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节 战时军盐

《大山之子》——第二部 《商殇》

第127节 战时军盐

于信达开口便要五千引的军需盐引,张全有不免来气,嘲讽道:“五千引?咱把整盐场都给你,可行?”

于信达盯了张全有笑:“好啊好啊,拿来噻。”

张全有气鼓鼓地瞪了于信达:“拿你个头哟。你娃娃,搭个梯子便往上爬。咱手里一年的军盐,也才五千引,你倒好,狮子大张口,也不怕噎着哽着?”

于信达:“怎就噎着哽着了?这丁点儿的盐,撒在西南这大的地盘儿,连个水花花儿也没见不得的。”

张全有:“盐司那里有的是,你去拿噻。”

于信达:“盐司那里,小弟自是要去讨个公道的。只是这分寸,不好把握,若事儿闹得大啰,把天捅破个窟窿来,上上下下一应的人物,面子上都不好看的,其中的关节,其中的牵连,姐夫你又不是不知的。”

张全有:“可这……五千引……这量,太大了,太大了,歧元将军那里,锡良总督那里,怎样搪塞得过嘛。”

于信达:“搪塞?何须搪塞哟,咱打实了报告。此次派出六万兵马,每人每月两斤的用盐,便是十二万斤,还有骡马牲口,也是需补充盐分的,往少了说,四万斤,这人吃马嚼的,每月便是十六万斤,这数儿实在噻?”

张全有:“有些多哟。”

于信达:“怎的多了?常听人讲,这人缺不得食盐的,若没盐吃,便浑身的无力,一个个的软脚虾,教那士兵如何的放枪放炮,如何的冲锋陷阵?”

张全有:“哈哈,你这娃,尽整些胡说八道。”

于信达:“怎是胡说八道呢?有科学依据的。接着算哈,咱接着算。这战事,姑且按最好结果来好预设,自兵员集结,至战事结束返营,咱预设六个月时间,不多噻?每月十六万斤,六个月便需九十六万斤。这数儿实在不实在?”

张全有眨着眼,沉思道:“单自打箭炉至灵芝,单边行程三千里,来回便是六千里有多,又尽是山路,又只靠人扛马驮的,没有个一年半载的,怕是结束不了的哟。按六个月来预设,倒也说得过去。”

于信达:“再有,双方动起手来,枪弹无眼,难免的伤残。这士兵中枪中炮,总须用盐水消洗伤口噻,总需喝了盐水补血噻。你算算,这六万人,单单的消洗补血又需用多少盐?”

张全有一边在纸片儿上划,一边笑嘻嘻地看了于信达:“你扯,我看你再咋个扯。”

于信达:“怎是扯呢?再有,这藏地比不得内陆,一个兵士在前线作战,需得数个的民夫做保障,数十万的民夫,总得食盐来吃噻。你算算,没个几十上百万斤的,搁得平么?”

张全有边在纸片儿上划边说:“这个,嗯嗯,民夫的供应,算入军需,倒也说得起说。”

“自然是说得起的啰。小弟这数日的不睡,就算这数儿哩。”于信达接着侃,“再有,藏地的人民,也得考虑在内呀。”

张全有:“不对哟,这藏地百姓的用盐,咋个扯上军需了哟?”

于信达:“嗨,这个,你不懂了吧?这藏民呀,米粮是不喜的,吃的是牛羊肉,喝的是酥油茶。酥油茶哩,咱不说它,因为这茶非是朝廷专卖,咱家商号随地都购得,可这牛羊肉却缺不得盐巴相佐,偏偏的藏地又产不得盐……”

张全有搁了笔,黑着脸,盯了于信达:“打住,打住,又胡扯了。这藏地产不产盐,藏民吃不吃盐,怎与军需攀扯得上?这理由,说不通,实实的说不通。”

