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篡权之议

缅甸与暹罗的大城王朝断断续续已经进行了近百年的战争,目前在缅甸南部与暹罗北部,双方仍互有攻守。漫长的战争使缅甸东吁王朝财政紧张,农业荒废,历史上其败落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国力衰败后,无法压制内部的民族问题,而四分五裂。

缅甸民族众多,其中缅族、克伦族、掸族、克钦族、孟族、若开族、佤族等是主要民族,民族间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北部掸族,南部孟族,还有西部的阿卡族,一直都对缅族长期掌握政权而心怀不满,伺机而动。

此次缅王莽达派出使者,也是想与南明缔约之后,增强自己的政治威望,巩固自己的地位,压制怀有异心者的妄动。同时,明军的不断胜利,以及与暹罗关系的愈加亲密,也使莽达和大臣们有所忧虑。还有缅甸北部的掸族,一向和明朝亲近,南明势强,莽达还担心那些掸族首领在中国的庇护下死灰复燃。

“殿下,白象王不能承认,其他的倒可商量斟酌。”易成知道阴谋得逞,太子已死,却是心中一畅,而且缅使来意已知,倒也并不是火烧眉毛的事情,便开始为朱永兴出谋划策。

朱永兴点了点头,莽达的要求可以尽量满足,以便争取时间,但有些原则问题,却是做不得让步。

中南半岛历史上曾存在白象崇拜,白象被视为王权的象征。缅泰两国历代统治者都以“白象王”自居,东吁王朝统治时期的缅泰战争就是由两国对白象的争夺所引起的。通常情况下,向一国要求白象就是向该国宣战的最后通牒。所以,如果承认缅甸莽达为白象王,便彻底得罪了暹罗,朱永兴当然不会舍弃这个坚定的盟友。

“可建立与朝廷的联络通道。由殿下控制,并且——”易成迟疑了一下,说道:“可以适当接回一些人,或者除掉一些人。”

朱永兴沉吟了一下,说道:“先与缅方虚以委蛇,暂且隐忍。勿使皇上有危。建立联络通道嘛,倒是个办法,缅人亦不敢再杀吾信使。嗯,最好派几个可靠之人前往缅甸长驻,充任联络官员,先搞清朝廷目前的状况,再作定夺。”

“便是双方互派使节,名正言顺,缅人亦无可拒绝。”易成想了想。说道:“人选嘛,郑昭仁便可。缅人既有皇上及朝臣为质,想必不会轻易加害,也想由殿下这里得到更大的利益,倒是要防备缅人得寸进尺,以皇上圣旨对殿下不利。”

朱永兴沉吟半晌,也颇觉头痛。虽然派人把守着滇缅的通路,但也不是万无一失。或是缅人,或是那些不甘心的失意官员。真的从永历那里搞到了什么圣旨,宣扬之下,确实会给自己添麻烦。

“殿下。”易成凑近了朱永兴,沉声说道:“借此机会,该是架空皇上,乾纲独断的时候了。殿下有大功于国。难道皇上没有封赏,难道不能再进一步?”

现在需要的只是一面让抗清同盟维持现状的旗帜,免得同盟内部因为领导人是谁而争论不休;只要不内讧,这面旗帜到底是光彩夺目还是破破烂烂,朱永兴并不在乎。易成等人也不在乎。

再进一步,是袭爵为王,还是直任监国?朱永兴知道又要伪造圣旨了,而且必须是永历的亲笔。这其中有几个关键信息,一是要向外人说明,皇上是自愿呆在阿瓦的,并不想回来;二是要让大家知道,太子已亡,诸君空悬;三是使朱永兴成为上奏或传达旨意的唯一人选,非经他手,圣旨便有可能是伪造,或者是被逼迫而写。

朱永兴以为自己已经想得很周到,但易成的计划显然更加严密,毕竟朱永兴对古代的那些权谋的机巧,并不是很精通。

“即便查如龙不可用,卑职也已经找好了替代之人。”易成首先解除了朱永兴的一个担忧,能够伪造笔迹的可不只是查如龙一人,重金之下,再有这么长时间的筹划,显然已经找到了合适的人选。

朱永兴点了点头,冷笑道:“缅人不可靠,要更完善一些的话,便需在滇缅边境增加军队,以作威慑。不然会让缅人看轻我们,更加贪婪。也要让缅人明白,谁才是可以决定战争的人。莫要以为有皇上在手,吾便要俯首听命,还可用皇上来要胁我。”

伪造圣旨是完全可行,缅方的要求大部分得到应允,暂时也不会有异动。只要争取到时间,以后的布置便会更加完善,即便有永历的圣旨从缅甸流出,朱永兴也可指其为伪诏,并把伪造诏书的罪名推到缅甸的头上。

嗯,关键还是需要一些时间来进行布置,需要一些时间来建立更高的威望,需要一些时间让大家形成一个认识。那便是皇诸没有了,朱永兴身为宗室留守或是监国宗室,再立有盖世奇功,如果永历低头认可,继承皇位是有可能的。

有一个不流血的过渡方式,换一个英明神武的朱氏子孙,想必会有很多人期待如此。永历能得善终,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

在朱永兴的印象中,永历是个懦弱的人,连马吉翔都能把持朝政,何况是势力越来越强,威望越来越高的自己。反对的力量不在永历,而在小朝廷和那些不得志的官员。特别是象沐天波这样的大忠臣,久镇云南,在周边藩属国,以及对云南土司都颇有些声望,最好是先将其与永历隔离开来。

