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马金戈书勤政 缘分

那女子见状,柳眉倒竖,眼前这个长相粗鲁的男子刚刚还怀疑有男人进了自己的家门,可如今又想擅闯自己的屋子,不禁恼羞成怒,一个移步便挡在张飞跟前。

张飞见这女子动作轻盈且迅捷无比,不禁微微一愣,看这架势,这女子倒是个练家子的,不过这花拳绣腿怎会过得了张飞的眼,他似笑非笑地道:“你这小娘皮,休要挡你张爷爷的路!”说罢一步欺进,这便要推开那女子!

这边刘备听得动静,慌忙赶来,止住张飞道:“翼德,休要无理!”说完不禁瞪了一眼张飞,颇有些责备张飞的意思,一个大男人岂能与一个小女子动手?

张飞见大哥发话,忙退了下来,刘备这才注意到这个女子,他不禁微微一愣,“好眼熟的一张脸!”想到此,他忽然惊觉,那日许昌街头,阻止吕布杀陈宫的那女子不就是眼前之人?刘备心中轻“哦”了一声,这女子既然当日助陈宫抵挡吕布,那么他自然不会是吕布的同伙,于是忙拱了拱手:“舍弟无礼,还请姑娘海涵!”说罢,退开三步,意思是说不敢打扰!

那女子轻哼了一声,转身“砰”的一声,将大门紧紧关上,门外张飞急道:“大哥,这女子会点功夫,极可能是那吕布的同党!”

刘备摇头微微一笑:“绝不可能是她!”说罢,引着张飞与关羽又寻了下一家打听去了!

刘备认得不错,这个女子就是李倩,而这里就是李风花钱买下来的住所,此刻,李倩关上门后便一直附耳细听,直到三人的声音远去,这才回过头来,在她身后,一个大汉正挺身而立,脸上的神情正慢慢缓和下来,他,正是刘备三兄弟苦苦追寻的吕布!

李倩回头微微一笑:“他们已经走了!”

吕布点了点头,他有些不明白,第一次见到李倩的时候,这个小丫头对自己丝毫不惧,更从自己手底下救了陈宫,当自己跳入她家的院子中时,本以为她会大声呼叫,却没曾想他居然救了自己,吕布心中顿时生出一丝暖意,自己起初就颇为喜欢这个丫头,如今看来,更觉得投缘,仿佛眼前站着的就是自己那小女儿一般,不禁问道:“你为什么要帮我?”

李倩想了想道:“不觉得你是个坏人!”

吕布闻言耸然一笑,还记得当初李倩救陈宫的理由,与此相差无几,不由得以长者的口吻教训道:“丫头,好人坏人不是写在脸上的,若像你这般任性而为,总有一天要吃亏的!”

李倩不理吕布,倒是那长者的口吻让他心头一暖,撇了一眼吕布道:“莫非你不是个好人?”

吕布哈哈一笑,突然道:“丫头,你的武功根基不错,不过还是缺乏历练,少一个能将你指点通透的人!”

李倩舒了口气,他知道吕布是指刚刚那张飞欺进自己时,自己根本无法阻挡,不由叹道:“我一个女子又不需要保家卫国,又不需要战场拼杀,要那些武功也没什么用?”

吕布摇了摇头:“如今乱世当道,多一份武力便多一份自保之力!”说罢,顿了顿道:“丫头,你拜我为师如何?”

李倩微微一愣,坦白说他是希望有人指点自己的武功的,李风自从统帅白虎营以来便很少再有时间指点她的武功,每日训练士卒,加强许昌城防,而去年夺城之时自己一再要求和普通百姓一样上墙守城,可最终李风因为顾忌到妹妹的安全,蛮横的阻止了下来,这使得李倩心中十分不忿,若自己的武功好点,不,甚至能够超过哥哥,那么在那个时候,她相信李风是不会阻止她的,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能够看到大汉的天子献帝刘协,不知道当初那个假装奶声奶气骗取同情的少年如今是何模样了?这一想倒让他仿佛回到了一年之前,一时间竟有些痴了!

