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声讨陈旭

天子及冠以后,整个天下的目光都汇聚在了蒲坂。

历史上也正是这段时期,天子与曹操彻底决裂,沦为一个真正的傀儡。

众人都想要看看,陈文昭到底是像他嘴上说的那样忠于汉室,还是有不臣之心,意图挟天子以令诸侯。

关中风起云涌,整个蒲坂城中也开始戒严起来,道路之中不时有全副武装的甲士,穿梭而过。

出乎众人意料的是,天子及冠后的几日,蒲坂城居然没有发生任何大事,天子以及百官,也没有向陈旭提起亲政之事。

可是陈旭看着李儒送过来的一条条情报,脸色却是无比阴沉。

李儒掌管关中各种隐秘力量,对于朝中德高望重的大臣,自然亦是十分重视。

根据密探们汇报,这段时间朝中大臣十分活跃,不少公卿相互串联,在府中商议许久,却不知道他们商议的具体内容。

饶是如此,陈旭亦是非常轻易就洞悉了,他们串联的目的。

又过了几日,关中仍旧平静的十分诡异,可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只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罢了。

建安六年二月中旬,又到了大朝会的时候,陈旭以及百官都上殿与天子商议大事。

众人商议了一些军国大事之后,忽有一人出班奏道:“陛下,中平年间天下饥荒四起,颁布禁酒令尚且情有可原。”

“然而如今关中风调雨顺,大将军仍旧没有将禁酒令废除,反而利用禁酒令搜刮百姓钱财。愚以为,此事有损国体,极其不妥,还请陛下解除禁酒令。”

陈旭、贾诩、李儒、田丰、陈群等人闻言,都不由将目光放在了说话之人身上。此人乃当世大儒,为圣人孔子的第十九世孙,名声著于海内。

孔融以前在青州担任北海相之职,后来因为曹操攻打青州,孔融兵败而逃,隐于山东。

陈旭为了提高朝廷的影响力,就下令在各地征辟当世大儒,其中就有孔融。孔融得到天子的征辟文书以后,没有丝毫犹豫就来到了关中。

孔融先被天子封为将作大匠,后又升任少府。

每逢朝会访问召对之时,孔融常引证定议,暗喻公卿大夫都不过挂名,朝政全被陈旭一手把持,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陈旭虽然对于孔融颇为不满,可是碍于他的名声,却也不好过分为难孔融。

而且朝中大臣,对于陈旭有意见之人不在少数,若是每一个人他都要处理,恐怕朝中也不会是剩下多少公卿了。

听见孔融的言语,陈旭等人都是心中一凛,知道正戏要来了。

孔融表面的话,好像是指责陈旭强行颁布禁酒令,搜刮民脂民膏;事实上,这却是孔融对于陈旭威信的一个挑战。

田丰身为陈旭手下屈指可数的谋士,在这个时候自然不会无动于衷。

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上前向孔融微微行了一礼,以示对孔融这个当代大儒的尊重。

“少府此言差矣,这些年虽然收成略好,可是大军连年征战,却会消耗掉大量粮食。若不未雨绸缪,颁布禁酒令以节约粮草,待收成欠佳之时,必会饥荒再起。”

“大将军胸怀百姓,眼光卓越、长远,纵然被些许见识浅薄之人误解,也一意颁布禁酒令。如此大无畏的情怀,当真是举世罕见啊。”

孔融听见田丰这番夹枪带棒的话,脸色当即变得十分难看。

别看田丰为人正直、刻板,可是说起话来却是十分犀利。他在夸赞陈旭、反驳孔融的时候,又变相讽刺了孔融目光短浅,见识浅薄。

哪怕田丰尊敬圣人孔子,对于孔融的名望亦是非常敬重,可是在残酷的朝堂争斗之中,他却义无反顾表明了自己立场。

孔融乃当世大儒,又岂会如此轻易被田丰刁难住

他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绪,他冷哼两声,略带嘲讽的说道:“大将军连年征战,穷兵黩武,却仍旧未能扫平天下诸侯,反而空耗国力。”

“大将军替陛下执掌天下兵马,外不能平定诸侯,安抚四方;内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甚至还剥夺了百姓们饮酒的权利。”

“这等行事,上失圣望,下亏黎民,如此素餐尸位,又岂能执掌国家伟器”

“陛下现在已经及冠,聪颖异常,大将军何不交出手中权力,好应天下民心,让陛下重振汉室之声威”

孔融这番话,使得大殿之内所有人都脸色大变,哪怕高位上的天子亦是如此。

天子虽然有心掌管军政大权,可是却也没有想过,如此犀利的声讨陈旭。

陈旭虽然乃是一介权臣,然而汉室之所以能够维持到今日,陈旭却是功不可没。

袁术称帝之时,若非陈旭领兵讨伐,天下诸侯必定纷纷效仿,汉室早在那个时候就会名存实亡了。

现在虽然仍旧是诸侯并起,可在名义上大家仍旧尊奉汉室,并无一人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妄自称王称帝。

