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赐赵骏同进士出身

第49章 赐赵骏同进士出身

赵骏一开始讲大宋笑话,是那时心中太恐惧了,刚经历泥石流眼睛又瞎了,处于一个陌生环境,就想着村长可能不太喜欢宋朝,于是说个笑话缓解一下惊恐的情绪。

结果万万没想到老村长是赵光义粉丝,当时还以为马屁拍到马腿。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即便如此,老村长还是希望自己多讲点大宋笑话。

之后他也问过两次,要不然不讲了,对方也依旧坚持要讲。

那赵骏可就不客气了。

对于老赵家,赵骏很是不爽,晋宋清是他最讨厌的三个王朝之一,没逮到机会说点晋朝和清朝笑话,说点宋朝笑话也不错。

只不过因为驴车战神粉丝的缘故,他只能趁老村长前几天不在,和大伙说着逗乐。

今天老村长回来了,那自然不能讲驴车。

那就讲讲泰山。

泰山和洛水这两对难兄难弟,一个被司马懿搞臭了,另外一个就是被宋真宗赵恒拉低了封禅的含金量。

Wшw.TTκan.C ○

别人泰山封禅,都是历代皇帝排名前十的超一流皇帝,如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稍差一点的李治和李隆基那也算是一流档次,能排在前二十的榜单里。

宋真宗赵桓什么玩意儿?

打赢了战斗,然后签了个屈辱条约,居然有脸去封禅?

虽然从客观中立的角度来看,檀渊之盟为宋朝取得了与辽国一百年左右的和平,客观上帮助宋朝休养生息,稳定内部局势。

但本质上这依旧是丧权辱国的条款,条约里那句“宋岁遗辽银绢”,可谓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其余皇帝哪个不是建立了强盛的帝国,打得外敌服服帖帖,这才好意思去泰山。

而宋真宗就实在有点厚颜无耻。

更重要的是,如果他是个明君,即便签了这条约,只要治理天下比较好,达到了太平盛世水平,也未尝不能勉强上一趟。

可是他那所谓的“咸平之治”根本没持续多久,中后期沉迷修仙,致力于封祀之事,粉饰太平,广建宫观,劳民伤财,以至于前期的积蓄挥霍殆尽,到其晚年“内之蓄藏,稍已空尽”。

虽然李隆基晚年也比较丑,但人家早期至少辉煌过,对外吊打吐蕃,对内开创开元盛世,还设置靺鞨都督府、室韦都督府、黑水都督府、渤海都督府,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将东北三省全境纳入中国版图,也没有被人打到家门口逼着签丧权辱国的条约啊。

所以赵骏才说起了赵恒封禅的笑话,而且原篇讲的是刘美人和张太尉偷情,他还进行改编了一下,一是觉得原篇太粗俗,跟老人家讲不好,二是觉得这样改编更有讽刺意味。

老村长总不能也是赵恒的粉丝吧。

那就太离谱了。

然而此时他没有想到的是,晏殊已经是满脸惊恐,因为赵祯已经怒气冲冲扭头离开了。

他只能临别时说了句“明天再来看你。”就连忙跟着赵祯跑出来。

赵祯走路速度奇快,不一会儿就跑到了观稼殿,冲到里面抄起一个凳子,晏殊以为他真的要去揍赵骏,忙不迭拦住道:“官家息怒,官家息怒!”

“还息怒?”

赵祯气急反笑道:“他都开始骂朕的爹了,还让朕息怒?”

“官家,赵骏这个人只是站在后世的眼光看我们,不了解里面的内情,自然有失偏颇。”

晏殊委婉地说道:“而且这也不算骂得过分,只是稍微讥讽了一句。但他却不知道真宗签订盟约为我们带来了多大好处,这是他鼠目寸光的地方。”

“哼!”

赵祯冷哼了一句,勉强把手中的椅子放下来,他其实刚才是想砸外面的石头泄愤,但现在晏殊既然劝了,就顺水推舟佯装是去锤赵骏被晏殊劝下来的样子,愤愤说道:“这厮太过分了,以后让他别说了。”

