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

睁大眼睛,却不敢四处张望。站在夜幕下的坟场,孤独是最大的恐惧。

曾几何时,齐王建以为亡国离他是那么遥远,就像秦国和齐国的距离,远隔千山万水。现在他才知道,最不能相信的,是距离带来的安全感。只要有距离,就有人能够跨越。

五国先后被灭,他们曾经发出求救,但都被齐王建拒绝。五国攻齐是齐国不能忘却的伤痛,他才不会对几个讨厌的邻居伸出援手。难道只有失去才懂得珍惜,再没有人替齐国抵挡刀枪的时候,齐王建开始整夜整夜的失眠。

看到天下即将归秦,齐王建心中隐隐作痛,每个梦醒时分,他都会回忆起那些齐国旧事。

齐国的王位来的并不光彩,田氏代齐历来被视为乱臣贼子谋国的代名词。田氏能够在齐国扎稳脚跟,最应该感谢的人是晏婴。

晏婴是灵公、庄公、景公三代的齐卿,执掌齐国朝政近半个世纪。齐君昏庸,全靠晏婴的治世之才,才把齐国建设的兴旺发达。他在为政期间,实施了三项改革措施:

一,建立先进的人才录用机制,广征贤才。诛不避贵,赏不避贱。

二,减少苛捐杂税,减轻人民负担。倡导生产资料平均分配,拉近贫富差距。

三,根据国家的地理优势,发展海洋产业,增强综合国力,带动经济发展。

晏婴对齐国的社会发展、安定团结功不可没,正是因为他的仁政,才使齐国的上层斗争未能波及群众。田氏立国后,齐国没有就此衰败,完全依赖晏婴打下的基础。

早在齐庄公时,田氏集团渐渐发展壮大。他们在粮食买卖的过程中,采用小斗进、大斗出的手段笼络民心,使齐国大量民众逃往田氏门下。既提高了田氏的声望,又发展了经济实力。晏婴便做出大胆的预测,齐国将为田氏所替代。他的话让田氏家族首领倍感振奋,发誓要干出点成绩,不辜负晏婴的另眼相看,这才有后来的谋权篡位。

齐威王执政的时候,齐国达到鼎盛。来天下之财,致天下之民,人口众多,经济繁荣,没有那个国家堪与比肩。齐威王也成为纨绔子弟弃恶从善的典范,他浪子回头的故事被后人津津乐道。

齐威王即位之初“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于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他贪图安逸,沉湎于酒色,不理政务。上梁不正下梁歪,他身边的大臣和各级地方官吏腐化严重,利用职务之便,疯狂敛财,导致朝政荒废,国家衰退。

面对诸侯国的并吞,齐威王终于悔过自新,决定励精图治。他在全国实行谏言制度:不论朝廷大臣、地方官吏或老百姓,能当面提出君主过失的,得上赏。用书面指出君主过失的,得中赏。在人民群众中议论君王过失的,得下赏。通过言论自由制度的实行,齐国弊病日渐消除,国家大治。

国家政令清明,人才也就乐意效忠,齐国涌现出一大批知名将相,田忌、邹忌、孙膑等人先后在齐国任职。通过任用贤能,改革法政,齐国之强无以复加。桂陵、马陵两战大败魏国,使齐国成为战国的当人不让的超级大国。

物极必反,盛极则衰。齐国的发展缺乏连续性,没有把强势转化为胜势,犯下三条大罪,导致江山易手。

一,齐国对局势的把握能力不足,没有遏制其他大国的崛起。吴王夫差、越王勾践都先后在齐国的眼皮底下称霸于江南,是督导不利。没有把秦国扼杀在发展的摇篮中,是监管不严。

二,齐国不思进取,统治阶级没有统一天下的思想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齐国太平天下,人们富足而少忧,只想过安定的生活,却不思考怎样维护安定。如果齐威王不满足于只做个霸主,天下早已是齐国的囊中之物。

三,齐湣王缺乏主见,狂妄自大,直接使齐国成为千夫所指,遭受五国毁灭性的打击。他先受秦昭襄王的撩拨,与秦国共同称帝,又受苏秦的鼓惑,联合六国攻秦,把所有人都得罪光。最后五国联军合而伐齐,齐国从此徘徊在灭亡的边缘。

尽管齐国已经破落如斯,它还是有延长自己生命的机会,如果齐王建能看穿始皇帝对他拉拢背后的目的,选择与五国再度合纵,秦国争霸天下的道路将依然曲折。

起先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不说话因为我是新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就像美国波士顿犹太人纪念碑上铭刻的那样,对别人的计较,就是对自己的苛刻。齐王建无法摒弃前嫌,冷漠五国的生死,结果也不会再有人关心他的存亡。

既然没有外援,齐王建只好奋发以自救。好歹齐国在他的带领下,四十多年未受兵患,掏干家底也能拼凑出百万大军,加上和平环境的经济积累,跟秦国还有一拼之力。

齐王建把纠集起来的武装部队统统派往济水,那里是齐国唯一的天险,历来是与列国会战的重要场所。按照以往的经验,只要守住这里,齐国就可以安枕无忧。他的兵力部署总好像有什么漏洞,到底在哪里呢?

