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 英雄的挽歌

王翦健硕挺直的身躯耸立在马背上,目视着邯郸的方向,多年的沙场征战,在他的面容上刻画出刚毅和沧桑。经历过咸阳保卫战、平定嫪毐等战役的磨砺,王翦已经成长为始皇帝最信任的秦军统帅,替始皇帝排解忧患,他责无旁贷。

跟李牧对抗,是王翦对神话的挑战,打败李牧,他才能书写新的神话。英雄是战火熏陶的符号,王翦需要策马扬鞭,为江山而战,挥舞饮血的长剑,用斑驳的战甲见证秦国的荣誉。

行军的战马在旷野中哀鸣,声嘶力竭,不堪杀戮前的重负。猎猎风骤起,王翦的眼神尖锐并且淡定,与李牧对决,将是他人生中最华彩翩然的一战,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树立一座不朽的丰碑,还是魂归坟冢,都是英雄无悔的选择。

用现在人的眼光,王翦同李牧这两位名将的一战必定惊天地、泣鬼神,这似乎是所有人的希望,历史却不叫我们如愿。王翦期盼的悲壮之战没有如约而至,他在赵国看到了一幕最不合时宜的人间喜剧。

秦国一贯的作战思路是发兵两路,目的是让敌军两头不得兼顾。虽然屡屡吃亏,奈何死不悔改,从一个侧面也反应出秦军坚定不可动摇的信念。这次攻赵完全克隆了上次的进攻方式,南北对攻,牵制赵国的兵力部署。北路大军由王剪率领,出上党、过井阱、翻太行以击赵国,南路大军由杨瑞和统领,驱河内之兵,渡漳水直插赵国腹地。

秦、赵实力对比悬殊,本应一边倒的战局却出现了僵持。李牧的应战之策让秦军有劲使不出,他责令善于守城的赵将司马尚依托赵长城之险,以拒南路秦军。长城乃敌胡虏而筑,城坚池厚,区区杨瑞和一介无明之将,挑战长城对他来说难度有点高。

李牧同王翦的对抗,延续着他一贯的稳健作风。和击溃桓齮之战如出一辙,筑营设垒,坚守不出。李牧要守株待兔、静观其变,果不出他所料,战局再生变化,没想到却是后院失火、祸起萧墙。

秦军在前线拼杀,始皇帝在咸阳也没有闲着。他深知李牧是有名的钉子户,让李牧挪窝是赵国基建改造工程最艰难的环节。眼看秦军强攻数月却不得寸功,他整日和李斯、尉缭商讨破赵良策,急得团团转,可是想不出什么行之有效的办法。

尉缭是鬼谷子的高足,又出版过兵法书,就连他都黔驴技穷,可见李牧之难缠。

始皇帝情急之下,仰天高呼:“恨不范相尚在,或有急谋”。

正在阎罗殿侍奉秦昭襄王的范睢猛地打了个喷嚏,感激涕零,难得秦国还有人记得他。始皇帝在这个节骨眼上想起了满肚子坏水的范睢,当年他用流言蜚语迫使赵成王临阵换帅,调走老将廉颇,招致赵国长平之败。范睢虽然在迫害白起的事情上是不厚道,但是秦昭襄王有需,他都能想出应对之法,所以始皇帝在这个时候,怀念起范睢来。

始皇帝无奈的感慨,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尉缭毕竟是兵法大家,想到范睢马上茅塞顿开:“托大王鸿福,老臣不才,终于想出了却李牧之计”。

始皇帝喜形于色:“国尉速速道来”。

尉缭:“孙子兵法九变篇悉述为将之禁忌,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孙膑的这段话意思是说,有五种性格会给为将者带来危害。

一,只知道拼命死战,逞匹夫之勇,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之辈,容易被杀死。

二,过分爱惜生命,自珍羽毛,贪生怕死,临阵脱逃之辈,容易被俘虏。

三,性格浮躁,不够沉稳,容易冲动,经常失去理智之辈,可以用激将法对付。

四,爱好廉洁,沽名钓誉,道貌岸然之辈,可以诬陷羞辱他。

五,爱护百姓,治军严谨,大军过处秋毫无犯之辈,必会承担过度的烦劳,为己所累。

这五种性格,虽然不全是人性中的缺点,为将者却都不应该具有,不然必犯错误。但凡军队覆灭,将领牺牲,都是由于这五种危害引起的,需要慎重对待。

尉缭抓住机会给始皇帝上了一堂兵法课,除了展示自己渊博的知识,对打击李牧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呢?

