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节 谈判(二)

《大山之子》——第二部 《商殇》

第66节 谈判(二)

刘知县:“堂上堂下,可有耕田种地的把式?”

安忠良:“嗨,咱这一众的团练丁勇,哪个不曾耕种?就那李山头,便是历代的农夫。”

刘知县:“李山头?何许人也?”

安忠良:“回知县大人的话。西岭镇西山村,有户世代的耕农,姓李,人称李老汉,膝下有子,排行老二,人称李二娃……”

“来啰!来啰!”一声高呼,打断了安忠良的叙述,便见一个矮矮瘦瘦的小子,眨着一双金鱼眼珠,急急地跑上堂来,把衣裤一捺,冲着刘知县,“扑通”便跪:“回青天老爷的话,在下李山头,自来的农夫,哦,俗名李家二娃子……”

刘知县:“呃,不对哟。李山头哈,本官且问你,既是农夫,怎作这一身练勇的衣装?再说,既是练勇,本官怎又识你不得?”

李山头:“哎呀,老爷有所不知的啦。咱李山头,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确是西山村的农夫,世代的耕种传家,前几日走了安团正的关系,入得团练才几天,知县老爷自然认我不得喽。”

刘知县:“哦,才来几天嗦。李山头呀,本官问话,你须从实招来,休得胡编乱造哟。”

李山头:“这个自然。说与青天老爷知道,咱李二娃,哦,李山头,最是本分,自打生下来,便不曾撒得半句儿谎的。青天大老爷在上,有话只管问,小人绝对的从实招来。”

刘知县:“李山头呀,你家世代的耕种传家,想必于这地产何物,出产如何,必是熟知的噻。”

李山头:“嗬嗬,种地么,咱家的祖传,自是行家啰。”

刘知县:“本官且问你,若是水田,年产稻谷若何?”

李山头:“这水田么,亩产稻谷么,这个……当在四百斤至八百斤噻。”

刘知县:“嘿,四百斤至八百斤?怎的如此悬殊?”

李山头眨眨金鱼眼珠子:“嘿嘿,青天大老爷有所不知的啦。这地呀,一论肥瘦,二论水源,三哩,还得看天老爷的脸色。若是肥田,水源又足,风雨又调,再有精耕细作,亩产千儿八百斤,也是寻常得很的。若遇老天爷不开眼,收个四五百斤,就不错了;再是有个蝗呀虫呀的,把个禾苗儿啃得光光,颗粒无收,也是有的。”

王太爷:“哦哟哟,又遇着个啰哩啰嗦的家伙。我就问你,平常情况,收入多少。”

李山头:“平常情况……六百……嗯,就六百。”

蒋先生:“那么,谷价几何?”

“谷价……这个谷价……”李山头期期艾艾,却把个眼光瞟向于信达。

哪知于信达这娃娃,竟把双臂蜷在桌上,眯了双眼,一溜口水顺了嘴角直淌。

刘知县:“嗨,你这家伙,贼眉鼠眼的,到处瞅啥呢?可是讨打?本官给你说哈,堂上众人问你话,你只管从实招来便是。”

李山头:“从实招来,从实招来。这个谷价么,也是说不定的。”

王太爷:“嘿,你这厮,怎又说不定了?”

李山头:“哎呀,王太爷有所不知的啦。这谷价,从来就没个准。譬如,秋收之后,谷价就低,每石不过一二两;到得五黄六月,青黄不接,那谷价就蹭蹭地直往上蹿,每石四五两,六七两,也说他不定,全凭了粮商的良心。”

王太爷微微地有些脸红:“好你个鸟人,你也不想想,下乡收粮,开店开铺,储存翻晒,哪样不需人工,哪样不费银钱?”

李山头:“这些个道道,咱都懂的,只是么,这些个粮商,下手也太狠了些噻……”

蒋先生:“这粮商狠不狠的,咱且休论。于今,蒋某只问你,若在平常光景,谷价若何?”

李山头:“百斤干谷,折银可作二两。”

蒋先生:“二两?”

