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国难 (二)

“哈哈哈哈哈……”议事厅里,众文武放声狂笑,一张张年青的面孔上,写满了不屑。

这年头,兵强马壮者为雄。地方官员眼里,对皇权的畏惧感原本就没剩下多少。而刘承佑派遣刺客对郑子明下黑手的做法,又令众人对此人的品行和智力都产生了怀疑,因此,对刘汉朝廷的轻蔑就愈发地不加掩饰。

郑子明本人,却没有跟着大伙一起发笑。而是快速向前走了几步,亲手将已经快吓瘫了的小吏王光从地上扯将起来。然后亲手替此人掸了掸衣襟上的尘土,温言抚慰:“你别害怕,郑某知道你乃奉命行事。郑某只是奇怪,郑某才上任不到半年,自问做事也算对得起朝廷。怎么朝廷,怎么中书省那边偏偏就看某如此不顺眼?”

“不,不是。是,是……”小吏王光低着头,,不停地抬手抹汗,嘴里说出的话语也是颠三倒四,“不是中书省看您不顺眼。是,是,是史枢密,不,不,不是,是,是……,唉!郑大人,您就别难为小人了。小人真的不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啊!”

“真的?”郑子明微微一笑,掌心又缓缓握住了刀柄。

“真,真的,十足十的真!”小吏王光魂飞魄散,噗通一声跪了下去,叩头如捣蒜,“大人,您既然心里都清楚,就,就别再逼小的了。小的正是因为混得不如意,才给打发到您这里来。小的但凡是个耳目灵通的,怎么着也不会被逼着前来找死!”

“怎么又是找死了?我这里又不是龙潭虎穴?”郑子明见状,心中立刻了如明镜。笑着又将小吏王光从地上扯了起来,大声说道:“行了,你不用害怕,我不会难为你。来人,取些地方上的土特产,给王大人压惊!”

“是!”当值的亲卫大声答应,快步跑向了后堂。数息之后,就端来了一个粉白色,不知道用什么材料做成的雕花小箱,被阳光依照,瑞气萦绕。

郑子明从亲卫手里将箱子接过,亲自递向了小吏王光,“沧州地处偏僻,也没什么好东西。王大人远来是客,这份土产,就请大人收下,算是郑某对大人的一点心意!”

“折,折杀了。下,下官怎么,怎么敢收大人您的东西。下官,下官……”小吏王光只求能活着回汴梁覆命,怎敢收郑子明的“心意”?一双手刹那间摆得如同风车。

“莫非王大人瞧不起郑某?”郑子明忽然把脸一沉,低声断喝。

“不,饶命——!”小吏王光嘴里发出一声尖叫,赶紧双手将箱子接过,紧紧搂在了怀中。“大人饶命。下官,下官这就收,这就收下!”

“这就对了,你是奉命而来。无论朝廷对郑某是何居心,至少咱们俩个之间,并无私人恩怨!”郑子明脸上的乌云迅速消散,摆了摆手,和颜悦色地补充。

“是,是,下官,下官跟大人,下官对大人一直佩服,佩服得很!”小吏王光流着汗连连点头,不经意间,汗珠掉在了箱子上,居然迅速溅起了点点桃花。

“嗯?”他心里顿时打了个哆嗦,腾出一只手,迅速抹自己的额头。原本以为额头上流出了血,所以也会将汗水染红。仔细看向手掌心去,却是寻常水渍一团,压根儿不带丝毫颜色。

很显然,古怪出在怀里这个不知道是什么材料雕琢而成的小箱子上。汗水遇到了箱子,才会突然变成点点桃红。

“是用巨鲲胸口处的骨头雕的。沧州东面是一大片浅滩,夏天时总有巨鲲出没,祸害渔民。郑某恨其歹毒,就用床弩射死了几头。”郑子明的声音从上方传来,带着明显的炫耀滋味。

“巨,巨鲲!”王光手顿时又哆嗦了几下,差点儿将箱子丢在地上。

但凡读过书的人,都知道庄子所做的逍遥游中,关于巨鲲的描述。‘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而现实中,鲲虽然没有书中所描述的那样庞大,但至少也有十几丈长,宫殿般高矮,在大海中肆意往来,根本找不到任何对手。

就是如此凶猛的庞然大物,居然被郑子明说宰就给宰了,连骨头都给雕成了珠宝箱子!如此算来,郑子明的武力,会是何等强悍?恐怕李孝恭,王彦章重生,顶多也是跟他打个平手。万一此人被朝廷给逼急了,挥师南下,就凭现在朝廷中君臣失和,将士们心灰意冷的情况,谁人能站出来阻挡他的兵锋?

