船筏皆出,火把齐明,人声鼎沸,山鸣谷应。

抢渡大渡河的将士们口衔利刃,手挺长貌,准备死战。当夜水势未退,河心浪涛汹涌,船筏十之三四,都被激流卷走。

石达开抱着血战过河,有进无退的决心,与河心的激流勇敢搏斗,未被卷走的船筏飞速前进。北岸清军看到南岸一片火光,知道太平军又要抢渡,沿岸严加戒备。

太平军船筏靠近哪里,他们就聚集到哪里拼命抵抗。既是黑夜,又在急流如箭的洪水中,哪能选择靠岸地点。船筏到了岸边,往往撞上岩石,立时破碎。少数上了岸的太平军,尽管奋力冲杀,杀伤十倍八倍的敌人,但因吃了几天树皮草根,体力不济,最终还是壮烈牺牲。

石达开指挥太平军从深夜血战到天明,抢渡仍未成功。抢渡松林小河的情况大致相似。

“这次真的完了!”第二天清晨,石达开得到消息,各路抢渡均已失败,悲痛万分。

石达开部队被困于紫打地一隅,战守俱穷,进退失据,粮尽食及草根,草尽食及战马,兼之疟痢流行,死亡枕籍,历时大约一个月。

“王应元贪财,清狗可用收买他,我们也试试吧!”为了让将士们死里求生,宰辅曾仕和向石达开建议,写一封信给王应元,许以重酬,请他让路。

“好吧,也只好死马当活马医。”石达开本不愿向贪婪的王应元低头,这时见到将士们又饿又病,心情沉痛,决定一试。

第二天,石达开写了给王应元的训谕,拴在箭上,射入王应元营中。

“石逆给钱?能给我多少?困死他,东西都是我的,还能得到朝廷重赏!”这时太平军粮尽援绝,抢渡无功的情况已为王应元深知,他想得到的是太平军全部的金银财物,所以一口回绝。

石达开不得已,又写信表示愿意出高价跟王应元买粮。

“石逆气数已尽。”王应元派人告知骆秉章。

石达开对王应元很失望,又写信给岭承恩,表示愿意以重金买路。

岭承恩也立功心切,知道石达开也没多少钱了,不但不给回信,而且以加紧进攻石达开部来作回答。

船筏俱尽,抢渡无望,石达开知道长期困守紫打地不是办法,北面是大渡河,西濒松林河,南面是高山,只有放弃成都,向东突围,还有一线希望。突围中如果没有清军阻拦,或得以冲过,东进到上海棠的大道,就能脱离险境。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下定决心后,石达开率领六千余人向东突围,朝小水前进。看到太平军放弃营地,突围东去。

都司谢国泰,土司王应元见石达开跑了,立即发动追击。他们共同攻入空营,掠夺财物,然后付之一炬。

石达开率太平军离开紫打地,到达利济堡。在这两天中,清军与土司兵对他们只敢遥遥尾追,不敢逼近。那天晚间到达利济堡后,石达开才发现拦在前面的老鸦漩也在涨水,一片汪洋。他们几天来鼓足勇气,舍命突围,是由于还有出险希望,这时前无去路,后有追兵,树皮草根,罗掘俱尽,已经到了绝境。

石达开不愿意束手就擒,决定次晨与追兵决一死战,虽全军战死也在所不惜。

计议已定,石达开就怀着满腔悲愤来与家人决别。他的王娘马氏在紫打地突围前已服毒自尽,另几位王娘吴氏,潘氏,胡氏,为了消除他的后顾之忧,不在战败后被俘受辱,也抱着两位幼子携手投河,还有一位王娘刘氏带着石达开的儿子石定基,由两名侍卫保护,于深夜攀上逃出险境,打算去寻找李福猷,以后再兴兵报仇雪恨。将士们患病受伤难以力战的,不愿被俘受辱,也相继投河自尽。

既已下定必死决心,曾仕和向石达开提出一概诈降的建议。他说,由利济堡南十里可到凉桥,过桥就是洗马姑场,听说那里颇有存粮。我们可以拔队先行,向那里的清兵投降,伺机抢占洗马姑,如果成功,就能转危为安,重振军威,如果失败,也不过一死而已。突围的希望此时极为渺茫,即使诈降,敌人难道就会轻易上当?但事已至此,与其待死,不如一试。石达开即下令全军南行,试图诈降!

