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节 大话《三国》

《大山之子》——第二部 《商殇》

第28节 大话《三国》

挪凳搬椅,烧水上茶,不多的一会儿,众人把蒋先生让在上座,都围在了一起。

蒋赵氏拉了于信达坐在身边,抚着个小脑瓜儿,满满的疼爱。

这娃娃,作势就往蒋赵氏怀里歪。

蒋赵氏作嗔起来,一把推开于信达:“小子,要撒娇,可别赖着师娘。还是快长个儿,娶个美貌女娃,到乖媳妇怀里撒娇去。”

“哈,乖媳妇儿么?哈,乖媳妇儿么?”于信达转眼盯了蒋介民,“姐夫呀,何时娶咱四姐过门呀?”

蒋介民红了脸,只把个脸仰着,看向母亲。

于信达这屁孩儿,又要拿蒋介民开涮,偏偏哩,这个蒋家宝贝儿子,生性的腼腆,只有被涮的份儿。

蒋赵氏眼见得乖乖儿子无趣,忙忙地荡开话头:“哈,信达娃娃,好久未吃到师娘的饭菜了,想是不想?”

于信达眨巴眨巴眼珠子:“哈,师娘此问,不是多此一举么?”

“那么,咱便定了哈,晚饭,哈,晚饭……”师娘一边说,一边挽着袖子,往内里去了。 ωwш⊕ тt kǎn⊕ C〇

于信达把心收回来,陪了蒋先生闲话:“刚刚进门儿,见得先生正看书,啥书呢?”

蒋先生:“闲书儿,《三国演义》。”

袁崇明笑了起来:“哈,《三国演义》?先生怎也喜欢起小人儿书来了?”

蒋先生:“小人书?哈哈,你娃娃,不懂哩。这书,这三国,有看头,有看头,越是细嚼慢咽,越是妙不可言哪。譬如一坛老酒,嗯,花雕,陈酿的花雕,一口吞下,牛饮般的,除了火辣辣的杀喉咙,自是全无味道,若是细吞慢咽,慢慢地品,啧啧,哪味道,啧啧,没得摆,啧啧……”

也不知何时,蒋赵氏扔了厨房的活儿,站在旁边,“老家伙,可是酒虫儿醒了?好没个道理。”

蒋先生睨了妻子:“你个妇道人家的,懂个甚?想那隆中之对,想那草船借箭……”

“哈,你个老家伙,可是找打?”蒋赵氏火冒三丈,“咱妇道人家咋了?咹,惹着你了?咹,你跟老娘说个明白,咹……”

这老两口儿,随时的嘴仗,一言不合就开打,往往哩,蒋先生挑起来的嘴仗,往往哩,落荒而败,狼狈不堪。

先生怕是又要丢人现眼的了,于信达赶忙宕开话头:“嗯嗯,先生之言,自是没错的。不过么,徒儿却是认为,这个《三国演义》呀,要是与《孙子兵法》对比来读,更有趣哩。”

蒋先生:“《孙子兵法》?兵法与演义,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儿,何来关联?”

于信达:“那《孙子兵法》深奥晦涩,非一般人难读,倒是这《三国演义》,用了通俗的故事,解说艰深的兵法,通俗易懂,人人喜欢。”

蒋先生:“嗬嗬,小子又在胡言乱语的了。为师且问你,《三国演义》众多人物,你最佩服谁个?”

于信达:“孙权。”

蒋崇明:“孙权?黄发小儿孙权?”

于信达:“魏蜀吴三国,论起实力来,曹操最强,孙权第二,刘备最差,当排第三。”

蒋先生:“何以见得?”

于信达:“就说这赤壁一战吧,全凭了吴国实力。刘备么,其实坐山观虎斗,没出多少力的。”

蒋先生:“这个……嗬嗬,想那诸葛,高台作法,方才借得东风;借得东风,方才黄盖诈降,火烧连营,嗬嗬,怎就没出力呢?”

于信达:“哎呀哎呀,我的个先生哩,一番的桃剑神符,一番的咿哩哇啦,就能借得东风劲吹?这些个装神弄鬼的操作,也当得真?”

蒋赵氏:“就是噻。你个老家伙,读书读呆了,被那说书人儿,弄得神魂颠倒,真假不分,你不上当谁上当?”

“你个老娘……”蒋先生见得老婆大人双眼圆睁,瞪着他哩,赶忙用手掩了嘴巴,把半截话儿生生地吞了回去。

于信达:“咳,咳,吴国凭一国之力,大败了曹军,但却容忍刘备坐拥荆州,为啥?因为,孙权心里明白着哩。仅凭一己之力,想要抗衡曹操,是远远不够的。这次大战赤壁,曹操中计,一把大火,烧了个稀巴烂。但是,曹操,枭雄,岂会善罢甘休?缓过气来,定会率军再来的。所以,得有个帮手。这个帮手,自然是刘皇叔了。若不是孙权默许,刘备,几万残兵败将,能占得了荆州?”