李山头直点头:“二两,二两。若是风调雨顺的好年头,收成好,粮食就贱,每百斤卖得一两多,就算高价了;遇了坏年头呢,收成差了,粮食就值价了噻,一两银子就只买得三四十斤,也是有的;甚或灾荒年头,有价无市,便是再多银子,也换不到粮哩。所以么,小人想来,于这洋人征地补偿,每百斤算个二两,也就是个良心价喽。”

蒋先生:“嘿嘿,莳弄庄稼,我是外行,竟不知庄稼地里,还有这么多的道道。今儿个,听得行家说道,算是长见识了。那么,咱就按平常年份,每百斤干谷,折银二两,李教士,你看,咋样?”

李路易一边听着,脑袋里也一边算计着。这农夫说得不错,跟叔父预定的标准也差不离的。

刘师爷唱道:“上等水田,亩产干谷六百斤,折银十二两。”

刘知县冲李山头挥挥手:“尔且下去。”

李山头却是支支吾吾,跪在地上不起。

蒋先生:“李山头呀,可是还有话说?”

李山头:“正是。小生才说得一些儿哩,还有许多的数据装在肚里,怎就能下去呢?”

李路易:“这位,嗯,贵兄弟,咱法兰西人,文明,嗯,礼貌,贵中国话,以理服人。贵话就说,别怕,嗯,别怕。”

李山头抬头盯了刘知县:“请问青天老爷,我是说呢,还是不说呢?”

刘知县两眼一瞪:“屁话,既是李教士的吩咐,尔且说来。”

李山头:“大家知道的,咱这三河,靠着用不完的河水呢。那地也肥,哪能只种一茬水稻呢?收了稻谷,放干了水,就种小麦;收过小麦,又播玉米,至于红薯啦,油菜啦,土豆啦,瓜瓜豆豆啦,都是要种些儿的。嘿嘿,若是只种得一季的水稻,还不得饿死了全家?”

李路易:“哦,贵兄弟,此话有理,有理。贵师爷,算算。”

李山头冲李路易竖起大拇指,李路易懂,这是在夸赞他,不免现出得意的神色来。

李山头:“咱那地,收了水稻,便种小麦,亩产也就五百来斤的吧,平常光景,每百斤也能换个二两的银子。”

刘师爷边记边唱:“亩产小麦五百斤,折银十两。”

李山头:“再有,便是玉米了,亩产一千来斤,每百斤换个七八钱的银子,也是寻常的。”

刘师爷边记边唱:“玉米,亩产一千斤,折银……七两。还有……红薯……”

李山头:“说起这个红薯,可就了不得了。为啥?红薯可是我们庄户人家最常种的作物了,产量老高老高的,平常光景吧,亩产个五六千斤……”

蒋先生:“五六千斤?吓我的么?”

李山头:“先生有所不知的啦。这红薯,产量虽高,却不值钱,一两银子便能换个千把斤。当然了,若是灾荒年头呢,一两银子也就只换得三四百斤了。比如丁戊那年……”

李太爷:“嗨,丁戊那年,大灾大荒,便是有大把的银子,却换不得半粒儿粮的,有价无市,嗯嗯,有价无市。”

李山头:“就是,就是,银子那铁铊铊,能当得粮食么?嗨,那饿死的人,就堆在坟岗子……就咱家,爷爷,奶奶,咱爹咱妈……”

刘师爷边记边唱:“红薯,亩产五千斤,折银五两。”

蒋先生:“除了玉米、小麦、红薯,还能种些啥?”

李山头:“可老多了,茶叶啦、花生啦、高粱啦、大豆啦、葵籽啦……”

蒋先生:“哎呀,咱中华真是物产丰饶啊,物产丰饶。”

刘师爷:“我且问你,这些个物产丰饶,作价几何呀?”