于信达:“嘿嘿,怎就说不通呢?藏汉两族历来的纠葛,更有英夷挑灯拨火,扇动起一班的土司老爷搞风搞雨的。咱一边派了大军去平乱,一边再拿些好处去了收买他,嗯嗯,洋人说的一手拿大棒,一手拿萝卜,便是这法儿噻。”

“大棒加萝卜?嗬嗬,这比喻倒也贴切……”张全有笑起来,“拿盐巴去作萝卜?这主意,这馊主意,怕也只你想得出来。”

于信达:“馊主意?嘿嘿,这你就不知了吧?商号伙计传回话来,说是藏地缺盐得紧,特别是那些个土司老爷,有的是银子,你想你想,一连的两三个月,没得盐吃,那日子难受不难受?咱若送他些盐去……”

张全有:“打住打住,你这歪歪理儿,不通,断断的不通。”

于信达摇摇头:“唉,你既不采用咱的张良之计,咱也把你莫得办法。不过,藏地缺盐,却是实实的。食盐这东西,谁也离不得的,一连的两三个月没得盐吃,这藏地之民能不心生怨忿?当今之计,总须走得盐去,方是正经呀。”

张全有:“这走盐的事儿,自是商家的行为噻。生生地列在军需,哪里服得人去?”

于信达把身子瘫靠在椅背上:“唉,哥吔,我的姐夫哥吔,小弟我唇干舌燥,说得这许多的废话,啥就不入你耳呢?罢了,罢了。咱不扯这理由了,只这西南的百姓,藏地的百姓,总是咱大清的百姓噻。而今没了盐吃,总须想个法儿噻。”

张全有:“这么,倒还是正经话儿。你说,咋个解决?”

于信达:“你哩,先给些军需的盐引,咱去自贡提盐,自然是优先的保障军队,再匀得一些出来,售与百姓去吃。今后,咱从盐司取得盐引,再把商盐补着军盐。我这法儿,总是可行的噻?”

“呃,使不得,这法儿,断断的使不得㖿。”张全有直摇头,“信儿小弟呃,你是不知,这军盐的盐引,为啥一月一拨?定这规矩,就是防着预支了军盐,拿了去市场倒卖。你这法儿,岂不是坏了规矩?”

于信达:“嘿,不过缓缓急,怎就坏了规矩呢?再说这规矩,咱且不去论它合理不合理,制定它时自有其时的情况,而今的情况变了,规矩却变不得,仍按老规矩去行事,怎能不误事哟?譬如,咱打个比方哈,譬如,为啥要采购德式快枪钢炮?咱与洋人数次的交锋,明明的咱的弓箭比不过洋人的枪炮,而今英夷找上门来了,咱若仍拿了弓箭射,拿了大刀砍,除了白白地送他人头,还能怎的?”

张全有:“咱也不是书呆子,这事急从权的道理,还是懂的。但预支军盐这事儿,关系非同寻常,还真不是我能办的。”

于信达叹口气:“罢了,罢了,听姐夫哥这话,既是说到了这份儿上,定是有难处的。咱也不与你费口水了,这军需盐引,咱也不要了,大不了关了富顺商号,不做这走盐的生意。”

张全有皱了眉头,盯着于信达:“啥意思?打退堂鼓,甩手走人?这不像老于家的风格嘛。”

于信达两手一摊:“嘿嘿,现在么,总还有得退堂鼓可打,总还走得脱。若再过得十天半月的,事儿闹得大了,捅了天去,恐是连退堂鼓也没得打啰,想走也走不脱啰。”

张全有死死的盯了于信达:“啥个情况,真就严重如斯?”自打去年腊月至今,整四个月,咱家便没得一斤半斤的盐引,各地的分号早断了供盐。川西川南,还有全藏,还有云贵一些的地盘儿,少说上千万的人口,都靠着咱家的走盐。姐夫哥吔,上千万的人,连着三四个月的短了食盐,会整出个甚的幺蛾子,哪个说得清楚?”

