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困难的基础工程

“大人说笑了。”陈潢愣怔之后,正色说道:“虽然学生自信不是碌碌无为、贪生怕死之辈,然河务复杂,牵涉甚广,学生却是担心万一治水失误,害国害民,亦辜负了万岁的期望。”

朱永兴淡淡一笑,也不继续深说。其实他也只是这么随口一问,河道总督的职位重要,既有贪墨之机会,又有功名前程、身家性命之忧惧。所以,河督要么是更换频繁,人亡政息,历久而难治河成功;要么便是天子信臣,对弹劾流言可以置之不顾,实心任事,以不负圣上重托。

而从各个方面分析,陈潢可以是治河的总工程师,可以在技术层面上加以完全的信任,但必须有一个能替他挡事的河督。这个河督既要皇帝信任,又要擅长处理人际关系。在哪里治河,治理哪一段,需要多少钱粮,要招募多少民工,总要与地方官打交道,与户部磨牙。陈潢不行,看似爽朗健谈,还是不脱书呆子本性。

若是十年之功能得个河清海晏,纵然花费巨资也是值得的。朱永兴结束了召见面谈,再无兴致看其他试卷,带着侍卫离了考场,直奔女考生的安置住所。

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话太过超前,朱永兴不敢说,也不想说。但提高妇女地位,使之能积极参加到国家的恢复重建中,却是他的初衷,也是最主要的目的。

再从长远看。让女人读书识字,让女人参加工作,让女人见世面长经验。都是因为朱永兴坚信后世中国名学者的一句话:民族和民族的较量,也往往是母亲和母亲们的较量。

很浅显易懂的道理,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亲密的老师,母亲如何看待问题,如何对孩子说,将深深影响孩子未来的一生。而所有孩子的未来怎样,直接影响整个民族的未来!

而名的教育家卡尔.威特所著的那本家庭教育经典中的第一节。就引用了福禄培尔的与中国学者类似的话:“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里,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里。”

虽说都认为是老卡尔培养出了那么出色的一个儿子,可他在首篇就肯定了他的妻子的作用。他认为。教育应当从改造母亲开始,从小时候开始女性就要为做一个合格的母亲而做准备,她们应该是身体健康、精神纯洁的人,这比其它方面的知识更重要。教育不应该在学校由教师开始,而应在家庭里由母亲开始。什么样的母亲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这话很有道理。

所以,朱永兴不说,但却把提高母亲的素质作为了国家崛起和发展的基础工程。这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必须要持续下去。没有政府的支持,传统思想便足以扼杀这尚未有地基的工程。

不管这批女考生各自怀着怎样的目的,只从读书识字的程度来说。都应该算是这个时代女性的佼佼者。她们需要改变的,主要是思想和观念。朱永兴觉得有必要在考前与她们畅谈一下,让她们明白以后将会做什么,将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改变。

其实,如果不是群臣反对得实在是太厉害,这次女考生的报考资格应该是没有身份限制的。只要你不是被关押的罪犯。哪怕是娼妓,朱永兴也可以给她们一条从良自新的道路。

不是歧视。也没有歧视,在朱永兴看来,谁会心甘情愿从事那种工作呢,为生活所迫是值得同情,是值得帮助的。在某些方面看来,娼妓只是为了生活卖笑卖身,比那些为了荣华富贵而出卖国家、民族的,倒要好上几百倍。

好吧,第一次开女科可以严点,毕竟这是基础,这是脸面。以后呢,当众臣看到女子中榜之后并不都会授予官职,而只算是吃皇粮的公务员,反对的声音便不会过于强烈了吧?

朱永兴出了马车,在几个侍卫的保护下,轻衣便服走进了有些喧嚣的府院。

有了方便照顾,朱永兴特意从皇宫里调来了几名女侍卫充当接待官,可这几个接待官此时正有些焦头烂额,一大群莺莺燕燕你一言我一语,吵得她们头发昏,脑发胀。

其实,这也算正常。这些女考生中考武科的就不用说了,性子较粗;考文科的呢,多数都是家室不错的,穷人家的别说女人,就是男人也读上书啊!家室不错,那便是小姐,有丫环伺候着,有仆佣使唤着,自是比穷家女孩胆大,气势也足一些。

唉,我就说嘛,哪怕是娼妓,也能比这些小姐有用。朱永兴远远地驻足观瞧,心中暗自叹息。就算是录用了,这些小姐能留下来工作吗,估计要被家里接走,去等着嫁人吧?

难哪!这不光是女人方面的问题,还有男人,会有男人愿意娶比自己地位高的女人吗?就是这个担心,恐怕很多女考生中了以后也会被家里接走,不敢应命当差。至于为什么来,估计一来是相信了皇上将从其中选妃,二来则是想出个名。

不是非一日一功,而是非一代之功啊!朱永兴只看这些女考生的装扮,便有些失望,苦笑着摇了摇头。但人已经来了,就按着自己所想的,与她们交个底儿吧!

至于女公务员的缺额,朱永兴觉得必要的时候可以缓一缓,起先是他没有意识到传统力量强大至斯,有些想当然了。以为以官为诱,便会使人趋之若鹜。这招儿对男人好使,对女人,还有待商榷。

“万岁,这些女考生——”礼部官员颇有些难受地连连摇头,似乎不知该怎么评价,或者怎么说出自己的感受。

“头一回吧,她们也多数没经历过这样的场合,没有这样的经验,情有可原。”朱永兴口是心非地强笑着,“朕到大厅等她们,嗯,大厅能够装下这么多人吧?”