他之前想听大宋笑话,是想通过大宋笑话来了解一些后来发生的事情,另外就是还想知道后世人对他们大宋到底是个什么评价。

结果赵骏越说越过分。

赵骏说赵光义的时候其实他没什么想法。

因为赵光义死的时候,距离他出生还有十三年,从未见过自己的爷爷,自然也就谈不上有什么深厚的感情。

所以他说就说呗,赵祯勉强还能忍一忍。

但赵恒去世的时候赵祯已经十三岁了,赵恒就他一个儿子,自然十分宠爱,所以父子俩之间,还是有一段比较愉快的时光。

现在赵骏调转枪头,开始说起了他父亲宋真宗,自然让赵祯大为恼火。

哪怕赵骏只是稍微讥讽了一下也不行。

那毕竟是他亲爹。

晏殊听到赵祯的话,苦笑道:“之前是我让他继续说的,他还问了我好几次要不要继续讲了,我都坚持要他说,现在让他不讲了,岂不是出尔反尔?官家,再忍一忍吧。”

“哼。”

赵祯又冷哼一声没说话,扭过头去不看他。

晏殊就拉着他的衣袖,像是哄孩子一样走到他正面继续说道:“官家您想想,等赵骏眼睛康复之后,得知官家连如此大逆不道的笑话都能忍,他岂不是要对官家感恩戴德?这不就证明了官家的宽厚,证明了他最终说的“千古第一仁君”实至名归吗?” 千古第一仁君?

赵祯耳朵动了动,听到这个形容词,脸上原本冰寒的表情稍微化开了一点,松了口道:“那算了,让他继续胡言乱语吧,待他眼睛康复之后,哼哼,朕必让他好看。”

说着还又哼哼了两声,表示说这句话的决心,显然心里已经在想着等赵骏眼睛好了,看自己怎么锤他就完事了。

晏殊笑道:“这才是官家的大度!”

“好了。”

赵祯推开晏殊,笑骂道:“你这老倌就不要为他说好话了,你刚才说赵骏的眼睛就快康复了,要不了多久他就能看见,想想他看见之后该怎么办吧?总不能一辈子呆在皇宫里,不像话。”

皇宫毕竟是赵祯的居所,连宰相都不能进后宫,现在赵骏不仅在这里住着,还让宰相们天天过来,确实不成体统。

晏殊就说道:“赵骏虽然厌恶大宋,但他毕竟是赵家血脉,也不至于看着大宋眼睁睁地亡。眼睛恢复之后,想必也会对陛下这位先祖恭恭敬敬,到时候给他安排一个汴梁人士的身份,父母双亡,科举入仕即可,这也是吕相他们的意思。”

“嗯。”

赵祯就双手背在身后,缓缓向前在后苑御花园里散步,点点头道:“就是赵骏说后世已经不尊儒教,不读书经,想来怕是连《论语》都背不了,他能考上科举吗?”

“额”

晏殊跟在他身后,想了想道:“别人科举,都是自小熟读经书,他今年都二十来岁了,想来再读书已经来不及,不若官家赐他一个同进士出身如何?”

“非得科举入仕吗?”

“吕相他们的意思是赵骏太年轻了,贸然身居高位不好,还是得从头磨砺。”

“嗯,有理,不过……”

“不过什么?”

“呵呵。”

赵祯扭过头看了眼晏殊,指着自己的脸,自嘲道:“不过赵骏这厮骂得朕近乎体无完皮,朕还要赐他同进士出身,同叔公,怎么感觉朕还真有点贱骨头的意思?”

“这也是权宜之计,权宜之计嘛。”

晏殊尴尬地笑了笑。

要知道大宋主要入仕手段就是科举,但也有例外,那就是门荫和赐同进士出身。

同进士出身其实就是考得比较差的那种,也不是说考不上,而是刚好合格,排名倒数,跟孙山差不多。

赐同进士出身就不同,属于特奏名,就是士子多次考试没有考中进士,皇帝看他可怜或者确实有才,就赐予了他这个身份。

所以宋代有的时候会出现五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并文林郎;二甲赐进士及第并从事郎;三进士出身,四甲同进士出身;五甲则是赐同进士出身。