张全有咕噜一声,吞下一口口水,沉吟道:“怎没听得总督衙门说呢?难道这些个总督府的官员,都瞎了眼?”

于信达:“总督瞎没瞎眼,小弟我是不知的,反正,实情便是这么个实情。不仅民盐断了供,便是军盐,哦,五屯驻军,还有拉萨驻藏大臣,也是早断了供的。哥呀,这些个兵丁,便是没事也会惹些事儿出来的,现今又当藏南事急,需得他们上去搏命,正是人心思动的关节,若是有心人趁机挑拨挑拨,这些个兵丁会干出啥事儿来,嘿嘿,坏了藏南平乱的大事,嘿嘿,军国大事,这干系,我老于家可是担不起的哟,万万担不起的哟。”

张全有仍是一脸的狐疑:“真的?”

于信达:“将军府自管军队,于民间情况自是知得不多,但五屯驻军,拉萨驻藏大臣,都是将军衙门的直属,总得有消息的,小弟胆儿再肥,怎敢编些谎言来哄你?”

张全有倒吸一口凉气:“哦哟哟,这么严重嗦,倒是怪我,没有重视,掉以轻心了,掉以轻心了。”

于信达:“姐夫哥呀,小弟心中明白,自是有许多的商家,都眼巴巴盯着这军需的生意,咱能拿到这单,全是姐夫哥出得大力,多方的斡旋。姐夫哥真心地对咱好,小弟我记着的。只是,现今这情况,稍稍地不慎,便会激起大变来。官场的套路,总得有人顶锅噻。若要拿了咱老于家的身家性命来冒险,老爷爷会答应?老爷爷敢答应?小弟我会答应?敢答应?”

张全有背负着双手,在屋里踱来踱去,好大一会儿,看着于信达,道:“预支军盐的规矩哩,咱勿需去破它,但现是战时,战时自有战时的特殊噻,特殊情况自当特殊断处噻。这个么,倒也说得起走,嗯嗯,说得起走。”

于信达:“这就对喽,特殊情况特殊断处,特事特办,嗯嗯,特事特办。”

张全有:“只是,这个五千引,数儿有些大哟。歧元将军那里自是没得问题的,但总督府那边,嗯嗯,锡良总督大人那里,怕是说不通哩。”

于信达:“单单看这数,五千引,一百五十万斤,着实有些吓人。但是,上千万的人食用,每个人能摊到多少?一两多二两不到。姐夫哥呃,二两不到,连救急也说不上的。”

“好,好,五千引便五千引。”张全有搓着双手,在屋子里踱来踱去,:“这名义哩,战时军需用盐,对对,战时军需用盐,简称战时军盐。”

于信达翘起嘴角:“这么,还差不多。”

张全有瞪了于信达:“滚犊子去。”

“哦,滚犊子,滚犊子。”于信达笑嘻嘻地看着张全有,“你自抠脑壳哈,我陪菊儿小姐姐,那肚里还有个小犊子哈。”