“回万岁,可能要稍微挤点。”

“挤点就挤点,这样说话也听得清楚。”朱永兴不想罗嗦,摆了摆手,径自而去。

……(未完待续)

第194章 策反阴计,奏销案第58章 明智,千秋节第146章 暗室阴谋第247章 兵至衡阳,说客第143章 移外充内,以内实外第174章 奇袭潮州第137章 雄心壮志楔子第128章 扶弱击强第28章 离心之象第184章 临机而变第117章 困难的基础工程第217章 困局楔子第106章 女人能顶半边天第131章 良贱之分第155章 广州战役(一)第127章 五国军棋第182章 无题第56章 拒诏第71章 局部——大局第151章 再战新会(四)第39章 三鬼与成丑第89章 进退两难第77章 突破,崩溃第74章 东逃,后路第123章 光复昆明第21章 再见暹罗使者第123章 有地有女人的天堂第210章 战局,焦点第100章 再唔晋王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77章 夔东十三家第171章 先夺潮州第216章 水师大展开第209章 欺瞒之罪,形势之变第6章 暹罗来使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124章 随想第39章 兵临大理第6章 诡异的族长第177章 当兵吃粮?第258章 坦诚相待第96章 各有安排第97章 草创的军情司第222章 战云压福州,救与不救?第55章 地、盐武器,民爵授封第106章 女人能顶半边天第78章 联合部队,筹划大局第213章 清廷之反应第56章 士农工兵商,短视暴敛第220章 增兵向北,郑军不稳第143章 枪枝合法,移边实边第131章 东征救民第79章 雪中送炭第241章 兵进湖南,建宁诰命第186章 疍家女第130章 聚而歼之第54章 再退第12章 困顿之局,天道好还第145章 相似的攻击路线第27章 攻城第207章 胜利,郑家内乱第10章 调整战略,老友重逢第53章 绝胜之击—土炸弹第49章 隔绝元江,众军合击第70章 开路迂回第102章 轰击第7章 欢歌畅饮第24章 只手欲擎天第102章 轰击第181章 贱民奴仆,攻陷梅州第43章 兵出大理,晋王退让第160章 大结局第76章 海外蚕食,文武相制第124章 随想第72章 退第106章 女人能顶半边天第70章 开路迂回第108章 安步当车第82章 胜利的标志第177章 当兵吃粮?第61章 缜密分析第168章 多番的降将第67章 广西战局,威压慑服第40章 两只重拳第158章 广州战役(四)第79章 最亲近的密谍第73章 小朝会第134章 汉化土司第129章 限期的安南攻略第79章 三鬼之忧,皮熊筹谋第236章 旗奴家丁、内政外交第130章 聚而歼之楔子第77章 夔东十三家第87章 潜入袭城第77章 意外之功
第194章 策反阴计,奏销案第58章 明智,千秋节第146章 暗室阴谋第247章 兵至衡阳,说客第143章 移外充内,以内实外第174章 奇袭潮州第137章 雄心壮志楔子第128章 扶弱击强第28章 离心之象第184章 临机而变第117章 困难的基础工程第217章 困局楔子第106章 女人能顶半边天第131章 良贱之分第155章 广州战役(一)第127章 五国军棋第182章 无题第56章 拒诏第71章 局部——大局第151章 再战新会(四)第39章 三鬼与成丑第89章 进退两难第77章 突破,崩溃第74章 东逃,后路第123章 光复昆明第21章 再见暹罗使者第123章 有地有女人的天堂第210章 战局,焦点第100章 再唔晋王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77章 夔东十三家第171章 先夺潮州第216章 水师大展开第209章 欺瞒之罪,形势之变第6章 暹罗来使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124章 随想第39章 兵临大理第6章 诡异的族长第177章 当兵吃粮?第258章 坦诚相待第96章 各有安排第97章 草创的军情司第222章 战云压福州,救与不救?第55章 地、盐武器,民爵授封第106章 女人能顶半边天第78章 联合部队,筹划大局第213章 清廷之反应第56章 士农工兵商,短视暴敛第220章 增兵向北,郑军不稳第143章 枪枝合法,移边实边第131章 东征救民第79章 雪中送炭第241章 兵进湖南,建宁诰命第186章 疍家女第130章 聚而歼之第54章 再退第12章 困顿之局,天道好还第145章 相似的攻击路线第27章 攻城第207章 胜利,郑家内乱第10章 调整战略,老友重逢第53章 绝胜之击—土炸弹第49章 隔绝元江,众军合击第70章 开路迂回第102章 轰击第7章 欢歌畅饮第24章 只手欲擎天第102章 轰击第181章 贱民奴仆,攻陷梅州第43章 兵出大理,晋王退让第160章 大结局第76章 海外蚕食,文武相制第124章 随想第72章 退第106章 女人能顶半边天第70章 开路迂回第108章 安步当车第82章 胜利的标志第177章 当兵吃粮?第61章 缜密分析第168章 多番的降将第67章 广西战局,威压慑服第40章 两只重拳第158章 广州战役(四)第79章 最亲近的密谍第73章 小朝会第134章 汉化土司第129章 限期的安南攻略第79章 三鬼之忧,皮熊筹谋第236章 旗奴家丁、内政外交第130章 聚而歼之楔子第77章 夔东十三家第87章 潜入袭城第77章 意外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