清军一方,自从太平军紫打地被困,就不断商量诱降的办法。不过他们的高级官员和下层军官又有不同想法,四川总督骆秉章,布政使刘蓉等老奸巨滑,非常世故,他们知道石达开是不可能投降等,因此只能以诈降为手段,达到诱擒而加以杀害的目的。下级军官如参将杨应刚,都司王松林等人都很佩服石达开的文才武略,很想争取他真正投降过去,因此在招降中是很卖力的。

太平军还没有派人去联系清军,杨应刚,王松林已经亲自前来招降了。当时双方是以平等的身份进行停战谈判。杨应刚,王松林知道石达开是个硬汉子,以荣华富贵来打动他是不行的,也知道他一向爱护部下,所以劝他为了保存部下的生命而牺牲一切,石达开慨然答应,双方谈判的结果是,休战后,清廷不再对太平军将士追究罪责,一律遣散归田。石达开愿意自己一身承担一切责任,只要部下能够保全性命,自己粉身碎骨在所不辞。一切具体办法,由石达开自己到洗马姑军营和周歧源当面商定。谈定后,太平军全军进驻洗马姑。

这次谈判中,双方各有各的想法,杨应刚,王松林认为,只要谈判成功,就算立了大功,至于对石达开本人如何处理,那是上级的事。他们相信只要石达开肯作官,朝廷是会加以重用的。

石达开,曾仕和认为,只要太平军将士能够暂时脱离险境,就有伺机袭击东山再起的希望。诈降成功,可以重振军威,诈降即或失败,只要部下能够保全性命,石达开也甘心粉身碎骨。不管成功或失败,他自己都是随时准备牺牲的。

当晚到达洗马姑,经过反复谈判,商定对石达开部下六千人先遣散四千,暂留精锐两千,不缴军器,移驻大树堡,等骆秉章回文再作处理。杨应刚等人则在洗马姑设宴招待太平军将士,请他们安心。

石达开答应这样的条件是很容易理解的。当晚如果发动袭击,将士们体力太差,一旦冲突,未必能操胜算。既然可以保留二千精锐,携带武器移驻大树堡,不妨把行动略微退后。大树堡是南来北往的通途,粮食充裕,到了那里,更容易成功。

不久,石达开预定遣散的四千人遣散完毕,一早,留下的两千人重新编队,不愿意遣散回家,死活都要追随石达开,他们仍由石达开部下周宰辅指挥,作为前队先行,向大树堡进发。

人马行进中,突然人喊马嘶。原谅,唐友耕在大渡河北岸隔岸观火,等招降成功,就迫不及待地跑出来抢功,把石达开和其子石定忠,部将曾仕和,黄再忠,韦普成抢到自己手中。这不仅打破了杨应刚亲到成都报头功的美梦,也使石达开与及其部下脱节,诈降计划落空。

不久,唐友耕率领清军数百名,押解石达开等五人前往成都送给骆秉章。

一行人到达成都,骆秉章一见石达开,便问“汝欲降否?”

石达开坦然凛然答道:“吾来乞死,兼为士卒请命,九泉当拜公赐。”

骆秉章在四川总督府大堂上进行会审,当时署内署外,刀枪林立,堂上堂下,警卫森严。堂上坐的是成都将军崇实与省司道一级的大员,堂下兵丁人人弓上弦,刀出鞘,一片杀气腾腾。大家都知道要审讯的是威名赫赫的石达开,当犯人带到时,许多差役大声吆喝,想给自己壮胆。

清制满人担任的成都将军位在总督之上,故骆秉章让崇实先问,但崇实却“音低,不知做何语”,大不起声来,不知道他在说些什么。在石达开“昂头怒目”的反驳下,崇实更“气沮语塞”,狼狈不堪,被驳得说不出话来。

骆秉章只好亲自出马为他解围,但石达开“枭桀之气溢于颜面,而词句不亢不卑,不作摇尾乞怜语,”。

石达开在答话中痛斥清廷无道,义正词严,不仅两旁差役兵丁听得发呆,连骆秉章觉得难以下台,乃自我解嘲道:”今日就戮,为汝想,亦殊值得。计起事以来,蹂躏数省,我方封疆大吏死于汝手者三人,今以一死完结,抑何所恨。”

石达开冷笑说:“是俗所谓成则为王,败则为寇,今生你杀我,安知来生我不杀汝耶?”

