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兵工

大练兵一个月后,周浩明急匆匆地赶到了李律禛的住处,一边坐下一边说道:“大帅,有一件事我实在是愁的很,特来向您讨个主意。”李律禛问道:“大哥,可是武器弹药见底了吧?”周浩明立刻答道:“正是,原来大帅早就知道了。我们最近消耗甚大,朝廷并没有派给我们军事任务,所以无法向朝廷请求补充。现在主要是没钱,不过,就是有钱也买不到好的武器弹药,我们不是朝廷,洋人的军火商不会公然卖给我们,想要买只能走私,洋人多半会拿一些他们不用的破烂来高价卖给我们。”李律禛答道:“大哥,我一直认为租不如买,买不如造。”周浩明一愣道:“大帅是想办兵工厂?可是此事甚大,形同谋反。另外,就算我们冒着杀头的风险办兵工厂,我们也办不成。兵工厂所要花费的银子可是个天文数字,荆湘总督常大帅可是前后花了上千万两银子才堆出了荆湘枪炮厂。光有银子还不成,还得有技师和工人。大帅,一个字,难。”“大哥,话不能这么说,常大帅办实业其中营私舞弊甚多,想来官办的衙门工厂你也是知道的,我们去看街上摆的小摊,摊主都是精打细算,才能办成,要是让官府来办一个小摊,绝对是花了大钱还办不成事。技师和工人说白了还是银子的问题,至于银子我已经想了一个办法,不过,大哥,我要是找到了银子,可要全部用来办兵工厂,你可不能挪用。”李律禛回答道。周浩明十分好奇地问道:“大帅,你从哪里弄得银子?能卖的不能卖的你都卖了,你不可能再有银子了,难道您真的是点石成金?”李律禛笑着答道:“大哥,我当然不会点石成金。大哥,你可知道营州造币厂?”周浩明吃惊道:“啊?大帅你。”李律禛笑得越发开心,说道:“我为了咱们营州军能发展壮大,四处搜罗银子,走来走去就走到了造币厂,我花了点小钱去里面逛了逛,里面的情况让我很吃惊啊!一位老工匠告诉我说里面有银条,很多很多的银条。”周浩明马上答道:“机器、钱、工人都有了,大帅你真是打得好算盘。可问题是造币厂乃是国之重器,朝廷和总督大人怎么会给我们呢?”李律禛笑道:“不知大哥有没有观察最近的局势?南方叛乱,北海军和朝廷不是一条心,朝廷唯一可用的只有禁卫军了。可是禁卫军的统领柏寿王爷擅长吃喝玩乐,溜猫逗狗,真刀真枪的拼杀,他绝对没有这个胆量。咱们朝廷真正可用的将才只有禁卫军的副统领皇族远亲柏弓,可朝廷刚启用连农庵大人主政后,连大人就派马大人夺了柏弓王爷的兵权。这月,南方乱党乱军已经在石城建立新朝廷了,听说新皇帝都已经被拥立了。我猜大变在即,连大人经营多年,无论是能力、资历、声望、人脉都是当今第一人,连大人一旦夺权后,对于天下的乱局,收拾起来还需时日,那时对于我们这种地方实力派多半会采取安抚之策,那时,营州造币厂就是我们的了。当然,将来是我们的不代表现在我们什么都不做,近日我已经觅得了一位贤才,叫杨迎芳,学问一流,脑子也很活。我准备去向总督大人举荐此人去营州造币厂做一个帮办,想来如此小事,总督大人不会驳了我的面子。我已经交代了杨迎芳去了营州造兵厂后,务必摸清楚营州造币厂的虚实,为我们日后的接管打好前站。”周浩明皱着眉头说道:“大帅的想法是好的,但都是长策,对于我营州军目前的困境仍无法缓解。”李律禛笑道:“大哥勿忧,时局虽乱,然我们营州却是安如泰山,我们地处偏远一域,中原的局势越乱我们就越安,中原的局势一旦稳定下来,那才是我们危险的时候。所以,我觉得两三年之内,我们都不会遇到大的战事,我们的军队短期内只需要维持本地治安即可,武器弹药少点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只是不要把这个消息告诉给士兵,我会加强咱们营州军在拳术、刺杀和刀法上的训练,鼓励士兵用冷兵器作战,告诉士兵们说这是为了抬高他们的武勇精神,士兵们只要吃得好又有事做,想来不会有什么想法。”周浩明笑道:“古有诸葛武侯空城计退司马宣王,大帅之智勇不下于诸葛武侯!”

