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今天俞登的心情不错,随着大批增援部队的到达,前线的危机已经不存在了,而且他可以大举反攻了!总指挥部内的其他人的心情也与他差不多,不过也有人板着个脸,那就是东海舰队参谋长李金勇。

这不,他又一次来到了俞登的办公室,进门之后,不待他开口,俞登就说道:“烟火表演玩够了吧?”

“不想了!”李金勇回答道,“还是让我们海军活动一下吧,我们不能总当旁观者吗?与陆军和空军相比,长时间以来海军一直没什么表现的机会。”

“看来你是急了!不过也正常,”俞登停了一下又说道,“再说你们海军好象也没有闲着,贡献也不小!海军航空兵不是一直与空军协同作战吗?如果不是有你们海军存在,台海交通线会被敌人切断,那时岛上的几十万大军将陷入绝境,在这一点上海军功劳巨大。海军潜艇部队也打乱了敌人的海上交通线,让敌人寝食不安。你们的鱼面艇、导弹艇不也一直没让敌人清闲吗?怎么也不能说海军是旁观者吧!”

“可是我们的水面舰艇部队一直窝在长江里,四处躲避空袭,而不是到海上去,现在形势已经好转,敌人的空中优势已被打破,海军已经可以出海了,让我们与敌人真刀真枪的大赶一场吧!”说到这里,李金勇的语气之中已带有乞求之色。

“就知道你们有点忍不住了,不必今天你也不会又跑到我这来,既然如此,你们就不整理一下,准备出海吧,反正大反攻就要开始了!如果没有海军参加大反攻,那将是非常遗憾的。”

“我们马上…”

“停,我问题是一瞬,你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准备好?”

李金勇犹豫了一下才答道:“最多一周时间!”

“我就给你们一周时间,到那时我要看到一支舰队!”

“是!”

“好了,什么也别说了,快回去报告好消息吧!”

“是!”说完,李金勇带着兴奋的表情,急步走出办公室。与陆军或者空军相比,中国海军的表现一直不突出,因为他们出手的太少了,尤其是与美国开战后,面对强大的美军舰队,中国海军显得太小了,除了派潜艇破坏交通线之看,只能派小型舰艇打游击之外,主要工作就是负责确保台湾海峡交通线。大中型水面舰艇则根本没有出动,几乎退入长江之中,躲难去了!长江口的岸舰导弹,让美国舰队不敢进入长江。

中国舰队毕竟是存在的,美国人不会忽视其存在的,因此从一开始就对已躲入长江的中国舰队实施大规模突袭,尤其是登陆作战之前,此后才由于兵力有限,空袭规模才有所减小。对于空袭的结果,美国人非常满意,用其发言人的话说,“中国舰队在事实上已经不存在了!”

最近他们发现,中国舰队又复活了,一只又一只完全无损的战舰不继被发现,可是此前的情报多已显示这些战舰不是被击沉,就遭重创。虽然长江沿岸地区拥有大量的造船厂或者修船厂,可是在如此之短的时间之内,将如此之外的战舰修复是不可能的,如果是新造的,那更不可能了。因为任何人都知道,军舰的建造与维修非常麻烦,大中型水面舰艇的建造周期是以月或者年为单位计算的,一般性的维修也要以周计划。

对此美国人虽无法理解,但又不得不相信这是事实,中国舰队已经复活,而且正在集结之中。

直到战争结束之后,美国人才找到中国舰队复活的原因。中国海军是故意示弱,没有主动出动,自行退入长江。同时对舰艇进行了大量伪装,布放了不少假舰艇,空袭损失中的相当一部分战舰都假的,真的战舰则完好无存的被隐藏起来。当然不可能全部战舰都可以隐藏起来,因此又想到自沉的方法,也就是在拆装舰上易拆装的设备,并对舰上的其它设备加上技术处理之后,将战舰沉入水中,外表上则给人以被击沉的假象。所以接到命令后,“自沉”的战舰马上浮起,再经过几天的努力,战舰就可以恢复正常使用。

这个时候也不怕美军的空袭了,日愈强大的防空力量令美军的空袭多以失败为结局,再说美军的空中力量已已陷入捉襟见肘的地步,支援地面部队的任务已让其喘不过气了,那有多少力量空袭中国舰队!

打发走李金勇之后,俞登打算休息一下,可是刚喝了一口茶,桌子是的叫话就响了,于是他拿起话筒:“喂!谁?”

“听出我是谁了吧?”

“原来是总参谋长!”俞登接受又半开玩笑的说道,“这次是准备给我增派部队,还是增调装备?”现在他们两人的关系已经相当不错。

“这次什么东西也没有,我是受人之托,当说客的!”

“不知谁有这么大本事,能请你当请客?”

“是第38集团军的,”然后徐新跃解释道,“他们的运气一直不好,上次去朝鲜是赶上尾场,这次又中途回国,因此他们正闹意见,闹着要上前线,这不闹到我这了,我是从他们那出来的,不能不给他们帮个忙。我看是不是给他们一个机会?”

