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骑兵

早上的军营校场,韩当和潘璋都穿着整齐地站在那里,臧旻坐在高台的长椅上,王动坐在下首。

这一年以来,韩当和潘璋按照王动的要求进行训练,已经把原来懒散成风的士兵遣散,现在的部队兵强马壮,王动还找到了西北的马家,用粮食和丝绸跟他们交换马匹。

江南的军队最大的弱点就是没有骑兵,整个江南地区都缺乏战马资源,三国中期刘备入蜀的时候,也是因为缺乏马匹,大军走得很慢,差点就延误了战机。

江南的马匹以岭南的山坡马为主,没有大草原大牧场的锻炼,这些马匹身材瘦小,四肢不够健壮,平时都是作为驮运的作用,只在战时没有多余的战力的时候才会拉上战场。

后期蜀国和魏国连年大战,诸葛亮才从域外引进优良的马种,和蜀地的战马混合后打造出蜀地的骑兵。

当然王动在东汉末年这个的阶段自然是不可能在江南找到好的战马的,他只能忍痛在西北买回来。

“好马!”臧旻看到下邳部队的马军走出来,不由被吸引住了目光,再凝神看到骑兵身下的战马,更是赞叹了起来。

“没想到王大人这么舍得下本钱。”

“都是外物,能够得到强军,保家卫国,再多钱财投入都值得。”王动谦虚了一下道。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从战马的购买,到运输,再到喂养和训练,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精力。

这些优秀的战马需要有精美的饲料饲养,需要专人给他们梳洗和清理,还要骑士日夜培养感情,不然即使马匹买了回来,不出两年也会丧失战斗力。

王动给这支骑兵的目标是能够匹敌曹操的虎豹骑,虽然他没见过真正的虎豹骑,但是这不妨碍他根据历史上的战绩来推断整个天下骑兵的战斗力。

在东汉末年,这个时候的骑兵大概分为五等,最强的无疑是塞外的匈奴骑兵和鲜卑骑兵,这也是血淋淋的现实。

塞北拥有广大的草原,这些匈奴和鲜卑骑兵从出生开始就在马上生活,可以说人人都是天生的骑手,他们的骑兵单兵作战能力无疑是远远强于汉代的部队。

他们的弱点就是没有组织纪律,缺乏统一的指挥,只能侵略领地,无法形成有规模的集团作战。

第二等就是西北董卓为代表的骑兵,因为西北连通汉朝与西域,又是天然的抵御外族的屏障。

这里民风彪悍,异族与汉人混居,部队战斗力很强,又有塞外输入的大量马匹,可以说资源得天独厚,这里的马匹经营生意,甚至能够与江南的丝绸和茶叶生意相媲美。

众多的世家大族依附于董卓,等到董卓进京,西北的骑兵可以说是横扫关内诸多军队。

等到董卓被诛,西北才重新陷入混战不休的状态,即使是这样,曹操也打到最后三国出现才平定了西北,过程中还出现了诸多危险,可见西北骑兵战力之强。

第三等就是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和曹操的虎豹骑,这两支部队都是赫赫有名的军队,如果不是前两个等级的部队太过于强大,他们一定是最强骑兵了。

当然在后期虎豹骑成长起来之后,西北军和塞外的戎族都开始分裂,虎豹骑在天下已经是鲜有敌手了。

第四等是只属于各个诸侯的骑兵,他们用钱粮武装起来一支支骑兵,其中比较出名的有北海孔融、宛城张济、袁绍和袁术等。

他们的战斗力虽然不及闻名天下的骑兵部队,放在州府之中也是横扫无敌的存在。

最末等就是各个府县的骑兵,这些骑兵虽然有建制,但是战斗力很差,特别是战马资源缺乏,又没有有效的训练,只能维持名义上的军队。

王动拉起来的这支骑兵,战斗力还介于州府的骑兵与诸侯的骑兵之间,但是加上韩当和潘璋的指挥领导能力,已经是不逊色于一般的诸侯了。

臧旻两眼放光地盯着王动,说道:“看来你也是有大志向的人,竟然偷偷训练了这么精锐的一支部队。”

臧旻的言下之意甚至有将这支部队据为己有的意图。

“都是孙大人的授意,要不是有孙府的大力支持,我也没有这么大的财力维持这支骑兵的消耗。”王动摸了摸鼻子,半真半假地说道。

这支骑兵并没有用孙府的一文钱,都是靠王动在各地设立的分店的利润来建立的,孙家在其中只是起到了联络和出面协调的作用,实际上这支部队也只听命于王动。

“我明白了,这支骑兵可愿意随我出征?”臧旻明白了王动话里的意思,老朋友的所有物他自然不好意思再开口留下,只是希望能够率领这支精锐出去试试手。

“那是自然,下邳骑兵部听候您的差遣。”王动笑着说道,语气里有一股自得。

“好,那演武开始吧。”臧旻示意道。

王动下令部队操练起来,他本来想搞成后世阅兵一样的顺序,但是校场并没有这么开阔的地形,况且这几千人的部队,也不能完全理解他的安排。

最后只能每支队伍抽出来几十个人,分别列队接受检阅。

即使是这样,也让第一次见到正步走和方阵的臧旻眼前一亮。

“这是何阵型?”臧旻问道。

王动介绍说:“这是阅兵方阵,这些部队平日里练得最多的是队列和行军。”

“为何要侧重这些细枝末节,为将者不应该以实战为主吗?”臧旻问了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

“大人,试问战场之上最重要的是什么?”

