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断绝水源

…??月初下午起,余军开始了前期攻城作集炮石仁万通道。将兵力分散城池周边,形成合围之势。并统计长安城墙上各敌台箭楼的数量,大致侦察守军兵力布置。

而后,将所有消息汇总到粘罕处,后者恶召集诸将,研讨可行之战术。

马五之前引用孙子的战略思想,说“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并不是特指攻城。而是讲敌我双方,在兵力悬殊极大的情况下。则包围他,不战而屈人之兵。用在攻城上,那就是长期围困,待其粮尽气衰,自然就开城投降了;如果兵力悬殊较大,那就猛攻,打击溃战。就攻城而言,那就是狂冲猛打,看谁硬;如果兵力悬殊并不大。那就只能打接触战,试探对方,找出弱点,能战则战,不能战则守,则退。

眼下宋金两军的态势,粘罕带甲近二十万,甭管军队的成分优劣,反正人头是这么多。既然数倍于守军,而女真又非要夺取长安不可,那就只能猛攻。既然要攻,就必须迅猛,不说一击必中,至少开战之初你就要让将士们知道,这仗是有希望的,城是可以破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粘罕决定,让擅长攻城的汉军万夫长弗常指挥部队。

金军紧锣密鼓的准备,而城里的徐卫也在作着最后的检查。战前,在相当紧迫的时间里,他会合文武官员。对长安的城防作了全面的考察。任何一处有可能成为金军突破口的地方他都要求务必改善。

可有一处地方,他始终觉得不太放心,初一傍晚时分,在巡视完各部队的防务之后,引王禀等将领再到那处勘察。

这里,是长安城东面的一处城门。徐卫、王禀、吴阶、杜飞虎,以及转运司相关官员就立在城门旁。正看着不远处那条渠道出神。这里与其他城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是水门,这道引水渠唤作“龙首渠。”是隋唐时代为了解决城里的生活用水,而组织民夫开掘渠道,引洛水入长安的水利工程。

自唐以后,长安城屡遭兵祸。几条引水渠都被弃用。到了本朝大中祥符七年,为了解决用水问题,官府组织人力,修复了“龙首渠。的西渠,使洛河之水经此处再度流入长安。城里官员军民的用水问题是解决了,可对于城防来说,这可谓是一个大破绽。水门,它不能象一般城门那样设瓮城,置厚门,只能用水栅。容易被攻破。????尽管已经在这里布置了重兵。设置了各种器械,可徐卫仍旧放心不下。据说,历史上东京陷落,就是因为金军攻破了东京城的西水门。也就是徐府所在的那里。

“徐经略多虑了,此处已经布置了相当的暗桩、水刺、索链,金军的船只纵使能够撞破水栅,也绝不可能驶进城来。再说,这里布置的后力足够,弓箭强劲。万无一失。”转运司的张彬说道。

徐卫摇了摇头,盯着那水橱道:“还是小心为上,此地可以说是长安城防的薄弱之处。金军这些年攻城拔塞,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肯定能发现此处易攻语至此处,转向了守城行家王禀,问道“以正臣兄之见。这水门防守需要再加强么?

“没有必要王禀直接说道,“卑职估计金军不会来攻水门,而是会直接断绝水源!”

“你是说,”他们会阻断龙首渠?”徐卫问道。

“不错,旁人不知道,可张深对长安的情况当是十分熟悉。他多半会建议粘罕到马头控堵住堰塘小断我水源,使护城河成为护城壕。”

这一点徐卫倒是不怕,断绝通信、补给、水源,任何人攻城都会这样干。长安的用水虽然依赖这条龙首渠,但即使它被断了,也不会困死长安。原因在于,从唐朝末年迁都洛阳,长安被废弃开始,居民用水就是靠城中的水井。后来到本朝修复引水渠道,原因在于陕西这地方碱卤重,地下水又咸又苦,不宜饮用。

可现在仗打起来了,只要能活命。喝咸水又怎样?逼急了尿还能喝呢!有鉴于此,在决定坚守长安之初,宣抚司就组织了人力,将城内弃置不用的水井重新发掘,又挖了一部分新井,以保障军民用水。不仅如此,因大批军队和难民的涌入。徐卫的帅司还将所有水井登记在册。把水作为重要战略物资来管制。哪一个片区,使用哪几口井,都是由军队掌管的,每天取水多少小也有严格的限制,以保证长安不会因缺水而陷入困境。

至于护城河变成护城壕,也不必惧怕,长安护城河的河道最宽处到达一百步,城门处最窄,也有十余步。放下吊桥方可通行。金军仍然只能通过壕桥来攻城。

“传令下去,让城内民众多取一些水,再过几天,恐怕就愕喝咸水了。”

事情不出王禀所料,从八月初二开始,龙首渠和护城河水位一再降低。原来,张深向金军报告了长安城用水皆赖龙首渠。而龙首渠,是在“马头控”这个地方筑堰塘积水。使水向北流至长乐坡分为东西两渠。当初大中祥符年间,只修复了西渠,现在可以把堰塘堵了,让长安无水可用!使护城河干枯!如此一来,城内军心必然动摇!

