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各有安排

战争的胜利,永远是来自每个普通人的奋战,没有一个个英雄的个体就没有英雄的团体。所以,朱永兴力争给普通士兵尊严,给他们实惠,除了军礼改革,他还有很多政策要实施。

接风的酒菜并不算是丰盛,但没人会在乎这个。作为代表朝廷的宗室留守,朱永兴亲自把盏布菜,这本身就是一种荣耀和抬举。而且朱永兴的心情看起来相当的好,笑语殷殷,令人如沐春风。当然没人知道,朱永兴的好心情还来自于刚刚取得的一项新武器的成功。

“诸位将军似乎有些拘谨啊!”朱永兴呵呵一笑,扫视了一圈,说道:“莫非是嫌酒菜不丰,条件所限,时间又仓促,确实有些慢待了。”

“殿下言重了。”马宝得了敕旨和印信,心情显然要比其他人更顺畅,笑着答道:“倒是与殿下同席,确有些受宠若惊之感。”

“大可不必如此。”朱永兴举杯示意,轻啜了一口,感慨道:“自吾出缅入滇以来,众家将领不畏形势之恶,纷纷赶来会合。特别是汝阳王、惟国公、汉阳王世子、宜川伯,千里跋涉,更显忠心哪!只是吾虽想让诸位多休息几日,可清军仍未退去,少不得又要辛苦诸位。”

马惟兴目光一闪,拱手说道:“我等本来已经来之迟迟,深悔没有建功之机,殿下若有驱驰,又岂敢言辛苦二字。”

“正是,正是。”马自德也急着表示忠心,“殿下已经大败清军,他们还不知死活,合该我等立功,应将其全部歼灭,方显殿下赫赫威名。”

高启隆微微一笑,说道:“殿下已胸有成竹,我等愿唯马首是瞻,助殿下成就入滇第一全功。”

朱永兴看似很欣慰,连连点头,说道:“好,好啊,不愧是千里来投的忠义之将,吾心甚慰。明日诸位便随吾出征,击败清军,共建中兴之功。”

众人都举杯相祝,喝罢一轮,马宝试探着问道:“听怀仁侯说,殿下决意东去安南扎根立基,然后进取广西,不知我等可有效力之处?”

朱永兴沉吟了一下,模棱两可地说道:“这个事情还要与赵王商议,吾虽属意诸位,但精兵良将若皆随吾去安南,这云南怕是没有了牵制清军的力量。况且陛下还在缅甸,也需兵将驻扎边境以为震慑。”

“赵殿下与晋殿下的手下良将众多,应该不缺我等这样的庸将。”马自德说完这话,见马宝等人注目瞅他,立时觉得又说错了话,嘿嘿一笑,又补救道:“末将的意思是,是我等在殿下的指挥和点拔下,才能够更好地建功立业,为中兴大明尽绵薄之力。”

说得乱七八糟,功利心太强,还需要好好磨练哪!朱永兴脸上依旧是如熙的笑意,说道:“感谢诸位愿助吾一臂之力,此事以后再议,总会让大家满意才是。”

马宝等人稍微放下心来,也知道最后是否如愿还要看随朱永兴出兵作战的表现,这是给了他们一个立功的机会,可何尝不是朱永兴观察考验他们的一道习题。

酒宴过后,朱永兴和马宝等人在客厅落座,喝着茶水,谈论了一些明日出兵作战的事情。然后朱永兴发下印信,让亲兵队长杨国骧派人送马宝、马惟兴、高启隆去各自军营中任职,以便尽快让他们熟悉所率之兵将,并做好出发的准备。至于马自德,朱永兴则另有安排,温言慰勉了一番,派人送他去别处安歇。

提前出征作战,朱永兴觉得略有些仓促,但新武器给了他信心,还有一个则是一直未使用的象兵。

白文选所部前来会合时,部队中有十二头战象,而土官刀白龙也有象兵,加在一起有二十多头战象可供使用。只是朱永兴先前采取的战术并没有适合战象发挥的地方,所以,一直被弃而未用。

据说,战象在冲锋时可达到三十千米每小时的速度,而且冲锋并不能简单地被装备长矛的步兵方阵化解,这一点与骑兵有所不同。战象冲锋的威力在于它们巨大的力量。它们冲垮敌人的阵型,践踏敌方的士兵,挥舞长牙破坏厮杀。

即使敌方有没被冲垮的军队,但至少也会被战象的冲锋驱赶到一边,或者是在其压迫下后退。除此之外,战象通常并不需要与敌人接触就能引起恐慌,在它们的冲锋面前,敌人往往会因为恐惧而望风披靡。骑兵在战象面前也不能幸免,因为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的战马不熟悉象的气味,很容易在大象面前受惊。

由于象的厚实皮肤,再披上铠甲,就使得在战场上杀死或者击败战象极端困难。而战象高度和重量的巨大优势对它们的骑手们起了可观的保护作用。

但是战象也是一柄双刃剑,使用不好也会对己方造成巨大的伤害,在经受数创或者驭手死亡的情况下,战象会发狂。它们疯狂地奔跑,一视同仁地引发战斗双方的伤亡。

历史上战象失败的战例大多数都与烟火有关,还有记载说猪是对付战象的有效武器,老普林尼记载:“战象对最小的猪的尖叫都会感到恐惧。”据说麦加拉人曾将滚油倒在一群猪身上,使得猪身上着了火,并把它们驱往敌人的战象队。面对身上有火苗的惨叫的猪群,战象在恐惧中四散奔逃。

按照记忆,朱永兴觉得在战场上单一使用大象,或者对方已经有所准备,大象的威力就得不到充分发挥,甚至可能反受其害。在双河口战斗中,李定国就曾布置了象阵以应对来攻的清军,但却被为了给死去的孔有德报仇、而敢于拼命玩命的线国安部所击败。