被赐同进士出身的人不仅刚入职职务很低,而且比较容易受歧视,曾国藩就因为是“如夫人,同进士”的事情而发脾气。

但即便如此,在古代封建社会,也是皇权恩赐,对于普通士子来说,也是莫大荣光,足以光宗耀祖。

现在赵祯天天被赵骏辱骂,骂完本人骂他爷爷,骂完爷爷骂他爹,然后等到赵骏眼睛康复之后,他还得上杆子给人家赐同进士身份,实在是有点唾面自干的感觉。

赵祯自己都觉得自己很委屈。

不过也正如晏殊所说,权宜之计,没有办法。

毕竟赵骏很快就要眼睛康复了。

后苑旁边就是大宋皇后、妃子居住的坤宁殿、仁明殿、慈元殿等宫殿,与赵祯的老婆们近在咫尺,在这里留个男人,确实有些不像话。

而且由于赵骏的事情,赵祯已经下令封了后苑,不允许人进出,后苑原本的侍卫们长期驻守,进来的那批老婆子、孩子们也都长居此处,皇后妃子们进不来。

另外大宋皇宫其实不大,后宫妃嫔们主要玩乐地点就在后苑,现在封了后苑,她们没了地方玩,这些天经常找赵祯撒娇求解封,闹得赵祯也头痛。

所以以后赵骏还是得搬出皇宫去。

不过赵祯又很快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皱起眉头道:“赵骏若是离开皇宫,那他以后的安全问题可如何是好?大宋可以没了朕,现在却不能少了他。”

晏殊想了想,拱手说道:“不若遣皇城司常伴其左右,一来保护他安全,二来嘛,自然是”

“呵呵。”

赵祯就笑了起来,向着远处后宫的方向去了。

最近已经禁欲一个多月,好久都没找自己的苗御侍、张美人她们了,好想她们啊。

我个人觉得最近这些章比较重要,因为赵祯在实验主角的办法能不能行得通。行得通就说明主角真有本事,这将为之后主角无法无天提供依据。可能我觉得需要一定这样的铺垫才能让主角有依仗,否则光空口白牙,大宋君臣也都不是傻子,不可能光听键盘侠几句指点江山就信得五迷三道。可能有人不喜欢这样的铺垫,那也没关系,基本上就已经到了主角眼睛康复的时候了,再耐心等几天,很快的。

(本章完)