“先袭爵,然后再等机会。”朱永兴盘算良久,终是觉得皇诸刚死,自己便得监国之位,有些操之过急,与情理不符,留守与监国只是一步之遥,但其中的含义却不简单。

易成点了点头,终是又提到了马吉翔,“殿下,此人可用。由他操纵皇上与朝廷,可使殿下不得污名。”

朱永兴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与奸臣为伍,或者说是利用,还真是一个比较方便的办法。(未完待续。。。)

第5章 破城第22章 血溅跳花节第137章 李晋王第176章 侍女,女官第45章 险地——灰坡第117章 断臂?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250章 甘陕来攻,打击土酋第127章 五国军棋第154章 民富国强?第87章 潜入袭城第48章 急转直下第112章 分派,缅使第129章 雇佣海军,新皇新象第21章 登陆山东第40章 两奸计议第85章 胎死的反叛,海战大胜第24章 只手欲擎天第97章 唯一生路第249章 殿下不易,酒后点透第221章 崇明之基,丧心病狂九十六章 进口机晋王决定第12章 不平等条约第104章 二破营寨第54章 海上武装,广西之弊第199章 接战第92章 伪造,诡道第276章 劝进风潮第17章 意外之难第17章 元江宣慰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67章 广西战局,威压慑服第123章 有地有女人的天堂第6章 暹罗来使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193章 古之借鉴第220章 增兵向北,郑军不稳第6章 暹罗来使第126章 一年两三岁第47章 齐集元江第89章 进退两难第179章 荣誉之争第61章 缜密分析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133章 灭国,破局第99章 军歌第30章 轻取永昌第82章 燧发枪第38章 突破方向第270章 操切之心第58章 少年梦,新钱,质变第176章 侍女,女官第245章 天变第273章 溃败第25章 山东攻略第116章 篡权之议第262章 辽东攻略第54章 再退第92章 无题第101章 铁脚板和轰天炮第146章 相似而不相同第2章 高平莫氏第203章 总攻(三)第74章 贪心不足第40章 两只重拳第244章 召见,山东于七第186章 疍家女第133章 灭国,破局第260章 追击第61章 缜密分析第15章 正妃虚悬第91章 军队建设第52章 苍水脱险,修约之议第271章 阻击第143章 枪枝合法,移边实边第230章 暗战第114章 赤膊狂杀第84章 失败之源第41章 天机不可泄露第277章 登基即位,人生之巅第83章 北望第221章 崇明之基,丧心病狂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127章 权臣,制裁和奖励第253章 雷霆之怒第130章 人力优势,有女舒心第86章 轻视,放松第115章 缅甸的条件第151章 有借无还第173章 琉球,吕宋第154章 赴广东第66章 移跸蒙自,积极防御第148章 未来战略,死战大胜第25章 三鬼之谋第38章 突破方向第183章 寂寞,郑军攻势第7章 思想理论,倭国来使第43章 巩昌王的选择第244章 召见,山东于七第117章 筹划反攻
第5章 破城第22章 血溅跳花节第137章 李晋王第176章 侍女,女官第45章 险地——灰坡第117章 断臂?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250章 甘陕来攻,打击土酋第127章 五国军棋第154章 民富国强?第87章 潜入袭城第48章 急转直下第112章 分派,缅使第129章 雇佣海军,新皇新象第21章 登陆山东第40章 两奸计议第85章 胎死的反叛,海战大胜第24章 只手欲擎天第97章 唯一生路第249章 殿下不易,酒后点透第221章 崇明之基,丧心病狂九十六章 进口机晋王决定第12章 不平等条约第104章 二破营寨第54章 海上武装,广西之弊第199章 接战第92章 伪造,诡道第276章 劝进风潮第17章 意外之难第17章 元江宣慰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67章 广西战局,威压慑服第123章 有地有女人的天堂第6章 暹罗来使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193章 古之借鉴第220章 增兵向北,郑军不稳第6章 暹罗来使第126章 一年两三岁第47章 齐集元江第89章 进退两难第179章 荣誉之争第61章 缜密分析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133章 灭国,破局第99章 军歌第30章 轻取永昌第82章 燧发枪第38章 突破方向第270章 操切之心第58章 少年梦,新钱,质变第176章 侍女,女官第245章 天变第273章 溃败第25章 山东攻略第116章 篡权之议第262章 辽东攻略第54章 再退第92章 无题第101章 铁脚板和轰天炮第146章 相似而不相同第2章 高平莫氏第203章 总攻(三)第74章 贪心不足第40章 两只重拳第244章 召见,山东于七第186章 疍家女第133章 灭国,破局第260章 追击第61章 缜密分析第15章 正妃虚悬第91章 军队建设第52章 苍水脱险,修约之议第271章 阻击第143章 枪枝合法,移边实边第230章 暗战第114章 赤膊狂杀第84章 失败之源第41章 天机不可泄露第277章 登基即位,人生之巅第83章 北望第221章 崇明之基,丧心病狂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127章 权臣,制裁和奖励第253章 雷霆之怒第130章 人力优势,有女舒心第86章 轻视,放松第115章 缅甸的条件第151章 有借无还第173章 琉球,吕宋第154章 赴广东第66章 移跸蒙自,积极防御第148章 未来战略,死战大胜第25章 三鬼之谋第38章 突破方向第183章 寂寞,郑军攻势第7章 思想理论,倭国来使第43章 巩昌王的选择第244章 召见,山东于七第117章 筹划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