有袁术与张鲁的前车之鉴,不得不让诸侯心中胆寒。这一切的一切,都与陈旭这个权臣脱不开关系。

正如历史上曹操说的那样:天下若无孤,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

这句话放在陈旭身上,却也是恰如其分。

故此,哪怕是朝中其余公卿听见孔融之言,亦是觉得他有些夸大其词了。

在他们心中,也有些许恐惧,怕孔融的话会激得陈旭发怒,反而无益于天子亲政。

对于像陈旭这样一个崛起于乱世,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枭雄,激怒他并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

“哈哈,哈哈哈哈”

就在众人都震惊说不出话的时候,陈旭反而大笑了起来,只是他的眼神,却显得有些可怕。

其实对于朝中公卿以及天子,陈旭对他们还是十分善待。哪怕孔融来到蒲坂以后,屡次出言不逊,陈旭也只是一笑而过。

可是今日,听着孔融有些无理取闹的话,陈旭心中真正发怒了。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陈旭虽然不是天子,却是天下最强大的一位诸侯,他若发怒,又会如何

第9章 毁田第892章 陷阵营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698章 适逢其会第863章 神仙眷侣第309章 刘备第474章 意欲撤兵第79章 再次掌兵第469章 欲擒故纵第410章 冬日惊雷第430章 仲德献策第713章 邓芝第497章 冲突第611章 三问第409章 刘备中伏第343章 临阵机变第214章 苦衷第698章 适逢其会第948章 芦苇荡第687章 进退维谷第861章 诸侯尽称王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873章 胜者第133章 四方来投第25章 灾年粮价跌第237章 借贷第334章 雏鹰起飞第637章 冲突第6章 虎啸第776章 解惑第103章 人心思定第414章 伤亡惨重第38章 虚张声势第596章 扰敌撤兵第964章 战局骤变第949章 东风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898章 试探第337章 绝路第848章 连斩两将第991章 接见姜维第839章 张绣袭襄阳第69章 程昱第408章 张飞之怒第871章 基情四溢第673章 龚都战死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189章 处置俘虏第609章 刁难第311章 名将樊稠第799章 陈沫第872章 野炊第919章 云长战子义第204章 张辽威武第8章 典韦第296章 生死战第784章 寻找法正第911章 劝诸葛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680章 责罚第4章 富贵马上取第161章 斩赤龙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570章 离别第611章 三问第800章 继承第968章 不好预感第896章 急转直下第785章 背水一战第86章 苏醒第22章 不允盗请第28章 返乡第266章 劝降第628章 有鬼第539章 战!第15章 买粮第723章 小霸王第822章 齐聚江东第640章 聆听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403章 民心所归第727章 始末第486章 授课第328章 龟儿子第966章 君臣离心第103章 人心思定第949章 东风第311章 名将樊稠第221章 试探第734章 另类陈宫第681章 形势危急第29章 荐文昭第114章 田丰第191章 名将来投第278章 相见第309章 刘备第334章 雏鹰起飞
第9章 毁田第892章 陷阵营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698章 适逢其会第863章 神仙眷侣第309章 刘备第474章 意欲撤兵第79章 再次掌兵第469章 欲擒故纵第410章 冬日惊雷第430章 仲德献策第713章 邓芝第497章 冲突第611章 三问第409章 刘备中伏第343章 临阵机变第214章 苦衷第698章 适逢其会第948章 芦苇荡第687章 进退维谷第861章 诸侯尽称王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873章 胜者第133章 四方来投第25章 灾年粮价跌第237章 借贷第334章 雏鹰起飞第637章 冲突第6章 虎啸第776章 解惑第103章 人心思定第414章 伤亡惨重第38章 虚张声势第596章 扰敌撤兵第964章 战局骤变第949章 东风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898章 试探第337章 绝路第848章 连斩两将第991章 接见姜维第839章 张绣袭襄阳第69章 程昱第408章 张飞之怒第871章 基情四溢第673章 龚都战死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189章 处置俘虏第609章 刁难第311章 名将樊稠第799章 陈沫第872章 野炊第919章 云长战子义第204章 张辽威武第8章 典韦第296章 生死战第784章 寻找法正第911章 劝诸葛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680章 责罚第4章 富贵马上取第161章 斩赤龙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570章 离别第611章 三问第800章 继承第968章 不好预感第896章 急转直下第785章 背水一战第86章 苏醒第22章 不允盗请第28章 返乡第266章 劝降第628章 有鬼第539章 战!第15章 买粮第723章 小霸王第822章 齐聚江东第640章 聆听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403章 民心所归第727章 始末第486章 授课第328章 龟儿子第966章 君臣离心第103章 人心思定第949章 东风第311章 名将樊稠第221章 试探第734章 另类陈宫第681章 形势危急第29章 荐文昭第114章 田丰第191章 名将来投第278章 相见第309章 刘备第334章 雏鹰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