初步想通了准备办兵工厂的事,周浩明又想起了一件事,问道:“大帅,如果我们将来准备办兵工厂,我们也肯定是仿制,可如今咱们新军装备的武器弹药根本不统一,朝廷在采购军火时出于各种考虑也从未想过统一武器弹药的事。”“大哥觉得我们仿制哪种兵器好?”李律禛兴致勃勃地问道。“我认为各种武器弹药都有各自的优势,但总体来说,日拉曼人的枪炮弹药质量和可靠性更胜一筹,当年连大人办北海军不也是以日拉曼人为老师么?只要军费充足,必定购买日拉曼人的军械,我想咱们也应该从仿制日拉曼人的武器弹药开始。”周浩明不假思索地答道。李律禛略一思索说道:“大哥,我不赞同你的看法。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考虑过乌拉夫人的武器弹药?”“乌拉夫人?大帅,乌拉夫人的兵器可不是最先进的啊!甚至可以说是稍显落后。大帅为什么会想起乌拉夫人的军械?”周浩明好奇地问道。李律禛一笑说道:“大哥可能对各种枪械了解不深,咱们即使是要办兵工厂,也要偷偷办,无论谁在燕都坐稳了龙椅,都不会放任地方藩镇自行生产军火。所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不能大规模建设兵工厂,不能大规模引进外国先进机械设备,不能肆意招聘各种兵工人才,这倒不是我们在将来会没有钱,而是为了韬光养晦,不得不隐忍而已。所以,我们仿造兵器不能求先进,而要求简单可靠,相比日拉曼人的步枪,乌拉夫人的步枪结构更加简单,更容易大规模生产,我们的工匠必将是文盲居多,受教育水平极低的一群人,如果选择日拉曼人的步枪,相信我们要很久很久才能用上自造军火,如果生产乌拉夫人的步枪,相信我们很快就能自行补充军火损失了。咱们底子薄,只要能自行维修枪炮、生产子弹、炮弹,我就高兴地做梦都能笑醒了。”周浩明叹道:“大帅明鉴,这件事上大帅说地更加务实,我将尽快和乌拉夫人接触,看看能否引进机械设备和技师工匠?”

第十章,伤患一百零二章,重整旗鼓二百零一章,调停冀淮一百零一章,苦尽甘来第二章,长风破浪会有时第二章,平乱一百零二章,重整旗鼓第十一章,练兵第五章,惩石第十三章,兵工第十一章,练兵第一章,独在异乡为异客第十一章,练兵第二章,平乱两百零二章,总动员第五章,惩石一百五十一章,整合第十六章,抗灾与移民第三章,救兵一百零二章,重整旗鼓第十九章(上),蒙商一百零一章,苦尽甘来第十七章,轻视与看重第十九章(上),蒙商第一章,兵变第三章,救兵第十六章,抗灾与移民第三章,救兵第九章,筹款二百零一章,调停冀淮两百零四章,出关一百五十一章,整合第五章,惩石一百零二章,重整旗鼓第二章,长风破浪会有时第十二章,宽与严第十五章,新篇两百零四章,出关第七章,投连第十章,伤患二百零一章,调停冀淮一百五十一章,整合第十章,伤患第四章,发财两百零三章,淮败两百零三章,淮败第四章,发财第十六章,抗灾与移民第十九章(上),蒙商第五章,惩石第八章,经济第十七章,轻视与看重第二章,长风破浪会有时第一章,独在异乡为异客第十四章,立足第三章,救兵第十七章,轻视与看重第一章,兵变第五章,惩石第十六章,抗灾与移民第十五章,新篇两百零三章,淮败第十七章,轻视与看重第十六章,抗灾与移民第三章,救兵第十四章,立足两百零二章,总动员第四章,发财第八章,经济一百零一章,苦尽甘来两百零四章,出关第八章,经济第五章,惩石第十八章,办银行一百零一章,苦尽甘来一百零二章,重整旗鼓第十八章,办银行第十八章,办银行第五章,惩石第九章,筹款一百零一章,苦尽甘来第九章,筹款一百零三章,争论第十章,伤患第十三章,兵工一百零三章,争论第六章,善后第三章,救兵第九章,筹款第五章,惩石第十六章,抗灾与移民一百零三章,争论第二章,长风破浪会有时第十二章,宽与严第十八章,办银行第十九章(上),蒙商
第十章,伤患一百零二章,重整旗鼓二百零一章,调停冀淮一百零一章,苦尽甘来第二章,长风破浪会有时第二章,平乱一百零二章,重整旗鼓第十一章,练兵第五章,惩石第十三章,兵工第十一章,练兵第一章,独在异乡为异客第十一章,练兵第二章,平乱两百零二章,总动员第五章,惩石一百五十一章,整合第十六章,抗灾与移民第三章,救兵一百零二章,重整旗鼓第十九章(上),蒙商一百零一章,苦尽甘来第十七章,轻视与看重第十九章(上),蒙商第一章,兵变第三章,救兵第十六章,抗灾与移民第三章,救兵第九章,筹款二百零一章,调停冀淮两百零四章,出关一百五十一章,整合第五章,惩石一百零二章,重整旗鼓第二章,长风破浪会有时第十二章,宽与严第十五章,新篇两百零四章,出关第七章,投连第十章,伤患二百零一章,调停冀淮一百五十一章,整合第十章,伤患第四章,发财两百零三章,淮败两百零三章,淮败第四章,发财第十六章,抗灾与移民第十九章(上),蒙商第五章,惩石第八章,经济第十七章,轻视与看重第二章,长风破浪会有时第一章,独在异乡为异客第十四章,立足第三章,救兵第十七章,轻视与看重第一章,兵变第五章,惩石第十六章,抗灾与移民第十五章,新篇两百零三章,淮败第十七章,轻视与看重第十六章,抗灾与移民第三章,救兵第十四章,立足两百零二章,总动员第四章,发财第八章,经济一百零一章,苦尽甘来两百零四章,出关第八章,经济第五章,惩石第十八章,办银行一百零一章,苦尽甘来一百零二章,重整旗鼓第十八章,办银行第十八章,办银行第五章,惩石第九章,筹款一百零一章,苦尽甘来第九章,筹款一百零三章,争论第十章,伤患第十三章,兵工一百零三章,争论第六章,善后第三章,救兵第九章,筹款第五章,惩石第十六章,抗灾与移民一百零三章,争论第二章,长风破浪会有时第十二章,宽与严第十八章,办银行第十九章(上),蒙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