五十四 魏楚大战四十九 尉缭的国家政策(1)八十八 不取南方誓不休五十四 魏楚大战六十二 韩非留下的记忆(5)七十五 军权倾扎十五 一切都摆平了二十二 清扫政治流氓玉皇大帝那些事儿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五十三 第一次统一战役十九 小人物放光芒九十一 像赵高那样做太监九十六 蒙恬抱恨而终二十三 神奇的卫国八十四 英击博浪沙九十一 像赵高那样做太监七十三 荆轲刺秦王终结篇(6)六十四 亡韩五十七 赵国回光返照(3)九十八 大泽乡的咆哮十四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九十五 扶不起的扶苏九十 坑儒案四十七 楚国的宫廷阴谋(1)七十四 沸腾的易水二十七 蒙氏家族第一代六十八 荆轲刺秦王(1)二十八 魏无忌大败秦军十五 一切都摆平了五十六 赵国回光返照(2)三十二 秦国的大灾之年六 包装嬴异人三十二 秦国的大灾之年八十六 不叫胡马度阴山(1)八十三 当皇帝爱上旅游八十八 不取南方誓不休二十一 东周的灭亡(2)六十七 亡赵五十五 赵国回光返照(1)八十九 焚书案五十五 赵国回光返照(1)二十七 蒙氏家族第一代七十七 亡楚七十五 军权倾扎六十六 将小人进行到底玉皇大帝那些事儿七十七 亡楚九十六 蒙恬抱恨而终七十六 亡魏四十一 嫪毐反了七十四 沸腾的易水七十 荆轲刺秦王(3)四十五 十年前的间谍案六十七 亡赵七十七 亡楚三 流浪在赵国的日子四十八 楚国的宫廷阴谋(2)九十九 没有不散的宴席六十六 将小人进行到底八十一 皇权的神话(1)六十五 英雄的挽歌八十三 当皇帝爱上旅游十五 一切都摆平了七十二 荆轲刺秦王(5)四十八 楚国的宫廷阴谋(2)三十八 嫪毐的风流往事二十五 说寂寞谁甘寂寞四十六 李斯其人九十七 杀人者人恒惧之四十七 楚国的宫廷阴谋(1)七十一 荆轲刺秦王(4)八 长平之战(2)十九 小人物放光芒三十三 最后一次合纵(1)十三 强大的竞争对手四十二 处理赵太后四十七 楚国的宫廷阴谋(1)六 包装嬴异人九十四 李斯入瓮二十 东周的灭亡(1)九十八 大泽乡的咆哮五十三 第一次统一战役玉皇大帝那些事儿三 流浪在赵国的日子六十六 将小人进行到底六十九 荆轲刺秦王(2)四十六 李斯其人九十七 杀人者人恒惧之十 白起功高震主六十五 英雄的挽歌七十六 亡魏三十六 蒙骜之死六十九 荆轲刺秦王(2)二十七 蒙氏家族第一代八十 亡齐七十三 荆轲刺秦王终结篇(6)三十二 秦国的大灾之年九十八 大泽乡的咆哮玉皇大帝那些事儿
五十四 魏楚大战四十九 尉缭的国家政策(1)八十八 不取南方誓不休五十四 魏楚大战六十二 韩非留下的记忆(5)七十五 军权倾扎十五 一切都摆平了二十二 清扫政治流氓玉皇大帝那些事儿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五十三 第一次统一战役十九 小人物放光芒九十一 像赵高那样做太监九十六 蒙恬抱恨而终二十三 神奇的卫国八十四 英击博浪沙九十一 像赵高那样做太监七十三 荆轲刺秦王终结篇(6)六十四 亡韩五十七 赵国回光返照(3)九十八 大泽乡的咆哮十四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九十五 扶不起的扶苏九十 坑儒案四十七 楚国的宫廷阴谋(1)七十四 沸腾的易水二十七 蒙氏家族第一代六十八 荆轲刺秦王(1)二十八 魏无忌大败秦军十五 一切都摆平了五十六 赵国回光返照(2)三十二 秦国的大灾之年六 包装嬴异人三十二 秦国的大灾之年八十六 不叫胡马度阴山(1)八十三 当皇帝爱上旅游八十八 不取南方誓不休二十一 东周的灭亡(2)六十七 亡赵五十五 赵国回光返照(1)八十九 焚书案五十五 赵国回光返照(1)二十七 蒙氏家族第一代七十七 亡楚七十五 军权倾扎六十六 将小人进行到底玉皇大帝那些事儿七十七 亡楚九十六 蒙恬抱恨而终七十六 亡魏四十一 嫪毐反了七十四 沸腾的易水七十 荆轲刺秦王(3)四十五 十年前的间谍案六十七 亡赵七十七 亡楚三 流浪在赵国的日子四十八 楚国的宫廷阴谋(2)九十九 没有不散的宴席六十六 将小人进行到底八十一 皇权的神话(1)六十五 英雄的挽歌八十三 当皇帝爱上旅游十五 一切都摆平了七十二 荆轲刺秦王(5)四十八 楚国的宫廷阴谋(2)三十八 嫪毐的风流往事二十五 说寂寞谁甘寂寞四十六 李斯其人九十七 杀人者人恒惧之四十七 楚国的宫廷阴谋(1)七十一 荆轲刺秦王(4)八 长平之战(2)十九 小人物放光芒三十三 最后一次合纵(1)十三 强大的竞争对手四十二 处理赵太后四十七 楚国的宫廷阴谋(1)六 包装嬴异人九十四 李斯入瓮二十 东周的灭亡(1)九十八 大泽乡的咆哮五十三 第一次统一战役玉皇大帝那些事儿三 流浪在赵国的日子六十六 将小人进行到底六十九 荆轲刺秦王(2)四十六 李斯其人九十七 杀人者人恒惧之十 白起功高震主六十五 英雄的挽歌七十六 亡魏三十六 蒙骜之死六十九 荆轲刺秦王(2)二十七 蒙氏家族第一代八十 亡齐七十三 荆轲刺秦王终结篇(6)三十二 秦国的大灾之年九十八 大泽乡的咆哮玉皇大帝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