吕布见李倩走神,重重地咳嗽了一声,李倩这才恍然,脸上泛出一丝笑容,问道:“你的武功很厉害吗?那么厉害怎么还会被人追?”

吕布老脸一红,这句话算问到他的软肋上,不禁轻哼了一声:“猛虎难敌群狼,以多欺寡算不得好汉,若让他们一个一个上,我吕布怕得谁去?”

李倩知道自己失口,她与吕布也交过一次手,自是知道他的厉害,于是忙道:“我瞎说的,你不用当真!”

吕布呵呵一笑:“一个丫头片子的话,我还不会放在心上!”说罢,顿了顿道:“丫头,我再郑重地问你一遍,你愿意与我回下邳做我徒弟吗?”

“下邳?”李倩愕然,她本倒想答应下来,但猛然间听到下邳二字,不禁叫道:“为什么要去下邳啊?”

吕布傲然一笑:“我乃下邳之主,不去下邳那去哪里?”

李倩这才明白,原来眼前这人是大有来头的,跟她去下邳,那自己岂非见不着自己的哥哥了?这怎么可能?

吕布见李倩犹豫,又道:“当然,到了下邳我可以收你做义女,到时候你就是我吕温侯的女儿,试问这天下还有谁再敢欺负你?

李倩摇了摇头:“不行,我还有哥哥呢?”

吕布笑道:“这有何妨?让你哥哥到我下邳做个城守,岂不比在这里强得多?”说罢又问道:“你哥哥是做什么的?”

李倩还是摇了摇头,李风忠于刘协,又岂会他投,更何况自己的心不也是向着刘协的吗?于是坚定地道:“我是不会跟你去下邳的!”

吕布见李倩回绝,不禁微微失望,他倒是真心喜欢这个小丫头的,可看李倩的神情他也知道自己收徒的愿望怕是不可能了,于是淡淡地叹了口气:“我今天就必须离开许昌,你我也算有缘!”说罢从怀中摸出一块淡绿色的玉佩:“这块玉送给你,权当吕某承你今日之情,若他日你有难处,可拿这块玉佩来找我!”说完将玉佩塞给李倩,转身开了大门,竟自去了!

李倩一时间有些发懵,只见这块玉佩形如卵石,晶莹剔透,上面雕着一个硕大的“吕”字,可见其珍贵,她疾步奔出几步,本想将这玉佩还给吕布,可在那深巷中又哪里有半条人影?

大汉天子的御书房内,刘协正襟危坐,他已经从城门处得到消息,吕布已经出城,看来刘备三兄弟终究没能够挡得住他,他微微有些感叹,今日看到吕布的勇猛,让他心有余悸,此番不能够除掉他,日后再想图谋似乎就有些难办了,想到此,他立刻打定主意,那就是留住刘备三兄弟,否则日后碰上吕布又或者自己打算攻打下邳的时候又有何人能与吕布交锋,想当初,曹操攻打吕布,不也有刘备三兄弟在侧吗?想来曹操和自己也是一样的想法!

此时宋九见刘协微微沉思,不禁提醒道:“圣上先前说要出宫,不知可要奴才去通知李晨早做安排!”

刘协微微一惊,是了,如今许昌各大势力已经散去,刘备兵马尽失,吕布退却,许昌周围只剩下张绣一股势力,如今贾诩已经被自己握在手中,这张绣迟早会是自己的囊中之物,况且,刘备如今无处可去,自己更可借皇叔之名,让他留下来助自己打定江山,这些琐事都要自己处理,不过幸好如今有陈宫这个谋士相助,很多事都会少了一些麻烦,而宋九提醒的刘协出宫之事,则是另一个刘协十分看重得得力骨干,荀彧,荀文若!当初这个曹操手下的谋臣智士曾许诺,只要自己能够逼迫曹操退兵,就将效忠自己,可如今自己不但退了曹操十万兵马,更将逼近许昌的三股势力全部瓦解,可以说,短时间内,许昌城将是一片净土,所以刘协眼下最重要的就是重组许昌的内政,大汉朝的走向灭亡的最终原因也源自于这些不合理的内政制度,就是汉朝灭亡原因之一,比如说十常侍之乱,曹操的举孝廉任官,孙坚任别部司马,这些有哪一样不是拖关系,靠金钱,百官受贿卖官的行为,这就织成了一张巨大的关系网,而这就是因为内政制度的不完善,国家法度的漏洞,才会产生这些,当然,这也是刘协一直思考的问题,一直念叨的问题,而纵观历朝历代,帝王想要改革朝政都会受到各方面的阻挠,皇室,大臣,豪族。而眼下,朝廷格局被完全打散,经过许昌之战,刘协罢任了原来所有的官员,将所有的任命都封给了帮自己夺下许昌的有功之臣,所以在这样一个极好的机会下重组朝政,定不会受到任何反弹,所以刘协便打定了主意,而他也需要一个得力的干将帮他一起制定内政制度,所以他才会想到荀彧,此刻听宋九提醒自己,忙道:“对,吩咐李晨,准备出宫!”