重,无比的重。小吏王光自问不算文弱,却被怀中的箱子,给压得气喘如牛。两条大腿,却像脱了力般,又酸又软,颤抖不停。

而那郑子明,却示好不体谅他的心情。笑了笑,顺口补充道,“只是个头大一些的鱼而已,其实没有多凶。肉也太肥,不堪入口,只能用来炼油点灯!倒是胸骨和肋骨,白里透红,适合拿来打造些小物件儿。虽然比不得象牙珍贵,好歹也能算个稀罕!,”

“呃!”小吏王光的身体又晃了晃,差点被怀中的箱子给闪了腰。

肉肥,只能用来炼灯油!骨头拿来打造小物件,还被嫌弃价值比不上象牙!这海中霸王巨鲲,遇到郑子明,简直是肥猪遇到了屠户!而大汉国此刻虽然比沧州庞大百倍,双方真的兵戎相见,鹿死谁手,恐怕真的未必可知!

一只蒲扇般的大手迅速伸过,在箱子落地之间,将起托住。随即,郑子明的另外一只手,将箱子盖子稍微向上拉了下,又迅速盖紧。

数道柔和的黄色光芒,透过缝隙,射入了小吏王光的眼睛。虽然一闪而逝,却令他心中勇气陡生。毫不犹豫地双手将箱子抢过,死死地抱在了怀里。

黄金!鲲骨做的箱子,里边装的是大锭的黄金!天可怜见王某,因为得罪了上司,才被派到了这个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差事!而谁能料到,王某此番竟然因祸得福,一趟公差,就把几辈子的薪俸全都挣了出来!

“多谢,多谢大人赏赐。小的,小的感激,感激不尽!”想到回家后将黄灿灿的金锭拿在灯下与妻子一道把玩的情景,小吏王光顿时心中勇气陡生。先躬身给郑子明行了个礼,然后压低了嗓子补充道:“大人军务繁忙,晚几天去述职,其实也没大妨碍。小的,小的回去后,就说,就向上头汇报,辽寇又在越境打草谷。大人,大人带领弟兄枕戈待旦,实在,实在脱不开身前往汴梁!”

“朝廷通常会做如何反应,会不会牵连到你?如果那样的话,郑某心里就实在过意不去了!”见对方如此上道,非但隐晦地暗示自己不用去汴梁,并且连理由都一并替自己找好了,郑子明也不愿做得太过分,笑了笑,设身处地的替此人考虑。

“没事儿,反正小人就是个跑腿的。把朝廷的命令送到了大人这里,把大人的回音带回去,就算尽了责。其他,都是大人物们的事情,与小人无关!”此刻的王光,正应了那句‘财壮英雄胆‘,摇了摇头,非常豪气地补充。

“那就好,郑某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是拖累朋友!”郑子明对他的态度非常满意,笑了笑,轻轻拱手。“来人,把土特产再拿一箱子出来,也好让王大人回去之后,跟上司和同僚都有个交代。”

“折,折杀,谢,谢大人赏!”王光习惯性地想要客气,然而看到郑子明那又在缓缓握紧的手掌,立刻躬下身子改口。

郑子明笑了笑,伸手相搀,“这就对了,郑某其实对朝中诸位大人,还有皇上,都尊敬得很。也不知道哪个不开眼的,专门给郑某下绊子,恨不得立刻置郑某于死地!”

‘当然是皇上!’王光心里暗叫,脸上,却装出一幅同情且激愤模样,瞪圆眼睛,大声说道:“可不是么,有些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好!大人您放心,回去之后,下官,下官一定想方设法,替大人分辨。让同僚们都知道,大人对朝廷是一片赤胆忠心!”