“自然是士气。”臧旻回答道。

“不,大人,士气固然重要,但是古语也说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高昂的士气,总有用尽的时候,那时候士兵们靠什么维持阵型呢?”王动又问道。

臧旻回答不上来。

“我们靠纪律和口令。只要做到令行禁止,哪怕再危急的情况,士兵们也不会溃散。”王动自己回答道。

第40章 整肃军纪第15章 招人与培训第63章 峡谷激战第59章 准备与掣肘第5章 杯中之物第27章 冲突第27章 冲突第70章 郭泰第62章 转战第59章 准备与掣肘第26章 汉堡第36章 苏醒第67章 叛乱第14章 酒楼构想第49章 一年第57章 矛盾与战术第45章 约定第6章 江东猛虎第42章 开分店第34章 清算与举荐第39章 腐朽第49章 一年第28章 关张的威猛第51章 骑兵第45章 约定第44章 蔡琰到来第2章 比试第27章 冲突第56章 伏击第38章 议事(2)第12章 争夺第32章 排查第20章 红油抄手第20章 红油抄手第37章 议事(1)第43章 人员调整第25章 作诗第37章 议事(1)第68章 出塞第71章 佛跳墙第21章 完胜与招揽第23章 抚琴者谁第18章 对话和暗流第43章 人员调整第1章 梦回千年第37章 议事(1)第57章 矛盾与战术第15章 招人与培训第39章 腐朽第53章 争执与授旗第1章 梦回千年第35章 请功第60章 风雨欲来第13章 筹备第41章 收服第33章 旧事第38章 议事(2)第6章 江东猛虎第58章 雁门之围第23章 抚琴者谁第47章 婚礼第37章 议事(1)第55章 三千对两万?第5章 杯中之物第70章 郭泰第25章 作诗第46章 入赘第15章 招人与培训第71章 佛跳墙第35章 请功第19章 竞争对手第59章 准备与掣肘第4章 孙坚的条件第37章 议事(1)第21章 完胜与招揽第49章 一年第11章 通过第37章 议事(1)第2章 比试第64章 援军到来第7章 此为何物第6章 江东猛虎第67章 叛乱第69章 分歧第52章 出发第31章 周公瑾第32章 排查第54章 对策第36章 苏醒第63章 峡谷激战第36章 苏醒第44章 蔡琰到来第37章 议事(1)第51章 骑兵第47章 婚礼第64章 援军到来第42章 开分店第19章 竞争对手第27章 冲突
第40章 整肃军纪第15章 招人与培训第63章 峡谷激战第59章 准备与掣肘第5章 杯中之物第27章 冲突第27章 冲突第70章 郭泰第62章 转战第59章 准备与掣肘第26章 汉堡第36章 苏醒第67章 叛乱第14章 酒楼构想第49章 一年第57章 矛盾与战术第45章 约定第6章 江东猛虎第42章 开分店第34章 清算与举荐第39章 腐朽第49章 一年第28章 关张的威猛第51章 骑兵第45章 约定第44章 蔡琰到来第2章 比试第27章 冲突第56章 伏击第38章 议事(2)第12章 争夺第32章 排查第20章 红油抄手第20章 红油抄手第37章 议事(1)第43章 人员调整第25章 作诗第37章 议事(1)第68章 出塞第71章 佛跳墙第21章 完胜与招揽第23章 抚琴者谁第18章 对话和暗流第43章 人员调整第1章 梦回千年第37章 议事(1)第57章 矛盾与战术第15章 招人与培训第39章 腐朽第53章 争执与授旗第1章 梦回千年第35章 请功第60章 风雨欲来第13章 筹备第41章 收服第33章 旧事第38章 议事(2)第6章 江东猛虎第58章 雁门之围第23章 抚琴者谁第47章 婚礼第37章 议事(1)第55章 三千对两万?第5章 杯中之物第70章 郭泰第25章 作诗第46章 入赘第15章 招人与培训第71章 佛跳墙第35章 请功第19章 竞争对手第59章 准备与掣肘第4章 孙坚的条件第37章 议事(1)第21章 完胜与招揽第49章 一年第11章 通过第37章 议事(1)第2章 比试第64章 援军到来第7章 此为何物第6章 江东猛虎第67章 叛乱第69章 分歧第52章 出发第31章 周公瑾第32章 排查第54章 对策第36章 苏醒第63章 峡谷激战第36章 苏醒第44章 蔡琰到来第37章 议事(1)第51章 骑兵第47章 婚礼第64章 援军到来第42章 开分店第19章 竞争对手第27章 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