“让第38集团军这样的主力部队闲着确实有点说不过去,不过江北沿海地区没有一支精兵守卫也不行,好在敌人也不大可能在那里再来一次登陆,所以我想可以这样,让他们抽调精兵,组成一个师,南下上海参战,如果还来得及的话!”

“我也是这个意思,这样我可以回复他们,耳朵可以清静一下了!”

“还有什么事吗?”

“当然有,不然我不会打电话了。”

“说吧!不会又给谁说情吧?”

“别开玩笑了!”然后徐新跃严肃的说道:“战争随时可能结束,谁也愿望再打下去了,秘密谈判已解决了关键问题,现在你要准备随时停战,因此留给“登台”行动,有关该行动的准备情况如何?”

“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随时可以行动!现在只欠东风,不知中央的命令何时下达?”

“命令会在合适的时候下达,你耐心地等待吧!对了,此行动的由谁负责?”

“总指挥由杨国雄亲自负责,行动小组的组长是丁子衡。”

“丁子衡,好象是台海战役的战斗英雄,对吗?”

“对,他以前是沈阳军区特种兵大队大队长,又有非常丰富的作战经验,因此执行这次任务非常合适。”

“如果是他,我想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为了确保成功,你们还是多多用心吧!”

“我们会的!”

“不打忧你了,再见吧!”

“再见!”

真可谓“说曹操,曹操到!”刚结束与徐新跃的电话没多久,丁子衡就奉命前来向俞登汇报情况来。

由于俞登以前是机载步兵旅的常客,两人交往的机会很多,虽说是相差很大的上下级关系,一个中校,一个中将,但论私交,两人可算是朋友。因此见面之后,气氛显得不错,没有一点严肃的感觉,不过两人谈论的内容没有一点轻松之感。

俞登问道:“具体情况已经有人告诉我了,我知道要完成任务不容易,甚至有出无回,但是我不会退缩,也的部下也不会退缩。”

“好,那么你们的准备情况如何?”

“经过研究,我们认为成功的机会非常大,可以说我们有信心完成任务,行动方案已基本成形,参战人员也选好了,目前大家正在进行训练。”

“那你们还需要什么吗?我可以帮你们解决,需要什么,我可以提供什么。”

“不必,上级已经提供了所需要的一切,什么了不需要了!”

“真的?”

“真的,真正缺少的是你的命令,让我们马上行动吧!我们有点等不及了!”

“开始此次行动的命令我无权下达,我只负责准备工作,最后的命令将由中央下达。”

“那中央的命令何时会下达?你总应该知道一点内部消息吧!”

“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关系太大!”

“那我们现在作什么?等下去吗?”

“当然!”

“我们有点等不及了!”

“既然如此,你们马上准备一下,去台湾。”

“我们的前进基地准备好了?”

“是的,准备好了,现在只等你们去了。”

“那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出发?”

“越快越好!”

“我们今天就可以出发。”

“不必那么急,明天再出发吧!有些事情还是需要安排一下的。”

“好的,我们再等一下!”

“到了那里之后,一定要时刻准备行动,估计行动命令很快要下来了!”

“我们会给大家带回好消息的!”

把余下的事情处理完之后,俞登发生没什么可作的,前一阶段的战斗已让双方耗尽力量,可是双方都没有放弃的意思,都在积蓄力量,以备再战,因此现在整个战场趋于平静,没有什么大的行动。暂时无事的他决定到信息战中心去看一看,以前他常去的地方,不仅是工作需要,他更喜欢与那里的年青人在一起,可是最近他一直没有去,工作脱不开身。

如同往事一样,他去之前没有通知对方,他不希望让对方特意准备什么。与他想象的不同,信息战中心内显得很平静,没有一点紧张之感,不过每个人依然象以前那样专心,因为许多人都没有出现他来了。

俞登也不想打忧众人,此行并没有特定的目标,只是随便走一走,找两个熟人聊一聊,可是在中心工作大厅内没有找到一熟人,可能他们都其它地方了,中心计算机室或者资料室,那些地方属于核心工作区,是他很少去的地方,最后他在一个大厅的角落之中发现郎印学。

郎印学正伏于一张桌子上动笔写着什么,也许是由于太过于专心写东西了,直到将手中放到他的肩膀上了,他才发现有人。

“你在写什么东西?”俞登说着,拉了一把椅子座到了旁边。

“正好,我正为写是写辞职报告,还是退役申请犹豫不决,想你听一下你的意见!”

“说吧,你要作什么?”

“你也知道,这场战争我们赢定了,我在想自已战后怎么办。”

“什么?我们赢定了?好象情况没有那么乐观,也许战争还要持续很久!”