“那就有劳了!”郑子明笑着拱手道谢,随即,又装作十分惋惜的模样摇头,“其实郑某,也巴不得回汴梁看看呢。就是边境之上,一日三惊,实在不敢这个时候丢下弟兄们,自己一个人躲回去。唉——!”

这几句话,虽然没有一句属实,却带上了如假包换的汴梁口音。小吏王光听得耳熟,立刻顺口问道,“大人,大人莫非是汴梁人?这……”

话说到一半儿,猛然想起朝廷中,关于郑子明真实身份的传说,他又瞬间汗出如浆。低下头,苦着脸,真恨不得狠狠给自己来上几个大嘴巴!

郑子明将此人的表现都看在了眼睛里,心中暗暗叹气。扭过头,将侍卫们再度拿来了珠宝箱,双手摞在了此人的怀中,“这份土产,王大人也请收好。唉!郑某糊涂了,忘记大人是个文官。来人,帮王大人把土产送回驿馆里去!”

“谢,谢大人赏!”小吏王光被两箱子金锭,压得根本直不起腰。却坚持着,先给郑子明行完了礼,然后才将箱子小心翼翼地放在了自己的脚边儿上。“其实,其实小人也听说过一些传闻,只是,不知道,不知道……”

一边说,他一边迅速左顾右盼,两只眼睛,滴溜溜转得如同车轮。郑子明顿时心领神会,摆摆手,命令麾下众人暂且回避。不多时,议事堂中,就只剩下了两张堆满笑容的面孔和两个粉白色的珠宝箱,有动有静,相映成趣。

“好了,没有外人了,王大人有话请放心大胆的讲。出你口,入我耳,绝不会有第三双耳朵听见!”郑子明的声音,迅速在议事堂中响起,带着与年龄既不相称的成熟。

小吏王光的声音紧随其后,带着如假包换的讨好味道,“小的听同僚胡说,也不知道当不当得真。好像几位老国舅,做事都很仗义。特别是宣徽使李业,乃太后幼弟,与陛下自幼相交,关系极为亲近。年初的时候有几个吏部官员卷入了李守贞的谋反案,原本该被抄家灭族。可李业进宫见了一次太后,这几人就都洗脱了嫌疑。只是损失了一些钱财而已!”

“哦?”郑子明的声音陡然转高,“有此等事,把握大么?”

“据说是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但具体如何,小的也只是听闻,未曾亲眼看见!”小吏王光咬了咬牙,说得斩钉截铁。“大人不妨尽力一试,总比,总比老是被人惦记着好!”

