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潜入袭城

月亮躲进了乌云,暖夜沉默的黑暗将四下的景物团团包围,但却不是千般一律的黑,山树林冈各有不同的颜色;有墨黑、浓黑、浅黑、淡黑……很象中国丹青画般的浓淡相宜。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骑在马上的赵王白文选想到这次逆袭行动的代号“死于安乐”,不由得莞尔微笑。岷殿下也是个趣人,竟然给厮杀战阵起了个这么雅的名字。

不过,对于朱永兴,白文选还是很佩服的。这不光是朱永兴敢亲临战阵,而是他所想出的种种办法。在白文选看来,朱永兴就仿佛是一种飘渺难测的存在,能钻入敌人的脑袋,摸清他们的想法和思路,实在是令人感到骇异。

当时还没有逆向思维这个名词,更没有把这种方法进行理论化和系统化,朱永兴给人们一种莫测高深的印象也就不足为奇。

一切假象都合情合理,营造出一个妇人之仁、胆小怕死、优柔寡断的宗室留守形象。这符合张勇和线国安的判断,也加深了杨春和范国鳌的固有印象,使他们不由自主地放松了警惕。

而久经军伍的白文选知道,士气可鼓不可泄,疲弊的士卒一旦放松下来,就不是短时间内能振作起来的。就象爬山,中途再累也别停下来,一停下就不是一时半会能再向上攀登的。

困于城中,当然比在野战中取胜容易。清军又皆是骑兵,城中街道狭窄便限制了他们的优势发挥。而且事起仓促,能不能备好马作战,也是一个问题。种种因素加在一起,只要能顺利潜入,白文选对胜利还是很有信心的。

人衔枚,马裹布,数千明军悄然掩袭至腾冲城外。远远的已经能看见城墙模糊的影子,以及城楼上的几点灯笼光亮,方才停下脚步。

差不多快到丑时了吧?白文选估摸了下时间,面容冷肃,握紧了腰间宝剑的剑柄。几名将领赶到近前,简短报告了各自部队的情况,然后又一一领命而去。

…………

哗哗哗,随着一阵趟水声,一支火把出现在原本漆黑的地道中,在摇曳的光亮下,一队清军打扮的士兵在几个向导的引领下逶迤而行。

这就是朱永兴早就预备下的杀手锏,潜入城内的地道,在他还未前往高黎贡山的时候便让郑家招募的矿工开始挖掘。有了眉目,也就是挖通城墙下的地基后,他让易成继续派人秘密挖掘扩大,自己则放心地去了前线督战。经过一个多月紧张的工程,地道已经挖到了城外两里地左右的一片树林里,并且用木板、木柱进行了加固。

而就在撤出腾冲城的前两天,朱永兴又派人检查了一遍地道的状况,进行了排水作业。所以,今天的那场雷暴雨虽然在地道内积了些水,却并不影响使用。

趟着齐踝的积水,潜入的明军来到了一个岔洞口,这里已经是城内了。两个向导低声嘀咕了几句,各自引领着一队士兵分开行进。之所以要弄多个出口,也是以防万一。如果出现洞口被堵塞的意外情况,不至于前功尽弃。

低着头,半弯着腰,走在阴暗潮湿的地道中,赵得胜暗自心惊。所有迷惑终于全部解开,原来岷殿下早有筹谋,看这工程,岂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别说清军想不到,就是他,也是在战前布置时知道有这么一条直通城内的地道。看来,自己还没有得到岷殿下的完全信任。不过,岷殿下给了自己这个机会,自己可要牢牢把握住啊!