人无完人,李牧当世名将,五危之中也有过其二。

首先,李牧统领的边兵之所以长胜不衰,跟李牧制定的军规有关。遵循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爱民如子、亲民如水,奉行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原则。

李牧爱民,赵军必受其累,虽然暂时还看不出危险,早晚会显露疲态。

其次,李牧是边防军出身,跟从属相处最重情义。他掌管赵国边关的税收,常常出钱改善士兵生活水平。赵军取得胜仗,李牧对所得封赏分文不取,总是分与左右部下,以期将士效命。

李牧好廉,正可以辱之,在他背后捅软刀子,令其防不胜防。

正面对抗,秦军无人堪与李牧相敌,只有想办法把李牧从前线调走。赵国去廉颇而失长平,去李牧,就只能亡国了。先前秦军对赵的作战思维陷入了死胡同,一心想要踏过李牧的尸体灭赵,现在才豁然开朗,战争注重的是结果,倘若能绕过困难,又何乐而不为呢?

如何除掉李牧?散布留言的办法恐怕难以奏效,有了廉颇的先例,赵国应该已经吃一堑,长一智。想让赵王迁犯糊涂,非谗言不能为。

对于英雄的命门,我们有个相同的认知,英雄难过美人关,其实英雄同样难过小人关。古往今来栽倒在小人手中的豪杰人物,数不胜数。

如果说温柔乡是英雄冢,小人的谗言就是催命帖。李牧的不幸,就在于赵国有位绝不容历史忽视的小人。李牧能不能摆脱良将遭忌、犯冲小人的宿命呢?