袁崇明:“嗯,合纵连横,大概是了。”

于信达:“对对,合纵连横,合纵连横。这孙权呀,不仅把个荆州之地借与刘备立足,更把个如花似玉的妹妹,赠与刘备为妻。其实呢,不就是图着联手抗曹么?”

蒋先生:“后来,刘备取了西川,定都成都,实力就比孙权大了噻。”

于信达:“不是的啦。醴陵之战就是明证。刘备亲征,却大败亏输,全军覆没,狼狈逃回白帝城,没脸面回成都。”

蒋先生:“哎,不对,不对。这醴陵之败,全因诸葛亮没做主将。换作诸葛先生统军,必不会被陆逊火烧连营的,也就不会败给吴国了。”

于信达:“嘿嘿,全是说书人儿胡扯。”

蒋先生:“怎又胡扯了呢?”

于信达:“刘备占据四川,其实地盘最窄,人口最少,若论钱粮,更是不用摆的了,总之哩,魏蜀吴三国鼎立,蜀汉最是贫弱。那孙权小儿,占着江东,地广人多,经济发达。两国交战,打的是国力。一谋一计的成败,一城一地的得失,岂能改变整个战局?诸葛作帅,可能一战一役能得胜,但最终结局么,仍是难逃战败。”

蒋先生:“小子这话,立意高远,倒也颇有见地。听你这话,对这孙权,必是佩服的了。”

于信达点点头:“当然,佩服之至,佩服之至!”

蒋先生:“嘿嘿,且说说,你佩他哪些,服他哪些?”

于信达:“第一么,便是藏拙。孙权这家伙,虽说不如曹操势大,但比起刘备来,却是强多了。自己不出头,却把个刘皇叔推到第一线,自己躲了在背后,暗暗地发展,时不时地,还与曹操勾勾搭搭的,给皇叔来那么一腿。你想你想,狡猾不狡猾?唉,要是后世儿孙多少争点气,这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恐怕还有得一说哩。”

蒋先生:“哈哈!你小子,尽整些歪理邪说。那么,诸葛亮呢,你给点评点评。”

于信达:“诸葛先生么,学生极是佩服,却又极不佩服。”

蒋先生:“你小子,啥话呢?”

于信达:“咱佩服,诸葛先生实在能干有为。恰恰,又因了这太能干有为,咱呢,又极不佩服了。”

蒋先生:“诸葛先生计谋百出,虽神鬼莫如,人人敬佩,这是不消说的。但是,因着这太能干,太有为,反倒不服起来,你娃娃,怕是自古以来第一人呢。说说理儿。”

于信达:“嘿嘿,一个人,有能,自是好事儿。但是,因了自己之能,且又喜欢表现自己之能,压制着别人,限制着别人,这有能,反倒好事变作坏事儿了。就如诸葛先生,事必躬亲,连个军士违规打板子,也得亲审亲定,嘿嘿,设那军法官来做甚?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什么事儿都捏在自己手中,再强再壮的人,也受不了呀。”

蒋先生:“哈哈!精辟!精辟!”

于信达:“还有哩。计杀魏延,这事儿,不地道,极不地道。”

蒋先生:“嘿,那魏延,不是要反么?杀他,合情又合理哩,咋就不地道了呢?”

于信达:“嘿嘿,魏延要反?哦,书上写着,说是诸葛亮观这魏延长相,脑后生了块骨头,与别人长得不同,便断定魏延必反。嘿嘿,哄鬼哩!凭了一块骨头,便能断人忠奸,恐怕也只诸葛先生有这本事。嘿嘿,依我想来,必是诸葛先生公报私仇,随便给魏延安了个‘头生反骨’的罪名罢了。”

蒋先生:“但是,但是,诸葛亮死后,这魏延,的确反了噻。”

于信达:“我的先生哩,这不过是写书的人儿,胡编乱造罢了。”

蒋先生:“嘿嘿,你个娃娃,怎又是胡编乱造了呢?”

于信达喝过一口热茶,续道:“你想,你想想,这魏延,反个啥?为权?为名?还是为利?都没根据噻。三国争雄已久,名臣大将纷纷凋零,其时的蜀汉之国,若论名头之盛,权谋之善,功劳之大,可有谁还能盖得过魏延的?”

袁崇明拍手而呼:“哦,懂了,懂了,必是这魏延功高震主,方才惹得杀身之祸。”

于信达:“对头,对头。魏延这厮呀,其功太大,其名太甚,其能太强,姜维压他不住,才编个由头,取了其项上人头。可惜哩,可惜哩。”

蒋介民感叹起来:“唉,魏延这家伙,若行那藏拙之道,免得身死名败,岂不善哉?”

蒋先生:“嗬嗬,功高震主,嗬嗬,倒是新鲜……”

于信达:“照学生想来,这造反的事儿,安排给赵云,嗯,常山赵子龙,怕是更妥哩。”

“常山赵子龙?”众皆疑惑。

想那长坂坡,于百万军中杀进杀出,救得幼主刘阿斗;再说,赤壁大战那会儿,护得诸葛周全;再有……

哎呀哎呀,吾乃常山赵子龙,出生入死赵子龙,忠肝义胆赵子龙,咋就背主叛逆赵子龙了呢?