张全有盯着于信达出去的背影,心里想:自贡盐场,须得派人去盯啰。

第100节 此去自贡第161节 地摊生意第88节 与尔辩辩第113节 大刀报信第13节 大话西游第28节 大话《三国》第158节 小刀报信第18节 尊经书院第69节 持家不易第146节 重庆码头第168节 智者千虑第75节 百顺酒楼第20节 菊儿大婚第141节 那就开刀第93节 藏南(二)第112节 洋医之辩第165节 来了炮船第160节 吓死萍儿第09节 丁萍儿第100节 此去自贡第168节 智者千虑第36节 县衙戏耍第26节 望凤坡第49节 一城垃圾第36节 县衙戏耍第95节 洋玩意儿第81节 城郊有地第117节 析说盐政第109节 堂倌作怪第11节 虹儿之死第08节 丁家举人第29节 信儿主事第121节  不卖与你第141节 那就开刀第18节 尊经书院第110节 刘老太医第36节 县衙戏耍第04节 走商之名第47节 蓝风生第37节 不见花姐第56节 王家老三第75节 百顺酒楼第96节 结拜义兄第139节 曾姥姥爷第11节 虹儿之死第56节 王家老三第64节 洋人再来第46节 花烛之酒第166节 此去备战第93节 藏南(二)第26节 望凤坡第54节 知县拜年第57节 县衙公议第114节 梅子试衣第68节 密室谋议第70节 先生受骗第111节 一树桃花第38节 西洋家具第134节 梅子高烧第62节 强人剪径第60节 全城扫除第54节 知县拜年第117节 析说盐政第88节 与尔辩辩第107节 惊魂始定第82节 不若那地第149节 途中受阻第79节 先生惧内第111节 一树桃花第49节 一城垃圾第149节 途中受阻第147节 码头戒严第148节 乡民应差第171节 大美二美第79节 先生惧内第167节 哈哥其人第16节 张大管家第89节 莫得商量第101节 叶家别屋第133节 孰轻孰重第42节 窥破玄机第96节 结拜义兄第36节 县衙戏耍第15节 成都将军第79节 先生惧内第105节 寻着大姐第149节 途中受阻第44节 吴疆哥哥第146节 重庆码头第25节 嘉州商号第05节 于慈恩大婚第42节 窥破玄机第153节 大刀起盐第96节 结拜义兄第136节 仙女是谁第17节 将军衙门第126节 幕后推手第02节 三河于氏第19节 大足教案第25节 嘉州商号
第100节 此去自贡第161节 地摊生意第88节 与尔辩辩第113节 大刀报信第13节 大话西游第28节 大话《三国》第158节 小刀报信第18节 尊经书院第69节 持家不易第146节 重庆码头第168节 智者千虑第75节 百顺酒楼第20节 菊儿大婚第141节 那就开刀第93节 藏南(二)第112节 洋医之辩第165节 来了炮船第160节 吓死萍儿第09节 丁萍儿第100节 此去自贡第168节 智者千虑第36节 县衙戏耍第26节 望凤坡第49节 一城垃圾第36节 县衙戏耍第95节 洋玩意儿第81节 城郊有地第117节 析说盐政第109节 堂倌作怪第11节 虹儿之死第08节 丁家举人第29节 信儿主事第121节  不卖与你第141节 那就开刀第18节 尊经书院第110节 刘老太医第36节 县衙戏耍第04节 走商之名第47节 蓝风生第37节 不见花姐第56节 王家老三第75节 百顺酒楼第96节 结拜义兄第139节 曾姥姥爷第11节 虹儿之死第56节 王家老三第64节 洋人再来第46节 花烛之酒第166节 此去备战第93节 藏南(二)第26节 望凤坡第54节 知县拜年第57节 县衙公议第114节 梅子试衣第68节 密室谋议第70节 先生受骗第111节 一树桃花第38节 西洋家具第134节 梅子高烧第62节 强人剪径第60节 全城扫除第54节 知县拜年第117节 析说盐政第88节 与尔辩辩第107节 惊魂始定第82节 不若那地第149节 途中受阻第79节 先生惧内第111节 一树桃花第49节 一城垃圾第149节 途中受阻第147节 码头戒严第148节 乡民应差第171节 大美二美第79节 先生惧内第167节 哈哥其人第16节 张大管家第89节 莫得商量第101节 叶家别屋第133节 孰轻孰重第42节 窥破玄机第96节 结拜义兄第36节 县衙戏耍第15节 成都将军第79节 先生惧内第105节 寻着大姐第149节 途中受阻第44节 吴疆哥哥第146节 重庆码头第25节 嘉州商号第05节 于慈恩大婚第42节 窥破玄机第153节 大刀起盐第96节 结拜义兄第136节 仙女是谁第17节 将军衙门第126节 幕后推手第02节 三河于氏第19节 大足教案第25节 嘉州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