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八百使团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益州之变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重臣张昭铁骑横渡荆襄地 战襄阳(十九)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建邺大乱(三)铁马金戈书勤政 发兵徐州铁马金戈书勤政 卷入风波(二)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火拼刘备(二十一)铁马金戈书勤政 火拼(一)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龙虎际会(二)铁马金戈书勤政 下邳之战(十一)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神箭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女杰尚香(二)铁骑横渡荆襄地 智取新野(二)铁骑横渡荆襄地 智取新野铁马金戈书勤政 火拼(二)铁马金戈书勤政 青云道人(一)龙争虎斗许昌城 龙争虎斗(四)铁马金戈书勤政 虚惊一场(二)龙争虎斗许昌城 许都商战(二)铁骑横渡荆襄地 乱樊城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应策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赤壁之战(十二)铁骑横渡荆襄地 战襄阳(十二)铁马金戈书勤政 刘协借力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赤壁之战(四)龙争虎斗许昌城 相命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三喜临门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戮战樊城(二)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赤壁之战(七)龙争虎斗许昌城 会三英(一)铁马金戈书勤政 变数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孙尚香的拉拢(二)铁马金戈书勤政 下邳之战(十)龙争虎斗许昌城 离间铁马金戈书勤政 变数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忠义无双(二)铁骑横渡荆襄地 训导铁骑横渡荆襄地 论时势龙争虎斗许昌城 锦帆贼(二)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戮战樊城(二)铁马金戈书勤政 下邳之战(七)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建邺大乱(五)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各自筹谋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建邺大乱(六)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兵压荆襄(三)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建邺大乱(完)龙争虎斗许昌城 龙争虎斗(四)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火拼刘备(十九)铁马金戈书勤政 下邳之战(十一)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美人如玉(二)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建邺大乱(八)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火拼刘备(四)铁马金戈书勤政 夺小沛(二)铁马金戈书勤政 梧县山贼(二)龙争虎斗许昌城 当铺东家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火拼刘备(十五)龙争虎斗许昌城 龙争虎斗(三)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箭神(四)铁马金戈书勤政 救美(二)铁马金戈书勤政 陈家父子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火拼刘备(二十四)铁马金戈书勤政 下邳之战(十六)铁马金戈书勤政 下邳之战(二)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建邺大乱(八)铁马金戈书勤政 袁绍的使者(二)铁骑横渡荆襄地 入主徐州龙争虎斗许昌城 黑二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并州李彦(十)铁骑横渡荆襄地 战襄阳(十五)龙争虎斗许昌城 龙争虎斗(一)铁马金戈书勤政 下邳之战(十)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新年龙争虎斗许昌城 谋划(一)铁马金戈书勤政 吕府内奸(二)铁马金戈书勤政 火拼(一)铁马金戈书勤政 夺小沛(一)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女杰尚香(二)铁骑横渡荆襄地 战襄阳(十二)铁骑横渡荆襄地 策反(二)铁马金戈书勤政 徐州女将(一)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火拼刘备(十一)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并州李彦(九)铁马金戈书勤政 青云道人(一)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火拼刘备(十六)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并州李彦(六)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大败曹军(六)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联军刘璋(二)铁骑横渡荆襄地 刘表的不安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女儿恨(二)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赤壁之战(六) 1龙争虎斗许昌城 杨氏父子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洛神甄宓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名将(二)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赤壁之战(二十)铁骑横渡荆襄地 战襄阳(十二)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大战(六)铁骑横渡荆襄地 乱樊城(三)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并州李彦(四)铁骑横渡荆襄地 乱樊城(三)