第393章 收析津,复燕云249.第245章 西夏称臣,庆历元年第49章 赐赵骏同进士出身163.第162章 离开前的规划第24章 赵光义是蠢猪140.第139章 李迪来投250.第246章 庆历新政,吏治篇第442章 盗匪遍地,该打扫卫生了第2章 嫌弃大宋261.第257章 大宋药丸!第361章 战略部署,夺回燕云第14章 好几层楼高的高人!168.第166章 核心矛盾225.第222章 从今日始,戒酒!178.第176章 调研应天府,田昌有冤113.第113章 回不去了?118.第118章 先帝幼子?第396章 赢得仓皇南顾第320章 赵骏只会更狠第408章 没有人比我更懂汉人第5章 仁宗的宽容第339章 庆历六年新的规划157.第156章 杀这点人够谁看的?第345章 真正厉害的是他!第2章 嫌弃大宋第53章 帝王之术第105章 糊涂,抄了你家都是我的第384章 你有反间计,我也有反间计第345章 真正厉害的是他!第43章 朝堂里的一些小事第31章 我背后有高人第106章 不能再一个人孤独地战斗第455章 那个男人很恐怖的第43章 朝堂里的一些小事312.第308章 惹怒大宋的下场第6章 没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该亡!第447章 整治陋习,从北方开始154.第153章 制度必须干净,职责必须明确204.第201章 故里已经成为过去240.第236章 大宋何惧一战!125.第125章 东方一极战略222.第219章 偷元昊老家246.第242章 政制院换届第360章 布局深远,只为今日248.第244章 给新人来点大宋笑话的小震撼第323章 大宋发展与国债第454章 幽燕路发展规划,与世家谈谈294.第290章 试试就试试236.第233章 打不过,只好谈第36章 驴车漂移的速度与学好数学的重要性第62章 赵骏改变了官家(第二更)183.第181章 给我滚下马来第318章 李朝覆灭第89章 大势不可挡142.第141章 颗粒状黑火药第356章 野人一拳,莽过去289.第285章 后苑惊变,引蛇出洞114.第114章 你们投的真快第28章 多几个人挨骂第325章 全国性扫黑除恶293.第289章 让李元昊去试试水221.第218章 耶律宗真骑虎难下第77章 出宫,刺青311.第307章 大宋的大缺大德第79章 上岸第一剑,先斩辅导员124.第124章 民间渗透162.第161章 有些事情,必须去做!158.第157章 官场改制的影响第382章 辽宋决战,辽皇吐血第335章 自此南北通渠275.第271章 要裁军,先建军,做最坏打算。199.第196章 贪腐案真相第412章 宋国武器商119.第119章 谁赞成谁反对?303.第299章 与辽国军备竞赛171.第169章 恨大宋没有霍骠骑第430章 一夜下西凉第70章 岛国?办它!第420章 黄河水清,李元昊死,天下大吉第403章 建立现代化国家体系第357章 河口之战,轻松获胜257.第253章 庆历新政第二轮风波291.第287章 咱家没那个命第406章 确定国庆日,为百姓服务第456章 将领请灭辽,幽燕世家归143.第142章 是时候了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从一品国公第433章 民生大于天第101章 把开封府一锅端了第95章 把汴梁捅个窟窿119.第119章 谁赞成谁反对?第53章 帝王之术119.第119章 谁赞成谁反对?第66章 极限拉扯(第六更)142.第141章 颗粒状黑火药266.第262章 庆历新政,正式改革篇266.第262章 庆历新政,正式改革篇113.第113章 回不去了?191.第189章 清官,贪官,庸官126.第126章 大宋与企鹅笑话
第393章 收析津,复燕云249.第245章 西夏称臣,庆历元年第49章 赐赵骏同进士出身163.第162章 离开前的规划第24章 赵光义是蠢猪140.第139章 李迪来投250.第246章 庆历新政,吏治篇第442章 盗匪遍地,该打扫卫生了第2章 嫌弃大宋261.第257章 大宋药丸!第361章 战略部署,夺回燕云第14章 好几层楼高的高人!168.第166章 核心矛盾225.第222章 从今日始,戒酒!178.第176章 调研应天府,田昌有冤113.第113章 回不去了?118.第118章 先帝幼子?第396章 赢得仓皇南顾第320章 赵骏只会更狠第408章 没有人比我更懂汉人第5章 仁宗的宽容第339章 庆历六年新的规划157.第156章 杀这点人够谁看的?第345章 真正厉害的是他!第2章 嫌弃大宋第53章 帝王之术第105章 糊涂,抄了你家都是我的第384章 你有反间计,我也有反间计第345章 真正厉害的是他!第43章 朝堂里的一些小事第31章 我背后有高人第106章 不能再一个人孤独地战斗第455章 那个男人很恐怖的第43章 朝堂里的一些小事312.第308章 惹怒大宋的下场第6章 没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该亡!第447章 整治陋习,从北方开始154.第153章 制度必须干净,职责必须明确204.第201章 故里已经成为过去240.第236章 大宋何惧一战!125.第125章 东方一极战略222.第219章 偷元昊老家246.第242章 政制院换届第360章 布局深远,只为今日248.第244章 给新人来点大宋笑话的小震撼第323章 大宋发展与国债第454章 幽燕路发展规划,与世家谈谈294.第290章 试试就试试236.第233章 打不过,只好谈第36章 驴车漂移的速度与学好数学的重要性第62章 赵骏改变了官家(第二更)183.第181章 给我滚下马来第318章 李朝覆灭第89章 大势不可挡142.第141章 颗粒状黑火药第356章 野人一拳,莽过去289.第285章 后苑惊变,引蛇出洞114.第114章 你们投的真快第28章 多几个人挨骂第325章 全国性扫黑除恶293.第289章 让李元昊去试试水221.第218章 耶律宗真骑虎难下第77章 出宫,刺青311.第307章 大宋的大缺大德第79章 上岸第一剑,先斩辅导员124.第124章 民间渗透162.第161章 有些事情,必须去做!158.第157章 官场改制的影响第382章 辽宋决战,辽皇吐血第335章 自此南北通渠275.第271章 要裁军,先建军,做最坏打算。199.第196章 贪腐案真相第412章 宋国武器商119.第119章 谁赞成谁反对?303.第299章 与辽国军备竞赛171.第169章 恨大宋没有霍骠骑第430章 一夜下西凉第70章 岛国?办它!第420章 黄河水清,李元昊死,天下大吉第403章 建立现代化国家体系第357章 河口之战,轻松获胜257.第253章 庆历新政第二轮风波291.第287章 咱家没那个命第406章 确定国庆日,为百姓服务第456章 将领请灭辽,幽燕世家归143.第142章 是时候了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从一品国公第433章 民生大于天第101章 把开封府一锅端了第95章 把汴梁捅个窟窿119.第119章 谁赞成谁反对?第53章 帝王之术119.第119章 谁赞成谁反对?第66章 极限拉扯(第六更)142.第141章 颗粒状黑火药266.第262章 庆历新政,正式改革篇266.第262章 庆历新政,正式改革篇113.第113章 回不去了?191.第189章 清官,贪官,庸官126.第126章 大宋与企鹅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