祝愿所有正在阅读本书的朋友身体健康、家庭和睦、财源广进、事业兴隆! Y(*∩_∩*)Y

十四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八十五 我爱长命百岁二十三 神奇的卫国九十八 大泽乡的咆哮五十五 赵国回光返照(1)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十九 小人物放光芒六十四 亡韩四十九 尉缭的国家政策(1)三十二 秦国的大灾之年四十五 十年前的间谍案七十 荆轲刺秦王(3)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四十一 嫪毐反了五十九 韩非留下的记忆(2)八 长平之战(2)五十七 赵国回光返照(3)八十八 不取南方誓不休十三 强大的竞争对手九十六 蒙恬抱恨而终九十一 像赵高那样做太监六十五 英雄的挽歌九十 坑儒案五十三 第一次统一战役九十八 大泽乡的咆哮十一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五十九 韩非留下的记忆(2)九十八 大泽乡的咆哮七十五 军权倾扎四十二 处理赵太后九十五 扶不起的扶苏四十六 李斯其人九十六 蒙恬抱恨而终十 白起功高震主十 白起功高震主五十三 第一次统一战役三十六 蒙骜之死五十四 魏楚大战七十二 荆轲刺秦王(5)五十八 韩非留下的记忆(1)七十七 亡楚八十三 当皇帝爱上旅游七十四 沸腾的易水九十七 杀人者人恒惧之九十七 杀人者人恒惧之二十六 秦庄襄王的任期十一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九十八 大泽乡的咆哮七十六 亡魏六十七 亡赵八十一 皇权的神话(1)八十八 不取南方誓不休十一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三 流浪在赵国的日子六十四 亡韩二十三 神奇的卫国六十七 亡赵二十八 魏无忌大败秦军九 长平之战(3)二十七 蒙氏家族第一代六十三 窘困中的赵国九十四 李斯入瓮玉皇大帝那些事儿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八十一 皇权的神话(1)十五 一切都摆平了四十九 尉缭的国家政策(1)六十九 荆轲刺秦王(2)七十三 荆轲刺秦王终结篇(6)八十四 英击博浪沙四十六 李斯其人二十一 东周的灭亡(2)七十 荆轲刺秦王(3)二十一 东周的灭亡(2)二十八 魏无忌大败秦军九十六 蒙恬抱恨而终六十五 英雄的挽歌五十六 赵国回光返照(2)八十一 皇权的神话(1)四十二 处理赵太后六 包装嬴异人九十九 没有不散的宴席五十七 赵国回光返照(3)九十八 大泽乡的咆哮二十八 魏无忌大败秦军八十七 不叫胡马度阴山(2)五十五 赵国回光返照(1)十 白起功高震主二十四 秦昭襄王死了二十四 秦昭襄王死了七十四 沸腾的易水九十八 大泽乡的咆哮七十七 亡楚十 白起功高震主九十九 没有不散的宴席二十一 东周的灭亡(2)六 包装嬴异人六十六 将小人进行到底四十五 十年前的间谍案七十三 荆轲刺秦王终结篇(6)
十四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八十五 我爱长命百岁二十三 神奇的卫国九十八 大泽乡的咆哮五十五 赵国回光返照(1)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十九 小人物放光芒六十四 亡韩四十九 尉缭的国家政策(1)三十二 秦国的大灾之年四十五 十年前的间谍案七十 荆轲刺秦王(3)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四十一 嫪毐反了五十九 韩非留下的记忆(2)八 长平之战(2)五十七 赵国回光返照(3)八十八 不取南方誓不休十三 强大的竞争对手九十六 蒙恬抱恨而终九十一 像赵高那样做太监六十五 英雄的挽歌九十 坑儒案五十三 第一次统一战役九十八 大泽乡的咆哮十一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五十九 韩非留下的记忆(2)九十八 大泽乡的咆哮七十五 军权倾扎四十二 处理赵太后九十五 扶不起的扶苏四十六 李斯其人九十六 蒙恬抱恨而终十 白起功高震主十 白起功高震主五十三 第一次统一战役三十六 蒙骜之死五十四 魏楚大战七十二 荆轲刺秦王(5)五十八 韩非留下的记忆(1)七十七 亡楚八十三 当皇帝爱上旅游七十四 沸腾的易水九十七 杀人者人恒惧之九十七 杀人者人恒惧之二十六 秦庄襄王的任期十一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九十八 大泽乡的咆哮七十六 亡魏六十七 亡赵八十一 皇权的神话(1)八十八 不取南方誓不休十一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三 流浪在赵国的日子六十四 亡韩二十三 神奇的卫国六十七 亡赵二十八 魏无忌大败秦军九 长平之战(3)二十七 蒙氏家族第一代六十三 窘困中的赵国九十四 李斯入瓮玉皇大帝那些事儿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八十一 皇权的神话(1)十五 一切都摆平了四十九 尉缭的国家政策(1)六十九 荆轲刺秦王(2)七十三 荆轲刺秦王终结篇(6)八十四 英击博浪沙四十六 李斯其人二十一 东周的灭亡(2)七十 荆轲刺秦王(3)二十一 东周的灭亡(2)二十八 魏无忌大败秦军九十六 蒙恬抱恨而终六十五 英雄的挽歌五十六 赵国回光返照(2)八十一 皇权的神话(1)四十二 处理赵太后六 包装嬴异人九十九 没有不散的宴席五十七 赵国回光返照(3)九十八 大泽乡的咆哮二十八 魏无忌大败秦军八十七 不叫胡马度阴山(2)五十五 赵国回光返照(1)十 白起功高震主二十四 秦昭襄王死了二十四 秦昭襄王死了七十四 沸腾的易水九十八 大泽乡的咆哮七十七 亡楚十 白起功高震主九十九 没有不散的宴席二十一 东周的灭亡(2)六 包装嬴异人六十六 将小人进行到底四十五 十年前的间谍案七十三 荆轲刺秦王终结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