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大才张既

吕绮玲为陈旭生的儿子,被取名为陈艾。

在享受了一段时间的天伦之乐之后,文昭再次投入了繁忙的公务之中。

现在已经到了建安五年的秋季,眼看粮食已经成熟,百姓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历史上的这一年,本该爆发闻名后世的官渡之战,可是在这个时空之中,却显得有些太过平静。

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案牍,文昭顿时感到非常无聊,他随意翻着文书,忽然看到了一则令他感觉好奇的内容。

文昭托着下巴喃喃自语:“新丰县令张既,自建安元年开始,连续四年政绩都在三辅各县名列第一。”

三辅指的乃是京兆尹、右扶风、左冯翊三个郡,三郡之地县城何其多,县令、县长亦是不计其数。

然而,这个新丰县令张既的政绩,居然能够连续四年位列三辅第一,这就绝对不是侥幸了。

眼睛微微眯了起来,文昭有些疑惑的自言自语:“张既乃何人,为什么我对他没有丝毫印象呢”

在文昭的记忆中,三国时期貌似没有张既这个名人,可是张既的政绩摆在这里,此人绝非仅仅是一县之才。

思考许久,他才拿着手中的文案前去寻找陈群。

陈群此时,身旁亦是堆了一大群文书,忙得不可开交。哪怕文昭来到他身旁,陈群也没有发觉。

文昭也没有打扰陈群,只是找了一个蒲团盘坐在那里,细细打量着陈群。

足足过了一炷香的时间,陈群才感觉有些疲惫,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直到此时,他才发现文昭正托起下巴望着自己。

щшш☢ ttκǎ n☢ ¢O

陈群心中一惊,急忙上前向文昭行礼,道:“见过主公。”

文昭亦是起身,上前托住陈群的手臂,脸色不愉的说道:“长文乃吾族兄,现在屋内有没有其他人,你何故如此多礼”

陈群却是正色道:“虽然如此,然主君臣有别也,吾又岂能违背礼法”

陈群受过最正统的教育,从各个方面来看他都是一个标准的士子,这样的人,对于礼法自然十分看重。

故此,哪怕文昭再三跟陈群说明,私底下无需多礼,陈群亦时常谨守礼法,没有丝毫逾越的地方。

见陈群如此坚决,文昭无奈的摇了摇头,也不再相劝,只是关心的问道:“处理政务虽然重要,可是兄长还应当注意身体啊。”

陈群应诺,而后问道:“主公在此等我,可是有什么事情么”

往常时日,文昭对于陈群十分信任,许多政务只要经过了陈群的手,他很少再去复查。

当然,陈群若是遇到大事情,也要寻田丰、程昱商讨,最后还要让文昭点头才行。

故此,对于文昭今日突然过来看自己,陈群感觉有些好奇。

文昭扬了扬手中的文书,说道:“长文兄,吾今日偶然看到,新丰县令张既的政绩,连续四年都是三辅第一。”

“此等人才,兄长对他是否了解”

陈群闻言一愣,而后说道:“张德容乃当世大才,虽然出身寒门庶族,却年少有名,十六岁就在冯翊郡担任门下小吏。”

“后来张德容屡次升迁,被郡里举为孝廉,却没有前往京城入郎署为官。曾经我就向主公举荐过他,希望主公能够将其征辟,入大将军府中担任要职。”

“不过主公当时并不以为意,只让我写了一道文书征辟此人。”

“却不想张德容拒绝了征辟,反而继续待在新丰县城之内任职,一待就待到了今日。这几年来,新丰县城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张德容本人,亦是得到了当地百姓深深的爱戴。”

文昭听见陈群的话,有些愕然的问道:“既有此事”

陈群颔首道:“确有此事。”

文昭皱着眉头,终于想起来了这件事情。

由于有着后世的记忆,故此文昭挑选人才的时候,都比较依赖这种记忆。只不过他对于张既并没有印象,所以当初才并不看重此人。

其实张既此人乃当世大才,能文能武,在历史上也留下了赫赫威名。

张既领兵平过叛乱,败过马超,退过羌人,破过氐人。

他最重要的功绩,还是替曹魏稳定凉州、雍州,政绩斐然,被曹丕称为国之良臣;还被陈寿评价为咸精达事机,威恩兼著,故能肃齐万里,见述于后也。

甚至于,后有人将魏晋时期,贾诩之筹策、程昱之智勇、以及张既之政能并称,以赞誉此三人在各自领域内的成就。

张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与贾诩、程昱并列,可见此人的不凡。

文昭虽然现在不知道这些,却也感受到了自己冷落了一位大才。像这种大才,想要让他们真心出仕,不能以一纸文书征辟,非要亲自前往相邀才行。

他懊恼着拍了拍自己脑袋,跌足顿首的说道:“如此大才,吾既然如此薄待,真乃吾之过也。”

话毕,陈旭在屋内来回走动了几圈,而后驻足说道:“吾欲亲往新丰县城,邀请张德容担任要职,长文以为若何”

陈群闻言大喜过望,说道:“主公若能将张德容请来,吾日后处理政务,定不会如此吃力。”