最好出洞以后碰上的是汉军,而不是甘陕绿营的兄弟。王蔫儿走在队伍中,心中暗暗祈祷。尽管已经加入了明军,但毫不留情地砍杀曾经的袍泽,他还是有些心理障碍。

而另一个因为梆子腔唱得好,而由苦力升级为明军的孙四顺,也走在队伍之中,却是另一番心思。都是烧杀抢掠的罪犯,都是该受到上天惩罚的坏蛋,这种鬼神难测的招数使出来,清军已经注定失败,正是我赎罪和立功的好时机。

队伍停了下来,所有人的胡思乱想都被打断,精力集中了起来,各自握紧了手中的刀剑。

向导小心地打开顶盖,拿着火把顺着梯子爬了上去,地道中一片漆黑。过了半晌,出口处出现了光亮,向导把火把伸过来,插在梯子旁的一个孔洞里,轻声招呼着士兵们。

“将军,这里就是出口。”向导低声对赵得胜说着,然后听了听动静,用肩膀顶着慢慢推开了夹壁墙上的出口。

赵得胜提着宝剑当先而出,这里是一间破烂的屋子,抬头都能看到天,透过半倒的破门,外面是一个荒废的院子,杂草有半人高。这样的地方自然对清军没有什么吸引力,但作为明军的集结地点倒是相当合适。会不会是故意把这房子弄得这么破烂,这个念头在赵得胜的脑海里闪现了一下,随即便被抛开,他开始布置鱼贯钻出的士卒。

一队巡视的清兵松松垮垮地走了过去,在他们看来,这完全没有必要。但他们也只能自认倒霉,羡慕那些在屋子中安然沉睡的士兵。

院门被轻轻推开,完全是清军装束的潜入部队列队而出,大摇大摆地走上了街道,向着南门而去。

…………

南门还是没有动静,白文选握着剑柄的手出了汗,湿漉漉的有些难受。难道是出了意外,但城内安静得很,并没有喧嚣之声。如果地道不通,也应该有人回报,怎么一点消息也没有。

更远的地方,朱永兴也是忐忑不安。计划很巧妙,潜入的又都是精锐,再加上有俘虏帮助,在口音上可以骗过清军而进行出其不意的袭击。但万一有什么别的意外呢?要是致胜之招没有作用,反倒白白让出了腾冲城,那可真是闹笑话了。想到这里,朱永兴不由得苦笑了一下,抬起头,目不转睛地盯着腾冲城。