韩常遂调出部队让张深带领。至马头控,在原脚延帅司的工匠指挥下堵塞堰塘,使水流改道,龙首渠遂渐渐干涸。

粘罕非常高兴,极力褒奖了张深一番,又把那些指挥断水的工匠都授以官阶,待遇优厚。其实攻下嘟延。女真人得利最大的,不是土地,不是城池,不是军队,而是人才!尤其是各种工匠!不管是筑城的,水利的,还是制造武器的,哪一样不是金军急需?

这还没开打,就断了守军水源。打击其士气军心,而且不折一兵一卒。好兆头,这是极好的预兆,长安必破无疑!

就在金军上下欢欣鼓舞之时,耶律马五又出来泼冷水。你张深说长安用水皆赖龙首渠,而此渠又是一百多年前才修复的,那在此之前,长安军民喝什么?你耸徐卫是傻子。还是当我们是傻子?,如欲知后事如何,

第231章 中秋故人来第80章 新君第八百七十三章第八百五十二章第258章 暗战第25章 酒后好办事第478章 炮弹横飞第130章 虎捷乡军第614章 河西走廊第131章 人气第721章 暗中部署第590章 威震狄夷第203章 徐卫前途第196章 托媒说亲第213章 大战在即第508章 我来助剿第236章 议升官第206章 司仪行政第388章 有本事使出来第654章 拒绝议和第582章 长期围困第407章 先定环庆第681章 三国同盟第八百四十章第733章 成都之行3第302章 粘罕第248章 河东危急第815章 朋友 利益第201章 洞房花烛第82章 出逃第499章 政变(中)第127章 搅局第665章 兵临杭州第八百六十章第37章 已婚少妇与黄花闺女第208章 威震河东第139章 竞争第49章 欲擒故纵第139章 竞争第315章 集结耀州第八百七十九章第758章 目标!大名府!第八百零三章第373章 长安解围第156章 万众期待第167章 遣使议和第40章 如花似玉的弟媳没了第396章 出不出兵第四百二十章第232章 谋划陕西第四百零八章第596章 再见何书莹第560章 气吞万里第120章 烂招第545章 虎牢关第450章 决意反攻第四百一十四章第98章 面君第468章 深夜惊魂第四百一十四章第74章 禽兽第790章 翁婿和睦第658章 生死关头第452章 吉凶未卜第293章 风向突变第八百七十九章第487章 权臣第670章 徐六拜相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530章 双喜临门第26章 三个月能干什么第342章 又一个秦桧第712章 凯旋而归第625章 以退为进第308章 仁至义尽第58章 报捷第207章 初到长安第七百四十九章第447章 君前留对第379章 万年围歼第549章 骑兵奔袭第290章 为了胜利,欢呼吧!第八百六十九章第775章 胜利了第125章 契丹人第227章 还以颜色第691章 决战在即第216章 重组阵形第149章 布局第666章 人心向背第367章 坐堂问政第56章 论边事第479章 耻而后勇宋辽威武第280章 紫金虎来了第6章 其实 我穿越了第336章 谣言?事实?第217章 咬牙坚持第130章 虎捷乡军第121章 大捷
第231章 中秋故人来第80章 新君第八百七十三章第八百五十二章第258章 暗战第25章 酒后好办事第478章 炮弹横飞第130章 虎捷乡军第614章 河西走廊第131章 人气第721章 暗中部署第590章 威震狄夷第203章 徐卫前途第196章 托媒说亲第213章 大战在即第508章 我来助剿第236章 议升官第206章 司仪行政第388章 有本事使出来第654章 拒绝议和第582章 长期围困第407章 先定环庆第681章 三国同盟第八百四十章第733章 成都之行3第302章 粘罕第248章 河东危急第815章 朋友 利益第201章 洞房花烛第82章 出逃第499章 政变(中)第127章 搅局第665章 兵临杭州第八百六十章第37章 已婚少妇与黄花闺女第208章 威震河东第139章 竞争第49章 欲擒故纵第139章 竞争第315章 集结耀州第八百七十九章第758章 目标!大名府!第八百零三章第373章 长安解围第156章 万众期待第167章 遣使议和第40章 如花似玉的弟媳没了第396章 出不出兵第四百二十章第232章 谋划陕西第四百零八章第596章 再见何书莹第560章 气吞万里第120章 烂招第545章 虎牢关第450章 决意反攻第四百一十四章第98章 面君第468章 深夜惊魂第四百一十四章第74章 禽兽第790章 翁婿和睦第658章 生死关头第452章 吉凶未卜第293章 风向突变第八百七十九章第487章 权臣第670章 徐六拜相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530章 双喜临门第26章 三个月能干什么第342章 又一个秦桧第712章 凯旋而归第625章 以退为进第308章 仁至义尽第58章 报捷第207章 初到长安第七百四十九章第447章 君前留对第379章 万年围歼第549章 骑兵奔袭第290章 为了胜利,欢呼吧!第八百六十九章第775章 胜利了第125章 契丹人第227章 还以颜色第691章 决战在即第216章 重组阵形第149章 布局第666章 人心向背第367章 坐堂问政第56章 论边事第479章 耻而后勇宋辽威武第280章 紫金虎来了第6章 其实 我穿越了第336章 谣言?事实?第217章 咬牙坚持第130章 虎捷乡军第121章 大捷