陈群不是一个气量狭小,不能容忍之辈。

相反,他知道纵然自己名义上乃是文昭族兄,却也不能真的就一手把持关中政务。

若是张既能够前来助他,不仅可以为陈群分担很多压力,还能够起到一个平衡的作用。

这对于陈群的明哲保身,却是十分有益;对于关中的发展,更是如虎添翼啊。

不要以为连续四年政绩被评为三辅第一,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三辅之地,加起来共有三十八个县城,其中的县令、县长之中,不乏才能出众之辈。

连续四年,在众多县令之中脱颖而出,哪怕让陈群前去担任新丰县令,也不见得能够比张既做得更好。

最起码,在文昭的治下,莫说三辅之地,恐怕就是一个郡国之内,某个县令连续四年政绩第一,也从未有过此事。

文昭也正是考虑到了这些,才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位大才,就准备亲自前去邀请张既,前来蒲坂任职。

第545章 高干战死第976章 曲有误第499章 当街杀人第210章 献城第161章 斩赤龙第270章 交锋第79章 再次掌兵第415章 草人借箭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453章 张辽至第272章 少年第173章 赵云统兵第360章 斗将第486章 授课第193章 心思第759章 先登营第363章 斩李暹第287章 厚葬之第220章 徐晃第392章 刘备告密第342章 斩郭汜第486章 授课第421章 攻心为上第690章 援军断后第633章 郭淮第891章 挥兵南下第215章 并州平定第846章 斩将三十余第83章 流言四起第433章 袁绍举动第262章 中计第23章 击贼第736章 断臂求生第52章 暗斗第558章 张松第809章 屠杀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631章 违抗军令第894章 决战日第748章 一扫阴霾第189章 处置俘虏第315章 郭嘉之谋第591章 张郃第95章 皇甫嵩第877章 稷下酒肆第999章 刺杀第804章 争锋第142章 山雨欲来第184章 和连之死第656章 太学生运动第30章 缺粮第678章 斥徐晃第976章 曲有误第420章 阳城易主第972章 争功第480章 欣欣向荣第274章 安心第707章 洪水滚滚第121章 战第74章 满腚伤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838章 人多力量大第162章 张玲心思第53章 王延中箭第663章 游行法第605章 大才张既第248章 封狼居胥第484章 畸形繁荣第557章 南面称王第992章 曹操去世第292章 汤陈逞威第920章 孔明之策第862章 一请诸葛亮第32章 贼兵来犯第394章 被围襄城第449章 说客第940章 谷城截杀第311章 名将樊稠第122章 自乱阵脚第480章 欣欣向荣第344章 追杀李傕第601章 鲁肃(下)第70章 报仇第115章 抓走再说第549章 幕后之手第532章 争论不休第125章 攻破廮陶第398章 穷途末路第248章 封狼居胥第4章 富贵马上取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190章 回寨第844章 叔侄第719章 心忧第116章 很年轻第925章 改名第786章 噩耗第280章 司马懿第919章 云长战子义
第545章 高干战死第976章 曲有误第499章 当街杀人第210章 献城第161章 斩赤龙第270章 交锋第79章 再次掌兵第415章 草人借箭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453章 张辽至第272章 少年第173章 赵云统兵第360章 斗将第486章 授课第193章 心思第759章 先登营第363章 斩李暹第287章 厚葬之第220章 徐晃第392章 刘备告密第342章 斩郭汜第486章 授课第421章 攻心为上第690章 援军断后第633章 郭淮第891章 挥兵南下第215章 并州平定第846章 斩将三十余第83章 流言四起第433章 袁绍举动第262章 中计第23章 击贼第736章 断臂求生第52章 暗斗第558章 张松第809章 屠杀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631章 违抗军令第894章 决战日第748章 一扫阴霾第189章 处置俘虏第315章 郭嘉之谋第591章 张郃第95章 皇甫嵩第877章 稷下酒肆第999章 刺杀第804章 争锋第142章 山雨欲来第184章 和连之死第656章 太学生运动第30章 缺粮第678章 斥徐晃第976章 曲有误第420章 阳城易主第972章 争功第480章 欣欣向荣第274章 安心第707章 洪水滚滚第121章 战第74章 满腚伤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838章 人多力量大第162章 张玲心思第53章 王延中箭第663章 游行法第605章 大才张既第248章 封狼居胥第484章 畸形繁荣第557章 南面称王第992章 曹操去世第292章 汤陈逞威第920章 孔明之策第862章 一请诸葛亮第32章 贼兵来犯第394章 被围襄城第449章 说客第940章 谷城截杀第311章 名将樊稠第122章 自乱阵脚第480章 欣欣向荣第344章 追杀李傕第601章 鲁肃(下)第70章 报仇第115章 抓走再说第549章 幕后之手第532章 争论不休第125章 攻破廮陶第398章 穷途末路第248章 封狼居胥第4章 富贵马上取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190章 回寨第844章 叔侄第719章 心忧第116章 很年轻第925章 改名第786章 噩耗第280章 司马懿第919章 云长战子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