“无所谓了!战争反正要结束的,我必须考虑一下战后的生活!”然后郎印学又继续说道,“我是突然被征招的,当时是把工作辞了,2个月前那家公司关门,也就是说战后我必须重新找工作。”

“你完全可以留下,继续当一个军官,以前听你提过,从军一直是你的梦想。”

“不,那是我小时候的梦想,已经不再想了,确切的说我发现自已不能习惯于军队的生活,我想其他人也会有这样的想法。”

“那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先前靠打工,我已经有了一点积蓄,再加上退役之后,应该得到一些钱,估计手中会能有一笔钱,也许可以赶点什么。”

“政府和军方会给你一笔不小的奖金,因为你和你的同伴都是功臣,否则就说不过去了,至少我不会答应。”

“我想钱不会少的,不过我更想从你那得点好处。”

“要什么好处?”

“有了钱之后,我想到台湾去投资,可是战后的台湾在相当长的时期要处于军事管制之下,如果有你的帮忙,我想事情会更好办一些。”

“为什么想去台湾?那可不太平,估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依然会有武装台独分子的抵抗活动,否则也没有必要采取军事管制。再说那也没有什么好投资的。”

“正因此有风险,才有机会。战争让台湾经济已近崩溃,可以投资的地方应该不少,再考虑到台币贬值等因素,台湾的物价应该很低,我的钱也许可以当金子用。如果情况正常,那么经过几年时,台湾经济应能恢复原气,那么我的投资就会有巨大的回报的。”

“你说的也对,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战争的胜利往往能刺激战胜国的经济发展,中国在战后应该会出现经济繁荣,

郎印学打断道,“台湾经济将很快恢复,因为它早已是中国经济的一部分,中国经济上的统一先于政治上的统一。”

这引起了俞登的兴趣,于是他问道:“你怎么说中国经济上的统一先于政治上的统一?”

“你没有注意过吗?自从改革以来,台湾与大陆间的贸易活动日愈增多,可是台湾商品于大陆畅通无阻,大陆商品则于台湾市场少有踪迹,某记者曾于台湾某商场上寻找过一番,结果只发现了一种“可能”出产于大陆的商品,注意是可能。

由此可见,贸易往来明显处于不平等的状态,可是大陆政府一直听之任之,为什么?我认为这是有意的,将大陆变成台湾的市场,令台湾经济不得不依赖于大陆市场,以实现经济统一。”

沉默着思考了一会之后,俞登才说道,“也许这只是无意间的结果,否则…”说到这里,他就停下来了。这反而引起郎印学的追问:“否决怎么样?”

等了好一会,俞登才回答道:“否则台湾就是在我们的引诱下挑起战争,而不是台湾主动挑起战争。”

“这话有点让人不可思意!”

“希望那是无意的结果!”紧接着,俞登又说道:“我看你不必急着退役,先准备一下请长假的报告吧,战争结束先放你长假,等假期结束后,再研究如何?毕竟辞职或者退役的手续很麻烦,也许会影响你的发财计划内。”

“那也可以!”

更’多‘小’说,‘尽’在‘星’月‘书’吧‘!

第1节 第28章 第1节 第2节 第1节 第1节 第1节 第38章 第28章 第31章 第56章 第50章 第4章 第56章 第32章 第33章 第4章 作者的话第6章 第25章 第2节 第1节 第3节 第3节 第一章 第61章 第15章 第27章 第28章 第20章 第3节 第1节 第3节 第35章 第1节 第51章 第11章 第1节 第13章 第10章 第50章 第21章 第29章 第2章 第49章 第1节 第1节 第13章 第29章 第13章 第11章 第1节 第33章 第2节 第34章 第2节 第40章 第34章 第3节 第29章 第54章 第1章 第17章 第2节 第30章 第64章 第24章 第5章 第22章 第64章 第55章 第8章 第1章 第2节 第9章 第1节 第2节 第2节 第20章 第2节 第9章 第33章 第3节 第8章 第2节 第2节 第1节 第35章 第3节 第3节 第2节 第7章 第24章 第2节 第49章 第2节 第8章
第1节 第28章 第1节 第2节 第1节 第1节 第1节 第38章 第28章 第31章 第56章 第50章 第4章 第56章 第32章 第33章 第4章 作者的话第6章 第25章 第2节 第1节 第3节 第3节 第一章 第61章 第15章 第27章 第28章 第20章 第3节 第1节 第3节 第35章 第1节 第51章 第11章 第1节 第13章 第10章 第50章 第21章 第29章 第2章 第49章 第1节 第1节 第13章 第29章 第13章 第11章 第1节 第33章 第2节 第34章 第2节 第40章 第34章 第3节 第29章 第54章 第1章 第17章 第2节 第30章 第64章 第24章 第5章 第22章 第64章 第55章 第8章 第1章 第2节 第9章 第1节 第2节 第2节 第20章 第2节 第9章 第33章 第3节 第8章 第2节 第2节 第1节 第35章 第3节 第3节 第2节 第7章 第24章 第2节 第49章 第2节 第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