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与敌一战的想法

“来,随我出去走走,消消食。”朱永兴向坐在椅中直打蔫儿的梦珠伸出了手。

郑砚北此次来见,确实花了心思,不仅献上两名侍女,还带了大厨,做了一顿丰盛的宴席来款待宗室殿下。菜式美味,不仅让未出过寨子的梦珠大快朵颐,连朱永兴也觉得吃撑了一些。

梦珠抿嘴一笑,将小手交与朱永兴,缓步陪着朱永兴走出厅房。

月光如水,夜风拂面。朱永兴在慢步中头脑逐渐清醒,因为饮酒而带来的少许昏沉已经消散无踪。

怪不得大巫对自己之前的布置丝毫不觉为难,原来是与这样一个触角广阔的家族有着联系。种种疑惑逐渐解开,朱永兴感到极其的庆幸,简直就象自己非礼了幸运女神一样。或许,这就是上天赐给自己的金手指,每个穿越者都应该有的作弊武器。

“神啊,赐给我一个装甲军团吧!”朱永兴突然有了这样荒谬的念头,不禁望着月亮默默祈祷,希望明天睁开眼睛便能得到,然后就可以横扫天下……

“殿下,今晚的月亮很美。”梦珠在旁说了话,打断了朱永兴的虔诚祷告,“如果是中秋之夜,我族男男女女全家团聚后,都要到山林空地上,载歌载舞,进行‘跳月’活动。”

“载歌载舞很好啊,还是你们过节过得欢快。”朱永兴微微一笑,心中想起一事,有些奇怪地问道:“郑家送的两个侍女,我本不要,你为何开口收下来了?”

“你不说我是公主吗,公主难道没有侍女?”梦珠调皮地眨着大眼睛,然后莞尔一笑,说道:“汉家女孩嘛,留在身边可以教给我很多汉家的规矩和习俗,免得日后会被人取笑,扫了殿下的面子。”

朱永兴轻轻点了点头,原来是存着这样的心思,只是他还是要提醒一下,“汉家的规矩和习俗也不是样样都好,你要有所甄别。好在她们都是大脚,想必不会撺掇你裹小脚。”

“殿下说得是三寸金莲吗?”梦珠疑惑地问道:“不好看吗?有很多诗词都在赞美呢!”

“自然方为美,自残自虐的陋俗当除之。”朱永兴皱了眉头,显然对这种摧残女人的习惯异常厌恶。

哦,梦珠心中记下,又有些担心地问道:“听郑砚北所言,永昌已为清军所占,我族沿元江而下,怕是行不通了吧?”

“这确实有些小意外。”朱永兴沉吟了一下,笑着宽慰道:“只好多走陆路,在他处汇聚元江,再顺水而下了。”

梦珠想了想,也只好如此了,虽然与原来的计划有出入,但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其实,我还有一个计划,只是有些冒险,而且不太成熟。”朱永兴有些踌躇,思索着说道:“清军占据滇省要地,割裂了残存明军各部。而明军各残部又多逃散在云南迤西边境地区,既缺粮草,又有瘴气瘟疫,且不知该撤往何处安身?困苦久之必降清。”

“殿下要与清军打仗?”梦珠猜测着问道:“离这里最近的要算永昌吧,酒席上殿下也对此地问得很详细。可郑砚北说了,清军班师昆明,却也留下名将张勇率精锐镇守永昌,只凭我族的兵力,怕是难以取胜吧!”

“我当然不会冒险行事,更不会平白牺牲你族人的性命。”朱永兴轻轻捏了捏梦珠的小手以示安慰,沉吟了一下,继续说道:“且等一等,看在此地能汇集多少明军兵力,再做计较罢。”

“我不是吝惜族人性命,不愿为殿下征战,只是——”梦珠显然担心朱永兴误会,赶忙解释着。

“只是要谋定而后动,不可草率行事。”朱永兴笑着点头,说道:“牺牲也当有价值,你看我是那种冒失的人吗?以卵击石的事情,我是不会做的。”

梦珠释然一笑,开口说道:“恭喜殿下,得郑家相助,如猛虎加之羽翼,正可翱翔四海。”

确实有这样的感觉啊!朱永兴呵呵一笑,有了郑家这样可以承担多种任务的助力,使他的计划可以颇为顺遂的展开,心绪为之一畅。只是冒出来与清军一战的念头,却始终萦绕在脑海中,难以完全舍弃。

与梦珠散步谈笑了一阵,朱永兴送她去房中安歇,自己却难以入睡,坐在桌前对着地图凝神思索。

清军大部经由永昌、大理、姚安等地班师回昆明,却在永昌留下名将精兵,意图很明显,便是分割压制败退到边境地区的南明军队。

而这个时候,残余的南明军队其余还有不少,云龙州边外、顺宁府边外、澜沧边外、丽江边外,再加上云南迤西边境地区的李定国、白文选、祁三升、高文贵、靳统武、杨武、梁杰、吴子圣、吴三省、郭尚贤、王国勋等部,如果能汇聚起来,也是不小的力量。

只可惜,这些明军之间失去了联系,又多处边荒地区,面临瘴气瘟疫和补给不足等困难,最终无奈降清。说实话,朱永兴能理解他们心中的纠结与煎熬,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坐视其发生。

天子入缅,名将战败。确实是满眼的失意景象,确实能够摧垮很多人坚持下去的意志。可如果能在绝望的黑暗中看到象征希望的一丝光芒,即便这光芒微小如豆,也会重新燃起人们心中的希望吧?