李山头把手直搔脑袋:“这个,嗨,这个作价,还真不好说。譬如吧,花生啦葵籽啦,这些个瓜瓜果果的,大都作了娃娃的零食,谁个拿来卖去?便是那茶叶吧,虽是家家的都有,也不过采来自饮,少许的上得街场卖去,也不值钱的。所以么,作不作价,倒也没啥。若是西洋大人高兴了,折算些散银,便是庄户人家烧了高香喽。”

这话儿,说得李路易满心地高兴,涨红了脸:“嗨,农夫苦,咱不能亏待,折银……折银……二两。”

刘师爷边记边唱:“瓜果菜蔬,折银二两。”

李山头跪在地上,两手撑地,转个圈儿,对了刘师爷:“算算,共是多少?”

刘师爷:“稻谷折银十二两;小麦折银五两;玉米折银七两;红薯折银五两;瓜果菜蔬折银二两。共计三十六两。”

李山头又搔起脑袋来:“三十六两,嗯,差不多了,差不多了。”

蒋先生:“那么,中等下等田,又当如何?”

李山头:“这个,简单。按咱自古的算法,等而次之便是。”

蒋先生:“等而次之?”

李山头:“是噻。上等田折银三十六两,中等田便次之,折银三十二两,下等田再次之,折银二十八两。”

刘师爷:“嗯嗯,这个等而次之,倒也在情在理。我记上喽,中等田……”

王太爷:“再有,便是旱地了,又当如何?”

李山头:“这旱地,更是简单。按咱佃农交租,两亩旱地抵得一亩水田。”

王太爷:“按这两亩抵一亩的算法,一亩上等旱地折银便是十八两,中等旱地折银十六两,下等旱地折银十四两。”

刘师爷:“慢点,慢点,待我记上再说。”

王太爷:“这个林地……”

李山头:“哦,林地么,简单,也是等而次之,两亩林地当一亩旱地。”

刘师爷:“我记上喽,上等林地,两亩折抵旱地……”

李山头:“哦,咱这三河地界,林地不分等次的,按着一亩折银……我想想,我想想,九两,嗯,就是九两。”

刘师爷:“慢点儿,慢点儿。一亩林地,折银九两……”

王太爷:“最后,便是这个荒地,又当如何作价?”

蒋先生:“荒地么,吾意便算了,不过长些野草,值不得钱的。”

于老爷子:“蒋先生此言差矣。譬如,你那院坝,不取分文,送与我白用,你可愿意?”

李山头:“就是噻,怎能白送与人呢?”

蒋先生:“那你说说,作价几何?”

李山头把手在空中一挥:“林地不分等次,咱这荒地,也勿需分等分级的,通算,每亩折银五两。”

王太爷:“就荒地,每亩也作得五两?高了吧?”

李山头:“嘿嘿,高么?太爷有所不知哩,咱这荒地儿,肥着哩,挖得几锄,撒上种子,秋后便有收获的。区区的五两银子,良心价哩。”

王太爷:“刘师爷,记上,记上,荒地折银,每亩五两。”

刘师爷:“哦,记上……咱从头念念哈,大家听仔细喽。上等田……”

堂上众人缓得气来:哎呀,搞了半天,终是把地价儿计算完了,可这肚子,可是饿了哩。

刘知县:“饿了么?本官早是备下了的。且随本官,后衙,嗯,后衙。”

于老爷子扯扯小孙孙的衣角:“午饭啰,午饭啰。”

于信达抬起头来,擦擦嘴角的涎水:“咹,午饭了嗦?”

