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再唔晋王

感谢无名先生之能人,小飞龙ぜ剑,把盏龙血热,irreversible,风云fly,joe_z,?jforce,随风笑敖,老昆明,820627,waxs1234,色剑,书友130814172259775,梁某人,不是笑笑生,yikm,鹰骑士,未醒梦中人等书友的打赏和月票,祝朋友们心想事成,五一节快乐。

以湖广填四川,以沿海移民充湄公。由于战乱中人口的大量减少,使得朱永兴只能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将敌战区的百姓迁到自己的统治区,成为在抗清大业中贡献力量的一份子。

湄公省的移民暂时不用他考虑,沿海迁界的风声已经放出,加上清廷的暴戾统治,再有沿海抗清武装的帮助和接应,会有很多沿海地区的百姓伺机逃离,以后更有以渔民周玉为首的起义爆发。

四川省的移民便要费些脑筋,关键是滇省的人力并不充足,而且从已经相对稳固的地方向刚刚占领的地方迁移,百姓也心中忐忑,有抵触的情绪。就连滇省土司也不愿意去四川开枝散叶,而更倾向于在明军的屏护下向境外夺取土地。

特别是安南都统使司府所属的联合部队,由于各个安南都统使的雄厚家底,装备新武器的速度已经超过了明军。朱永兴一方面需要把他们的注意力转到境外,一方面也需要他们的武力震慑安南郑氏,另一方面则高价卖军火,从中赚钱来装备明军。

联军每装备两支燧发枪,则明军可以从中赚取一枝;每装备三门至四门火炮。则明军又可以多添一门。

装备好了,战力强了,很多退役的明军老兵和军官被聘请到联军部队中,也提高了军队的指挥能力。而对外扩张的冲动和企图则更加强烈,朱永兴权衡之下,终于松口。准许联军对南掌用兵,并暂且定下了有限度的目标。同时,朱永兴要求联军尽量善待占领区的百姓,准备将部分寮人、蛮人迁徙至四川,暂时解决四川人口缺乏的问题。

五十八个民族显然是不够了,现在华夏的民族列表中已经多了越、高棉两个民族,马上又会有寮族成为户籍上的记录。将来呢,占人,嗯。等到占城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也将成为内附华夏的一分子。

太阳不错,但还不需要戴墨镜遮挡阳光。朱永兴没有显得过于另类,但杨国骧却始终不摘新赏的墨镜,在队前队后查看,倒有几分后世特工保安的派头。

晋王李定国的信使到了,朱永兴才知道这件事情,急忙派人沿路寻找。没等派出的人回来报信儿。元江城的官员便在停靠的商船上发现了李定国一行,赶紧派水师护送。并让人急速送来消息。

今天应该是晋王李定国抵达蒙自的时间,得到加急快马的通报,朱永兴率领官员们迎出城。能够大概猜出李定国此行的目的,朱永兴便先给足晋王面子,谁让自己更改了进川的策略,对李定国的疑虑是显而易见的。况且。明军此时刚刚呈现出精诚团结的模样,朱永兴也不想轻易改变。毕竟李定国曾是大西军的实际统帅,在军中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你老在吾面前晃什么?”朱永兴本来坐得好好的,可黑塔似的尼那仆支老是遮掩住他的视线。

“保护殿下呀!”尼那仆支理所当然地回答,一脸无辜的样子。

朱永兴无奈地翻了翻眼睛。伸手点了点,示意他站在旁边。这家伙外表象是个憨人,但从他能蹲在挖出的土坑里等待大半天,只为能袭杀敌人,却又不象。

尼那仆支乖乖地站在朱永兴身旁,还不时地东张西望。

“你的亲事定下没?”朱永兴等得无聊,便随口问道。

“回殿下,定下来了,下个月便要成亲。”尼那仆支露出了欢喜的神情,说道:“是汉家姑娘,俺也要改个好听的名字,还请殿下给取一个。”

“成亲和改名字有什么关系?”朱永兴有些奇怪地问道。

“俺不是彝人,俺是汉人,当然要改汉人的名字。”尼那仆支说出的理由让朱永兴感到很迷惑,便让尼那仆支解释一番。

原来在彝族社会中,分为奴隶主阶层和奴隶阶层!奴隶主阶层分为兹莫,诺合二种,其中兹莫就是受中央政府册封的世袭土司,诺合就是彝族自封的贵族。这二种又统称为黑彝,他们是世袭的彝族贵族,就算之后家族破败衰落,他们仍然具有很高地位。

而奴隶阶层又分为三种:曲诺,阿加和呷西,他们又通称为白彝。其中曲诺地位最高,虽然人身权属于奴隶主,但是有自己的土地,奴隶主不也得随便买卖和虐待他们。曲诺多为彝族人,或者几代都是一个家族奴隶的人,只是出身比较卑贱就是了。

除了曲诺以外,另外二种白彝可就惨了。阿加汉语也叫做娃子,他们多是俘虏来得时间较长的外族人,比如汉人,藏人,苗人等。这些人没有什么权力,也没有财产,全年为主子做田里和家里的各种苦工,但是主子并不管他们的衣食。阿加强制住在主人附近,如果一旦离开这个区域就会遭到杀害。阿加经常会被主人买卖,生命安全也没有保障。如果其他黑彝杀死另一个黑彝的阿加,只需要陪点钱就行了!