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八百使团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益州之变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重臣张昭铁骑横渡荆襄地 战襄阳(十九)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建邺大乱(三)铁马金戈书勤政 发兵徐州铁马金戈书勤政 卷入风波(二)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火拼刘备(二十一)铁马金戈书勤政 火拼(一)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龙虎际会(二)铁马金戈书勤政 下邳之战(十一)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神箭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女杰尚香(二)铁骑横渡荆襄地 智取新野(二)铁骑横渡荆襄地 智取新野铁马金戈书勤政 火拼(二)铁马金戈书勤政 青云道人(一)龙争虎斗许昌城 龙争虎斗(四)铁马金戈书勤政 虚惊一场(二)龙争虎斗许昌城 许都商战(二)铁骑横渡荆襄地 乱樊城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应策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赤壁之战(十二)铁骑横渡荆襄地 战襄阳(十二)铁马金戈书勤政 刘协借力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赤壁之战(四)龙争虎斗许昌城 相命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三喜临门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戮战樊城(二)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赤壁之战(七)龙争虎斗许昌城 会三英(一)铁马金戈书勤政 变数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孙尚香的拉拢(二)铁马金戈书勤政 下邳之战(十)龙争虎斗许昌城 离间铁马金戈书勤政 变数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忠义无双(二)铁骑横渡荆襄地 训导铁骑横渡荆襄地 论时势龙争虎斗许昌城 锦帆贼(二)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戮战樊城(二)铁马金戈书勤政 下邳之战(七)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建邺大乱(五)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各自筹谋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建邺大乱(六)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兵压荆襄(三)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建邺大乱(完)龙争虎斗许昌城 龙争虎斗(四)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火拼刘备(十九)铁马金戈书勤政 下邳之战(十一)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美人如玉(二)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建邺大乱(八)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火拼刘备(四)铁马金戈书勤政 夺小沛(二)铁马金戈书勤政 梧县山贼(二)龙争虎斗许昌城 当铺东家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火拼刘备(十五)龙争虎斗许昌城 龙争虎斗(三)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箭神(四)铁马金戈书勤政 救美(二)铁马金戈书勤政 陈家父子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火拼刘备(二十四)铁马金戈书勤政 下邳之战(十六)铁马金戈书勤政 下邳之战(二)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建邺大乱(八)铁马金戈书勤政 袁绍的使者(二)铁骑横渡荆襄地 入主徐州龙争虎斗许昌城 黑二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并州李彦(十)铁骑横渡荆襄地 战襄阳(十五)龙争虎斗许昌城 龙争虎斗(一)铁马金戈书勤政 下邳之战(十)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新年龙争虎斗许昌城 谋划(一)铁马金戈书勤政 吕府内奸(二)铁马金戈书勤政 火拼(一)铁马金戈书勤政 夺小沛(一)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女杰尚香(二)铁骑横渡荆襄地 战襄阳(十二)铁骑横渡荆襄地 策反(二)铁马金戈书勤政 徐州女将(一)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火拼刘备(十一)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并州李彦(九)铁马金戈书勤政 青云道人(一)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火拼刘备(十六)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并州李彦(六)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大败曹军(六)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联军刘璋(二)铁骑横渡荆襄地 刘表的不安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女儿恨(二)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赤壁之战(六) 1龙争虎斗许昌城 杨氏父子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洛神甄宓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名将(二)龙战四野,君临天下 赤壁之战(二十)铁骑横渡荆襄地 战襄阳(十二)群英会,江东起干戈 大战(六)铁骑横渡荆襄地 乱樊城(三)决战天下,谁主沉浮(大结局) 并州李彦(四)铁骑横渡荆襄地 乱樊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