第136节 仙女是谁第34节 黄家二少第53节 刘忠说势第107节 惊魂始定第135节 物理降温第113节 大刀报信第46节 花烛之酒第144节 路易主刀第156节 教士问罪第87节 太爷恼了第39节 再访蒋宅第66节 谈判(二)第40节 众议洋教第62节 强人剪径第115节 萍儿探女第65节 谈判(一)第98节 自贡叶家第135节 物理降温第23节 船头议教第75节 百顺酒楼第150节 闲说哈哥第89节 莫得商量第129节 梅子回家第22节 太爷之忧第37节 不见花姐第132节 童家二娃第51节 县衙对质第122 龙蛇混杂第44节 吴疆哥哥第19节 大足教案第15节 成都将军第159节 崇明叙事第34节 黄家二少第72节 主教亲临第79节 先生惧内第155节 盐司脱困第167节 哈哥其人第60节 全城扫除第90节 西洋技师第04节 走商之名第13节 大话西游第113节 大刀报信第74节 主教逛街第83节 谋定而动第66节 谈判(二)第110节 刘老太医第69节 持家不易第67节 谈判(三)第11节 虹儿之死第109节 堂倌作怪第38节 西洋家具第03节 金川之战第96节 结拜义兄第45节 叶儿妹妹第158节 小刀报信第02节 三河于氏第149节 途中受阻第70节 先生受骗第31节 运动运动第36节 县衙戏耍第120节 大盛余商号第111节 一树桃花第06节 香香讨计第91节 京报旧闻第70节 先生受骗第170节 何足挂齿第01节  金氏之祖第12节 望山书屋第69节 持家不易第160节 吓死萍儿第32节 小何师傅第35节 巴黎风情第65节 谈判(一)第80节 难得糊涂第40节 众议洋教第23节 船头议教第13节 大话西游第150节 闲说哈哥第137节 舍我其谁第28节 大话《三国》第171节 大美二美第81节 城郊有地第30节 菊儿之心第145节 麻醉之针第42节 窥破玄机第88节 与尔辩辩第32节 小何师傅第126节 幕后推手第50节 祝大虫子第18节 尊经书院第36节 县衙戏耍第126节 幕后推手第129节 梅子回家第61节 月圆之夜第73节 这个娃娃第90节 西洋技师第55节 师娘高见第70节 先生受骗
第136节 仙女是谁第34节 黄家二少第53节 刘忠说势第107节 惊魂始定第135节 物理降温第113节 大刀报信第46节 花烛之酒第144节 路易主刀第156节 教士问罪第87节 太爷恼了第39节 再访蒋宅第66节 谈判(二)第40节 众议洋教第62节 强人剪径第115节 萍儿探女第65节 谈判(一)第98节 自贡叶家第135节 物理降温第23节 船头议教第75节 百顺酒楼第150节 闲说哈哥第89节 莫得商量第129节 梅子回家第22节 太爷之忧第37节 不见花姐第132节 童家二娃第51节 县衙对质第122 龙蛇混杂第44节 吴疆哥哥第19节 大足教案第15节 成都将军第159节 崇明叙事第34节 黄家二少第72节 主教亲临第79节 先生惧内第155节 盐司脱困第167节 哈哥其人第60节 全城扫除第90节 西洋技师第04节 走商之名第13节 大话西游第113节 大刀报信第74节 主教逛街第83节 谋定而动第66节 谈判(二)第110节 刘老太医第69节 持家不易第67节 谈判(三)第11节 虹儿之死第109节 堂倌作怪第38节 西洋家具第03节 金川之战第96节 结拜义兄第45节 叶儿妹妹第158节 小刀报信第02节 三河于氏第149节 途中受阻第70节 先生受骗第31节 运动运动第36节 县衙戏耍第120节 大盛余商号第111节 一树桃花第06节 香香讨计第91节 京报旧闻第70节 先生受骗第170节 何足挂齿第01节  金氏之祖第12节 望山书屋第69节 持家不易第160节 吓死萍儿第32节 小何师傅第35节 巴黎风情第65节 谈判(一)第80节 难得糊涂第40节 众议洋教第23节 船头议教第13节 大话西游第150节 闲说哈哥第137节 舍我其谁第28节 大话《三国》第171节 大美二美第81节 城郊有地第30节 菊儿之心第145节 麻醉之针第42节 窥破玄机第88节 与尔辩辩第32节 小何师傅第126节 幕后推手第50节 祝大虫子第18节 尊经书院第36节 县衙戏耍第126节 幕后推手第129节 梅子回家第61节 月圆之夜第73节 这个娃娃第90节 西洋技师第55节 师娘高见第70节 先生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