朱永兴微微眯起了眼睛,目光的焦点还是停留在了永昌(现保山)的位置上。如果能在此打一仗,最好是能攻取永昌,则滇西北和滇西南的的连系将畅通无阻,而不必通过险远小路。这样,不仅能使更多的残余明军有了汇合聚拢的目标,更具有巨大的政治影响。

而且,此举不仅能极大地提振人们的信心,还能较为有效地遏止不久之后将要出现的投降大潮。在云南这个民族众多,土司遍地的省份,显示出南明军队尚有作战能力,更有其现实和深远的意义。因为这些地方势力除了少数人之外,对朝廷的忠诚都是随着形势而变化的,他们更多地要考虑自身和本族的利益。

第89章 进退两难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237章 京师暗战,伐倭之意第122章 改变的开始第87章 接战(二)第84章 失败之源第94章 难以抗拒,后宫琐事第16章 不一样的光复第172章 无题第65章 布署第18章 紧急商议第28章 离心之象第120章 晋爵赐马第47章 初胜第132章 名人阴影第81章 临时机变,长途行军第46章 火枪之威第92章 举棋不定第55章 地、盐武器,民爵授封第68章 慷慨秦腔第142章 悲观,惨淡第86章 接战第10章 调整战略,老友重逢第135章 汉服傣家女第25章 三鬼之谋第17章 意外之难第33章 与敌一战的想法第86章 轻视,放松第124章 随想第82章 调整布署第153章 锋指广州第2章 无题第107章 厌炮厌胜?第56章 士农工兵商,短视暴敛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13章 打压缙绅第137章 广东战局推想第39章 兵临大理第168章 多番的降将第80章 京师大乱第40章 两只重拳第136章 进逼松锦,政府措施第64章 变革的威力第90章 俘虏处置第82章 调整布署第220章 增兵向北,郑军不稳第212章 郑经的决定第102章 退守宁锦第18章 紧急商议第151章 有借无还第71章 惨烈第17章 计划不如变化第155章 无题第123章 光复昆明第24章 烽起石屏第43章 巩昌王的选择第20章 紧锣密鼓第85章 胎死的反叛,海战大胜第21章 再见暹罗使者第67章 排除万难第101章 夜谈第117章 困难的基础工程第190章 谨小慎微第75章 水西之谋,海外拓土第19章 缅甸,山东第56章 张勇的决定第71章 局部——大局第39章 兵临大理第102章 再赴下龙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65章 进取广西,三句谶语第93章 弃城集军第38章 突破方向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41章 自我否决第62章 乱汝心智,海上感慨第206章 降明不降郑,决战第255章 荆岳对峙第241章 兵进湖南,建宁诰命第148章 未来战略,死战大胜第92章 无题第45章 险地——灰坡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224章 讨朔军成,攻克福州第200章 占优第140章 战局急转第79章 三鬼之忧,皮熊筹谋第115章 缅甸的条件第57章 接驾第9章 世子殿下?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筹划第273章 溃败第106章 不负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24章 海外助力第78章 联合部队,筹划大局第274章 定江南,见士绅第188章 大调整第59章 援军?援军?第189章 东征前线
第89章 进退两难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237章 京师暗战,伐倭之意第122章 改变的开始第87章 接战(二)第84章 失败之源第94章 难以抗拒,后宫琐事第16章 不一样的光复第172章 无题第65章 布署第18章 紧急商议第28章 离心之象第120章 晋爵赐马第47章 初胜第132章 名人阴影第81章 临时机变,长途行军第46章 火枪之威第92章 举棋不定第55章 地、盐武器,民爵授封第68章 慷慨秦腔第142章 悲观,惨淡第86章 接战第10章 调整战略,老友重逢第135章 汉服傣家女第25章 三鬼之谋第17章 意外之难第33章 与敌一战的想法第86章 轻视,放松第124章 随想第82章 调整布署第153章 锋指广州第2章 无题第107章 厌炮厌胜?第56章 士农工兵商,短视暴敛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13章 打压缙绅第137章 广东战局推想第39章 兵临大理第168章 多番的降将第80章 京师大乱第40章 两只重拳第136章 进逼松锦,政府措施第64章 变革的威力第90章 俘虏处置第82章 调整布署第220章 增兵向北,郑军不稳第212章 郑经的决定第102章 退守宁锦第18章 紧急商议第151章 有借无还第71章 惨烈第17章 计划不如变化第155章 无题第123章 光复昆明第24章 烽起石屏第43章 巩昌王的选择第20章 紧锣密鼓第85章 胎死的反叛,海战大胜第21章 再见暹罗使者第67章 排除万难第101章 夜谈第117章 困难的基础工程第190章 谨小慎微第75章 水西之谋,海外拓土第19章 缅甸,山东第56章 张勇的决定第71章 局部——大局第39章 兵临大理第102章 再赴下龙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65章 进取广西,三句谶语第93章 弃城集军第38章 突破方向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41章 自我否决第62章 乱汝心智,海上感慨第206章 降明不降郑,决战第255章 荆岳对峙第241章 兵进湖南,建宁诰命第148章 未来战略,死战大胜第92章 无题第45章 险地——灰坡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224章 讨朔军成,攻克福州第200章 占优第140章 战局急转第79章 三鬼之忧,皮熊筹谋第115章 缅甸的条件第57章 接驾第9章 世子殿下?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筹划第273章 溃败第106章 不负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24章 海外助力第78章 联合部队,筹划大局第274章 定江南,见士绅第188章 大调整第59章 援军?援军?第189章 东征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