至于呷西就更惨了,他们数量不少,多是刚被俘虏不久的外族人。这些人和牲口差不多,他们平时从事最苦最脏的活,没有一刻休息的时间。白彝对呷西可以随意买卖,虐待和杀戮,只要主子看着不顺眼或者心情不好,就可以随手杀死。家族里面根本不会过问。

彝族对于白彝和黑彝的划分非常明确,白彝世代都是奴隶,永世不得超升。也不能和黑彝又任何亲缘接触!而奴隶制度的特点除了以上以外,还有就是抢夺和劫掠。

按照尼那仆支的说法,其实也是他猜测,他的母亲应该是被彝人掠夺的汉女。生下他后不久便死了。他由一个阿加养大,现在要认祖归宗,重回汉籍了。

从尼那仆支的话语中,朱永兴听出他对彝人目前的奴隶制度十分痛恨,对自己受过的歧视和虐待还记忆犹新,对和自己曾经差不多的阿加和呷西十分同情。

“你想让那些阿加和呷西也过上好日子?”朱永兴沉吟了一下,心中约略有了些想法,便开口问道:“可他们是这么想吗?或许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呢?”

尼那仆支把脑袋摇得跟拔浪鼓似的,说道:“不能。不能,谁也不是傻子。象俺这样的笨脑壳都知道舍命为将来赚个好,他们只是被看得紧,没有机会。”

朱永兴微笑着点了点头,这个不难理解,谁会甘心被奴役,被压迫,只是没有机会。没人引导罢了。况且,彝族在各个地区的情况也并不相同。有的处于奴隶制,有的处于半奴隶半封建制,有的已经过渡到了封建领主制。

制度的变化,与各地区彝族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有很大关系。越是生产力落后的彝族部落,奴隶制越严密,因为单靠刀耕火种是无法糊口的。需要通过抢劫获得奴隶和财产才能够活命!

“改名字,和改民族的事情先放一放,身为彝族也没什么不好,或许对你来说更为有利。”朱永兴抬手制止了尼那仆支欲辩解的话语,继续说道:“待吾想好了。再给你答复。”

……

迎接、设宴、把臂言欢……这些都是形式,朱永兴和李定国对此都心知肚明。但朱永兴的礼遇,还是让李定国心定了一些。等到宴毕,两人坐在一起饮茶谈话,才算是归到了正题。

“一群苍蝇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吾不在意,王爷也不必上心。”朱永兴对目前一些失意文官所闹起的风声显然是轻篾和不屑的,也就此回应了李定国的旁敲侧击,“吾说过:除了汉奸言论,不以言罪人。一些人私心为重,畅论万言,却无一能以报国,要之何用?”

“殿下宽宏大量,令人钦佩。”李定国见朱永兴并不在意,也没有大举问罪的意思,心情又轻松了许多,又询问起入川的事情来。

朱永兴对此也有所准备,先坦言了令刘震以先锋官名义入川的想法,随后又说到了夔东十三家,解释了让李定国暂缓入蜀的平衡之意。

合情合理,朱永兴的安排纵然让李定国有些不满,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安排才是最正确的。

“晋王若是心急,可率军先驻建昌,那里土司不少,正需要王爷这样名望、能力俱佳者震慑收服。”朱永兴稍微做了下变通,也算是对李定国的一个安慰。

晋王李定国点了点头,犹豫了片刻,开口问道:“殿下,您频频用兵异国,是欲舍中兴大业,海外称王乎?”

朱永兴沉吟了一下,今时不比以往,现在他算是有了退路,也确实产生了若事不可为则退往海外的想法。

李定国见朱永兴没有回答,急忙劝谏道:“古人云:宁进一寸死,毋退一尺生。夫虬髯一剧,祗是传奇滥说,岂真有扶余王乎?殿下挟有为之资,值可为之势,当发愤为雄,俾日月幽而复明,山河毁而复完……”

说来说去,还是担心我分散精力,重海外而轻国内,却没有说明永历和小朝廷若剥夺我的权力时,当如何?朱永兴听着李定国的劝谏,心中微微失望。

………(未完待续。。。)