第九章 萍末 (三)第七章 仕途 (五)第七章 治河 (十)第一章 新春 (四)第十章 余韵 (三)第八章 乌鹊 (一)第二章 霜刃 (四)第三章 耕耘 (二)第六章 疾风 (三)第六章 破茧 (九)补8号欠账第二章 重逢 (五)第一章 磨剑 (六)第四章 饕餮 (二)第一章 初见 (四)第六章 帝王 (四)第七章 鹿鸣 (二)第九章 萍末 (一)第三章 父子 (八)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八章 三生 (五)第九章 萍末 (七)第八章 人心 (八)第三章 父子 (四)第四章 答案 (七)第八章 人心 (一)第九章 暗流 (八)第九章 夺帅 (九)第三章 父子 (三)第三章 飓风 (二)第四章 饕餮 (三)第七章 仕途 (四)第二章 风云 (一)第三章 父子 (五)第二章 蓬篙 (八)第三章 众生 (三)第二章 霜刃 (五)第十章 易鼎 (九)第五章 迷离 (二)第三章 耕耘 (二)第一章 初见 (二)第二章 款曲 (六)第一章 家国 (六)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九章 长缨 (六)第八章 麋鹿 (六)第二章 重逢 (四)第七章 劲草 (三)第七章 治河 (二)第二章 谋杀 (八)第一章 家国 (七)第十二章 少年 (十四)第八章 麋鹿 (一)第七章 国难 (一)第三章 父子 (十一)第六章 疾风 (六)第七章 治河 (十)第四章 虎雏 (十二)第四章 虎雏 (一)第九章 萍末 (一)第六章 红妆 (三)第六章 破茧 (七) 补2号拖欠第三章 飓风 (二)第九章 萍末 (五)第九章 萍末 (十)第三章 耕耘 (一)第五章 逝水 (三)第二章 款曲 (四)第九章 血与水 (二)第五章 迷离 (八)第七章 劲草 (六)第一章 磨剑 (八)第二章 蓬篙 (六)第一章 问道 (六)第三章 抉择 (三)第四章 扑朔 (八)第八章 麋鹿 (六)第三章 抉择 (七)第四章 虎雏 (十一)第八章 麋鹿 (五)第五章 短歌 (八)第一章 家国 (二)第五章 求索 (二)第九章 萍末 (四)第九章 暗流 (八)第二章 重逢 (三)第六章 破茧 (六)第三章 飓风 (十二)第五章 求索 (四)第十章 狂风 (八)第三章 抉择 (八)第二章 霜刃 (三)第二章 蓬篙 (八)第八章 三生 (七)第七章 仕途 (五)第九章 萍末 (三)第六章 帝王 (三)第八章 乌鹊 (二)第二章 重逢 (二)第九章 萍末 (一)第二章 款曲 (七)
第九章 萍末 (三)第七章 仕途 (五)第七章 治河 (十)第一章 新春 (四)第十章 余韵 (三)第八章 乌鹊 (一)第二章 霜刃 (四)第三章 耕耘 (二)第六章 疾风 (三)第六章 破茧 (九)补8号欠账第二章 重逢 (五)第一章 磨剑 (六)第四章 饕餮 (二)第一章 初见 (四)第六章 帝王 (四)第七章 鹿鸣 (二)第九章 萍末 (一)第三章 父子 (八)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八章 三生 (五)第九章 萍末 (七)第八章 人心 (八)第三章 父子 (四)第四章 答案 (七)第八章 人心 (一)第九章 暗流 (八)第九章 夺帅 (九)第三章 父子 (三)第三章 飓风 (二)第四章 饕餮 (三)第七章 仕途 (四)第二章 风云 (一)第三章 父子 (五)第二章 蓬篙 (八)第三章 众生 (三)第二章 霜刃 (五)第十章 易鼎 (九)第五章 迷离 (二)第三章 耕耘 (二)第一章 初见 (二)第二章 款曲 (六)第一章 家国 (六)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九章 长缨 (六)第八章 麋鹿 (六)第二章 重逢 (四)第七章 劲草 (三)第七章 治河 (二)第二章 谋杀 (八)第一章 家国 (七)第十二章 少年 (十四)第八章 麋鹿 (一)第七章 国难 (一)第三章 父子 (十一)第六章 疾风 (六)第七章 治河 (十)第四章 虎雏 (十二)第四章 虎雏 (一)第九章 萍末 (一)第六章 红妆 (三)第六章 破茧 (七) 补2号拖欠第三章 飓风 (二)第九章 萍末 (五)第九章 萍末 (十)第三章 耕耘 (一)第五章 逝水 (三)第二章 款曲 (四)第九章 血与水 (二)第五章 迷离 (八)第七章 劲草 (六)第一章 磨剑 (八)第二章 蓬篙 (六)第一章 问道 (六)第三章 抉择 (三)第四章 扑朔 (八)第八章 麋鹿 (六)第三章 抉择 (七)第四章 虎雏 (十一)第八章 麋鹿 (五)第五章 短歌 (八)第一章 家国 (二)第五章 求索 (二)第九章 萍末 (四)第九章 暗流 (八)第二章 重逢 (三)第六章 破茧 (六)第三章 飓风 (十二)第五章 求索 (四)第十章 狂风 (八)第三章 抉择 (八)第二章 霜刃 (三)第二章 蓬篙 (八)第八章 三生 (七)第七章 仕途 (五)第九章 萍末 (三)第六章 帝王 (三)第八章 乌鹊 (二)第二章 重逢 (二)第九章 萍末 (一)第二章 款曲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