火光?南门城楼上的光亮让朱永兴蓦然睁大了眼睛,没错,是火把的光,在不停地划着圆圈。

成功了!白文选拔出宝剑向前一指,喝道:“发信号,攻击。”命令发出,他才发现嗓子干得厉害,刚才的喊喝都有些变音。

…………

第89章 胜利第51章 死地则战第71章 流寇战术第103章 骑兵追击第32章 慧眼识珠善拢络第116章 篡权之议第197章 先挫锐气第93章 战马论第71章 流寇战术第142章 悲观,惨淡第74章 以夷制夷的阴谋第12章 不平等条约第229章 内政之治,疑惑未解第140章 结局已定第96章 死地难脱第36章 坦白,困城聚歼第42章 北伐新策第213章 清廷之反应第250章 甘陕来攻,打击土酋第129章 纵横家,中南海第225章 晋王表态,格局不同第240章 一路见闻,骑兵改进第260章 追击第269章 光复神京,天下轰动第266章 重庆,武昌第140章 结局已定第9章 武圣定论,帝王痼疾第64章 变革的威力第72章 攻守结合第36章 坦白,困城聚歼第105章 阻击,顾忌第259章 出乎意料的弃城第112章 女考生第132章 攻伐安南第255章 荆岳对峙第74章 以夷制夷的阴谋第48章 大战(二)第211章 瓶颈的突破第276章 劝进风潮第201章 总攻(一)第41章 左氏说项,绕袭遇伏第57章 接驾第37章 焚告上天稳军心第15章 定情第59章 无题第86章 复台建议第209章 欺瞒之罪,形势之变第13章 宗室留守第33章 与敌一战的想法第29章 破城第220章 增兵向北,郑军不稳第254章 知进退,入贵州第103章 骑兵追击第55章 滇缅战事第57章 接驾第41章 大理小吃,蒙化左氏第241章 兵进湖南,建宁诰命第50章 南岸歼敌,三鬼决择第197章 先挫锐气第75章 突防新战略第95章 难以逾越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80章 教士保罗第161章 广州战役(七)第231章 荆襄剧变第192章 战争年代的约定第118章 金殿传胪第3章 安沛入瓮第10章 慷慨陈词第19章 缅甸,山东第157章 结束战争的尝试第276章 劝进风潮第209章 欺瞒之罪,形势之变第78章 胜利之因第10章 大胜第267章 南京,南京第122章 水利部第99章 军歌第99章 军歌第6章 诡异的族长第60章 归藩之议第92章 无题第127章 难得的闲适第122章 大难临头几人“忠”第149章 经济手段第30章 无题第29章 宗室仪仗第116章 不悦的提议第102章 轰击第32章 慧眼识珠善拢络第16章 不一样的光复第85章 胎死的反叛,海战大胜第149章 讨伐安南第58章 明智,千秋节第15章 被误导了第151章 有借无还第220章 增兵向北,郑军不稳第13章 宗室留守第68章 以诚待人,执着进谏第69章 雨季之威
第89章 胜利第51章 死地则战第71章 流寇战术第103章 骑兵追击第32章 慧眼识珠善拢络第116章 篡权之议第197章 先挫锐气第93章 战马论第71章 流寇战术第142章 悲观,惨淡第74章 以夷制夷的阴谋第12章 不平等条约第229章 内政之治,疑惑未解第140章 结局已定第96章 死地难脱第36章 坦白,困城聚歼第42章 北伐新策第213章 清廷之反应第250章 甘陕来攻,打击土酋第129章 纵横家,中南海第225章 晋王表态,格局不同第240章 一路见闻,骑兵改进第260章 追击第269章 光复神京,天下轰动第266章 重庆,武昌第140章 结局已定第9章 武圣定论,帝王痼疾第64章 变革的威力第72章 攻守结合第36章 坦白,困城聚歼第105章 阻击,顾忌第259章 出乎意料的弃城第112章 女考生第132章 攻伐安南第255章 荆岳对峙第74章 以夷制夷的阴谋第48章 大战(二)第211章 瓶颈的突破第276章 劝进风潮第201章 总攻(一)第41章 左氏说项,绕袭遇伏第57章 接驾第37章 焚告上天稳军心第15章 定情第59章 无题第86章 复台建议第209章 欺瞒之罪,形势之变第13章 宗室留守第33章 与敌一战的想法第29章 破城第220章 增兵向北,郑军不稳第254章 知进退,入贵州第103章 骑兵追击第55章 滇缅战事第57章 接驾第41章 大理小吃,蒙化左氏第241章 兵进湖南,建宁诰命第50章 南岸歼敌,三鬼决择第197章 先挫锐气第75章 突防新战略第95章 难以逾越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80章 教士保罗第161章 广州战役(七)第231章 荆襄剧变第192章 战争年代的约定第118章 金殿传胪第3章 安沛入瓮第10章 慷慨陈词第19章 缅甸,山东第157章 结束战争的尝试第276章 劝进风潮第209章 欺瞒之罪,形势之变第78章 胜利之因第10章 大胜第267章 南京,南京第122章 水利部第99章 军歌第99章 军歌第6章 诡异的族长第60章 归藩之议第92章 无题第127章 难得的闲适第122章 大难临头几人“忠”第149章 经济手段第30章 无题第29章 宗室仪仗第116章 不悦的提议第102章 轰击第32章 慧眼识珠善拢络第16章 不一样的光复第85章 胎死的反叛,海战大胜第149章 讨伐安南第58章 明智,千秋节第15章 被误导了第151章 有借无还第220章 增兵向北,郑军不稳第13章 宗室留守第68章 以诚待人,执着进谏第69章 雨季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