这个歪歪理儿,没来由噻!

第123 藏南事发第20节 菊儿大婚第14节 袍哥人家第80节 难得糊涂第34节 黄家二少第80节 难得糊涂第96节 结拜义兄第103节 买条小狗第94节 蒋家笑谈第44节 吴疆哥哥第15节 成都将军第07节 义女虹儿第144节 路易主刀第54节 知县拜年第06节 香香讨计第157节 三封快信第66节 谈判(二)第106节 陆少情变第155节 盐司脱困第79节 先生惧内第162节 羞死人了第46节 花烛之酒第19节 大足教案第125 呆子盐监第129节 梅子回家第115节 萍儿探女第12节 望山书屋第165节 来了炮船第133节 孰轻孰重第142节 夫妻夜话第89节 莫得商量第158节 小刀报信第18节 尊经书院第141节 那就开刀第03节 金川之战第132节 童家二娃第24节 黄维风第169节 协统大人第113节 大刀报信第42节 窥破玄机第03节 金川之战第77节 你个骗子第166节 此去备战第96节 结拜义兄第165节 来了炮船第53节 刘忠说势第159节 崇明叙事第77节 你个骗子第23节 船头议教第63节 劫后之谋第103节 买条小狗第31节 运动运动第155节 盐司脱困第47节 蓝风生第25节 嘉州商号第113节 大刀报信第46节 花烛之酒第130节 西洋石灰第70节 先生受骗第93节 藏南(二)第147节 码头戒严第129节 梅子回家第83节 谋定而动第69节 持家不易第87节 太爷恼了第35节 巴黎风情第14节 袍哥人家第03节 金川之战第95节 洋玩意儿第61节 月圆之夜第161节 地摊生意第45节 叶儿妹妹第90节 西洋技师第82节 不若那地第03节 金川之战第147节 码头戒严第16节 张大管家第21节 重庆教案第47节 蓝风生第45节 叶儿妹妹第53节 刘忠说势第132节 童家二娃第46节 花烛之酒第72节 主教亲临第128节 疑神疑鬼第61节 月圆之夜第55节 师娘高见第104节 进了陆家第104节 进了陆家第69节 持家不易第171节 大美二美第105节 寻着大姐第147节 码头戒严第18节 尊经书院第83节 谋定而动第160节 吓死萍儿第152节 洪雅沉船第151节 知府劳军第156节 教士问罪
第123 藏南事发第20节 菊儿大婚第14节 袍哥人家第80节 难得糊涂第34节 黄家二少第80节 难得糊涂第96节 结拜义兄第103节 买条小狗第94节 蒋家笑谈第44节 吴疆哥哥第15节 成都将军第07节 义女虹儿第144节 路易主刀第54节 知县拜年第06节 香香讨计第157节 三封快信第66节 谈判(二)第106节 陆少情变第155节 盐司脱困第79节 先生惧内第162节 羞死人了第46节 花烛之酒第19节 大足教案第125 呆子盐监第129节 梅子回家第115节 萍儿探女第12节 望山书屋第165节 来了炮船第133节 孰轻孰重第142节 夫妻夜话第89节 莫得商量第158节 小刀报信第18节 尊经书院第141节 那就开刀第03节 金川之战第132节 童家二娃第24节 黄维风第169节 协统大人第113节 大刀报信第42节 窥破玄机第03节 金川之战第77节 你个骗子第166节 此去备战第96节 结拜义兄第165节 来了炮船第53节 刘忠说势第159节 崇明叙事第77节 你个骗子第23节 船头议教第63节 劫后之谋第103节 买条小狗第31节 运动运动第155节 盐司脱困第47节 蓝风生第25节 嘉州商号第113节 大刀报信第46节 花烛之酒第130节 西洋石灰第70节 先生受骗第93节 藏南(二)第147节 码头戒严第129节 梅子回家第83节 谋定而动第69节 持家不易第87节 太爷恼了第35节 巴黎风情第14节 袍哥人家第03节 金川之战第95节 洋玩意儿第61节 月圆之夜第161节 地摊生意第45节 叶儿妹妹第90节 西洋技师第82节 不若那地第03节 金川之战第147节 码头戒严第16节 张大管家第21节 重庆教案第47节 蓝风生第45节 叶儿妹妹第53节 刘忠说势第132节 童家二娃第46节 花烛之酒第72节 主教亲临第128节 疑神疑鬼第61节 月圆之夜第55节 师娘高见第104节 进了陆家第104节 进了陆家第69节 持家不易第171节 大美二美第105节 寻着大姐第147节 码头戒严第18节 尊经书院第83节 谋定而动第160节 吓死萍儿第152节 洪雅沉船第151节 知府劳军第156节 教士问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