赴刑场时,石达开仍从容缓步,昂首赴刑场。

当时天色昏暗,密云不雨,成都百姓到刑场上来围观的达数万人,老百姓还是爱看热闹。

凌迟酷刑开始后,刽子手持刀碎割曾仕和“不胜其楚,惨呼”。

石达开说:“何遂不能忍此须臾?当念我辈得彼,亦正如此可耳。

就此,太平天国最后一位枭雄石达开,死在了四川成都的刑场。

曾国藩收到了刘蓉此消息,大为宽慰,让曾纪泽和曾国荃抓紧攻打天京。

而曾纪泽,知道太平天国灭亡指日可待,开始秘密筹划一盘大棋,他可不想湘军和淮军受到裁撤,他要走朱元璋北上灭元的道路,驱除鞑虏。这条路虽然艰辛,但不是不可能。。

第198章 世纪大海战第170章 进军巴黎第162章 中英大海战第59章 建国大典第29章 拿下苏州第35章 石达开之死(3)第72章 改朝换代第74章 曾国藩治军第26章 天京会战(2)第68章 搞定荣禄第69章 一场大火第37章 诛杀胜保第85章 肃顺揽权第85章 抢入汉城第162章 中英大海战第196章 中国参战第92章 袁世凯的小妾第150章 驻军莫斯科第88章 权力的游戏第149章 中俄大海战第130章 大海军建设第32章 石达开的愤怒第61章 容宏归来第100章 美女秘书第96章 要东亚海权第184章 巨无霸战舰第5章 大决战(1)第13章 色胆包天第71章 慈安干预第35章 石达开之死(3)第143章 爱情与革命147章 瓜分俄国计划第35章 曾国藩回家第36章 左宗棠的牢骚第29章 拿下苏州第2章 曾国藩的儿子第6章 血战武昌第60章 曾国藩复出第182章 大海战爆发第32章 石达开的愤怒第27章 敲打洋人(1)第103章 康大忽悠第30章 截杀李秀成第124章 收回海参崴第127章 沙皇是骗子第91章 红顶商人破产第146章 联军干涉第4章 讨粤匪檄第174章 发战争财147章 瓜分俄国计划第24章 曾国藩的难题第34章 石达开出走第75章 湘军三大纪律第161章 占领南亚腹地第171章 德军犯大错第196章 中国参战第61章 用人之道第165章 世界大战第63章 草根李秀成第3章 虎父无犬子第168章 闪电战第83章 招揽奇才159章 杀到尼泊尔第91章 分裂的天国第65章 神秘来客第37章 竟然被逼婚第145章 二号人物第148章 中德合作第55章 裂土封王(2)第33章 石达开之死(1)第29章 天京大杀戮(3)第80章 少年袁世凯(4)第21章 小将陈玉成第87章 慈禧的秘密(2)第83章 招揽奇才第121章 准备大战第150章 驻军莫斯科第29章 天京大杀戮(3)第93章 祸起萧墙第78章 湖南告急第48章 兰芳国的危机第51章 大汉国思想第38章 踏进新征程第67章 新三河大战(2)第152章 专业重炮部队第36章 左宗棠的牢骚第176章 猪一样的队友第58章 荡平海盗第134章 帝国崛起第148章 中德合作第127章 沙皇是骗子第72章 自将则败第76章 统一南方第57章 工业建设第39章 抢英国军舰第135章 两大阵营第35章 曾国藩回家第94章 驱逐日本人第17章 天大的秘密第7章 大决战(3)
第198章 世纪大海战第170章 进军巴黎第162章 中英大海战第59章 建国大典第29章 拿下苏州第35章 石达开之死(3)第72章 改朝换代第74章 曾国藩治军第26章 天京会战(2)第68章 搞定荣禄第69章 一场大火第37章 诛杀胜保第85章 肃顺揽权第85章 抢入汉城第162章 中英大海战第196章 中国参战第92章 袁世凯的小妾第150章 驻军莫斯科第88章 权力的游戏第149章 中俄大海战第130章 大海军建设第32章 石达开的愤怒第61章 容宏归来第100章 美女秘书第96章 要东亚海权第184章 巨无霸战舰第5章 大决战(1)第13章 色胆包天第71章 慈安干预第35章 石达开之死(3)第143章 爱情与革命147章 瓜分俄国计划第35章 曾国藩回家第36章 左宗棠的牢骚第29章 拿下苏州第2章 曾国藩的儿子第6章 血战武昌第60章 曾国藩复出第182章 大海战爆发第32章 石达开的愤怒第27章 敲打洋人(1)第103章 康大忽悠第30章 截杀李秀成第124章 收回海参崴第127章 沙皇是骗子第91章 红顶商人破产第146章 联军干涉第4章 讨粤匪檄第174章 发战争财147章 瓜分俄国计划第24章 曾国藩的难题第34章 石达开出走第75章 湘军三大纪律第161章 占领南亚腹地第171章 德军犯大错第196章 中国参战第61章 用人之道第165章 世界大战第63章 草根李秀成第3章 虎父无犬子第168章 闪电战第83章 招揽奇才159章 杀到尼泊尔第91章 分裂的天国第65章 神秘来客第37章 竟然被逼婚第145章 二号人物第148章 中德合作第55章 裂土封王(2)第33章 石达开之死(1)第29章 天京大杀戮(3)第80章 少年袁世凯(4)第21章 小将陈玉成第87章 慈禧的秘密(2)第83章 招揽奇才第121章 准备大战第150章 驻军莫斯科第29章 天京大杀戮(3)第93章 祸起萧墙第78章 湖南告急第48章 兰芳国的危机第51章 大汉国思想第38章 踏进新征程第67章 新三河大战(2)第152章 专业重炮部队第36章 左宗棠的牢骚第176章 猪一样的队友第58章 荡平海盗第134章 帝国崛起第148章 中德合作第127章 沙皇是骗子第72章 自将则败第76章 统一南方第57章 工业建设第39章 抢英国军舰第135章 两大阵营第35章 曾国藩回家第94章 驱逐日本人第17章 天大的秘密第7章 大决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