也就是说,线国安所部有不少人是见过大象,并且有过交战经验的。这就使朱永兴不得不谨慎地使用战象,首要的便是先隐藏不用,不使敌人有心理和行动上的准备,然后再窥准时机突然使用。其次,朱永兴还让人加强了战象和驭手的防护,并给战象配备了眼罩、耳塞,驭手和士兵则装备了三棱锥和锤子,在战象发疯时能迅速击断它的脊椎骨,从而避免对己方的伤害。

第49章 烽火燎原第274章 定江南,见士绅第124章 授课第182章 无题第145章 大包围第61章 下龙开发,年节说客第201章 总攻(一)第87章 水西局势第251章 晋封郑王,三桂投诚第111章 轰击,破阵第18章 紧急商议第51章 死地则战第92章 举棋不定第113章 君臣闲谈第137章 雄心壮志第192章 战争年代的约定第71章 惨烈第240章 一路见闻,骑兵改进第61章 缜密分析第32章 鱼龙白服第104章 报应第195章 无题第2章 斗熊救美第66章 非战之困难第129章 雇佣海军,新皇新象第155章 无题第215章 后方形势第7章 藩属国的新思考第71章 惨烈第66章 非战之困难第62章 论势振人心第25章 山东攻略第118章 极度震骇第34章 石屏扰袭第74章 东逃,后路第81章 袭扰第264章 山东,江西第82章 调整布署第141章 千金之喜,开拓之初第268章 南京城破,攻打满城第211章 瓶颈的突破第54章 再退第89章 胜利第203章 总攻(三)第51章 渡河,渡河第44章 三人军事团第62章 论势振人心第56章 张勇的决定第71章 局部——大局第207章 胜利,郑家内乱第142章 会晋王第255章 荆岳对峙第106章 女人能顶半边天第12章 命运的安排第96章 各有安排第19章 蛊神之誓第9章 世子殿下?第65章 布署第57章 豁贱为良,成亲纳妃第177章 当兵吃粮?第92章 无题第234章 香溪口阻击第80章 教士保罗第99章 军歌第44章 清军名将张勇第111章 轰击,破阵第65章 骑兵墙浪潮第43章 巩昌王的选择第183章 寂寞,郑军攻势第13章 元江筹谋与少保劝谏第43章 巩昌王的选择第253章 雷霆之怒第76章 海外蚕食,文武相制第256章 威慑重庆,王旗所至第244章 召见,山东于七第55章 滇缅战事第75章 突防新战略第61章 下龙开发,年节说客第251章 晋封郑王,三桂投诚第274章 定江南,见士绅第137章 广东战局推想第11章 众采所长的文治第36章 坦白,困城聚歼第17章 计划不如变化第208章 英年早逝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177章 当兵吃粮?第105章 军属优待,女科第126章 一年两三岁第76章 神示,开源节流第138章 大海战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69章 软实力第66章 非战之困难第113章 穷追第16章 柔情蜜意第87章 潜入袭城第76章 海外蚕食,文武相制第192章 战争年代的约定第246章 江浙内乱,朱三太子
第49章 烽火燎原第274章 定江南,见士绅第124章 授课第182章 无题第145章 大包围第61章 下龙开发,年节说客第201章 总攻(一)第87章 水西局势第251章 晋封郑王,三桂投诚第111章 轰击,破阵第18章 紧急商议第51章 死地则战第92章 举棋不定第113章 君臣闲谈第137章 雄心壮志第192章 战争年代的约定第71章 惨烈第240章 一路见闻,骑兵改进第61章 缜密分析第32章 鱼龙白服第104章 报应第195章 无题第2章 斗熊救美第66章 非战之困难第129章 雇佣海军,新皇新象第155章 无题第215章 后方形势第7章 藩属国的新思考第71章 惨烈第66章 非战之困难第62章 论势振人心第25章 山东攻略第118章 极度震骇第34章 石屏扰袭第74章 东逃,后路第81章 袭扰第264章 山东,江西第82章 调整布署第141章 千金之喜,开拓之初第268章 南京城破,攻打满城第211章 瓶颈的突破第54章 再退第89章 胜利第203章 总攻(三)第51章 渡河,渡河第44章 三人军事团第62章 论势振人心第56章 张勇的决定第71章 局部——大局第207章 胜利,郑家内乱第142章 会晋王第255章 荆岳对峙第106章 女人能顶半边天第12章 命运的安排第96章 各有安排第19章 蛊神之誓第9章 世子殿下?第65章 布署第57章 豁贱为良,成亲纳妃第177章 当兵吃粮?第92章 无题第234章 香溪口阻击第80章 教士保罗第99章 军歌第44章 清军名将张勇第111章 轰击,破阵第65章 骑兵墙浪潮第43章 巩昌王的选择第183章 寂寞,郑军攻势第13章 元江筹谋与少保劝谏第43章 巩昌王的选择第253章 雷霆之怒第76章 海外蚕食,文武相制第256章 威慑重庆,王旗所至第244章 召见,山东于七第55章 滇缅战事第75章 突防新战略第61章 下龙开发,年节说客第251章 晋封郑王,三桂投诚第274章 定江南,见士绅第137章 广东战局推想第11章 众采所长的文治第36章 坦白,困城聚歼第17章 计划不如变化第208章 英年早逝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177章 当兵吃粮?第105章 军属优待,女科第126章 一年两三岁第76章 神示,开源节流第138章 大海战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69章 软实力第66章 非战之困难第113章 穷追第16章 柔情蜜意第87章 潜入袭城第76章 海外蚕食,文武相制第192章 战争年代的约定第246章 江浙内乱,朱三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