第142章 川中形势第124章 窖金,广西变局第141章 败局已定第95章 初印象第41章 天机不可泄露第8章 舜水西渡,预留宰辅第164章 广州战役(十)第68章 正战稳进第93章 三马来会九十六章 进口机晋王决定第47章 齐集元江第80章 特殊人才第107章 只是一小步第48章 黯然收兵第74章 东逃,后路第188章 大调整第59章 援军?援军?第70章 三鬼选择,镜子制成第10章 调整战略,老友重逢第77章 突破,崩溃第125章 吏治,公学第156章 金秋之时第92章 无题第78章 联合部队,筹划大局第151章 再战新会(四)第53章 彩金之望,降爵小惩第259章 出乎意料的弃城第52章 苍水脱险,修约之议第106章 女人能顶半边天第6章 暹罗来使第120章 弃军而逃第76章 海外蚕食,文武相制第9章 决战第30章 无题第34章 石屏扰袭第195章 无题第105章 阻击,顾忌第143章 枪枝合法,移边实边第154章 赴广东第215章 后方形势第66章 移跸蒙自,积极防御第79章 雪中送炭第129章 雇佣海军,新皇新象第11章 祖上荣光第136章 梦珠的憧憬第14章 真儒,自虐?第118章 极度震骇第72章 退第109章 得失,海战第101章 强盗的转变第172章 无题第188章 大调整第269章 光复神京,天下轰动第21章 再见暹罗使者第39章 圣意第91章 外交,内政第7章 欢歌畅饮第18章 紧急商议第114章 赤膊狂杀第41章 左氏说项,绕袭遇伏第103章 产马之地——河套第190章 谨小慎微第17章 计划不如变化第139章 龙多旱,人多乱第158章 广州战役(四)第32章 赐名白族第197章 先挫锐气第52章 苍水脱险,修约之议第83章 水西之变第149章 讨伐安南第56章 拒诏第238章 萨摩藩,绑架成功第76章 海外蚕食,文武相制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48章 黯然收兵第54章 不能遗忘的牺牲第103章 用间——扩散效应第69章 雨季之威第214章 家和万事兴第103章 用间——扩散效应第229章 内政之治,疑惑未解第114章 基础——制度建设第152章 为皇除“奸”第90章 援助水西第270章 操切之心第52章 血战厮杀第136章 缅甸“行宫”,决战之前第24章 烽起石屏第130章 无题第169章 讥讽第124章 随想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11章 祖上荣光第25章 山东攻略第35章 阻击第211章 瓶颈的突破第231章 荆襄剧变第74章 以夷制夷的阴谋第87章 接战(二)第81章 书院
第142章 川中形势第124章 窖金,广西变局第141章 败局已定第95章 初印象第41章 天机不可泄露第8章 舜水西渡,预留宰辅第164章 广州战役(十)第68章 正战稳进第93章 三马来会九十六章 进口机晋王决定第47章 齐集元江第80章 特殊人才第107章 只是一小步第48章 黯然收兵第74章 东逃,后路第188章 大调整第59章 援军?援军?第70章 三鬼选择,镜子制成第10章 调整战略,老友重逢第77章 突破,崩溃第125章 吏治,公学第156章 金秋之时第92章 无题第78章 联合部队,筹划大局第151章 再战新会(四)第53章 彩金之望,降爵小惩第259章 出乎意料的弃城第52章 苍水脱险,修约之议第106章 女人能顶半边天第6章 暹罗来使第120章 弃军而逃第76章 海外蚕食,文武相制第9章 决战第30章 无题第34章 石屏扰袭第195章 无题第105章 阻击,顾忌第143章 枪枝合法,移边实边第154章 赴广东第215章 后方形势第66章 移跸蒙自,积极防御第79章 雪中送炭第129章 雇佣海军,新皇新象第11章 祖上荣光第136章 梦珠的憧憬第14章 真儒,自虐?第118章 极度震骇第72章 退第109章 得失,海战第101章 强盗的转变第172章 无题第188章 大调整第269章 光复神京,天下轰动第21章 再见暹罗使者第39章 圣意第91章 外交,内政第7章 欢歌畅饮第18章 紧急商议第114章 赤膊狂杀第41章 左氏说项,绕袭遇伏第103章 产马之地——河套第190章 谨小慎微第17章 计划不如变化第139章 龙多旱,人多乱第158章 广州战役(四)第32章 赐名白族第197章 先挫锐气第52章 苍水脱险,修约之议第83章 水西之变第149章 讨伐安南第56章 拒诏第238章 萨摩藩,绑架成功第76章 海外蚕食,文武相制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48章 黯然收兵第54章 不能遗忘的牺牲第103章 用间——扩散效应第69章 雨季之威第214章 家和万事兴第103章 用间——扩散效应第229章 内政之治,疑惑未解第114章 基础——制度建设第152章 为皇除“奸”第90章 援助水西第270章 操切之心第52章 血战厮杀第136章 缅甸“行宫”,决战之前第24章 烽起石屏第130章 无题第169章 讥讽第124章 随想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11章 祖上荣光第25章 山东攻略第35章 阻击第211章 瓶颈的突破第231章 荆襄剧变第74章 以夷制夷的阴谋第87章 接战(二)第81章 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